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2.茶叶的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多分为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其中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通常会将茶叶用手抓起,然后放开,让其自由下落,长时间的操作,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现有的炒青主要通过人工来实现抓取、下落等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相比自动化炒青,人工炒青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杀青装置,通过设置的搅动组件,可通过自动化机械臂模仿人工抓取、翻炒茶叶的动作来替代人工炒青。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5.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支座、电加热锅、所述电加热锅与所述支座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支座左侧设置有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支座内,所述立柱中间部位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立柱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立柱且两者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另一端前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后侧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杆中间部位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搅动块,所述搅动块置于所述电加热锅内且与其内壁相接触,所述搅动块的左右两侧内壁开设有弧形内腔。
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电加热锅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部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后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连接有倒向设置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顶端面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支座左侧水平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插设于所述立柱内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立柱左侧开设有竖向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所述支座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顶端面、底端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壳体的内竖直开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壳体内壁底端设置有风扇,靠近所述风扇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相固定的电热丝。
9.进一步地,所述搅动块底端呈弧形设置,且与所述电加热锅的内壁弧度相吻合。
10.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搅动组件,可通过自动化机械臂模仿人工抓取、翻炒茶叶的动作来替代人工炒青。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状态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17.在以上图中:1、支座;11、万向轮;2、电加热锅;3、转动组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二电机;34、支架;4、搅动组件;41、立柱;42、第一电机;43、曲柄;44、第一连杆;45、第二连杆;46、搅动块;47、支撑杆;51、第三电机;52、空腔;53、螺纹杆;54、限位槽;55、限位杆;6、辅助组件;61、壳体;62、进风口;63、风扇;64、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9.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0.参考图1,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支座1、电加热锅2、所述电加热锅2与所述支座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3,所述支座1左侧设置有搅动组件4;所述搅动组件4包括立柱41,所述立柱41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所述立柱41中间部位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7,所述立柱4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2,所述第一电机42输出轴贯穿所述立柱41且两者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电机42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曲柄43,所述曲柄43另一端前侧铰接有第一连杆44,所述第一连杆44另一端后侧铰接有第二连杆45,所述第二连杆45与所述支撑杆47中间部位相铰接,具体的,两者相铰接的铰接点为电加热锅2内壁圆弧的圆心点,所述第二连杆45底端固定连接有搅动块46,所述搅动块46置于所述电加热锅2内且与其内壁相接触,所述搅动块46的左右两侧内壁开设有弧形内腔。
21.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支座1能够起到放置电加热锅2的效果,设置的转动组件3,能够实现电加热锅2在支座1上的转动,设置的搅动组件4能够对电加热锅2内的茶叶起到翻炒、抛落的效果,同时,配合转动组件3,可对电加热锅2内的茶叶实现均匀翻炒的效果,
具体的,打开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曲柄43同步转动,曲柄4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杆44的转动,由于第二连杆45与支撑杆47中间部位的铰接,第一连杆44与第二连杆45之间为铰接,从而第一连杆44会带动第二连杆45在支撑杆47上实现左右往复摆动的效果,具体运动轨迹可通过图1、图2和图3所示。
22.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所述电加热锅2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底部与所述支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2与所述支座1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齿轮31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后侧设置有支架34,该支架34能够对第二电机33的外壳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所述支架34与所述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4内连接有倒向设置的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32顶端面固定连接。
23.以上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齿轮32可随着第二电机33输出轴的转动而同步转动,第二齿轮32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31的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齿轮31上的电加热锅2的转动,配合搅动组件4的搅动,能够对茶叶充分的搅动。
24.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立柱41与所述支座1滑动连接,所述支座1左侧水平开设有空腔52,所述空腔52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1,所述第三电机5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3,所述螺纹杆53底部与所述支座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3上端插设于所述立柱41内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立柱41左侧开设有竖向的限位槽54,所述限位槽54内设置有限位杆55,所述限位杆55另一端与所述支座1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25.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立柱41与支座1为滑动连接,立柱41能够在支座1内上下滑动来提升、降低搅动组件4的高度,设置的空腔52能够起到放置第三电机51的效果,通过设置的螺纹杆53与立柱41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杆53底部与支座1转动连接,能够实现第三电机51输出轴的转动来带动螺纹杆53的同步转动,再通过限位杆55以及立柱41的限位槽54,立柱41会随着螺纹杆53的转动而沿支座1内竖直向上、向下滑动,当需要对茶叶翻炒时,可将立柱41下滑,当炒青完毕后,需要将茶叶刮出时,可将立柱41升高,避免了刮出茶叶时误碰搅动块46以及第二连杆45。
26.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和图4,所述支撑杆47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组件6,所述辅助组件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顶端面、底端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壳体61的内竖直开设有若干进风口62,所述壳体61内壁底端设置有风扇63,靠近所述风扇63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壳体61相固定的电热丝64。
27.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6,能够向电加热锅2内输送热风,起到了烘干的辅助效果,具体的,打开电热丝64和风扇63,冷风会被风扇63从进风口62进壳体61内并且从风扇63的底部排出,风扇63相下吹的风会经过电热丝64,从而冷风会变热风,从而吹入电加热锅2内。
28.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搅动块46底端呈弧形设置,且与所述电加热锅2的内壁弧度相吻合。
29.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搅动块46的底端呈弧形设置并且与电加热锅2的内壁弧度相吻合,能够使得搅动块46左右摆动时,能够实现对电加热锅2底部的茶叶刮动的效果。
30.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支座1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11。
31.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万向轮11能够实现该装置的自由移动,同时,万向轮11
通常带有自锁机构,从而当炒青工作时,通过万向轮11的自锁来限制该装置的自由移动。
32.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