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6013发布日期:2022-10-12 08:2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


背景技术:

2.青贮饲料是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使贮存的青贮饲料与外部空气隔绝,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又利于长期保存,且青贮饲料比新鲜饲料更耐储存,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是家畜的绝佳饲料来源。
3.现有的青贮饲料在进行生产时,一般采用人工用脚踩踏对青贮原料进行压实,由于青绿原料较为松散的原因,人工不易压实,容易造成含氧量较多、好氧菌繁殖、青绿原料腐败、发霉和变质等现象,造成较大的损失,且喂养动物后容易生病。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对青贮原料进行机械压实的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人工不易压实,容易造成含氧量较多、好氧菌繁殖、青绿原料腐败、发霉和变质等现象,造成较大的损失,且喂养动物后容易生病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青贮原料进行机械压实的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
6.一种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块;装料桶,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装料桶,装料桶底部开有方形通孔,装料桶前侧壁下部均匀间隔开有五个圆孔;底板,装料桶前侧下部滑动式设置有底板;安装板,支架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板;第一锥齿轮,两个安装板相向的一侧壁上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导向杆,支架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一导向杆,四个第一导向杆呈矩形;下压杆,左右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下压杆;第一齿条,两个下压杆底部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接触杆,两个下压杆上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接触杆;第二导向杆,四个接触杆后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下压块,相互远离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下部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下压块;第一弹性件,两个下压块顶部与相近的第二导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搅拌组件,四个第一锥齿轮之间设置有能够对饲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升降组件,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控制搅拌板上升的升降组件。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搅拌组件包括:第三导向杆,两个第一连接块顶部前侧均设置有第三导向杆;安装块,两个第三导向杆下部之间滑动式设置有安装块;第一连接杆,安装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齿条,两个第一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齿条,两个第二齿条分别与相近的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第二连接杆,安装块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直角传动轴,第二连接杆下部设置有直角传动轴;搅拌板,安装块下部之间转动式设置有搅拌板,搅拌板右侧与直角传动轴连接配合。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升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支架中部前侧设置有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伺服电机输出轴前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一固定座,装料桶左右两侧壁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转轴,两个第一固定座上均转动式设置有转轴;第二皮带轮,两个转轴后侧均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一皮带轮与两个第二皮带轮之间套有第一平皮带;第二锥齿轮,两个转轴前侧均设置有第二锥齿轮;螺杆,两个第一连接块上均设置有螺杆;第三锥齿轮,两个螺杆下部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相近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滚珠轴承,两个螺杆中部靠下位置均设置有滚珠轴承,两个滚珠轴均与安装块转动式配合;第三皮带轮,第二连接杆上部设置有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相近的第三皮带轮与滚珠轴承上部之间均套有第二平皮带。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使得下压块实现对青贮原料进行紧压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四个第二导向杆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连接套,左右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式设置有连接套;第四导向杆,支架与四个第一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第四导向杆,连接套与第四导向杆滑动式配合。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对青贮原料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固定杆,安装块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杆;加湿管,四个固定杆之间套有加湿管,加湿管底部均匀间隔开有19个圆孔;接水管,加湿管上设置有接水管。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帮助装料桶进行排水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第五导向杆,装料桶前侧壁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五导向杆;第二连接块,装料桶前侧壁中部靠下位置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挡板,两个第二连接块后侧壁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装料桶滑动式配合;第二弹性件,第五导向杆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把手,两个第二连接块前侧之间设置有把手。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方便将青贮原料进行卸料的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固定套,装料桶左右侧壁下部前侧均设置有固定套;第三连接杆,底板前侧壁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滑杆,第三连接杆后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滑杆,滑杆与固定套滑动式配合;固定块,装料桶前侧壁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块;卡杆,两个固定块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杆,卡杆底部与第三连接杆接触配合;第三弹性件,相近的固定块与卡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拉杆,两个卡杆之间设置有拉杆。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把手上设置有一层防滑垫。
14.采用了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1、工作人员将青贮原料倒入装料桶内,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能够使得搅拌板对青贮原料进行搅拌,工作人员分别握住相近的两个接触杆在相近的下压杆上相向滑动,能够实现下压块对搅拌后的青贮原料进行紧压。
15.2、工作人员控制相近的两个接触杆在下压杆上相向滑动,能够使得两个第二导向杆相向运动带动相近的连接套在两个第四导向杆上相向滑动,随后工作人员控制相近的两个接触杆沿着第四导向杆向下运动,能够使得下压杆在第一导向杆上向下滑动带动相近的第二固定座、下压块与第一弹性件向下滑动,能够实现下压块对装料桶内搅拌后的青贮原料进行紧压。
16.3、工作人员将连接水源管道与接水管连接,水流进入加湿管内,通过加湿管底部均匀间隔的19个圆孔水流掉落至装料桶内,能够实现对青贮原料进行加湿。
17.4、工作人员拉动把手向上运动,把手向上运动带动两个第二连接块向上运动,第二弹性件受力压缩,两个第二连接块向上运动带动挡板向上滑动,能够通过装料桶前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五个圆孔将水排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联动组件的a部分放大图。
24.图7为本发明加湿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加湿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排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卸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名称:1-支架,2-第一连接块,3-装料桶,4-底板,5-安装板,6-第一锥齿轮,7-第一导向杆,8-下压杆,9-第一齿条,10-接触杆,11-第二导向杆,12-下压块,13-第一弹性件,14-搅拌组件,1401-第三导向杆,1402-安装块,1403-第一连接杆,1404-第二齿条,1405-搅拌板,1406-直角传动轴,1407-第二连接杆,15-升降组件,1501-伺服电机,1502-第一皮带轮,1503-第一固定座,1504-转轴,1505-第二皮带轮,1506-第一平皮带,1507-第二锥齿轮,1508-螺杆,1509-第三锥齿轮,1510-滚珠轴承,1511-第三皮带轮,1512-第二平皮带,16-联动组件,1601-第二固定座,1602-连接套,1603-第四导向杆,17-加湿组件,1701-固定杆,1702-加湿管,1703-接水管,18-排水组件,1801-第五导向杆,1802-第二连接块,1803-挡板,1804-第二弹性件,1805-把手,19-卸料组件,1901-固定套,1902-第三连接杆,1903-滑杆,1904-固定块,1905-卡杆,1906-第三弹性件,190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0.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青贮饲料生产的紧压装置,包括有支架1、第一连接块2、装料桶3、底板4、安装板5、第一锥齿轮6、第一导向杆7、下压杆8、第一齿条9、接触杆10、第二导向杆11、下压块12、第一弹性件13、搅拌组件14和升降组件15,支架1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两个第一连接块2之间设置有装料桶3,装料桶3能够对青贮原料进行装料,装料桶3底部开有方形通孔,装料桶3前侧壁下部均匀间隔开有五个圆孔,装料桶3前侧下部滑动式设置有底板4,支架1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板5,两个安装板5相向的一侧壁上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支架1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一导向杆7,四个第
一导向杆7呈矩形,左右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导向杆7之间滑动式设置有下压杆8,两个下压杆8底部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齿条9,第一齿条9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配合,两个下压杆8上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接触杆10,四个接触杆10后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1,相互远离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1下部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下压块12,下压块12能够对青贮原料进行紧压,两个下压块12顶部与相近的第二导向杆1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3,四个第一锥齿轮6之间设置有搅拌组件14,搅拌组件14能够对饲料进行搅拌,支架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15,升降组件15能够控制搅拌板1405上升。
31.如图3所示,搅拌组件14包括有第三导向杆1401、安装块1402、第一连接杆1403、第二齿条1404、搅拌板1405、直角传动轴1406和第二连接杆1407,两个第一连接块2顶部前侧均焊接有第三导向杆1401,两个第三导向杆1401下部之间滑动式设置有安装块1402,安装块140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403,两个第一连接杆140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齿条1404,两个第二齿条1404分别与相近的两个第一锥齿轮6啮合配合,安装块1402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407,第二连接杆1407下部设置有直角传动轴1406,安装块1402下部之间转动式设置有搅拌板1405,搅拌板1405能够对青贮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板1405右侧与直角传动轴1406连接配合。
32.如图4所示,升降组件15包括有伺服电机1501、第一皮带轮1502、第一固定座1503、转轴1504、第二皮带轮1505、第一平皮带1506、第二锥齿轮1507、螺杆1508、第三锥齿轮1509、滚珠轴承1510、第三皮带轮1511和第二平皮带1512,支架1中部前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501,伺服电机1501能够提供动力源,伺服电机1501输出轴前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502,装料桶3左右两侧壁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503,两个第一固定座1503上均转动式设置有转轴1504,两个转轴1504后侧均设置有第二皮带轮1505,第一皮带轮1502与两个第二皮带轮1505之间套有第一平皮带1506,两个转轴1504前侧均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507,两个第一连接块2上均焊接有螺杆1508,两个螺杆1508下部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1509,相近的第二锥齿轮1507与第三锥齿轮1509相互啮合,两个螺杆1508中部靠下位置均设置有滚珠轴承1510,两个滚珠轴均与安装块1402转动式配合,第二连接杆1407上部设置有第三皮带轮1511,相近的第三皮带轮1511与滚珠轴承1510上部之间均套有第二平皮带1512。
33.当需要对青贮原料进行紧压时,工作人员将青贮原料倒入装料桶3内,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1501,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1501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1501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1502转动,第一皮带轮1502转动带动第一平皮带1506转动,第一平皮带1506转动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505转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505转动分别带动相近的第二锥齿轮1507与第三锥齿轮1509啮合转动,第二锥齿轮1507与第三锥齿轮1509啮合转动带动螺杆1508转动,螺杆1508转动带动滚珠轴承1510转动,滚珠轴承1510转动使得第二平皮带1512转动,第二平皮带1512转动通过第三皮带轮1511带动第二连接杆1407转动,第二连接杆1407转动带动直角传动轴1406转动,直角传动轴1406转动带动搅拌板1405转动,能够使得搅拌板1405对青贮原料进行搅拌,滚珠轴承1510转动的同时带动安装块1402在第三导向杆1401上向上滑动,安装块1402向上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403向上运动,第一连接杆1403向上运动带动第二齿条1404向上运动与相近的两个第一锥齿轮6啮合转动,安装块1402向上滑动的同时带动搅拌板1405向上运动,能够使得搅拌板1405对装料桶3内上部的青贮原料
搅拌,这样能够方便将装料桶3内的青贮原料搅拌的更加仔细,此时搅拌板1405处于两个第三导向杆1401上部之间,随后工作人员分别握住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在相近的下压杆8上相向滑动,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相向滑动带动第二导向杆11、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相向运动,两个第一锥齿轮6啮合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相近的两个第一齿条9啮合向下运动,第一齿条9向下运动带动下压杆8在相近的两个第一导向杆7上向下滑动,下压杆8向下滑动带动接触杆10、第二导向杆11、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向下运动,能够使得下压块12对搅拌后的青贮原料进行紧压,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13受力压缩,青贮原料完成紧压后,工作人员拉动底板4向前滑动,工作人员将从装料桶3底部的方形通孔出掉落的紧压后的青贮原料收集放置在另一容器内,青贮原料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拉动底板4向后滑动复位,随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1501输出轴反转,伺服电机1501输出轴反转带动第一皮带轮1502反转,第一皮带轮1502反转带动第一平皮带1506反转,第一平皮带1506反转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505反转,两个第二皮带轮1505反转分别带动相近的第二锥齿轮1507与第三锥齿轮1509啮合反转,第二锥齿轮1507与第三锥齿轮1509啮合反转带动螺杆1508反转,螺杆1508反转带动滚珠轴承1510反转,滚珠轴承1510反转使得第二平皮带1512反转,第二平皮带1512反转通过第三皮带轮1511带动第二连接杆1407反转,第二连接杆1407反转带动直角传动轴1406反转,直角传动轴1406反转带动搅拌板1405反转,滚珠轴承1510反转的同时带动安装块1402在第三导向杆1401上向下滑动复位,安装块1402向下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403向下运动,第一连接杆1403向下运动带动第二齿条1404向下运动与相近的两个第一锥齿轮6啮合反转,安装块1402向下滑动的同时带动搅拌板1405向下运动复位,两个第一锥齿轮6啮合反转的同时会带动相近的两个第一齿条9啮合向上运动,使得下压杆8复位,下压杆8复位带动接触杆10、第二导向杆11和下压块12向上滑动复位,工作人员分别握住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在相近的下压杆8上背向滑动,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背向滑动带动第二导向杆11、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背向运动,最后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1501即可。
34.实施例2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联动组件16,联动组件16能够使得下压块12实现对青贮原料进行紧压,联动组件16包括有第二固定座1601、连接套1602和第四导向杆1603,四个第二导向杆11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601,左右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16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式设置有连接套1602,支架1与四个第一连接块2之间均焊接有第四导向杆1603,连接套1602与第四导向杆1603滑动式配合。
35.青贮原料在完成搅拌后,工作人员握住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相向滑动,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相向滑动带动相近的第二导向杆11相向运动,两个第二导向杆11相向运动带动相近的连接套1602在两个第四导向杆1603上相向滑动,两个第二导向杆11相向运动的同时带动相近的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相向运动,随后工作人员拉动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沿着第四导向杆1603向下运动,两个接触杆10向下运动带动下压杆8在相近的两个第一导向杆7上向下滑动,下压杆8在第一导向杆7上向下滑动带动相近的第二固定座1601、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向下滑动,能够使得下压块12对装料桶3内搅拌后的青贮原料进行紧压,青贮原料完成紧压后,工作人员拉动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沿着第四导向杆1603向上运动,两个接触杆10向上运动带动下压杆8在相近的两个第一导向杆7上向上滑动,下压杆8在第一导向杆7上向上滑动带动相近的第二固定座1601、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
件13向上滑动,随后工作人员握住相近的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背向滑动,两个接触杆10在下压杆8上背向滑动带动相近的第二导向杆11背向运动,两个第二导向杆11背向运动带动相近的连接套1602在两个第四导向杆1603上背向滑动复位,两个第二导向杆11背向运动的同时带动相近的下压块12与第一弹性件13背向运动复位。
36.如图7-图8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加湿组件17,加湿组件17能够对青贮原料进行加湿,加湿组件17包括有固定杆1701、加湿管1702和接水管1703,安装块1402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焊接有固定杆1701,四个固定杆1701之间设置有加湿管1702,加湿管1702能够对装料桶3内的青贮原料进行加湿,加湿管1702底部均匀间隔开有19个圆孔,加湿管1702上设置有接水管1703。
37.当在对青贮原料搅拌而装料桶3内水分不够时,工作人员将连接水源管道与接水管1703连接,水流进入加湿管1702内,通过加湿管1702底部均匀间隔的19个圆孔水流掉落至装料桶3内,能够实现对青贮原料进行加湿。
38.如图9所示,还包括有排水组件18,排水组件18能够帮助装料桶3进行排水,排水组件18包括有第五导向杆1801、第二连接块1802、挡板1803、第二弹性件1804和把手1805,装料桶3前侧壁中部左右对称焊接有第五导向杆1801,装料桶3前侧壁中部靠下位置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802,两个第二连接块1802后侧壁之间设置有挡板1803,挡板1803能够对装料桶3内的水进行阻挡,挡板1803与装料桶3滑动式配合,第五导向杆1801与第二连接块180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1804,两个第二连接块1802前侧之间设置有把手1805,把手1805上设置有一层防滑垫。
39.当装料桶3水分过多时,工作人员拉动把手1805向上运动,把手1805向上运动带动两个第二连接块1802向上运动,第二弹性件1804受力压缩,两个第二连接块1802向上运动带动挡板1803向上滑动,进而能够通过装料桶3前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五个圆孔将水排出,待装料桶3多余的水排出后,工作人员松开把手1805,使得第二弹性件1804复位带动第二连接块1802、挡板1803与把手1805向下滑动复位,把手1805上设置有一层防滑垫,可以增大工作人员手与把手1805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40.如图10所示,还包括有卸料组件19,卸料组件19能够方便将青贮原料进行卸料,卸料组件19包括有固定套1901、第三连接杆1902、滑杆1903、固定块1904、卡杆1905、第三弹性件1906和拉杆1907,装料桶3左右侧壁下部前侧均设置有固定套1901,底板4前侧壁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902,第三连接杆1902后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滑杆1903,滑杆1903与固定套1901滑动式配合,装料桶3前侧壁下部左右对称焊接有固定块1904,两个固定块1904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杆1905,卡杆1905底部与第三连接杆1902接触配合,相近的固定块1904与卡杆19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性件1906,两个卡杆1905之间设置有拉杆1907,拉杆1907能够控制卡杆1905向上滑动。
41.工作人员拉动拉杆1907向上运动,拉杆1907向上运动带动两个卡杆1905向上滑动,两个卡杆1905向上滑动使得第三弹性件1906受力压缩,卡杆1905底部与第三连接杆1902脱离配合,工作人员拉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前运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前运动带动底板4向前滑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前运动的同时带动两个在固定套1901上向前滑动,随后工作人员将从装料桶3底部的方形通孔出掉落的紧压后的青贮原料收集放置在另一容器内,随后工作人员拉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后运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后运动带动底板4向后滑
动,第三连接杆1902向后运动的同时带动两个在固定套1901上向后滑动复位,工作人员松开拉杆1907,随之第三弹性件1906复位带动卡杆1905、拉杆1907向下运动复位。
42.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