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01035发布日期:2022-05-18 12:3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广西麻鸡是广西优良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一麻、两细、三短”的特点。一麻是指母鸡体羽以棕黄麻羽为主;两细是指头细、胫细;三短是指颈短、体躯短、胫短。公鸡头昂尾翘,片状羽,羽色以棕红为主,其次为棕黄色或红褐色。
3.由于广西地区的麻鸡作为优质肉鸡饲养周期长(100-190天),主要用于白切鸡的制作,而白切鸡对肉质要求较高,需要通过长时间养殖,以获得更多的肌内脂肪(影响肌肉的风味)、肌肉紧实的口感等效果。因此,广西麻鸡的饲养周期远比普通白羽肉鸡的饲养周期要长,导致饲养成本极高。因此,如何降低饲养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能够替代部分麻鸡基础日粮,从而实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此外,还能够提高麻鸡的生长速度。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籽粒 80-90份、麦麸3-5份、发酵菌剂0.1-0.3份、苯甲酸0.3-0.5份和茶多酚0.2-0.4份。
7.罗汉果籽粒可为罗汉果泡茶后的下脚料。
8.进一步的,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籽粒85份、麦麸4 份、发酵菌剂0.2份、苯甲酸0.4份和茶多酚0.3份。
9.进一步的,所述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56
×
106cfu/g,乳酸菌的数量为4
×
106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数量为≥20
×
106cfu/g。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罗汉果籽粒、麦麸、发酵菌剂、苯甲酸和茶多酚混合,接着将混合物进行密封发酵40-65天,发酵完毕后,采用磨浆机将发酵后的物料磨碎至粒径小于1.5mm,即可得到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得到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61日龄以上的麻鸡。
12.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现用现磨(磨碎),与基础日粮混合之后,需在4-7天内使用完毕。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麻鸡的饲养方法,具体是采用上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进行饲喂,所述方法为:将制备得到的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麻鸡,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14.61-75日龄的麻鸡,饲喂97%的基础日粮和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15.76-105日龄的麻鸡,饲喂91%的基础日粮和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16.大于106日龄的麻鸡,饲喂94%的基础日粮和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17.在本技术中,所述基础日粮均为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得到的肉鸡饲料,其中,所述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6%,粗纤维含量≤6%,粗灰分含量≤9%,钙含量0.6-1.5%,总磷含量≥0.5,蛋氨酸含量0.26%。
18.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由于广西位于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罗汉果资源及其加工下脚料,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以罗汉果籽粒为主要原料,具有原料易得的特点,此外,将罗汉果加工下脚料
‑‑
罗汉果籽粒应用在麻鸡的饲料中,实现了废料的二次利用,节约成本同时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适口性、增加营养价值、降低粪便异味以及提高产品的保质期,需对其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处理过程中申请人又发现,破碎后的罗汉果籽粒进行发酵,会出现丁酸发酵严重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采用完整籽粒的罗汉果籽配合麦麸进行混合发酵,经试验发现,采用该种发酵手段,可较好的保存原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同时减低饲料纤维含量,更重要的是,申请人发现,采用完整的罗汉果籽粒与麦麸结合发酵,能够有效抑制了丁酸发酵,使得产物中产生的丁酸量少;此外,为了取得更好的发酵效果,申请人在发酵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由苯甲酸、茶多酚和发酵菌剂组成,采用上述混合添加剂进行发酵处理后,可以取得较好的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乙酸含量、丙酸、乳酸和综合评分指标。
20.2.在使用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不同日龄的麻鸡所需要的替代饲料不同,经试验,61-75日龄的麻鸡适宜添加4%的替代饲料,76-105日龄的麻鸡适宜添加9%的替代饲料,106日龄之后的麻鸡适宜添加6%的替代饲料;采用上述分阶段的方式设定不同比例的替代饲料,成本低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籽粒80份、麦麸3份、发酵菌剂0.1-0.3份、苯甲酸0.3份和茶多酚0.2份;所述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56
×
106cfu/g,乳酸菌的数量为 4
×
106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数量为≥20
×
106cfu/g。所述苯甲酸、发酵菌剂和茶多酚为混合添加剂。
24.上述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罗汉果籽粒、麦麸、发酵菌剂、苯甲酸和茶多酚混合,接着将混合物进行密封发酵40天,发酵完毕后,采用磨浆机将发酵后的物料磨碎至粒径小于1.5mm,即可得到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所述麻鸡
日粮替代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籽粒85份、麦麸4份、发酵菌剂0.2份、苯甲酸0.4 份和茶多酚0.3份;所述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56
×
106cfu/g,乳酸菌的数量为4
×
106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数量为≥20
×
106cfu/g。
27.上述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罗汉果籽粒、麦麸、发酵菌剂、苯甲酸和茶多酚混合,接着将混合物进行密封发酵45天,发酵完毕后,采用磨浆机将发酵后的物料磨碎至粒径小于1.5mm,即可得到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籽粒90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3份、苯甲酸0.5份和茶多酚0.4份;所述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56
×
106cfu/g,乳酸菌的数量为 4
×
106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数量为≥20
×
106cfu/g。
30.上述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罗汉果籽粒、麦麸、发酵菌剂、苯甲酸和茶多酚混合,接着将混合物进行密封发酵65天,发酵完毕后,采用磨浆机将发酵后的物料磨碎至粒径小于1.5mm,即可得到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31.为了说明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实用价值,申请人进行如下试验:
32.首先,测试不同情形下罗汉果籽粒的发酵情况,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33.第一组:实施例2所述的发酵方式,即将完整的罗汉果籽粒复配麦麸后进行发酵;
34.第二组:将罗汉果籽粒进行破碎后再发酵,其他方式同第一组;
35.第三组:去掉麦麸,将完整的罗汉果籽粒复配混合添加剂(苯甲酸、茶多酚、发酵菌剂)。其他方式同第一组;
36.第四组:将麦麸换为豆粕,其他方式同第一组。
37.上述组别的物料发酵45天后,测试各组的发酵效果,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如表1所示:
38.表1各组发酵效果对比表1
[0039][0040][0041]
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对比可知,采用罗汉果完整籽粒+麦麸发酵,能够较好的保存
饲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同时能够降低饲料中的纤维含量,更重要的是,罗汉果完整籽粒+麦麸发酵有效抑制丁酸发酵,最终产生的丁酸最少。
[0042]
其次,申请人进一步测试混合添加剂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分为以下组别:
[0043]
第一组:同前述试验中的第一组;
[0044]
第六组:去掉苯甲酸和茶多酚,仅添加发酵菌剂,其他方式同第五组;
[0045]
第七组:去掉苯甲酸和发酵菌剂,仅添加茶多酚,其他方式同第五组;
[0046]
第八组:去掉发酵菌剂和茶多酚,仅添加苯甲酸,其他方式同第五组;
[0047]
第九组:去掉混合添加剂,即自然青贮,其他方式同第五组。
[0048]
上述组别的物料发酵45天后,比较发酵效果,如表2所示:
[0049]
表2各组发酵效果对比表2
[0050][0051][0052]
根据表2的对比结果可知,虽然,添加茶多酚的组别,具有良好的脂肪和蛋白保存效果,但是,会产生较多的丁酸,而加入本技术的混合添加剂进行发酵,得到的发酵物料能够保存较多的有效成分,同时丁酸、乙酸和丙酸等含量能够控制在一定的量。综合考虑,选用本技术的混合添加剂进行罗汉果籽粒的发酵。
[0053]
实施例4:
[005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使用方法,具体为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
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60日龄以上的麻鸡。
[0055]
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现用现磨(磨碎),与基础日粮混合之后,需在4-7天内使用完毕。
[0056]
其中,所述基础日粮均为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得到的肉鸡饲料,其中,所述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6%,粗纤维含量≤6%,粗灰分含量≤9%,钙含量1%,总磷含量≥0.5,蛋氨酸含量0.26%。
[0057]
实施例5:
[005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的饲养方法,是采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进行饲喂,主要方式为:将制备得到的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麻鸡,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0059]
61-75日龄的麻鸡,饲喂97%的基础日粮和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0]
76-105日龄的麻鸡,饲喂91%的基础日粮和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1]
大于106日龄的麻鸡,饲喂94%的基础日粮和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2]
其中,所述基础日粮均为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得到的肉鸡饲料,其中,所述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6%,粗纤维含量≤6%,粗灰分含量≤9%,钙含量1%,总磷含量≥0.5,蛋氨酸含量0.26%。
[0063]
实施例6:
[006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的饲养方法,是采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进行饲喂,主要方式为:将制备得到的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麻鸡,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0065]
61-75日龄的麻鸡,饲喂97%的基础日粮和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6]
76-105日龄的麻鸡,饲喂91%的基础日粮和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7]
大于106日龄的麻鸡,饲喂94%的基础日粮和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68]
其中,所述基础日粮均为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得到的肉鸡饲料,其中,所述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6%,粗纤维含量≤6%,粗灰分含量≤9%,钙含量0.6%、总磷含量≥0.5、蛋氨酸含量0.26%。
[0069]
实施例7:
[007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鸡的饲养方法,是采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进行饲喂,主要方式为:将制备得到的所述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与基础日粮混合后,用于饲喂麻鸡,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0071]
61-75日龄的麻鸡,饲喂97%的基础日粮和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72]
76-105日龄的麻鸡,饲喂91%的基础日粮和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73]
大于106日龄的麻鸡,饲喂94%的基础日粮和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
[0074]
其中,所述基础日粮均为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得到的肉鸡饲料,其中,所述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6%,粗纤维含量≤6%,粗灰分含量≤9%,钙含量1.5%,总磷含量≥0.5,蛋氨酸含量0.26%。
[0075]
效果验证:
[0076]
申请人进行养殖效果验证,60日龄之后的广西麻鸡,分别饲喂3%、6%和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不同阶段的广西麻鸡的平均增重影响情况如表3所示:
[0077]
其中,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即:麻鸡日龄替代饲料占总饲料的3%,剩下的部分为实施例5中所述的基础日粮,6%、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同理;
[0078]
表3不同麻鸡日粮替代饲料添加比例对不同日龄阶段鸡增重的影响
[0079][0080][0081]
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在添加前15天(61-75日龄),其增重以3%添加量较好。在76-90 日龄阶段以添加量为9%,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此时鸡群已经适应了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同时由于其中大量的益生菌、发酵产物等促进了鸡的生长。在91-105日龄阶段以添加量为9%,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在106-120日龄阶段以添加量为6%,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在121-145 日龄阶段以添加量为6%,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在146-150日龄阶段以添加量为6%,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此时鸡进入了基本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150日龄后即可出栏,若未出栏,可继续添加量为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进行饲喂。
[0082]
申请人进一步试验,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如表4所示:
[0083]
表4不同麻鸡日粮替代饲料添加比例对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
[0084] 对照组3%替代组6%替代组9%替代组90天累计平均采食量(kg/只)6.497.627.768.2860-150天平均料重比6.867.057.027.17料重比增加比例(%)——2.772.334.52
[0085]
以表4可知,本技术的日粮替代饲料具有提高采食量的作用。但采用本技术的替代饲料会稍微增加料重比。经过测算,3%替代组料重比增加2.77%,6%替代组料重比增加2.33%, 9%替代组料重比增加4.52%。但是,提高了麻鸡的进食量,实际日粮饲料的应用效率并未降低。
[0086]
接着,申请人进一步对不同替代饲料添加量的麻鸡的血液指标、肉质和屠宰性能进行测试:
[0087]
下列测试中的麻鸡均为150-155日龄的广西麻鸡,3%替代组为从61日龄开始,饲喂3%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和97%的基础日粮,6%替代组为从60日龄开始,饲喂6%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和94%的基础日粮,9%替代组为从60日龄开始,饲喂9%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和91%的基础日粮,除了麻鸡日粮饲料的添加量不同之外,其他的养殖方式均相同,且记录的指标均为平均值。
[0088]
一、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0089]
针对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对麻鸡血液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5:
[0090]
表5不同替代比例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0091][0092]
根据表5的结果可知,采用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具有改善鸡造血功能、缓解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0093]
二、对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0094]
测试不同替代比例的各组麻鸡的屠宰性能,记录数据如下表6所示:
[0095]
表6不同替代比例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0096]
指标对照组3%替代组6%替代组9%替代组屠宰率90.72%88.72%90.76%91.01%半净膛率74.00%74.28%78.22%76.01%全净膛率60.83%61.08%64.16%61.08%胸肌率8.28%8.20%8.52%8.28%腿肌率10.42%9.93%9.80%10.73%腹脂率5.98%6.95%7.27%9.05%
[0097]
由表6的测试结果可知,使用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当添加量为6%以上可改善屠宰率;此外,还可提高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可提高腹脂率,加快广西麻鸡的脂肪沉积,沉积能力强,即能够更早的沉积风味物质,促进肌内脂肪沉积以及提高白切鸡的风味,降低同等风味鸡的饲养时间。
[0098]
三、对麻鸡肉质的影响
[0099]
申请人测试所述不同比例下替代饲料对麻鸡肉的品质的影响,如表7所示:
[0100]
表7不同替代比例对肉品质的影响
[0101]
指标对照组3%替代组6%替代组9%替代组腿肌肉色12.1731.8013.0913.17胸肌肉色12.9928.7214.2114.34
腿肌ph5.775.925.956.03胸肌ph5.855.975.785.87腿肌剪切力(n)37.9947.3546.5545.70胸肌剪切力(n)46.9047.2557.5350.71
[0102]
由表7的结果可知,使用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可提高腿肌ph、胸肌ph,这降低了鲜肉的酸度,利于现宰杀鸡制作,提高了白切鸡的口感与新鲜度,更适应两广地区制作白切鸡的习惯;同时提高了腿肌剪切力、胸肌剪切力,这提高了肌肉的咀嚼口感,提升了肌肉品质,可使白切鸡获得优于同龄鸡的肌肉紧实感觉。实现降低同等肌肉紧实度的饲养时间。
[0103]
综合上述试验,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本技术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不仅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对麻鸡的血液指标、肉质和屠宰性能具有积极影响。
[0104]
此外,申请人在上述养殖试验中发现,如表3中所示,每个阶段所适合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的添加量不同,因此,为了说明本技术分阶段养殖的效果,申请人采用实施例5所述的分阶段饲喂方式对广西麻鸡进行饲喂,并测试麻鸡的90天累计平均采食量、平均料重比、部分血液指标、肉质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如表8所示:
[0105]
表8实施例5中麻鸡的饲养效果
[0106][0107][0108]
根据表8的试验结果可知,采用本技术的分阶段饲喂不同添加量的麻鸡日粮替代饲料,麻鸡的生长质量佳,同时麻鸡肉质更佳,各方面均特别适用于白切鸡的制作,具有良
好的市场前景。
[0109]
以上所述实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