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2212发布日期:2023-03-22 09:2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蒸煮设备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熟食产品(半熟食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很多熟食产品在流水线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蒸或煮操作,也正是由于需求量大,目前蒸煮流程普遍采用连续式的蒸煮设备,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的加工产量。
3.但是,现阶段的很多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在多功能适应性上有所不足,例如一般的蒸煮机只能对食品进行独立的蒸或煮操作,因此需要厂家至少配备两种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占用空间大;此外,现有的连续式蒸煮机在加热效率上也有待改善,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连续式蒸煮机只能对食品进行独立的蒸或煮操作,导致生产成本和实用性小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包括蒸煮箱、循环输送带和加热机构,所述蒸煮箱内设置有蒸煮舱室,所述循环输送带位于蒸煮舱室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同时,该蒸煮舱室的四周,除前后两端均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热交换机以及与所述热交换机相连通的导流管一,同时导流管一的一端贯穿于蒸煮箱并连通于蒸煮舱室。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蒸煮舱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料口,并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循环输送带的前后端部斜上方,所述循环输送带还包括一段向上倾斜、并贯穿于出料口的翘斜段。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下端距离蒸煮舱室内壁至少在四十到五十公分,同时循环输送带的表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断,所述蒸煮舱室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连通的排水管,同时该排水管与蒸煮舱室连接的根部还设置有开关阀。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导流管一设置有多个、并沿着蒸煮舱室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导流管一的另一端共同连通有一根热输水管,所述热输水管与热交换机之间连通有外接总管。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蒸煮舱室的顶部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导气罩,所述导气罩的上端设置有与热交换机相连通的回流管,同时回流管上还设置有抽气泵。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蒸煮舱室内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所述蒸煮舱室内部上端设置有液位计,所述蒸煮舱室的上端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管二,同时,多个所述导流管二的另一端共同
连通有一根冷输水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蒸煮作业时,可通过控制器提前设定蒸还是煮,需要煮时则沸水会没过循环输送带上的原料,需要蒸时则沸水会低于循环输送带的上表面,并且,循环输送带的每个推进行程对应着每个相邻隔断中间处原料蒸煮所需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控制器对带动循环输送带推进的伺服驱动机构进行预先设定,从而达到连续性作业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蒸煮机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此外,相对于常规的电加热管加热方式,通过热交换机、导流管一和回流管等的相互配合能够使蒸煮机快速进入蒸煮状态,使用较为灵活。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煮箱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蒸煮箱;11、蒸煮舱室;110、出料口;111、进料口;2、循环输送带;21、翘斜段;3、加热机构;31、热交换机;32、导流管一;33、热输水管;34、外接总管;35、导气罩;36、回流管;4、冷输水管;41、导流管二;5、温度传感器一;6、液位计;7、温度传感器二;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循环输送带2和加热机构3,蒸煮箱1内设置有蒸煮舱室11,循环输送带2位于蒸煮舱室11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同时,该蒸煮舱室11的四周,除前后两端均为封闭式结构,加热机构3包括热交换机31以及与热交换机31相连通的导流管一32,同时导流管一32的一端贯穿于蒸煮箱1并连通于蒸煮舱室11;
19.本实施例中,蒸煮舱室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料口110和进料口111,并且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0分别位于循环输送带2的前后端部斜上方,循环输送带2还包括一段向上倾斜、并贯穿于出料口110的翘斜段21,循环输送带2可通过翘斜段21将蒸煮后的原料向上及向外传送,从而配合出料口110的设定高度,进而达到自动出料的目的,循环输送带2的上下端距离蒸煮舱室11内壁至少在四十到五十公分,同时循环输送带2的表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断,蒸煮舱室11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连通的排水管8,同时该排水管8与蒸煮舱室11连接的根部还设置有开关阀,在作业时,可由原料传送带将食品原料通过进料口111持续送至循环输送带2上,此时循环输送带2会进行缓慢推进输送,在推进过程中,应提前设定蒸还是煮,需要煮时则沸水会没过循环输送带2上的原料,需要蒸时则沸水会低于循环输送带2的上表面,在这里,循环输送带2的每个推进行程对应着每个相邻隔断中间处原料蒸煮所需
时间,控制器可根据原料蒸煮需时间设定好循环输送带2的行程推送速度,有效提高了蒸煮机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此外,通过排水管8及开关阀的配合可将蒸煮舱室11内的多余废水进行统一排出;这里的控制器设置在蒸煮箱1的外壁一侧,图1可见。
20.进一步的,导流管一32设置有多个、并沿着蒸煮舱室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导流管一32的另一端共同连通有一根热输水管33,热输水管33与热交换机31之间连通有外接总管34,在需要添加热水时,热交换机31可通过液泵和外接总管34,并将加热后的水通过输水管33分别传送至多个导流管一32,多个导流管一32可将热水均匀的输送至蒸煮舱室11的每个舱段区域,从而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控制器会根据蒸煮实际需要控制热交换机31和液泵的输出作业,相对于常规的电加热管加热方式,通过热交换机31加热能够使蒸煮机快速进入蒸煮状态,使用较为灵活,作为优选,蒸煮舱室11的顶部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导气罩35,导气罩35的上端设置有与热交换机31相连通的回流管36,同时回流管36上还设置有抽气泵,当蒸煮舱室11内温度过高、或蒸汽过多时,则回流管36在导气罩35和抽气泵的抽吸配合下可将蒸煮舱室11内多余的热量疏导至热交换机31的储能交换器内,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热交换机31的作业能耗,环保而又实用;
21.进一步的,蒸煮舱室11内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一5和温度传感器二7,蒸煮舱室11内部上端设置有液位计6,蒸煮舱室11的上端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管二41,同时,多个导流管二41的另一端共同连通有一根冷输水管4,通过温度传感器一5可对蒸煮舱室11内的空气温度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温度传感器二7可对蒸煮舱室11内的热水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当需要对蒸煮舱室11内进行降温时,冷输水管4在液泵的配合下可将低温水通过多个导流管二41快速输向蒸煮舱室11的每个舱段区域,从而达到均匀且快速降温的目的,此外,通过液位计6可对蒸煮舱室11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以免水量过多或过少影响蒸煮质量。
22.综上,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配有热交换器的食品加工用连续式蒸煮机,在作业时,可由原料传送带将食品原料通过进料口111持续送至循环输送带2上,此时伺服机构会带动循环输送带2进行缓慢转动、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应提前设定蒸还是煮,需要煮时则沸水会没过循环输送带2上的原料,需要蒸时则沸水会低于循环输送带2的上表面,在这里,循环输送带2的每个推进行程对应着每个相邻隔断中间处原料蒸煮所需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器对伺服机构进行提前设定,有效提高了蒸煮机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此外,通过排水管8及开关阀的配合可将蒸煮舱室11内的多余废水进行统一排出,在需要添加热水时,热交换机31可通过液泵和外接总管34,并将加热后的水通过输水管33分别传送至多个导流管一32,多个导流管一32可将热水均匀的输送至蒸煮舱室11的每个舱段区域,从而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