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汤牛油火锅底料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95774发布日期:2024-03-01 13:1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汤牛油火锅底料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火锅底料及其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汤牛油火锅底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火锅料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在明朝的时候,随着辣椒的广泛种植和使用,人们开始在火锅中加入辣椒和其他调料,形成了初步的火锅底料;到了清朝,四川火锅开始流行,火锅底料也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形式,主要包括辣椒、花椒、豆瓣等;在近代,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火锅料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各种不同口味的火锅料,如麻辣火锅料、清汤火锅料、酸菜火锅料等;这些火锅料不仅在中国大受欢迎,也在海外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这些火锅料仍然具备以下问题:

2、(1)批量火锅料通常只有底料,缺乏底料和汤料的搭配,火锅底料主要用于为火锅提供基本的口味和香气,而汤料则是为火锅添加更丰富的味道和营养;如果只使用火锅底料而没有汤料,火锅的口味就会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感;同时火锅也相对的缺乏营养,汤料通常包含了肉类、蔬菜、鱼类等,这些食物中包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如果没有汤料,火锅的营养成分可能会相对较少,更多的营养成分,也会使味道更加的鲜美,而这是单一的底料缺乏的;

3、(2)在批量火锅底料制备的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在牛油熬制过程中持续添加数十种调味料、辅料、香辛料等,这些添加料在炒制的过程中,添加料和牛油混合的均匀度、炒制的搅拌充分程度、炒制的方式以及混合的手段会对底料的风味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汤牛油火锅底料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总体的,一种自带汤牛油火锅底料,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分为汤料和底料,底料包括,牛油10000份、干辣椒节3000份、花椒50份、郫县豆瓣200份、豆豉50份、白酒100份、醪糟30份、白糖20份、精盐10份、鸡精100份、味精60份、八角10份、桂皮2份、草果3份、山奈2份、茴香5份、丁香1份、白扣3份、香叶5份、生姜粒20份、大葱节30份、大蒜粒30份、洋葱片50份;汤料包括,火腿100份、猪蹄500份、猪皮500份、猪肉250份、老麻鸭500份、老母鸡500份、棒子骨500份、鲫鱼200份、料酒200份、生姜100份、葱白头100份;其中,底料之上设置有汤料,汤料按照千分之三的比例添加海藻酸钠用以汤料凝固成型,凝固的汤料设置于底料的上部;包装的汤料和底料的重量比例为1:4;通过在火锅底料之上配置汤料,在本发明底料使用时能够通汤料进一步的增加风味,同时通过汤料和底料的比例的控制,使本发明风味得到有效控制。

4、进一步的,底料的干辣椒节预先通过大火蒸煮后冷却,打成糍粑海椒;底料的八角、桂皮、草果、山奈、茴香、丁香、白扣、香叶预先研磨成粉状;通过将干辣椒制成糍粑海椒,底料炒制时能够充分的将辣椒内的调味元素释放出来,同时将上述香辛料提炼研磨成粉末,能够更有效的将香辛料中的调味元素释放出来。

5、进一步的,一种自带汤牛油底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自带汤火锅底料,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制备底料和汤料,其中,底料制备:熬制牛油至150度,加入大葱节、洋葱片爆油,炸干水分捞出,在依次加入豆瓣、糍粑海椒、豆豉、生姜粒、蒜粒,待炒香气四溢时,加入花椒、八角、桂皮、草果、山奈、茴香、丁香、白扣、香叶、醪糟、白糖、精盐、鸡精、味精炒匀,倒入白酒降温后起锅形成火锅底料;汤料制备:把火腿、猪蹄、猪皮、猪肉、老麻鸭、老母鸡、棒子骨、鲫鱼、料酒、生姜、葱白头放入反应釜,按主料的3倍重量加水,用蒸汽烧开,待肉香四溢时加盖拧紧,用4个相对于大气压力的蒸汽将反应釜内汤料加温至220度进行反应,同时一边排出水蒸汽,4小时后形成水分含量20%标准左右的膏状,关闭蒸汽,待降温到80度放出肉膏,按汤料千分之三的比例加入海藻酸钠后将膏状胶体磨粉碎,保温待用;通过制备底料和汤料,并保持其流动状态,使其能够配合下一步进行包装生产;

7、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汤料和底料包装成型,把温度在80度以上的火锅底料搅拌均匀,然后罐入400克底料到四方盒模具待冷却后,再把100克肉膏罐入四方盒上面,进入冷却隧道40分钟取出,待底料和肉膏完全凝固成型后,脱模具后,在固体肉膏上摆上8颗整的干辣椒和4片香叶,然后套入真空食品袋,放入真空机进行真空包装,制成成品;通过将底料灌入四方盒的底部,同时将汤料浇灌到底料的上方,使本发明底料在使用时,能够更方便的直接使用底料和汤料,同时通过控制底料和汤料的灌入比例,使其二者能够保持良好的风味。

8、优选的,自带汤牛油底料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利用底料炒制锅熬制底料,所述底料炒制锅包括升降台、锅灶体、箱体以及拐臂,其中,升降台之上设置有锅灶体,箱体设置于升降台以及锅灶体后侧,箱体之下设置有支腿,支腿与前侧设置的升降台连接,箱体之上设置有拐臂,拐臂设置有横架,横架朝向前侧延伸,同时前端设置于锅灶体之上;通过升降台的设置,使锅灶体能够被升降台举升,同时通过在升降台和锅灶体的后侧设置箱体,并通过支腿制成箱体,同时通过在箱体之上设置拐臂,使拐臂的横架端头能够设置搅拌轴;

9、优选的,锅灶体设置有灶台,灶台为缩口朝下的圆锥形壳体,且其底部设置有燃气灶、顶部设置有锅体,锅体底部为球冠状,球冠状上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管状壁;通过在灶台之下设置燃气灶,同时在灶台的上方设置锅体,使灶台能够通过燃气灶加热锅体;

10、进一步的,锅灶体横向两端设置有旋转轴、且其通过旋转轴固定于升降台对应设置的支架之上,旋转轴横向水平设置于箱体前侧,旋转轴一端连接有翻转臂的一端,翻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翻转伸缩杆,翻转伸缩杆能够带动旋转轴旋转,进而带动锅灶体翻转;通过设置翻转机构,使锅灶体能够倒出底料。

11、优选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与前侧设置的升降台连接,箱体之上的拐臂设置有竖架,竖架与底部的箱体铰接,铰接的部位形成铰接部,竖架及箱体后侧还设置有抬升伸缩杆,抬升伸缩杆的一端连接竖架后侧顶端,抬升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箱体,竖架之上设置有横架,横架横向朝向前端延伸,横架的前端设置于锅体竖直上方,横架的前端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轴线和灶台同轴线;通过将支腿和升降台连接,使底料炒制锅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同时将拐臂的横架端头设置于锅体之上,使拐臂端头能够设置在锅体竖直上方的搅拌轴,同时将搅拌轴和灶台同轴线设置,使搅拌轴在竖直朝向上能够在锅体的中部位置旋转;同时通过设置抬升伸缩杆,使抬升伸缩杆收缩时能够使拐臂抬起,配合锅灶台翻转。

12、优选的,搅拌轴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其中,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为管状转轴,第一转轴之内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之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通过反转啮合齿轮组驱动;反转啮合齿轮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其中,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同轴线,且其轴线垂直于第三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均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第三锥形齿轮旋转能够驱动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反向旋转,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转轴同轴线连接,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二转轴同轴线连接,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反向旋转能够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反向旋转;第三锥形齿轮与横向传动杆同轴连接,横向传动杆与横架朝向相同,横向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与其下部设置的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于竖架之上,第二电机的转轴竖直朝上与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二电机能够通过反转啮合齿轮组驱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反向旋转;通过将第三转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之内,同时再将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一转轴之内,并未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添加反转啮合齿轮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反转啮合齿轮组,使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反向旋转。

13、优选的,第三转轴顶端处于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之上,并与设置于反转啮合齿轮组顶端的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能够驱动第三转轴旋转;通过将第三转轴与第一电机轴连,使第一电机能够驱动第三转轴独立旋转。

14、优选的,第一转轴之上设置有锥形杯件,锥形杯件包括管状壳体和锥形壳体,管状壳体和锥形壳体同轴线,管状壳体与第一转轴同轴线,第一转轴在轴向上设置于管状壳体之内,管状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辐条与第一转轴连接,管状壳体竖直上方连接锥形壳体,锥形壳体和管状壳体同轴线,锥形壳体的缩口端在竖直朝向上与管状壳体的圆形管边缘连接;第二转轴之上设置有管形件,管形件为管状壳体,管形件和第二转轴同轴线,第二转轴在轴向上处于管形件之内,管形件通过第二连接辐条与第二转轴连接;锥形杯件的管状壳体的套设铰接于管形件之内;通过设置在第一转轴之上设置同轴的锥形杯件,同时在第二转轴之上设置管形件,同时通过将锥形杯件的底部套设铰接于管形件的内部,使锥形杯件和管形件能够配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反向旋转,带动连接于锥形杯件和管形件的外螺旋叶和内螺旋叶反向旋转。

15、优选的,锥形杯件与管形件之上均圆周设置有多根连接条,锥形杯件的多根连接条与第二转轴同轴线的外螺旋叶连接,管形件的多根连接条与第二转轴同轴线的内螺旋叶连接,内螺旋叶与外螺旋叶在轴线位置上均设置有通孔,内螺旋叶设置于外螺旋叶的通孔之中;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能够带动内螺旋叶与外螺旋叶反向旋转;锥形杯件和管形件分别通过圆周设置的连接条连接外螺旋叶和内螺旋叶,是锥形杯件和管形件能够带动内螺旋叶和外螺旋叶反向旋转。

16、优选的,第二转轴的底部固定有分散叶轮,分散叶轮为径流式叶轮,分散叶轮的底部还连接有翻料爪,翻料爪由两根相对于第二转轴的轴线对称的横向杆组成,横向杆的底部在横向杆的朝向上等间距设置有曲形条;通过在内螺旋叶的底部(第二转轴的底部)设置分散叶轮,使内螺旋叶旋转时分散叶轮能够同步旋转,同时在分散叶轮底部(第二转轴底部)连接翻料爪,是炒制底料时,在火锅底料底部沉积的重介质底料能够被反复的不断的分散翻炒。

17、优选的,第三转轴的底部设置于第二转轴的底部的竖直下方,第三转轴连接有与锅体底部球冠内侧契合的弯曲刮片,第三转轴旋转能够带动弯曲刮片刮擦锅体,通过在第三转轴的底部设置弯曲刮片,在第三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弯曲刮片旋转,使弯曲刮片能够防止底料炒制时,火锅底料在锅料沉底并碳化在锅底内壁之上。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组成的搅拌轴搅拌并炒制底料,其中,第一转轴固定有内螺旋叶,第二转轴固定有外螺旋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反向旋转,内螺旋叶旋转时,能够将液态火锅底料向下压,外螺旋叶旋转时,将液态火锅底料向上推,使火锅底料在炒制时,形成内部下降外部上升的流动状态,使牛油底料能够内各类元素能够被充分的搅拌,同时也能够和充分的受到锅底的燃气灶的加热(充分的内降外升的流动状态,相对于传统随搅拌轴旋转的搅拌方式,上中部的底料能够更充分的与底部热源接触);同时通过在第三转轴的底部设置弯曲刮片,使本发明的弯曲刮片能够适配锅底的最佳刮底频率旋转,而不用考虑对底料搅拌充分性的影响(传统单轴充当搅拌轴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当锅体刮底刀的功能,这就使得搅拌轴需要在搅拌速率和刮底速率选出一个合适的速率适配,刮底频率太高严重影响锅底的寿命,而在火锅底料的炒制量不同时其最佳搅拌速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刮底和搅拌分离的搅拌方式);

20、2、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转轴的底部设置翻料爪,使本发明能够将火锅底料的重介质(下沉的底料)不断的进行翻搅,这个过程中,翻聊爪不断的打破重介质底部的沉积状态,同时翻料爪通过设置曲形条,在翻料爪旋转时,曲形条朝弯曲内侧方向旋转,曲形条能够一定程度的将重介质向上扬升流动,同时,在传统的火锅底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预先对部分辅料进行炒制,而底料的部分辅料的炒制过程(辣椒等固料)和加入牛油等各类主料的搅拌过程(加入主料,锅内充满流体)通常不能完全兼容,炒制锅和搅拌锅对应的手段不同,炒制过时需要翻炒,搅拌时需要充分混匀,传统炒制过很难兼容,本发明通过设置独立旋转的弯曲刮片和翻料爪,在炒制辅料时,能够通过弯曲刮片和翻料爪充分翻炒辅料,而搅拌时,则能够通过内螺旋叶和外螺旋叶充分的搅拌加入主料的牛油底料;

21、3、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转轴的底部(翻料爪的上部)设置分散叶轮,同时通过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之上分别设置锥形杯件和管形件,使锥形杯件和管形件连通,同时在锥形杯件的扩口朝上,使使用者能够容易的通过锥形杯件将辅料、香辛料亦或是调味料在牛油的炒制过程中加入到炒制的牛油当中,同时控制加入的位置在内螺旋叶的中部,内螺旋叶旋转时,中部流体向下流动,按顺序在炒制(搅拌)过程中依次添加的辅料、香辛料、调味料将在中部直接下陷,流动到设置于底部的分散叶轮后,通过分散叶轮径向圆周分散,径向流动到外围后通过外螺旋叶再向上流动,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加入的各种原料将快速的混合均匀,并快速的将内部的各种元素分散到牛油底料之中,其搅拌的效率以及效果优于传统单轴搅拌方式;同时,内螺旋叶和外螺旋叶旋转不会对锅底产程刮擦,使内螺旋叶以及外螺旋叶搅拌底料时,不需要顾虑搅拌速率对锅底寿命的影响,能够根据底料制备的量更好的调整(适配)搅拌速率,使火锅底料保持最佳的炒制流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