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

文档序号:30749927发布日期:2022-07-13 0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物理方法对茶树嫩叶芽进行机械胁迫处理,采摘鲜叶后经杀青、揉捻、初烘、第一次闷黄、复烘、第二次闷黄和足烘制备得到高花果香型黄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原料机械胁迫处理:在相同位置用软质材料来回轻扫茶树芽头和叶稍,使嫩芽叶边缘产生泛红的机械损伤,即可采摘;s2、杀青:机械胁迫处理后采摘鲜叶进行杀青处理;s3、揉捻:对杀青后进行揉捻处理,揉捻至细胞破损率为50-80%,成条率80%以上;s4、初烘:将揉捻叶烘至含水量为40-50%;s5、第一次闷黄:将初烘的茶叶冷却至30-50℃后进行第一次闷黄处理;s6、复烘:将经第一次闷黄后的茶叶烘至含水量为30-40%;s7、第二次闷黄:将复烘的茶叶冷却至30-50℃后进行第二次闷黄处理;s8、足烘:将第二次闷黄后的茶叶干至含水量8%以下,即得高花果香黄毛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机械胁迫处理时,在相同位置用软质材料来回轻扫茶树芽头和叶稍20-60次,间隔2h为一个循环,共处理1-3个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鲜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杀青时,杀青温度为180-260℃,翻炒4-10min,然后调低温度至170-230℃,继续翻炒3-7min。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揉捻时,按先轻-再重-后轻的原则进行压力调整,共揉捻30-45min。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闷黄时,堆闷时间为4-12h h,茶叶堆闷的厚度为10-30cm,每3小时翻一次堆,并将堆中间的茶叶往外翻后重新堆至厚度10-30c c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次闷黄时,堆闷时间为4-12h,茶叶摊放厚度为10-30cm。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初烘和复烘的温度均为100-120℃,时间均为5-15min。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足烘时,温度为100-110℃,时间为40-6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花果香型黄茶的新型加工工艺,本发明首先对采摘前的鲜叶进行碰抚机械处理以使叶片边缘发生泛红的机械损伤,并结合两次闷黄工艺,促进茶叶内挥发性物质与非挥发性物质的生产与转化,从而为提高黄茶的香气、滋味与品质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该工艺无需经过摊青工艺即可直接进行后续的加工,从而缩短了加工周期,也使黄茶加工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本发明的新型加工工艺制得的黄茶香气自然协调、汤色黄亮、滋味醇爽,显著提升了黄茶的香气与品质,进而扩大黄茶的受众面,更有利于黄茶的市场推广。黄茶的市场推广。黄茶的市场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陈若虹 赖幸菲 文帅 孙伶俐 赖兆祥 孙世利 操君喜 黎秋华 李治刚 张镇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3.21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