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6042发布日期:2022-10-14 17: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竹笋罐头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竹笋又称竹牙、鞭笋,为禾本科常绿植物竹的幼芽。按出土时令分,有春笋、夏笋、冬笋之分。竹笋肉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低糖的食物。竹笋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竹笋性味甘、微寒、可久食、有益气、化热、消渴、爽胃。现代医药证实,竹笋中富含的纤维素与脂肪酸结合,能防止血浆中胆固醇的形成,此外,络氨酸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长期食用竹笋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日常消化,同时可预防肠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新鲜的竹笋贮藏不便,为提高竹笋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3.处理竹笋的第一步就是剥皮,之后需要将剥掉皮的竹笋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就进行蒸煮,目前这三步基本是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造成了人力成本的增加,而且增加了处理成本。
4.专利号cn211430983u公开了一种竹笋罐头加工用剥皮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腿,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操作台位于凹槽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输出端栓接有液压杆。该竹笋罐头加工用剥皮装置,通过设置有支撑腿,便于调节操作台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操作人员,通过设置有防尘垫,避免竹笋外皮屑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有两套液压装置以及液压杆,从而使剥皮装置能够进行不同大小竹笋的剥皮工作,节省了调节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以上结构实现竹笋的剥皮工作,减少了多人操作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竹笋罐头的生产效率。
5.上述剥皮装置虽然将剥皮进行机械化,但是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此外在装置将竹笋进行剥皮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剥掉皮的竹笋进行清洗和蒸煮,依旧没有减少多少人力资源,降低多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
7.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包括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左侧设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前端带有一定弧度,所述伸缩臂与送料口接触,所述进料组件左侧设有剥皮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括升降工作台,所述升降工作台表面设有气爪,所述气爪滑动设置于升降工作台靠近进料组件一端,所述剥皮组件左侧设有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靠近进料组件一端开设有
推拉门,所述推拉门的底面与升降工作台为收缩状态时的位置相等。
8.可选的,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处理箱、第二电机、主带轮、次带轮一、次带轮二,所述第二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固定连接主带轮,所述主带轮两侧斜上方设有次带轮一和次带轮二,所述次带轮一与次带轮二呈水平位置,所述主带轮、次带轮一与次带轮二均设置于处理箱顶部且所述主带轮、次带轮一与次带轮二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次带轮一与次带轮二中心分别固定连接丝杠,所述丝杠贯穿处理箱两端且所述丝杠与处理箱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之间设有若干放置板,若干所述放置板之间设有伸缩菱形,所述伸缩菱形一端铰接上层放置板,所述伸缩菱形另一端铰接下层放置板,若干所述放置板中靠近处理箱顶部的放置板与丝杠滑动连接,若干所述放置板中靠近处理箱顶部的放置板一端上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面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推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穿过处理箱内壁,所述齿条与处理箱内壁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中心贯穿齿轮轴,所述齿轮轴贯穿处理箱两壁且与处理箱两壁转动配合。
9.可选的,所述放置板包括放置板本体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于放置板本体下方且所述第三电机外套防水壳,所述防水壳与放置板本体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本体内滑动设置运动面板,所述运动面板表面开设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旋转椭圆,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旋转椭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椭圆一端与缺口一端接触且所述旋转椭圆另一端与缺口另一端未接触,所述放置板本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运动面板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板与放置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运动面板一端设有出料凹槽,所述出料凹槽与运动面板滑动配合。
10.可选的,所述剥皮组件包括剥皮箱,所述剥皮箱内部设有主驱动齿轮,所述主驱动齿轮中心固定设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穿过剥皮箱两壁且与剥皮箱转动配合,所述主驱动齿轮下方设有上驱动齿轮,所述上驱动齿轮与主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上驱动齿轮中心固定设有上驱动轴,所述上驱动轴穿过剥皮箱两壁且与剥皮箱两壁转动配合,所述上驱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上剥皮针,所述上驱动齿轮下方设有下驱动齿轮,所述下驱动齿轮与上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下驱动齿轮中心固定设有下驱动轴,所述下驱动轴穿过剥皮箱两壁且与剥皮箱两壁转动配合,所述下驱动轴一端固定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下剥皮针,所述上剥皮针与下剥皮针水平且两者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下驱动齿轮下方设有废料筐,所述废料筐位于剥皮箱底部且与剥皮箱滑动配合,所述废料筐远离下驱动齿轮一端伸出剥皮箱,所述废料筐放置于升降工作台前方,所述升降工作台顶面表面设有传动带,所述气爪放置于传动带上。
11.可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放料箱,放料箱顶面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正下方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一端与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斜面另一端与送料口固定连接,所述送料口与斜面之间设有疏导条,所述疏导条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与斜面有一定距离,所述疏导条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放料箱且与放料箱两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远离剥皮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设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放置于地面上。
1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竹笋的进料、剥皮、清洗、蒸煮进行流水线工作,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外部整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进料组件内部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剥皮箱内部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处理箱内部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放置板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0.参考图1-6,一种鲜笋生产加工用原料清理装置,包括伸缩臂1,伸缩臂1 可将掉落出来的竹笋向前推,保证竹笋可到达剥皮组件处。伸缩臂1底部固定设有支撑腿,支撑腿可将伸缩臂1固定到一定水平位置,避免伸缩臂1无法接触到掉落的竹笋。伸缩臂1左侧放置有进料组件2,进料组件2可将竹笋一个一个送到指定位置,方便进行后续工作。进料组件1正面开设有送料口203,送料口203 前端带有一定向上的弧度,送料口203用以放置从进料组件2中出来的竹笋,且能避免竹笋送进料组件2出来的时候因为有一定速度而导致从送料口203滑出,落到地上。伸缩臂1最底部的伸缩部分顶部与送料口203接触,进料组件2左侧设有剥皮组件3,剥皮组件3实现竹笋的剥皮,方便进行后续操作。剥皮组件3 包括升降工作台302,升降工作台302可带动竹笋上升到剥皮针的位置,帮助剥皮针对竹笋进行剥皮操作。升降工作台302表面设有气爪303,气爪303可以夹住由伸缩臂1推过来的竹笋,防止竹笋在剥皮过程中发生位移,同时可以辅助剥皮针对竹笋进行剥皮操作。气爪303滑动设置于升降工作台302靠近进料组件2 一端,剥皮组件3左侧设有处理组件4,处理组件4可以对剥好皮的竹笋进行清洗和蒸煮操作。处理组件4靠近剥皮组件3一端开设有推拉门401,推拉门401 的底面与升降工作台为收缩状态时的位置相等,推拉门401方便竹笋被送入处理组件4中进行处理。推拉门401包括开口和遮罩,遮罩滑动设置于开口两侧,遮罩可以实现处理组件4在蒸煮过程中保证处理组件4的密封性,防止水蒸气外泄。
21.处理组件4包括处理箱410、第二电机403、主带轮404、次带轮一405、次带轮二406,第二电机403提供动力,第二电机403的电机转轴固定连接主带轮 404,主带轮404两侧斜上方设有次带轮一405和次带轮二406,次带轮一405 与次带轮二406呈水平位置,主带轮404、次带轮一405与次带轮二406均设置于处理箱410顶部且主带轮404、次带轮一405与次带轮二40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主带轮404、次带轮一405与次带轮二406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保证丝杠411 的转动一致。次带轮一405与次带轮二406中心分别固定连接丝杠411,丝杠411 贯穿处理箱410两端且丝杠411与处理箱410两端转动连接,丝杠411之间设有若干放置板409,若干放置板409之间设有伸缩菱形,伸缩菱形一端铰接上层放置板409,伸缩菱形另一端铰接下层放置板409,伸缩菱形实现放置板409的上下移动。若干放置板409中靠近处理箱410顶部的放置板409与丝杠411滑动连接,丝杠411带动近处理箱410顶部的放置板409向上运动,配合伸缩菱形,放置板409可实现依次上升。若干放置板409中靠近处理箱410顶部的放置板409 一端上设有推板408,推板408帮助进入处理箱410的竹笋依次排序,最先进入被推
板408推到放置板409最前侧。推板408底面设有齿条402,齿条402与推板408底面固定连接,齿条402穿过处理箱410内壁,齿条402与处理箱410 内壁之间设有齿轮407,齿轮407与齿条402啮合,齿轮407中心贯穿齿轮轴,齿轮轴贯穿处理箱410两壁且与处理箱410两壁转动配合,齿轮407与齿条408 配合,实现推板408的前后移动。
22.放置板409包括放置板本体4091和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设于放置板本体4091 下方且第三电机外套防水壳,防水壳与放置板本体4091两侧固定连接,放置板本体4091滑动设置运动面板4092,运动面板4092表面开设缺口,缺口内设有旋转椭圆4093,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旋转椭圆4093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椭圆4093 一端与缺口一端接触且旋转椭圆4093另一端与缺口另一端未接触,放置板本体 4091上设有固定板4094,固定板4094与运动面板4092滑动配合,固定板4094 与放置板本体4091固定连接,运动面板4092一端设有出料凹槽4095,出料凹槽4095与运动面板4092滑动配合。
23.剥皮组件3包括剥皮箱310,剥皮箱310内部设有主驱动齿轮305,主驱动齿轮305中心固定设有主驱动轴,主驱动轴穿过剥皮箱310两壁且与剥皮箱310 转动配合,主驱动齿轮305下方设有上驱动齿轮306,上驱动齿轮306与主驱动齿轮305啮合,上驱动齿轮306中心固定设有上驱动轴,上驱动轴穿过剥皮箱 310两壁且与剥皮箱310两壁转动配合,上驱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309,液压伸缩杆309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上剥皮针3011,上驱动齿轮306下方设有下驱动齿轮307,下驱动齿轮307与上驱动齿轮306啮合,下驱动齿轮307中心固定设有下驱动轴,下驱动轴穿过剥皮箱310两壁且与剥皮箱310两壁转动配合,下驱动轴顶部固定设有液压伸缩杆309,液压伸缩杆309顶部固定连接下剥皮针 3012,上剥皮针3011与下剥皮针3012水平且两者之间有一定距离,下驱动齿轮 307下方设有废料筐308,废料筐308位于剥皮箱310底部且与剥皮箱310滑动配合,废料筐308远离下驱动齿轮307一端伸出剥皮箱310,废料筐308放置于升降工作台302前方,升降工作台302顶面表面设有传动带,气爪303放置于传动带上。
24.进料组件2包括放料箱204,放料箱204顶面设有进料口205,进料口205 正下方设有斜面,斜面一端与进料口205固定连接,斜面另一端与送料口203 固定连接,斜面可以帮助竹笋下落,避免竹笋直接掉落到底部造成损伤。送料口 203与斜面之间设有疏导条202,疏导条202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叶片,若干叶片与斜面有一定距离,疏导条202的叶片也将从进料口205进入的竹笋隔开,一个一个输送到送料口203.疏导条202中心设有转轴,转轴贯穿放料箱204且与放料箱204两壁转动连接,转轴远离剥皮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下设有电机底座,电机底座放置于地面上。
25.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竹笋放入进料组件2的进料口205,待加工竹笋依次通过斜面落入疏导条202,疏导条202由第一电机201控制隔一段时间旋转一下,防止竹笋堵塞在送料口203,由疏导条202拨下来的竹笋落到送料口203,伸缩臂1将送料口203中的待加工竹笋向前推直至落入升降工作台302,升降工作台302中的气爪304抓住竹笋尾部,此时升降工作台302向上升,将竹笋卡入上剥皮针3011与下剥皮针3012之间,上剥皮针3011与下剥皮针3012插入竹笋内部,传动带向前运动,同时主驱动齿轮305开始转动,带动上驱动齿轮306 开始转动,由此上驱动轴带着上剥皮针3011开始转动,上驱动齿轮306带动下驱动齿轮307开始转动,由此下驱动轴带着下剥皮针3012开始转动,竹笋的外壳被上剥皮针3011和下剥皮针3012旋转着剥离,被剥离的大部分竹笋壳落入废料筐308,被剥掉壳的竹笋由传动带送
入处理组件4的推拉门401,齿轮407开始转动,齿条402向前运动,因此挡板408推着剥掉壳的竹笋向前移动,当齿条 402运动到尾部时,齿轮407反转,齿条402向反方向运动,等待下一条被剥掉壳的竹笋的到来。当第一层放置板409被放满后,第二电机403开始转动,主带轮404即开始转动,次带轮一405和次带轮二406也开始转动,由此丝杠411 开始转动,第一层放置板409向上升,第二层放置板209一侧设有弹簧卡扣,在第一层放置板409上升过程中控制第二层放置板409被带着上升,奇与放置板 409过程同上。在全部放置板409放置结束后,处理箱410内部开始喷水,对竹笋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开启处理箱410的加热模式对竹笋的蒸煮。
26.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2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