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冬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8755发布日期:2022-08-30 22:3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乌冬面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乌冬面制作设备,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乌冬面设备商用市场欠缺,面馆内无小型多功能的制面设备,手工制面效率低下,故面馆都外购成品面冷藏保存以保证上餐及时,这样会影响面的口感,且需要考虑成品面保鲜的问题及销售状况不良时的亏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乌冬面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乌冬面机,包括:框架部分、和面部分、压面部分、压延部分、输送部分、成型部分和集料部分,框架部分作为其他部分的支撑;和面部分设置于框架部分左侧,压面部分设置于框架部分右侧,压延部分位于框架部分顶部前端,输送部分位于框架部分顶部后端,成型部分安装在输送部分上端右侧,集料部分介于和面部分与输送部分之间。
5.本发明的优点是:集和面、压面、压延、输送、成型、集料等制面功能于一体,操作便利,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压面部分能够仿生折叠压面,通过检测电流自动模拟人工揉面力道复合面团,便于面筋网络的形成,提高乌冬面口感;压延部分能够使面筋多向延展,提高乌冬面弹性、韧性;输送速度智能调速,实现多种宽度规格产品任意调节。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框架部分kj俯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和面部分hm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p向视图(即和面部分hm的后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压面部分ym立体结构(后侧)示意图;图7是图6中升降座、抽拉托盘和面槽组装结构的后端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抽拉托盘抽出前后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压延部分yy一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另一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输送部分ss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成型部分cx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集料部分jl与框架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输送、成型、集料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参见图1-图16,本发明一种乌冬面机,包括:框架部分kj、和面部分hm、压面部分ym、压延部分yy、输送部分ss、成型部分cx和集料部分jl,框架部分kj作为其他部分的支撑;和面部分hm安装在框架部分kj的左侧,压面部分ym安装在框架部分kj的右侧,压延部分yy安装在框架部分kj顶部前端,输送部分ss位于框架部分kj顶部的后端,成型部分cx安装在输送部分ss上端的右侧,集料部分jl介于和面部分hm与输送部分ss之间。
8.参见图2和图3,所述的框架部分kj包括:左架1、中架2、右架3、前底撑4、左底撑5、右底撑6、左顶撑7、前顶撑8、后顶撑9、滑道吊梁10、左竖梁11、右竖梁12、前横梁13、后横梁14、限位支撑15和中间横梁16,左架1、中架2、右架3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前底撑4两端分别与左架1、右架3的底部连接,中间与中架2的底部连接;左架1和中架2之间连接有左底撑5、左顶撑7、滑道吊梁10,该左底撑5位于底部后端,该左顶撑7位于顶部中间,该滑道吊梁10位于顶部前端;中架2和右架3之间连接有右底撑6、前顶撑8、后顶撑9,该右底撑6位于底部后端,该前顶撑8位于顶部前端,该后顶撑9位于顶部后端;左竖梁11、右竖梁12、前横梁13、后横梁14、中间横梁16连接成“曰”字型框架,两个限位支撑15间隔、平行设置于该“曰”字型框架底部的同一高度。
9.参见图1、图4和图5,所述的和面部分hm包括:左滑道17、右滑道18、和面架顶板19、轴承支轴1901、和面左侧板1902、和面右侧板1903、锅体20、搅拌轴21、搅拌杆2101、和面电机22、和面驱动链轮23、和面链条24、和面从动链轮25。等高的左滑道17和右滑道18水平平行设置,分别安装在框架部分kj的左架1和中架2下部相对的一侧;和面架顶板19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和面左侧板1902及和面右侧板1903的顶端,三者组成n形支架;在该和面左侧板1902及和面右侧板1903相背的侧面各通过两个等高间隔设置的轴承支轴1901分别转动安装一个轴承z1,每一侧的两个轴承z1分别置于左滑道17和右滑道18内,并能够沿着滑道移动;锅体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带座轴承dz1)转动穿过一根搅拌轴21,搅拌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dz2转动支撑于和面左侧板1902及和面右侧板1903的下端之间。在该搅拌轴21位于锅体20内侧的部分间隔安装有多根沿圆周均布径向的搅拌杆2101,搅拌杆2101可以按一定规律(如按螺旋分布,或相邻的搅拌杆2101沿轴向错开距离和沿圆周错开角度)设置。在该搅拌轴21端部键连接有和面从动链轮25,与安装在和面架顶板19上的和面电机22输出轴的和面驱动链轮23通过和面链条24传动连接。
10.上述的和面部分hm的工作过程:将锅体20口朝上设置,倒入适量面粉,启动和面电机22,通过和面驱动链轮23、和面链条24及和面从动链轮25等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轴21按一定速度转动,转动过程中按需求加入适量水,从而将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待和面完成可转动锅体20至适合将面取出的角度,将和好的面人工取出进行下一步制面工艺。
11.参见图6,所述的压面部分ym包括:压面电机固定板26、压面电机27、压面主链轮28、压面链条29、压面从链轮30、升降固定板31、下撑板32、丝杆33、上撑板34、螺杆35、升降座36、限位板3601、限位导向板3602、滚轮37、抽拉托盘38、直角弯边381、限位块382、面槽39和压面板40,压面主链轮28键连接于压面电机27的输出轴上,压面电机27固接于压面电机固定板26,压面电机固定板26设置于框架部分kj左侧前端;相互平行的下撑板32与上撑板
34之间通过多根丝杆33连接成框架结构,下撑板32的底部安装在升降固定板31上,该升降固定板31设置于框架部分kj右侧底部中间位置;在下撑板32与上撑板34之间转动支撑有压面从链轮30,在压面从链轮30的轴心设有螺孔,在该螺孔内安装(穿过)螺杆35,该压面从链轮30通过压面链条29与压面主链轮28实现传动连接;螺杆35的顶端与升降座3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该升降座36的后端有两个向上突出的限位板3601,该升降座36左右两端的中部各转动安装一滚轮37,在每一滚轮37的前面各装有一抽拉轴承z2;抽拉托盘38设在升降座36的上面,抽拉托盘38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向下的直角弯边381,在该直角弯边381前部的下边设有与抽拉轴承z2配合的定位凹槽3811,在上述每一直角弯边381后端的下边设有限位块382,限位块382和抽拉轴承z2组成防止抽拉托盘38被拉出升降座36而脱落的限位机构。当抽拉托盘38向前抽出时,两侧的直角弯边381的下边才被支撑在抽拉轴承z2的上端,当限位块382向前移动到抽拉轴承z2时,抽拉托盘38被阻挡不能向前移动,实现抽拉托盘38向前抽出时的限位(参见图7和图8)。在升降座36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导向板3602,在抽拉托盘38的直角弯边381的下边设有向内弯曲边,形成开口朝向限位导向板3602的u形滑道,限位导向板3602伸入到u形滑道的口内(参见图7),可防止抽拉托盘38向前抽出时前翘掉落;在抽拉托盘38的上面设有盒状的面槽39,在该面槽39的上方设有压面板40,压面板40尺寸略小于该面槽39的槽口尺寸,该压面板40设置于框架部分kj的右侧顶部中间位置。
12.上述压面部分ym的工作过程:用手拉动抽拉托盘38,将抽拉托盘38及放置其上的面槽39一起向前抽出,直至限位块382与抽拉轴承z2相抵,将适量面团放入面槽39正中央,然后推动抽拉托盘38,使面槽39置于压面板40正下方;启动压面电机27,通过链传动带动压面从链轮30转动,压面从链轮30的转动带动螺杆35轴向移动(向上),带动升降座36以及抽拉托盘38和面槽39一同上升,面槽39逐渐靠近压面板40,通过面槽39与压面板40的挤压作用模拟人工揉面,通过程序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通过控制输出功率和转速),模拟人工揉面力度和方式,当按照程序完成压面过程后,自动停止电机运行,由人工将压过的面团取出,然后十字交叉折叠,多次重复上述压面操作,达到制面工艺要求次数后将面团取出,完成一个压面过程。
13.参见图9-图11,所述的压延部分yy包括:压延左板41、左固定板4101、v槽板固定板4102、压延右板42、右固定板4201、下刮板轴43、下连接板4301、下刮板44、挡面板45、可调压辊46、可调压辊板47、可调齿轮48、调挡轴49、调挡凸轮50、调挡架51、管体5101、弹性压辊板52、弹性压辊53、上刮板轴54、上刮板55、弹性齿轮56、弹簧压板57、过渡齿轮58、主动齿轮59、压延从链轮60、压延链条61、压延主链轮62、压延电机63、压延电机固定板64、锁定杆65、把手66和v槽板67。
14.压延左板41和压延右板42间隔平行安装在框架部分kj的顶部;在压延左板41和压延右板42的中部和下部的相同位置分别设有用于穿过弹性压辊53和可调压辊46端轴的上孔和下孔,该上孔和下孔为弧形,能够允许该端轴移动一个距离;在该上孔和下孔外侧分别设有具有杠杆作用的弹性压辊板52和可调压辊板47,弹性压辊板52的后端通过上铰接轴c铰接在该上孔的后面,可调压辊板47的后端通过下铰接轴a铰接在该下孔的后面;左、右两侧的弹性压辊板52的中部分别转动支撑弹性压辊53两端的d端轴d,左、右两侧的弹性压辊板52的前端的上面分别通过一个弹簧t与对应的压延左板41上部的左固定板4101和压延右板42的外侧的右固定板4201连接,利用弹簧t对弹性压辊53施加一个向下的弹性压力;在弹
性压辊53的后面设有下刮板轴43,下刮板轴43的两端转动支撑在压延左板41与压延右板42之间,在该下刮板轴43的前面通过下连接板4301连接有下刮板44,该下刮板44的前端始终与可调压辊46相抵,在下连接板4301的上面连接有u形挡面板45,其开口朝向前面;在弹性压辊53前方的上部设有上刮板轴54,该上刮板轴54的两端转动支撑在压延左板41与压延右板42之间,在该刮板轴54上安装有上刮板55,该上刮板55的后端始终与弹性压辊53相抵;左、右两侧的可调压辊板47的中部分别转动支撑可调压辊46两端的b端轴b;在对应于可调压辊板47前端下面的压延左板41与压延右板42之间转动支撑有调挡轴49,该调挡轴49穿出压延左板41的部分固接有调挡凸轮50以及调挡架51的一端,该调挡轴49穿出压延右板42的部分固接有另一调挡凸轮50,左、右两个调挡凸轮50对称安装,且分别与对应的可调压辊板47的前端下面相接触;在该调挡架51与压延左板41之间装有“调挡锁定机构”。
15.右侧的可调压辊46的b端轴b和支撑弹性压辊53的d端轴d上分别键连接有可调齿轮48和弹性齿轮56,在可调齿轮48和弹性齿轮56的旁边分别装有主动齿轮59和过渡齿轮58,弹性齿轮56、过渡齿轮58、主动齿轮59、可调齿轮48依次啮合,主动齿轮59的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压延从链轮60、压延链条61、压延主链轮62)与压延电机6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压延电机63通过压延电机固定板64安装在压延右板42上。
16.所述的“调挡锁定机构”:在调挡架51的另一端连接有管体5101的近端,在管体5101靠近其远端的管壁上设有轴向的长孔ck,在管体5101的孔内设有锁定杆65,该锁定杆65远端垂直连接一把手66,该把手66从长孔ck伸出管体5101;该锁定杆65另一端(近端)呈v形或楔形,且可与v槽板67上12个凹槽中的任一槽相配合定位,上述v槽板67安装在压延左板41上的v槽板固定板4102上。锁定杆65靠自身重力与v槽板67定位即可,归位时人工将锁定杆65提起归位。
17.压延部分yy运行过程:启动压延电机63,通过链传动、齿轮传动等的作用使弹性压辊53(图9所示顺时针)、可调压辊46(图9所示逆时针)反向转动,将已压好的面团mt按图9所示从前面放入弹性压辊53与可调压辊46之间,通过弹性压辊53与可调压辊46的挤压将面团mt压薄成为面皮,并沿着下刮板44、挡面板45的内侧从弹性压辊53的上面送出。可以逐渐调小弹性压辊53与可调压辊46之间的间隙,将面皮逐渐压薄至制面所需的面皮厚度,使面筋既不受破坏、又能多向延展,从而提高乌冬面弹性、韧性。具体的调节方法是:将把手66向上(远端)拉动,使得锁定杆65底端(近端)与v槽板67脱离;将管体5101逆时针摆动(参考图8)合适的角度,调挡架51和调挡凸轮50同步摆动,调挡凸轮50将可调压辊板47的前端向上拨动,可调压辊板47逆时针摆动相应的角度,带动可调压辊46向弹性压辊53移动,从而减小了二者的间距;然后放开把手66,锁定杆65复位,其底端的v形端落入v槽板67的v槽,重新锁定了可调压辊46的位置。
18.参见图10,所述的输送部分ss包括:后边框68、前边框69、左边框70、导向板71、输送电机固定板72、输送电机73、输送主齿轮74、输送主动筒75、输送从齿轮76、输送从动轴77、从动滚筒78、输送皮带79、出面辊80、出面齿轮81和过渡刮板82。
19.后边框68、前边框69、左边框70和导向板71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其中导向板71为矩形框架的右边;在后边框68右侧安装有输送电机固定板72,在该输送电机固定板72上固接输送电机73,该输送电机73上键连接有输送主齿轮74;在后边框68与前边框69之间的左、右部分别转动支撑有从动滚筒78和输送主动筒75,其中从动滚筒78转动安装在输送从动轴
77上;该输送主动筒75向后穿出后边框68键连接有输送从齿轮76,该输送从齿轮76设置在输送主齿轮74左下部,并与输送主齿轮74相啮合;输送皮带79环绕在所述从动滚筒78与输送主动筒75之间;在输送主动筒75的右侧与导向板71之间设有出面辊80,出面辊80的两端的轴转动支撑于后边框68与前边框69之间,该出面辊80向后穿出后边框68键连接有出面齿轮81,该出面齿轮81设置在输送主齿轮74右下部,并与输送主齿轮74相啮合;在输送主动筒75与出面辊80之间的上面装有过渡刮板82,过渡刮板82的左边与输送皮带79相抵。
20.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的成型部分cx包括:后盖83、左盖84、右盖85、前盖86、固定轴87、切刀架88、切断支轴8801、切刀89、动力轴90、偏心轮91、偏心轴9101、切断从链轮92、切断主链轮93、切断电机94、切断电机固定板95、切断链轮96和摇臂97。
21.后盖83、左盖84、右盖85和前盖86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m;在后盖83和前盖86之间、靠近左盖84的位置安装有固定轴87,该固定轴87上转动连接有两根切刀架88的左端,在两根该切刀架88的右端安装有切刀89;在该切刀架88的上方装有用于驱动该切刀架88的右端上下往复运动的“切刀驱动机构”。
22.上述“切刀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为:在切刀89的上方的右盖85内侧通过两个带座轴承dz3转动支撑动力轴90,在该动力轴90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偏心轮91;动力轴90通过由切断主链轮93、切断从链轮92和切断链条96组成的链传动机构与旁边的切断电机9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切断电机94通过切断电机固定板95安装在框架结构m顶部的中间位置。在每一切刀架88的外侧与偏心轮91之间连接一摇臂97,该摇臂97的下端与设在切刀架88外侧的切断支轴8801转动连接,该摇臂97的上端与偏心轮91上的偏心轴9101转动连接。工作时,切断电机94带动动力轴90转动,动力轴90通过偏心轮91上的偏心轴9101和摇臂97带动切刀架88的左端围绕固定轴87上下摆动,切刀89随固定轴87上下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对面皮的切断成型。
23.参见图13,所述的集料部分jl包括:集料电机98、集料电机固定板99、集料轴100、集料主链轮101、集料链条102、集料从链轮103、拨动辊104、集料槽105和u型槽1051。
24.集料电机98安装在集料电机固定板99上,该集料电机固定板99安装在中间横梁16上,该中间横梁16转动支撑有集料轴100,该集料轴100一端与集料电机98的输出孔键连接,中间安装有集料主齿轮106,另一端向后穿出中间横梁16键连接有集料主链轮101,集料主链轮101通过集料链条102与集料从链轮103实现传动连接,该集料从链轮103转动支撑于中间横梁16;集料链条102的销轴上转动连接有一拨动辊104,该拨动辊104嵌入集料槽105上的u型槽1051上,所述集料槽105与限位支撑15相接触;集料主动轴107转动支撑于后横梁14与中间横梁16之间、向前穿出中间横梁16键连接有集料从齿轮108,所述集料从齿轮108与集料主齿轮106相啮合;在中间横梁16与后横梁14之间、靠近右竖梁12的位置转动支撑有集料从动轴109,该集料从动轴109通过集料皮带110与集料主动轴107实现传动连接。
25.输送部分ss、成型部分cx、集料部分jl的工作过程:启动切断电机94,通过链传动及偏心轮91等的作用使切刀89定速摆动,用于切面成型;启动输送电机73,通过齿轮传动等的作用使输送皮带79按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参见图14),出面辊80顺时针转动;启动集料电机98,通过齿轮传动等的作用使集料皮带110按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图9),通过链传动、拨动辊104等的作用带动集料槽105往复运动收集成品乌冬面制品;将压延好的面皮平放在输送皮带79上,通过输送皮带79的运动,将面皮传送至出面辊80,由定速的切刀89切断成型,已
成型的面制品通过出面辊80、导向板71的作用掉落到集料皮带110上,由集料皮带110将成品面制品传送至左端掉入往复运动的集料槽105中;输送皮带79的速度可调节,故面皮以不同速度经过成型部分cx的切刀89时,可切出不同宽度规格的乌冬面。
26.本发明总的工作过程:用和面部分hm和面;将和好的面人工取出,人工放入压面部分ym的面槽39内,通过与压面板40的挤压作用模拟人工揉面力道;将已压好的面团通过压延部分yy逐渐压薄至制面所需的面皮厚度(半自动压延);通过输送部分ss及成型部分cx将面皮成型为条状;利用输送部分ss将面条输送到集料部分jl,由集料部分jl收集成品乌冬面制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