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43606发布日期:2023-11-23 00:1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具体为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茶叶是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一,具有营养、保健等多种功能。茶叶的浸出物中含有茶多酚、茶氨酸、生物碱等成分。

2、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茶褐素、咖啡碱对人体健康各有功效,如何配合制作获得这几种精华成分,使其将茶叶对身体益处最大限定地发挥出来是人们的迫切追求。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cn113498861a中公布了一种茶源素的制作方法,通过筛分、高温高压浸提、膜滤、超滤、层析的方法加工制作得到了一种茶源素颗粒,该方法能够通过一次性地加工获得调配比例的茶源素颗粒,与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获得茶多酚、茶褐素、生物碱组分,然后再进行调配的工艺相比,显著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3、现有技术中还包括有采用萃取、陶瓷膜过滤、卷膜过滤、酸液稀释沉淀的方法步骤进行茶源素提取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获得的茶源素带有果香味,口感佳。

4、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两种茶源素提取的工艺方法在茶源素的提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但也仍存在着茶源素纯度和产率较低,有效成分活性以及有效成分生物利用率低,各组分配比不够合理以及口较仍较差的技术缺陷,仍旧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先进的茶源素加工工艺。

5、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4、步骤1:对干红茶叶进行浸泡萃取处理,得到茶汤;

5、步骤2:依次采用陶瓷膜和卷式超滤膜对茶汤进行过滤分离处理得到透析液和浓缩液;

6、步骤3:依次采用酸沉处理、单宁酶解处理、等电点沉淀、卷式超滤膜对得到的浓缩液进行纯化沉淀处理,得到浓缩液;

7、步骤4:依次采用碱液和酸液对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处理,得到茶源素汤液;

8、步骤5:对得到的茶源素汤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茶源素颗粒。

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1:取干红茶叶作为原料,过滤除去细茶粉,保留短条形红茶叶;

11、步骤12:将短条形红茶叶投入提取罐中,注入蒸馏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浸泡处理,冷却、过滤后得到茶汤。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21:采用陶瓷膜对获得的茶汤进行一级透析过滤处理,得到一级透析液和一级浓缩液;

14、步骤22:采用卷式超滤膜对得到的一级透析液进行二级透析过滤处理,得到二级透析液和二级浓缩液。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6、步骤31:取二级浓缩液冷却后,滴加酸液调节ph值,静置后采用尼龙滤布进行压滤处理,得到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

17、步骤32:向一级上清液中加入单宁酶溶液,酶解得酶解液;

18、步骤33:向酶解液中加入碱液调节ph值,静置后采用尼龙滤布过滤,得到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

19、步骤34:采用卷式超滤膜对二级上清液进行透析过滤处理,得到透析液和浓缩液。

2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41:向浓缩液中加入碱液调节ph值,静置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处理,得到高活性和高生物利用度的汤液;

22、步骤42:将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酸液调节ph值,随后加入β-环糊精,搅拌均匀得到茶源素汤液。

2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茶源素汤液送入干燥塔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风口温度为80-90℃,出风口温度为70-80℃,对得到的颗粒进行粉碎、分筛,取60-100目制粒,得到茶源素颗粒。

2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12中干红茶叶与与蒸馏水质量比为1:(20-40),浸泡温度为90-100℃,时间为20-30min,冷却温度为50-60℃。

2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21中陶瓷膜孔径为50-120nm,温度为50-70℃,压力为0.15-0.5mpa,至固形物浓度≧12%或过滤流速低于60ml/min时结束过滤;

26、和/或步骤22中卷式超滤膜孔径为3000-10000道尔顿,温度≦50℃,压力为1-5mpa,至固形物浓度≧12%或过滤流速低于60ml/min时结束过滤。

2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31中冷却温度为35-40℃,酸液为柠檬酸、苹果酸、醋酸或盐酸的饱和酸液,调节ph至2-4,静置时间为2-3h,尼龙滤布孔径为200-500目;

28、步骤32中单宁酶溶液浓度为3-10g/l,常温静置4-7小时;

29、步骤33中碱液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的饱和碱液,调节ph至6.5-7.5,静置时间为30-120min,尼龙滤布孔径为200-500目;

30、步骤34中卷式超滤膜孔径为3000-10000道尔顿,温度≦50℃,压力为1-5mpa,至固形物浓度≧10%或过滤流速低于60ml/min时结束过滤。

31、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源素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步骤41中碱液为naoh溶液,调节ph至10-14,静置时间为10-30min,压力为0.2-0.3mpa,温度为120-150℃,处理时间为2-5h;

32、步骤42中酸液为柠檬酸、苹果酸、醋酸、酒石酸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8,β-环糊精加入量为汤液重量的4-8%。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4、1、本发明通过高温、高压、碱性条件下处理水溶性功能色素,使水溶性功能色素的活性得到增强,生物利用度也得到提高。

35、2、本发明通过单宁酶酶解茶汤中的鞣质单宁,以减少其与游离态的水溶性功能色素结合而降底水溶性功能色素的活性,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生物利用度。

36、3、本发明通过等电点沉淀法去除大量的蛋白质,从而提高产品中水溶性功能色素的纯度。

37、4、本发明对汤液采用酸液进行酸度调整,将汤液中多余的碱性成分中和,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口感。环糊精对水溶性功能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使其免于日光、紫外光、氧化、热冲击等。

38、5、本发明在酸沉处理以采用了食品级的苹果酸、柠檬酸、醋酸等酸性溶剂材料,使茶源素的提取效率得到提高,提取出来的茶源素产品带有果香味,口感更佳,更容易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9、6、本发明的萃取过程以及稀释沉淀过程中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加工处理,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提高了食品安全等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