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猪饲料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
背景技术:2.饲料制粒机是对饲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设备,用于将饲料原材料压制成颗粒状的机器,以便后续进行装袋工作,同时也能更好的让动物食用,在猪饲料制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饲料制粒机在进行制粒时,料口容易堵塞,不便于对料口进行疏通,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难以适应不同形状的料口进行通堵工作,可调节性较差,适用范围较窄,而且稳定性较差,不能对装置的底座进行延伸,容易导致装置整体倾倒。
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饲料制粒机在进行制粒时,料口容易堵塞,不便于对料口进行疏通,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难以适应不同形状的料口进行通堵工作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8.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9.包括壳体和伸缩杆,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有通堵组件,壳体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组件,壳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搭接块,搭接块的下方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底座和驱动组件之间连接有伸缩杆。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第一磁贴和开口;所述外壳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磁贴,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堵组件包括通堵杆、第二磁贴和转轴;所述通堵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磁贴,第二磁贴和第一磁贴之间互相对应,通堵杆和外壳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通堵杆通过转轴与外壳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连接轴、连接块、弹簧、搭接板和牵引绳;所述螺杆的底部焊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搭接板,搭接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牵引绳对称分布在搭接板的左右两侧,牵引绳的前端与通堵杆的底端相连,所述通堵杆通过牵引绳与转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壳、隔板和电机;所述连接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搭接块相连。
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延伸板、防滑垫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支撑板的顶部固定
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于隔板的内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17.1.通过设置的通堵组件,实现了对制粒机的底部出料口进行高效通堵的效果,避免物料粘在装置的内壁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制粒机进行通堵的问题;
18.2.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实现了适应不同形状的制粒机筒体进行通堵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制粒机进行通堵的问题,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19.3.通过设置的可伸缩延伸板的底座,实现了对装置的底座进行延伸,提升装置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座不稳定,容易倾倒的问题;
20.4.通过设置的螺杆和弹簧,实现了对弹簧的初始弹力进行调节,从而改变通堵杆对制粒机内壁的压紧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堵效果较差,可调节程度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的通堵组件和调节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的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示:
26.1、壳体;101、外壳;102、第一磁贴;103、开口;
27.2、通堵组件;201、通堵杆;202、第二磁贴;203、转轴;
28.3、调节组件;301、螺杆;302、连接轴;303、连接块;304、弹簧;305、搭接板;306、牵引绳;
29.4、搭接块;
30.5、驱动组件;501、连接壳;502、隔板;503、电机;
31.6、底座;601、支撑板;602、延伸板;603、防滑垫;604、限位杆;
32.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4.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包括壳体1和伸缩杆7,壳体1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有通堵组件2,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组件3,利用装置上的调节组件3对通堵组件2进行调节,壳体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搭接块4,搭接块4的下方放置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的底部安装有底座6,底座6和驱动组件5之间连接有伸缩杆7,通过伸缩杆7对装置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
3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壳体1包括外壳101、第一磁贴102和开口103;外壳10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磁贴102,外壳1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03,开口103用于对通堵杆201进行转动。
4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堵组件2包括通堵杆201、第二磁贴202和转轴203;通堵杆20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磁贴202,第二磁贴202和第一磁贴102之间互相对应,后续可以通过第二磁贴202和第一磁贴102对通堵杆201进行收纳,通堵杆201和外壳101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203,通堵杆201通过转轴203与外壳1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41.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节组件3包括螺杆301、连接轴302、连接块303、弹簧304、搭接板305和牵引绳306;螺杆301的底部焊接有连接轴302,连接轴302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弹簧304,弹簧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搭接板305,搭接板305下方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306,利用牵引绳306对通堵杆201进行拉动,从而使得通堵杆201压紧制粒机的桶壁进行通堵工作,牵引绳306对称分布在搭接板305的左右两侧,牵引绳306的前端与通堵杆201的底端相连,通堵杆201通过牵引绳306与转轴20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通过转动螺杆301对弹簧304的初始弹力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通堵杆201对桶壁的压紧效果,同时还能使得通堵杆201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制粒机筒体进行使用。
42.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组件5包括连接壳501、隔板502和电机503;连接壳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502,隔板50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503,电机503的输出轴与搭接块4相连,通过电机503驱动通堵杆201转动,从而进行通堵工作。
4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底座6包括支撑板601、延伸板602、防滑垫603和限位杆604;支撑板60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延伸板602,延伸板60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603,利用延伸板602对装置的支撑范围进行调节,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板6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604,限位杆604贯穿于隔板502的内部,通过限位杆604对装置整体升降时进行限位。
44.具体的,本饲料制粒机的防堵料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先打开开口103内部的通堵杆201使得第二磁贴202和第一磁贴102分离,根据出料筒的倾斜程度对调节
组件3进行调节,旋出螺杆301的过程中,弹簧304的拉力变大,连接轴302和连接块303的转动结构保证螺杆301的转动不会对弹簧304造成不良影响,搭接板305拉动牵引绳306,牵引绳306拉动通堵杆201,调节完成后将通堵组件2放进制粒机出料口的内部,通堵杆201压紧筒壁,从而对不同形状的桶壁进行通堵;
45.如图3和图4所示,该装置通过伸缩杆7调节整体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出料口进行出料工作,调节的过程中,限位杆604和隔板502使得装置整体能够垂直升降,通过延伸板602和防滑垫603对装置的支撑范围进行调节,从而提升装置的稳定,利用电机503驱动搭接块4和通堵组件2进行转动,从而对装置的内部进行通堵工作,饲料颗粒从连接壳501的些壁上滑下,完成饲料的同步和收集。
4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