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4925发布日期:2022-02-09 13:5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多为人工清洗,费时费力,很不方便,杀青多为人工杀青,杀青需要来回把茶叶炒干,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达到清洗茶叶,烘干茶叶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与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上方设有喷水装置和甩干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第二转杆、第一卡块、软管、扇形齿、连杆、圆轮、第三转杆、横杆、限位块、第二卡块、第二电机、轴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贯穿圆轮与圆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圆轮的偏心处,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块、第一固定杆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所述横杆贯穿第二块,横杆与第二卡块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卡块的背面,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转杆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背面固定安装在扇形齿的正面,所述第一卡块的背面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杆的正面,所述软管套接在第一卡块上。
5.优选的,所述甩干装置包括竖板、滚筒第一转杆、第一电机、漏网口,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竖板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的另一端,所述滚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筒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竖板的一侧上下部位。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7.优选的,所述横杆顶部设有齿牙,所述扇形齿与横杆上的齿牙啮合。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套设在横杆的表面,所述限位杆与横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延伸至水箱内部。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旋转,第二电机带动横杆往复运动,横杆表面设置有扇形齿,横杆带动扇形齿左右摆动,扇形齿的正面安装软管,软管进水端连接水泵,水泵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实现了软管左右摆动的通过进行冲水的目的。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时,第一转杆带动两个滚筒进行旋转,由于漏网口分布在两个滚筒的表面,使两个滚筒内部茶叶的水分能够得到充分甩干,由于加热器位于两个滚筒的中间,甩干完毕后,可通过加热器对茶叶进行烘干,实现了对茶叶甩干后进行烘干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水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甩干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17.图中:1甩干装置、101竖板、102滚筒、103第一转杆、104第一电机、 105漏网口、2加热器、3第三固定杆、4喷水装置、401第二转杆、402第一卡块、403软管、404扇形齿、405连杆、406圆轮、407第三转杆、408横杆、 409限位块、410第二卡块、411第二电机、412轴承、413第一固定杆、414 第二固定杆、5水箱、6水泵、7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甩干烘干装置,包括箱体7,箱体7的内壁底部设有水箱5,水箱5的顶部与水泵6的底部固定连接,水泵6的上方设有喷水装置4和甩干装置1,喷水装置4包括第二转杆401、第一卡块402、软管403、扇形齿404、连杆405、圆轮406、第三转杆407、横杆408、限位块409、第二卡块410、第二电机411、轴承412,第一固定杆413、第二固定杆414,第二电机411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内壁,第三转杆40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411的输出端,第三转杆407的一端贯穿圆轮406与圆轮406内壁固定连接,连杆405一端铰接在圆轮406的偏心处,连杆405另一端铰接在横杆408的一端,通过第二电机旋转,第二电机带动横杆往复运动,第二卡块410、第一固定杆41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横杆408贯穿第二卡块410,横杆408与第二卡块410活动连接,限位块409套设在横杆408的表面,限位块409与横杆408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固定杆413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卡块410的背面,两个第一固定杆413 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7的内壁,第二转杆401通过轴承412与箱体7 的内壁固定连接,扇形齿404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转杆401的底部表面,第二固定杆414的背面固定安装在扇形齿404的正面,横杆408顶部设有齿牙,扇形齿404与横杆408上的齿牙啮合,横杆带动扇形齿左右摆动,第一卡块402的背面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杆414的正面,软管403套接在第一卡块402上,软管40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6的出水口,水泵6的进水端与进水管一端连通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5延伸至水箱5内部,实现了软管左右摆动的通过进行冲水的目的,甩干装置1包括竖板101、滚筒102第一
转杆103、第一电机104、漏网口105,第一电机104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 7的内壁,第一转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04的输出端,竖板 101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103的另一端,滚筒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筒10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竖板101的一侧上下部位,漏网口105分别开设在两个滚筒102的表面,由于漏网口105分布在两个滚筒102的表面,使两个滚筒102内部茶叶的水分能够得到充分甩干,由于加热器2位于两个滚筒102的中间,甩干完毕后,可通过加热器2对茶叶进行烘干,实现了对茶叶甩干后进行烘干的目的,箱体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3,第三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板2。
19.在使用时,通过第二电机411带动第三转杆407转动,第三转杆杆407 带动圆轮406旋转,连杆405一端铰接在圆轮406的偏心处,连杆405一端铰接在圆轮406的偏心处,另一端铰接在横杆408的一端,横杆408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滑块410,与两个第二滑块410活动连接,连杆408表面设置有限位块409,圆轮406转动时通过连杆405带动横杆408左右摆动,横杆 408摆动时限位块与第二滑块接触,连杆405带动扇形齿404左右摆动,扇形齿404通过第二固定杆414、第一卡块402带动软管403左右摆动,软管403 一端与水泵6出水口联通设置,水泵6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设置,软管403 左右摆动,第一电机104带动第一转杆103转动,第一转杆103带动竖版101 进行旋转,两个滚筒102分布在竖版101的上下部分,当第一电机104旋转时两个滚筒102旋转,两个滚筒102表面通过设置漏网口105,使两个滚筒 102的内部水分甩干,加热器2位于两个滚筒102之间,实现烘干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