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669发布日期:2022-08-12 20:4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实剥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


背景技术:

2.黄豆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的豆类植物,黄豆具有两个采摘期,一是在刚成熟后属于青毛豆,这种黄豆可以直接采摘下来通过烹饪直接食用。另一种是需要黄豆完全成熟变为干黄豆后通过采摘后进行二次加工食用。黄豆是豆制品的重要原料。农作物的脱粒是农业领域中的经典命题,但是,市面上现在的脱离机很多是基于传统的机械原理设计出的简单设备,脱粒过程中简单有效,采用人工操作模式。现有黄豆荚剥落设备较不成熟,存在一定的欠缺,且占用空间,效率较低。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不占用空间,效率高的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黄豆荚剥落设备占用空间,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不占用空间,效率高的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
5.技术方案为:一种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一装料框、下料框、第二支撑架、伺服电机、转盘、转轴、第一滑轨、第三支撑架、第二滑轨、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翻转机构和抖动机构,底板上部前后均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装料框,第一装料框底部连接有下料框,底板上部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顶部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左侧上部连接有转盘,转盘左部上侧连接有转轴,转轴左部上侧连接有第一滑轨,底板左部上侧设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侧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活动板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一装料框前部设有翻转机构,底板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抖动机构,抖动机构与第一支撑架配合。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固定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板、第一手柄和扭簧,第一装料框右部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连接有固定杆,第一固定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第一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一活动杆后部上设有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与第一装料框配合,第二活动板上设有第一手柄。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抖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三活动板和第二弹簧,底板上部前后均设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与第一支撑架滑动配合,第一支撑架与第三滑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架左右均设有第三活动板。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第四支撑架、第二装料框、第二固定块、第二活动杆、第四活动板、第二手柄和滤网,第一支撑架中部上连接有第四支撑架,第四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装料框,下料框后部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一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四活动板,第四活动板与第二装料
框配合,第四活动板右部设有第二手柄,第二装料框内设有滤网。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第四滑轨、连接杆、马达、扇叶、第三弹簧、第五滑轨、第三活动杆、第五活动板和第四弹簧,下料框后部设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内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四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杆上设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设有扇叶,第二装料框底部前后均设有第五滑轨,第五滑轨内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与第五滑轨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三活动杆上部设有第五活动板,第五活动板与第二装料框配合。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手柄外侧设有橡胶。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手柄带动第二活动板转动,因此扭簧形变,从而第二活动板与第一装料框不配合,随后使用人员可将第一装料框内的黄豆荚苗取出,最终可实现对黄豆荚苗取出的目的;
12.2、通过推动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沿第三滑轨上向后滑动,从而后侧第二弹簧被压缩,随后使用人员不再对第一支撑架施加力时,在第二弹簧的复位作用下,进而第一支撑架向前滑动,第二弹簧起到缓冲作用,最终可实现对第一装料框内的黄豆荚抖动下料的目的;
13.3、通过第二手柄带动第四活动板向后转动,从而第四活动板与第二装料框不接触,使用人员可将第二装料框上侧的黄豆荚取出,取出完毕后,推动第二手柄,第二手柄带动第四活动板向前转动,进而第四活动板与第二装料框接触,最终可实现对黄豆荚进行收集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抖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理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名称: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一装料框,4-下料框,5-第二支撑架,6-伺服电机,7-转盘,8-转轴,9-第一滑轨,10-第三支撑架,11-第二滑轨,12-第一活动板,13-第一弹簧,14-翻转机构,141-第一固定块,142-固定杆,143-第一活动杆,144-第二活动板,145-第一手柄,146-扭簧,15-抖动机构,151-第三滑轨,152-第三活动板,153-第二弹簧,16-收集机构,161-第四支撑架,162-第二装料框,163-第二固定块,164-第二活动杆,165-第四活动板,166-第二手柄,167-滤网,17-清理机构,171-第四滑轨,172-连接杆,173-马达,174-扇叶,175-第三弹簧,176-第五滑轨,177-第三活动杆,178-第五活动板,179-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4.实施例1
25.一种黄豆荚果实剥落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一装料框3、下料框4、第二支撑架5、伺服电机6、转盘7、转轴8、第一滑轨9、第三支撑架10、第二滑轨11、第一活动板12、第一弹簧13、翻转机构14和抖动机构15,底板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设有第一装料框3,第一装料框3底部连接有下料框4,底板1上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5顶部设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输出轴左侧上部连接有转盘7,转盘7左部上侧连接有转轴8,转轴8左部上侧连接有第一滑轨9,底板1左部上侧设有第三支撑架10,第三支撑架10上侧设有第二滑轨11,第二滑轨1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2,第一活动板12与第二滑轨1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活动板12与第一滑轨9滑动配合,第一装料框3前部设有翻转机构14,底板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抖动机构15,抖动机构15与第一支撑架2配合。
26.当需要对黄豆荚果实脱落时,拉动翻转机构14向前转动,从而翻转机构14与第一装料框3不配合,随后将晒干的黄豆荚放入第一装料框3内,进而向后转动翻转机构14,翻转机构14与第一装料框3配合,随后启动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带动转盘7转动,转盘7带动转轴8转动低处时,从而第一滑轨9向下滑动,第一滑轨9带动第一活动板12向下滑动,第一活动板12沿第二滑轨11内向下滑动,并对黄豆荚挤压,进而使得黄豆荚与黄豆荚苗脱落分离,第一弹簧13被压缩,当转盘7带动转轴8转动至顶升处时,转轴8带动第一滑轨9向上滑动,在第一弹簧13的复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板12向上滑动,如此重复,黄豆荚与黄豆荚苗脱离,随后使用人员推动抖动机构15,抖动机构15工作将第一装料框3内的黄豆荚沿抖动至下料框4内,最终可实现对黄豆荚果实脱离的目的,操作结束,关闭伺服电机6。
27.翻转机构14包括有第一固定块141、固定杆142、第一活动杆143、第二活动板144、第一手柄145和扭簧146,第一装料框3右部上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141,第一固定块141上连接有固定杆142,第一固定块14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43,第一活动杆143与第一固定块141之间连接有扭簧146,第一活动杆143后部上侧设有第二活动板144,第二活动板144与第一装料框3配合,第二活动板144左部上侧设有第一手柄145。
28.当需要将第一装料框3内的黄豆荚苗取出时,拉动第一手柄145,第一手柄145带动第二活动板144通过第一活动杆143铰接转动,因此扭簧146形变,从而第二活动板144与第一装料框3不配合,随后使用人员可将第一装料框3内的黄豆荚苗取出,取出后,不再对第一手柄145施加力,在扭簧146的复位作用下,第二活动板144向后转动,进而第二活动板144与第一装料框3配合,最终可实现对黄豆荚苗取出的目的。
29.抖动机构15包括有第三滑轨151、第三活动板152和第二弹簧153,底板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滑轨151,第三滑轨151与第一支撑架2滑动配合,第一支撑架2与第三滑轨15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53,第一支撑架2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活动板152。
30.当需要对第一装料框3内的黄豆荚抖动下料时,使用人员推动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沿第三滑轨151上向后滑动,从而后侧第二弹簧153被压缩,随后使用人员不再对第
一支撑架2施加力时,在第二弹簧153的复位作用下,进而第一支撑架2向前滑动,第二弹簧153起到缓冲作用,如此重复,最终可实现对第一装料框3内的黄豆荚抖动下料的目的。
31.实施例2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8所示,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6,收集机构16包括有第四支撑架161、第二装料框162、第二固定块163、第二活动杆164、第四活动板165、第二手柄166和滤网167,第一支撑架2中部上连接有第四支撑架161,第四支撑架161上连接有第二装料框162,下料框4右部后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3,第二固定块163下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64,第二活动杆164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四活动板165,第四活动板165与第二装料框162配合,第四活动板165右部前侧设有第二手柄166,第二装料框162内设有滤网167。
33.当需要对黄豆荚进行收集时,黄豆荚沿下料框4向下滑动至第二装料框162内,位于滤网167上侧,第一支撑架2带动第四支撑架161向后滑动,第四支撑架161带动第二装料框162向后滑动,随后第一支撑架2带动第四支撑架161向前滑动,第四支撑架161带动第二装料框162向前滑动,从而将第二装料框162内的泥土抖动至下侧,随后拉动第二手柄166,第二手柄166带动第四活动板165向后转动,从而第四活动板165与第二装料框162不接触,使用人员可将第二装料框162上侧的黄豆荚取出,取出完毕后,推动第二手柄166,第二手柄166带动第四活动板165向前转动,进而第四活动板165与第二装料框162接触,最终可实现对黄豆荚进行收集的目的。
34.还包括有清理机构17,清理机构17包括有第四滑轨171、连接杆172、马达173、扇叶174、第三弹簧175、第五滑轨176、第三活动杆177、第五活动板178和第四弹簧179,下料框4后部右侧设有第四滑轨171,第四滑轨171内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75,第三弹簧175连接有连接杆172,连接杆172与第四滑轨171滑动配合,连接杆172上设有马达173,马达173输出轴上设有扇叶174扇,第二装料框162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五滑轨176,第五滑轨176内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177,第三活动杆177与第五滑轨176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179,第三活动杆177上部左侧设有第五活动板178,第五活动板178与第二装料框162配合。
35.当需要清理第二装料框162内的泥土时,向右拉动第三活动杆177,第三活动杆177沿第五滑轨176内向右滑动,因此第四弹簧179被压缩,第三活动杆177带动第五活动板178向右滑动,从而第五活动板178与第二装料框162不接触,随后使用人员将第二装料框162内的泥土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不再对第三活动杆177施加力,在第四弹簧179的复位作用下,使得第三活动杆177向左滑动,进而第三活动杆177带动第五活动板178向左滑动,因此第五活动板178与第二装料框162接触,随后启动马达173,使用人员可以拉动连接杆172向第四滑轨171内滑动,从而第三弹簧175起到缓冲作用,连接杆172带动扇叶174滑动,马达173带动扇叶174转动,进而扇叶174转动将第二装料框162内的叶子吹送到一旁,以便更好的取出黄豆荚,当不需要对叶子吹送时,关闭马达173,停止拉动连接杆172,在第三弹簧175的复位作用下,从而连接杆172滑动至原位,最终可实现对第二装料框162内的泥土和叶子清理的目的。
36.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