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5345发布日期:2022-01-12 07:4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但胃容量小,因此颗粒面是婴儿喜爱的辅食之一,在颗粒面的制作过程中,颗粒面的成型是极为重要的加工步骤,现有的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由于不同原材料混合制造,存在原料混合不均匀,成型的效率低下的问题,生产出来的颗粒面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壳体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造粒辊,所述挡板内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动辊。
6.为了使得方便下料挤压成型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靠近螺旋搅拌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
7.为了使得避免混合后的面食偏移方向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靠近下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板。
8.为了使得便于筛选颗粒面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壳体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筛孔。
9.为了使得方便将成品进行接收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壳体的内壁靠近倾斜板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内侧壁的一侧活滑动连接有活动板。
10.为了使得便于收集残次品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壳体内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盘,所述收集盘和壳体外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排废口。
11.为了使得便于清理残次品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所述收集盘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
12.为了使得便于移动搬运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
所述壳体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旋搅拌叶、造粒辊和转动辊的设置,螺旋搅拌叶旋转运动,使不同种类破碎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加大颗粒面成型的效率,混合后的面食落入造粒辊内部,通过造粒辊表面的分割孔将混合原料分割成同一大小的圆柱状,从而加快工作速度,转动辊通过连杆活动连接在造粒辊内部,二者相对进行旋转,通过转动实现对颗粒面原料的造粒作业,在转动辊的挤压作用下成型而出,成型效率高,且不会发生卡死和停机的状况,有利于提升产量,从而可批量对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进行成型加工。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倾斜板、筛孔、收集盘和转动柱的设置,倾斜板用来引导成品颗粒面流到出料口,筛孔使不规则的颗粒面和没有搅拌成型的原料才能通过,掉入收集盘内进行收集二次使用,第三电机带动转动柱在收集盘内部转动,将收集盘内部的颗粒面不规则品通过缺口扫出,从而对里面的原料进行收集,再次导入,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造粒辊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的收集盘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移动式支撑结构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进料漏斗;3、第一电机;4、第一转动杆;5、螺旋搅拌叶;6、第二电机;7、第二转动杆;8、挡板;9、造粒辊;10、连杆;11、转动辊;12、支撑板;13、下料口;14、引导板;15、倾斜板;16、筛孔;17、出料口;18、接料板;19、活动板;20、收集盘;21、排废口;22、第三电机;23、转动柱;2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成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2,壳体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第一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5;
2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7,第二转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8,挡板8内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造粒辊9,挡板8内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动辊11。
26.具体使用时,通过进料漏斗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把原料输送到壳体1的内部,进料漏斗2开口自上而下慢慢缩小,防止输送时堵塞,加大了工作效率,第一电机3驱动第一转
动杆4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杆4外表面的的螺旋搅拌叶5旋转运动,使不同种类破碎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加大颗粒面成型的效率,混合后的面食落入造粒辊9内部,挡板8防止颗粒面原料偏移位置,然后通过造粒辊9表面的分割孔将混合原料分割成同一大小的圆柱状,从而加快工作速度,第二电机6驱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使造粒辊9转动,转动辊11通过连杆10活动连接在造粒辊9内部,二者相对进行旋转,通过转动实现对颗粒面原料的造粒作业,在转动辊11的挤压作用下成型而出,成型效率高,且不会发生卡死和停机的状况,有利于提升产量,从而可批量对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进行成型加工。
2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侧壁靠近螺旋搅拌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13。
28.具体使用时,通过支撑板12的设置,支撑板12用来承接颗粒面原料,为螺旋搅拌叶5提供搅拌平台,搅拌好的混合原料通过下料口13输送到下一步工序。
29.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侧壁靠近下料口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板14。
30.具体使用时,通过引导板14的设置,将搅拌混合后的颗粒面引导至造粒辊9的内部,避免偏移位置,造成设备堵塞。
3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15,倾斜板15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筛孔16。
32.具体使用时,通过倾斜板15的设置,用来引导成品颗粒面流到出料口17,筛孔16使不规则的颗粒面和没有搅拌成型的原料才能通过,掉入收集盘20内进行收集二次使用。
3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靠近倾斜板15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7,壳体1的外表面靠近出料口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料板18,接料板18内侧壁的一侧活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9。
34.具体使用时,通过出料口17的设置,可以将颗粒面成型后的成品导出,上下拉动活动板19可以控制出料口17的大小,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接料板18上进行接收,以实现颗粒面的自动传输处理。
3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盘20,收集盘20和壳体1外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排废口21。
36.具体使用时,通过收集盘20的设置,收集盘20用来收集筛孔16内掉落的不规则颗粒面,通过排废口21可以将这些收集的不规则颗粒面从壳体1内部清理出去,进行回收利用。
37.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盘20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2,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3。
38.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柱23的设置,第三电机22带动转动柱23在收集盘20内部转动,将收集盘20内部的颗粒面不规则品通过排废口21扫出,从而对里面的原料进行收集,再次导入,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39.工作原理;通过进料漏斗2使工作人员把原料输送到壳体1的内部,第一电机3驱动第一转动杆4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杆4外表面的的螺旋搅拌叶5旋转运动,使不同种类破碎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支撑板12用来承接颗粒面原料,为螺旋搅拌叶5提供搅拌平台,搅拌好的混合原料通过下料口13和引导板14引导至造粒辊9的内部,挡板8防止颗粒面原料偏移位置,第二电机6驱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使造粒辊9转动,通过造粒辊9表面的分割孔将混
合原料分割成同一大小的圆柱状,从而加快工作速度,转动辊11通过连杆10活动连接在造粒辊9内部,二者相对进行旋转,在转动辊11的挤压作用下成型而出,从而可批量对婴幼儿辅食用颗粒面进行成型加工,倾斜板15引导成品颗粒面流到出料口17,上下拉动活动板19可以控制出料口17的大小,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接料板18上进行接收,筛孔16使不规则的颗粒面和没有搅拌成型的原料才能通过,掉入收集盘20内进行收集二次使用,第三电机22带动转动柱23在收集盘20内部转动,将收集盘20内部的颗粒面不规则品通过排废口21扫出,从而对里面的原料进行收集,再次导入,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40.实施例2
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壳体1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24。
42.具体使用时,通过万向轮24的设置,使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便于装置的移动搬运,增加移动的灵活性,使用便利。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