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8225发布日期:2022-11-02 09:4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梅干菜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梅干菜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我县有着悠久的种植九头芥晒制菜干的历史,缙云县多为丘陵山地,自然环境优越,十分适宜菜干用蔬菜的生长。近年来,经缙云县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中国计量大学、县农业局、烧饼办、东方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缙云九头芥制成的缙云菜干已成为“缙云烧饼”产业的指定原料生产基地,因此,缙云九头芥的栽培技术已成为农民朋友的迫切所需,选择种植品质高的缙云九头芥并进行加工生产并制作出高品质缙云梅干菜也成了众多当地企业工厂的目标。
3.但是,现如今缙云梅干菜加工生产中仍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4.(1)现有公开的梅干菜制作工艺,虽然改进了口味,增加了营养成分,满足了口味、营养丰富的需求,但没有根本性提高梅干菜的品质,而且与梅干菜传统口味相比,其市场占比较小,市场接受度低。
5.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梅干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010150463.8;公开号:cn101810290a】。这种梅干菜由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获得:a)选择菜身鲜嫩、干燥的雪里蕻,清洗、沥干后切段;b)将切成段的雪里蕻与盐混合并搅拌均匀,腌渍 5~15日至有酸味;c)将经过步骤b)得到的产物与佐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加热至100℃,维持1~2小时;d)将经过步骤c)得到的产物沥干水份后烘干,即可得梅干菜成品。由于将经过步骤b)得到的产物(即腌渍后的雪里蕻)与佐料混匀,并经过高温加热后烘干,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梅干菜,其口味好、易保存,克服了现有梅干菜口味单一、不易保存的缺陷。
6.该专利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虽然改进了梅干菜的口味,但是,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梅干菜本身的品质。
7.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梅干菜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610659129.2;公开号:cn106262270a】。这种梅干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择;s2、第一次晾晒:将收获的叶用芥菜,削去须根,平摆在田间晾晒2-4d;s3、整理:将晾晒的芥菜,切面向上摆放在通风向阳处进行第二次晾晒 3-5d;s4、腌制:将干芥菜坯、中药添加剂和食盐按重量比为 20-30:3-6:1装入缸内进行盐腌;s5、揉压、倒缸;s6、第三次晾晒:将腌制25-35d后的咸芥菜坯取出,沥去盐卤,置于向阳通风处晾晒2-3d,即制成梅干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梅干菜不仅口感独特,爽口,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健胃益脾降血脂的功效。
8.该专利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虽然在制作过程中投入添加剂改善了梅干菜的营养成分,但是,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梅干菜本身的品质。
9.(2)传统工艺制作的梅干菜,仅梅干菜初制工艺有据可查,有标可依,对初制品进
行深加工以求得制作出高品质梅干菜的工艺,各生产企业自行制定加工标准,采购相应可替代传统工序的加工设备,但是设备本身加工特性与传统手段有较大差异,生产出的品质参差不一。
10.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梅干菜循环切段筛选设备【申请号:cn202120788944.5;公开号:cn214818820u】。这种梅干菜循环切段筛选设备,包括用于将梅干菜切段的切段机和用于筛选梅干菜切颗粒大小的筛选机;切段机包括支撑架、切段传送带和切段机构,所述切段传送带设置在支撑架上,切段机构与支撑架固定;筛选机包括支架、筛选筒、筛筒驱动机构、成品回收机构和大颗粒收集传送带,筛选筒与支架转动连接,筛筒驱动机构带动筛选筒转动,所述筛选筒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筛选孔,筛选筒的内侧壁上内设有绕筛选筒轴线设置的螺旋形的导向板,切段传送带的下料端伸入筛选筒的进料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梅干菜切段机,可以实现梅干菜的自动化切段和自动筛选,筛选效率高,人工成本低,保证梅干菜质量一致。
11.该专利中公开的切段机虽然可替代人工完成梅干菜切段,但是,该切段机中没有设置甩干或沥干机构,没有完成甩干、切段、筛选的一体化操作,替代性弱。
1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梅干菜切碎机【申请号: cn202120951179.4;公开号:cn215541422u】。这种梅干菜切碎机,包括机架和机架内的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第一切割刀采用长条形的刀片,第一切割刀配备有下压动力机构,第一切割刀的下方设有移动式的切割平台,第二切割刀垂直第一切割刀设置,第二切割刀也为长条形,第二切割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振动器;第二切割刀的下方设有收料槽。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通过第一切割刀下压完成沿切割平台移动方向的梅干菜纵切,通过第二切割刀的高频振动完成梅干菜的横切,交叉切割,提高梅干菜的切割效率,并且梅干菜的切割长度较为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口感,提高商业价值;切割效率高;稳定性高。
13.该专利中公开的切碎机虽然完成了梅干菜的粉碎切割,但是,在梅干菜传统工艺以及对于梅干菜的要求中,不能对梅干菜进行粉碎,否则将会破坏梅干菜品质,切碎后的梅干菜也难以加工出优良的品质。
14.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其他辅助设备,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梅干菜脱水加工装置【公开号:cn212806435u】,一种农产品加工用梅干菜脱水装置【公开号:cn112189870a】,一种梅干菜晾晒设备【公开号:cn211914510u】,这三种设备都是对于现有梅干菜切段前水分去除的辅助设备,水分去除各有优劣,且需要配套后续设备使用,加工效率低,替代性弱。
15.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梅干菜颗粒大小筛选设备【公开号:cn113145436a】。这种设备是解决现有切段机切段颗粒大小不一的问题,是对于现有切段机后续工作的补充,需要配套前序设备使用,加工效率低,替代性弱。
16.综合以上背景分析,采用梅干菜风味改进的工艺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梅干菜本身的品质,采用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相应合适的加工设备以求得品质的改进和工艺水平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1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加工出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
18.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19.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0.s1、选择原料:选择优良的制作缙云梅干菜的原料;
21.s2、收割初筛:采用适合的收割工具在晴天收割,鲜菜砍后在原田和邻近空地上整株初晒一天,桑园间作的可以将鲜菜倒挂在桑树枝条上自晒一天,收菜时将烂叶和非菜杂质抖干净;如遇天气变化,应将整株菜摊在雨淋不到的支架上或摊放在干处,让菜自然失水软化,一般需要3-4天;
22.s3、清洗干净:将经过日晒或摊放后的菜放在自来水或干净的自然流水中清洗干净;洗菜一般分两遍进行,第一遍粗洗,去除烂叶和杂质,第二遍精洗,保证洗后的菜无泥沙,菜一定要洗干净;
23.s4、甩干水分:将洗干净的散叶片和整株菜分别放在切菜机的甩干箱内,根据菜量调节甩干箱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时间,甩干水分,提起甩干箱,等到菜不滴水时准备切菜;
24.s5、剔除菜头:切菜前先将甩干后的整株菜的蒂头削净,若有的菜是初苔,则将菜苔剔除;
25.s6、切匀菜段:将菜放入切菜机本体上,散菜叶与整株菜要分开切,调节切菜机切菜档位至合适速度,使得整株菜的切段长度为0.5-0.7cm,散菜叶的切段长度为3-4cm;
26.s7、规范腌制:采用低盐腌制法,将菜装入腌制的缸、桶、盆或池容器中的一种内,按每100公斤菜加盐2.5-3.5公斤的比例将盐与菜混合均匀后,用洗干净的脚踩踏坚实并踏出卤水,分层加菜分层踩踏至容器八到九成滿,上面用干净的石块压严实;
27.s8、晒菜还卤:晒菜前要将晒场和晒垫清理干净,将腌制好的菜抢晴天沥干卤水,卤水集中收集放置备用,将沥干卤水的菜薄摊于竹垫或新型尼龙晒垫上日晒一天,晒菜时要将结团的菜用手搓散,之后的晒菜过程中要勤翻动,一天翻动4-5次,使菜不结团块,晒至七到八成干(即手握成团,松手会散)进行还卤,还卤晒干后,分筛出过长的菜段要回潮复切,并剔除菜头及其他杂质,然后用内膜完好、厚实干净的编织袋包装好,以防受潮变质,从而制得高品质缙云梅干菜初制品;
28.s9、精挑细选:将梅干菜初制品进行分类、过筛、挑剔,得到精细的梅干菜备用;
29.s10、蒸熟:将梅干菜倒入蒸煮机内蒸熟,蒸煮前对梅干菜进行推平,蒸煮过程中热蒸汽循环利用,保证蒸熟效果和蒸煮质量;
30.s11、闷制:蒸完之后不取出,再闷一个晚上,闷制完成后取出,梅干菜由黄色变灰色;
31.s12、打散:梅干菜经蒸、闷后会结块,将结块的梅干菜放入筛选机内进行筛选,得到打散后粗细均匀的梅干菜;
32.s13、烘干:将打散后粗细均匀的梅干菜进行烘干;
33.s14、成品制作:将烘干后的梅干菜进行挑剔、分筛后进行包装,包装采用塑料复合膜袋,用真空密封,保证产品质量,最后得到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
34.本发明依次通过选择原料、收割初筛、清洗干净、甩干水分、剔除菜头、切匀菜段、
规范腌制、晒菜还卤、精挑细选、蒸熟、闷制、打散、烘干以及成品制作的工艺,加工出了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其含水量和含盐量较低,提升了口感并降低了盐分摄入量,亚硝酸盐含量极低,提高了卫生品质,粗纤维含量低,提升了口感,粗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丰富,显著提升了鲜味及营养,以上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加工出的梅干菜成品独特的品质及风味,也极具缙云当地特色。
35.此外,本发明还对缙云传统梅干菜加工工艺进行了部分改进,并通过切菜机、蒸煮机和结块筛选机替换掉传统工艺中手工作业可被替代并能继续提升加工品质的工序,显著增加了梅干菜的制作品质,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省了加工成本。
36.所述步骤s1中的梅干菜原料为缙云本地产九头芥,即本地大叶九头芥或细叶九头芥。
37.所述在步骤s7中,腌制房要求干净卫生,腌制过程中要经常要查看,避免卤水外溢;腌制时间根据气温和气候适当掌握,一般腌制7-10天;腌制好的菜呈黄色,并具有独特的菜香。
38.所述步骤s8中的还卤方法是,晚上把七至八成干的菜放入缸、桶或盆中压实,将晒前沥下集中收集放置备用的卤水烧开后倒入半干的压实的菜中,菜上加压石块,并加盖密封,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午,将经过一夜卤水浸泡的菜翻拌均匀,全部吸干卤水后,抢晴晒至充分干燥。
39.所述步骤s8中缙云梅干菜初制品质量总体要求是:菜净无杂,粗细均匀,色泽金黄,菜香浓纯,咸淡适中,充分干燥,包装整洁。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41.本发明依次通过选择原料、收割初筛、清洗干净、甩干水分、剔除菜头、切匀菜段、规范腌制、晒菜还卤、精挑细选、蒸熟、闷制、打散、烘干以及成品制作的工艺,加工出了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其含水量和含盐量较低,提升了口感并降低了盐分摄入量,亚硝酸盐含量极低,提高了卫生品质,粗纤维含量低,提升了口感,粗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丰富,显著提升了鲜味及营养,以上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加工出的梅干菜成品独特的品质及风味,也极具缙云当地特色。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43.图2为本发明中切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发明中切菜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发明中切菜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本发明中切菜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本发明中蒸煮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发明中蒸煮机机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本发明中蒸煮机罩体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0.图9为本发明中蒸煮机罩体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1.图10为本发明中蒸煮机固定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52.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3.图12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4.图13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遮挡布收卷后的示意图;
55.图14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56.图15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安装架的剖面图;
57.图16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安装盒的剖面图;
58.图17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盒体的剖面图;
59.图18为本发明中结块筛选机活动盒的剖面图;
60.图19为图1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61.图中:1、底板;2、切菜机本体;3、出料箱;4、支撑杆;5、导杆;6、筛分板;7、条形筛分孔;8、振动结构;81、支撑台; 82、驱动马达;83、齿条板;84、齿轮;9、放置板;10、立柱; 11、固定箱;12、电机;13、旋转盘;14、甩干箱;15、限位孔; 16、限位块;17、排水孔;18、拉环;19、挡板;20、辅助支撑板;31、机体;32、出气孔;33、罩体;34、进气斗;35、进气管;36、导热板;37、通槽;38、水箱;39、排气管;40、排液管;41、电磁阀;42、抽拉盒;43、活动杆;44、固定盒;45、连接板;46、推板;47、推块;48、拉手;49、铁片;50、磁铁; 51、滑槽;52、滑块;53、活动槽;54、活动块;55、盖板;56、限位板;61、安装架;62、振动筛;63、盒体;64、联动结构; 641、双槽皮带轮;642、电机;643、单槽皮带轮;644、连接轴; 65、活动盒;66、毛刷;67、空腔;68、螺纹杆;69、螺纹套; 70、通槽;71、连接杆;72、安装盒;73、收卷辊;74、遮挡布; 75、旋钮;76、拉板;77、限位槽;78、限位杆;79、限位块; 80、推板;81、弹簧;82、支撑台;83、卡槽;84、下料台;85、密封盖;86、第一承料罩;87、第二承料罩。
具体实施方式
6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63.如图1所示,一种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4.s1、选择原料:选择优良的制作缙云梅干菜的原料;
65.s2、收割初筛:采用适合的收割工具在晴天收割,鲜菜砍后在原田和邻近空地上整株初晒一天,桑园间作的可以将鲜菜倒挂在桑树枝条上自晒一天,收菜时将烂叶和非菜杂质抖干净;如遇天气变化,应将整株菜摊在雨淋不到的支架上或摊放在干处,让菜自然失水软化,一般需要3-4天;
66.s3、清洗干净:将经过日晒或摊放后的菜放在自来水或干净的自然流水中清洗干净;洗菜一般分两遍进行,第一遍粗洗,去除烂叶和杂质,第二遍精洗,保证洗后的菜无泥沙,菜一定要洗干净;
67.s4、甩干水分:将洗干净的散叶片和整株菜分别放在切菜机的甩干箱内,根据菜量调节甩干箱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时间,甩干水分,提起甩干箱,等到菜不滴水时准备切菜;
68.s5、剔除菜头:切菜前先将甩干后的整株菜的蒂头削净,若有的菜是初苔,则将菜苔剔除;
69.s6、切匀菜段:将菜放入切菜机本体上,散菜叶与整株菜要分开切,调节切菜机切菜档位至合适速度,使得整株菜的切段长度为0.5-0.7cm,散菜叶的切段长度为3-4cm;
70.s7、规范腌制:采用低盐腌制法,将菜装入腌制的缸、桶、盆或池容器中的一种内,
按每100公斤菜加盐2.5-3.5公斤的比例将盐与菜混合均匀后,用洗干净的脚踩踏坚实并踏出卤水,分层加菜分层踩踏至容器八到九成滿,上面用干净的石块压严实;
71.s8、晒菜还卤:晒菜前要将晒场和晒垫清理干净,将腌制好的菜抢晴天沥干卤水,卤水集中收集放置备用,将沥干卤水的菜薄摊于竹垫或新型尼龙晒垫上日晒一天,晒菜时要将结团的菜用手搓散,之后的晒菜过程中要勤翻动,一天翻动4-5次,使菜不结团块,晒至七到八成干(即手握成团,松手会散)进行还卤,还卤晒干后,分筛出过长的菜段要回潮复切,并剔除菜头及其他杂质,然后用内膜完好、厚实干净的编织袋包装好,以防受潮变质,从而制得高品质缙云梅干菜初制品;
72.s9、精挑细选:将梅干菜初制品进行分类、过筛、挑剔,得到精细的梅干菜备用;
73.s10、蒸熟:将梅干菜倒入蒸煮机内蒸熟,蒸煮前对梅干菜进行推平,蒸煮过程中热蒸汽循环利用,保证蒸熟效果和蒸煮质量;
74.s11、闷制:蒸完之后不取出,再闷一个晚上,闷制完成后取出,梅干菜由黄色变灰色;
75.s12、打散:梅干菜经蒸、闷后会结块,将结块的梅干菜放入结块筛选机内进行筛选,得到打散后粗细均匀的梅干菜;
76.s13、烘干:将打散后粗细均匀的梅干菜进行烘干;
77.s14、成品制作:将烘干后的梅干菜进行挑剔、分筛后进行包装,包装采用塑料复合膜袋,用真空密封,保证产品质量,最后得到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
78.本发明依次通过选择原料、收割初筛、清洗干净、甩干水分、剔除菜头、切匀菜段、规范腌制、晒菜还卤、精挑细选、蒸熟、闷制、打散、烘干以及成品制作的工艺,加工出了高品质缙云梅干菜成品,其含水量和含盐量较低,提升了口感并降低了盐分摄入量,亚硝酸盐含量极低,提高了卫生品质,粗纤维含量低,提升了口感,粗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丰富,显著提升了鲜味及营养,以上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加工出的梅干菜成品独特的品质及风味,也极具缙云当地特色。
79.此外,本发明还对缙云传统梅干菜加工工艺进行了部分改进,并通过切菜机、蒸煮机和结块筛选机替换掉传统工艺中手工作业可被替代并能继续提升加工品质的工序,显著增加了梅干菜的制作品质,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省了加工成本。
80.步骤s1中的梅干菜原料为缙云本地产九头芥,即本地大叶九头芥或细叶九头芥。
81.在步骤s7中,腌制房要求干净卫生,腌制过程中要经常要查看,避免卤水外溢;腌制时间根据气温和气候适当掌握,一般腌制7-10天;腌制好的菜呈黄色,并具有独特的菜香。
82.步骤s8中的还卤方法是,晚上把七至八成干的菜放入缸、桶或盆中压实,将晒前沥下集中收集放置备用的卤水烧开后倒入半干的压实的菜中,菜上加压石块,并加盖密封,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午,将经过一夜卤水浸泡的菜翻拌均匀,全部吸干卤水后,抢晴晒至充分干燥。
83.步骤s8中缙云梅干菜初制品质量总体要求是:菜净无杂,粗细均匀,色泽金黄,菜香浓纯,咸淡适中,充分干燥,包装整洁。
84.请参阅图2-图5所示,步骤s4中的切菜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切菜机本体2,切菜机本体2采用现有的切菜机结构和原理,切菜机本体2的一侧固定有出料箱3,底
板1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支撑杆4,支撑杆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5,导杆5的顶部固定有筛分板6,筛分板6为倾斜放置,筛分板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形筛分孔7,底板1与筛分板6之间设置有振动结构8,切菜机本体2的一侧固定有放置板9,放置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10,立柱10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箱11,固定箱 11的底部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固定箱11并固定有旋转盘13,旋转盘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甩干箱14,甩干箱14 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可快速的将水排出到固定箱11的内部;该切菜机可以在切菜前将梅干菜的表面甩干,可以快速的对清洗后的梅干菜进行处理,防止梅干菜表面的水对加工造成影响,并且在切割后可以自动将不达标的菜粒筛除,可以有效避免不达标的菜粒混入切割后的菜叶中,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梅干菜的切割效率,而且加工时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量,节省了人力成本。
85.在切菜前首先将清洗后的梅干菜置入甩干箱14的内部,之后即可启动电机12和驱动马达82,电机12则直接带动旋转盘13 旋转,旋转盘13则带动甩干箱14对梅干菜进行甩干,水可以通过通孔排到固定箱11的内部,排水孔17可以将固定箱11内的水排出,防止水聚集在固定箱11内,便于对水进行重复利用,随后工作人员将甩干箱14提起,然后将甩干后的梅干菜倾倒至切菜机本体2的输送带上,拉环18可以贴合工作人员的手掌,可以快速的将甩干箱14内的菜倒出,倒角设计可以防止拉环18划伤手部,梅干菜经过切菜机本体2切割后从出料箱3掉落至筛分板6的顶部,挡板19可以对菜叶进行限位,防止菜叶掉下筛分板6,提高了筛分过程的稳定性,这时驱动马达82带动齿轮84旋转,齿轮 84通过齿条板83带动筛分板6左右晃动,不合格的菜叶即可通过条形筛分孔7漏下进行收集。
86.振动结构8包括支撑台81,支撑台81的顶部固定有驱动马达82,筛分板6的底部固定有齿条板83,驱动马达82的输出轴固定有齿轮84,齿轮84与齿条板83啮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82可以通过齿轮84和齿条板83带动筛分板6左右晃动,齿轮84的齿牙分布于齿轮84的一侧,提高了菜粒的运动速度,防止菜粒堵在筛分板6的顶部。
87.旋转盘13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5,甩干箱1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与限位孔15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6可以配合限位孔15对甩干箱14进行限位,方便在甩干时进行固定,防止甩干箱14在旋转盘13上打滑。
88.固定箱1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17,排水孔17位于远离切菜机本体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7可以将固定箱11内的水排出,防止水聚集在固定箱11内,便于对水进行重复利用。
89.甩干箱14的侧面固定有拉环18,拉环18的四周均采用倒角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拉环18可以贴合工作人员的手掌,可以快速的将甩干箱14内的菜倒出,倒角设计可以防止拉环18划伤手部。
90.筛分板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19,挡板19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9可以对菜叶进行限位,防止菜叶掉下筛分板6,提高了筛分过程的稳定性。
91.切菜机本体2的一侧固定有辅助支撑板20,辅助支撑板20 的顶部与放置板9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支撑板20连接放置板9和切菜机本体2,提高了放置板9的强度,可以增加甩干的稳定性。
92.请参阅图6-图11所示,步骤s10中的蒸煮机,包括机体31,机体3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出气孔32,机体3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罩体33,罩体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
气斗34,进气斗34的内侧呈倾斜设置,如此设计方便对蒸汽进行导向,进气斗34的内部连通有进气管35,罩体33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水箱 38,且两个水箱38之间设置有若干导热板36,导热板36的内部开设有若干通槽37,如此设计使蒸汽在进入罩体33的内部后,蒸汽是依次从第一个导热板36穿过至最后一个导热板36,进而方便对水源进行加热,罩体33顶部的后方连通有排气管39,机体31的内部设置有抽拉盒42,抽拉盒42上方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43,活动杆4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盒44,固定盒44 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5,连接板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46,推板46的底部呈凹型设置,如此设计便于对梅干菜进行推平,并减少推平时的阻力,连接板45的表面延伸至固定盒44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块47,通过罩体33、水箱38、进气管35、导热板36和排气管39的设置,可以将蒸煮时产生的蒸汽输送至罩体 33的内部,并通过导热板36对水箱38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同时通过固定盒44在活动杆43表面的活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带动固定盒44进行左右的移动,使推板46可以对梅干菜的表面进行推平,进而提高蒸煮时的质量,解决了目前的蒸煮机无法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且不便于对梅干菜进行推平的问题。
93.使用时,首先将两个水箱38的内部注满水源,然后将梅干菜放置在抽拉盒42的内部,接着将抽拉盒42放置在机体31的内部,为了方便梅干菜蒸煮的更加均匀,这时工作人员可握住拉手48,然后向下推动推块47,使推块47带动连接板45向下进行移动,直至推板46的底部与梅干菜的表面相接触,随后左右推动拉手 48,并带动推板46对梅干菜的表面进行推平,避免梅干菜堆积在一起,影响蒸煮的质量,推平完成后,可向上推动推块47,使连接板45重新进入固定盒44的内部,同时通过磁铁50与铁片49 之间的磁性相吸,可以对连接板45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随后关闭盖板55,并转动限位板56,使限位板56的锥形部分朝下,并对盖板55的位置进行限位,之后开始对梅干菜进行蒸煮,在蒸煮的过程中,蒸汽通过出气孔32进入进气斗34的内部,然后通过进气管35流入罩体33的内部,接着蒸汽依次通过导热板 36向最后方的导热板36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将热量对水箱38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最后热气通过排气管39排放出来,而被加热的水源可通过排液管40进行排出,被排出的热水可用于梅干菜后续的清洗工序。
94.机体3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53,固定盒4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4,活动块54与活动槽53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活动块54在活动槽53内部的滑动连接,可以对固定盒44进行辅助支撑,方便其进行左右移动,同时还可以提高其移动时的稳定性。
95.机体31的表面铰接有盖板55,盖板55上方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56,通过盖板55的设置,可以对抽拉盒42进行闭合,同时通过限位板56的设置,当限位板56的锥形部位朝下时,可以对盖板55进行限位,当转动限位板56,使限位板56的锥形部位朝上时,可打开盖板55,并方便对抽拉盒42进行取出。
96.固定盒44内腔顶部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铁片49,连接板 45顶部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磁铁50,通过铁片49与磁铁50 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连接板45在固定盒44的内部向上进行移动,可以对连接板45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连接板45在固定盒44 的内部随意上下的活动。
97.固定盒44内腔的后壁开设有滑槽51,连接板4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与滑槽51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滑块52 在滑槽51内部的滑动连接,可以对连接板45进行辅助支撑,并保持其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98.固定盒4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48,拉手48的内侧开设有与手指适配的凹槽,通过拉手48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的手部更好的握住拉手48,并方便对固定盒44进行施力拉动。
99.罩体33后方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排液管40,排液管40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41,通过排液管40和电磁阀41的设置,当水箱 38内部的水源加热完成后,可进行统一的排出处理。
100.水箱38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在图中和文字中没有表明,当加热后的水源达到一定的温度后,电磁阀41被打开,并将热水进行排出收集,收集后的热水可以对后续梅干菜的清洗等工序进行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还节约了资源。
101.请参阅图12-图19所示,步骤s12中的结块筛选机,包括安装架61,安装架6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振动筛62,安装架61右侧的顶部固定有盒体63,且盒体63的内部设置有联动结构64,振动筛62上方的右侧设置有活动盒65,且活动盒65的下方设置有毛刷66,活动盒65与安装架61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架61内部的前后方均开设有空腔67,空腔6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8,螺纹杆68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9,安装架61内壁前后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通槽70,且通槽70与空腔67连通,螺纹套69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71,且连接杆71的一端贯穿通槽70 并与活动盒65固定连接,安装架61顶部的右侧固定有下料台84,安装架61顶部的左侧固定有安装盒72,且安装盒7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辊73,收卷辊73的表面缠绕有遮挡布74,且遮挡布 74的一侧贯穿至安装盒72的外部并固定有拉板76,安装盒72 的前侧设置有旋钮75,且旋钮75的后端贯穿安装盒72并与收卷辊73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联动结构64、活动盒65、毛刷 66、螺纹杆68和螺纹套69的设置,使得该筛选机在筛选工作完成后,能够自动对筛板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梅干菜在筛板上堆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而且通过安装盒72、收卷辊73、遮挡布74和旋钮75的设置,使得该筛选机具备防尘功能,能够在筛选机闲置过程中,对其上方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落在筛板上,对梅干菜造成污染,不仅解决了现有的筛选机不能够自动对筛板进行清理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筛选机不具备防尘功能的问题。
102.当需要对结块的梅干菜进行筛选时,工作人员将烘干后的梅干菜倒入下料台84内,并打开振动筛62,梅干菜落入下方的振动筛62表面,梅干菜经过震动,使得大块的梅干菜分散成各个小块,并落入下方的第一承料罩86处,随着振动筛62的不断震动,一些大块的梅干菜向振动筛62的左侧移动,并落入第二承料罩 87中,以此来完成对梅干菜的筛选操作,当筛选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电机642,使两侧的螺纹杆68发生同方向转动,带动螺纹套69向左侧移动,活动盒65随之向左侧移动,毛刷66开始对振动筛62的表面进行清理操作,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拉动一侧的拉板76,使得遮挡布74从安装盒72的内部移出,随后工作人员将拉板76插入支撑台82上的卡槽83中,以此来完成对遮挡布 74的展开操作,通过遮挡布74对筛选机进行遮挡防尘。
103.联动结构64包括双槽皮带轮641、电机642、单槽皮带轮643 和连接轴644,双槽皮带轮641转动连接在盒体63的内部,电机 642固定在盒体63的右侧,且电机642输出轴的左端贯穿至盒体 63的内部并与双槽皮带轮641固定连接,单槽皮带轮643转动连接在盒体63内部的前后两侧,且单槽皮带轮643与双槽皮带轮64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连接轴644固定在单槽皮带轮643左侧的表面,且连接轴644的左端贯穿至空腔67的内部并与螺纹杆 68固定
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槽皮带轮641、电机642、单槽皮带轮643和连接轴644的设置,当电机642打开后,使得电机642的输出轴随之带动双槽皮带轮641发生旋转,通过皮带,使得前后两侧的单槽皮带轮643也发生同方向转动,进而使连接轴644也开始进行转动,以便调节活动盒65的位置。
104.螺纹套69远离连接杆71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78,空腔67 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77,限位杆7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77 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块79,且限位块79与限位槽77的内壁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杆78、限位槽77和限位块79的设置,当螺纹套69在螺纹杆68表面来回移动时,能够对螺纹套 69进行限位,增加螺纹套69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
105.活动盒65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推板80,且推板80与活动盒65 的内壁滑动连接,毛刷66固定在推板80底部的表面,推板80 的顶部固定有若干弹簧81,且弹簧81的顶端与活动盒6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板80和弹簧81的设置,能够使毛刷66与振动筛62的表面贴合,当振动筛62进行振动时,也可以使毛刷66随着振动筛62的移动而活动,并且活动盒65在移动时,能够使毛刷66与振动筛62的表面紧密贴合,提高清理效果。
106.安装架6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支撑台82,支撑台82左侧的表面开设有卡槽83,且拉板76与卡槽83的内壁卡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台82和卡槽83的设置,当工作人员将遮挡布74展开时,能够对拉板76的位置进行固定,使遮挡布74稳定对筛选机的顶部进行遮挡防尘,提高防尘效果。
107.安装架6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承料罩86,且第一承料罩86位于振动筛62的下方,安装架61左侧的中部固定有第二承料罩8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承料罩86和第二承料罩87的设置,方便对筛分出的梅干菜进行承接,防止梅干菜掉落至其他位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处理。
108.下料台84位于安装架61顶部的右侧,下料台84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85,且密封盖85的上方固定有把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盖85的设置,在该筛选机闲置时,能够对下料台84的顶部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进入下料台84的内部。
109.本发明加工工艺部分参考周其德所著【缙云菜干初制加工技术】,农业科学,2017,vol.37,no.24。
110.本发明中低盐腌制法参考周美琪所著【低盐腌制对缙云梅干菜加工品质的影响】,核农学报,2018,32(8):1562-1571。
111.缙云本地产九头芥的栽培方法如下:
112.一、优良品种选择
113.根据“缙云烧饼”产业对“缙云菜干”的质量要求和

缙云烧饼”师傅们的对比试验,当地合作社建立缙云菜干专业生产基地,并和种植户、专业户一起,将缙云菜干用的蔬菜品种统一规定为九头芥(本地大叶九头芥和细叶九头芥),九头芥具有产量高、抗病、品质好的特点,是制作优质“缙云菜干”的首选蔬菜品种,也是“缙云烧饼”产业所确定的唯一的“缙云菜干”用的蔬菜品种。
114.二、种植基地选择
115.在考虑土地条件时应尽量选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土地,还要注意重点选择前作为水生植物的田块,实行水旱轮作,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充分利用冬季空
闲田种植九头芥和桑叶地套种九头芥。
116.三、培育壮苗技术
117.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上年种植水生植物,且育苗前1-2 年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地壤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田块,整地前每亩苗床施入腐熟人粪尿30担、过磷酸钙 40公斤和焦泥灰20担;苗床地要求精耕细作,整平畦面,畦面宽度1.5米左右,排水沟宽30厘米;
118.2、适时播种: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和多年的种植经验,同一地块栽种一季的,播种期选择在白露到秋分之间(即9月上中旬),苗龄不超过30天,桑叶地套种的育苗播种期选择在九月下旬;同一地块栽种两季的,第一季可在8月15日左右育苗,第二季在 10月中旬育苗;
119.3、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前要做到苗床土壤湿润,利用台风雨、秋雨或人工浇灌;种子选择农户当年留养或合作社提供的九头芥种子,每亩苗床用种250克,可移栽10亩左右的大田;播种前1 天进行晒种,播种时将种子和干燥细土加少量钙镁磷充分混合均匀后撒播,并用焦泥灰覆盖种子,后在畦面上覆盖遮阳网或干草,并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出苗整齐,播后2-3天种子开始出土时揭去覆盖遮阳物,有条件的可搭阴棚;
120.4、做好苗期管理:齐苗时要进行第一次喷药,苗床干湿程度适中,干燥时要洒水保苗,遇连续阴雨时要注意排水;当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及时删密和拨除杂草;苗期要经过2-3次的间苗,去密留疏,去弱留强;每次间苗后要施入少量腐熟并经稀释农家肥料,移栽前苗要求达到苗与苗之间达到2-3厘米间距,苗健壮,有4-5片真叶,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121.四、大田定植移栽技术
122.1、整地施基肥:前作收获后马上进行大田的整理,每亩施用复合肥50公斤,腐熟农家栏肥15担用旋耕机或人工耕作并作畦,也可以免耕开沟作畦;畦面要求平整,畦面宽度1.5米,排水沟宽度30厘米,排灌沟渠相通;
123.2、合理密植:移栽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前作收获时间和苗龄来确定,苗龄一般超过20-30天;移栽前一天苗床喷药防治病虫害,然并将苗床浇一次透水;大田每畦栽三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300株左右,移栽后在行间覆盖稻草,以保证菜苗成活;
124.3、桑园套作:移栽前在桑叶田畦面中间深翻并施入基肥,一畦桑叶地可套种1行或2行,株距35-40厘米,亩栽1800株左右;一般10月下旬晚秋蚕结束后进行。
125.五、大田管理
126.九头芥的大田移栽后主要是做好中耕除草和追肥等环节,给蔬菜提供足够的水份、养料和优越的生长环境;
127.1、合理追肥:移栽成活后10天内,浇人粪尿一次,30天内生在行间施用复合肥4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每亩;
128.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移栽后10—30天内进行,并结合施肥。移栽30天后,施肥视苗色而定,苗色偏淡的适当加施肥料;
129.3、防治病虫害:在苗期和移植成活期要做好“防病治虫”工作,重点做好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的预防;做好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和象甲的防治;进入生长旺盛期后病虫害发生较轻,一般不需喷药,整个生产过程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蔬菜收获前一个月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130.六、适时收获
131.收获方式有两种:一是生产季节多次剥叶,可在正常生长的植株基部叶尖出现自然退黄时进行剥叶,剥叶后进行追肥,可反复多次;二是整株收割,种植两季的第一季在移栽11月上旬收获,第二季和单季种植的一般在清明前后,未抽苔前收获,整株收获须在晴天进行。
1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