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085发布日期:2019-08-09 20:5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注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已经成为市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吸烟替代品,其通过电池对雾化头中的发热元件进行供电,使发热元件在电驱动下加热导液元件上吸附的烟液产生烟雾,从而使用户获得吸烟体验。

目前市面上,电子烟用的烟弹有两种,第一种是不包括雾化头的烟弹,第二种是包括雾化头的烟弹。对于第二种烟弹,这类烟弹在注好烟液之后再组装雾化头时容易发生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设备,以避免加注烟液时发生漏液,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设备,用于给电子烟的烟弹进行注液,烟弹包括烟弹壳体、雾化头以及密封件,烟弹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雾化头设置在烟弹壳体的下端,密封件设置在烟弹壳体相对雾化头的上端,雾化头与储液腔以及外界均连通,注液设备包括:振动盘上料机构,用于通过振动的方式把烟弹整理成倒置状态并进行输送上料;注液机构,用于驱动注液针头刺穿烟弹的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烟弹的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并在完成注液之后,还用于驱动注液针头从烟弹中拔出,在注液针头拔出之后,密封件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

进一步地,注液设备还包括:分料机构,用于接收上料的烟弹,并将位于最前端的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多个烟弹进行分离,使多个烟弹之间相互分隔开;夹取搬送机构,用于将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烟弹夹取和搬送至传送机构的传送治具上进行放置;传送机构,用于将放置有多个烟弹的传送治具传送至注液机构所在的位置处,使多个烟弹分别与注液机构上设置的多个注液针头相对应,以利用多个注液针头分别给多个烟弹进行注液;收料机构,用于把注液完成的多个烟弹从传送机构的传送治具上取出,以实现对多个烟弹的收料。

进一步地,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圆振、第一直振和第一传感器,圆振的前端连接第一直振,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直振中是否缺料,圆振将烟弹整理成倒置状态并送入第一直振,第一直振将烟弹整齐排列好并进行输送上料,其中烟弹在倒置状态时,烟弹的密封件在下,雾化头在上。

进一步地,振动盘上料机构还包括料仓、第二直振和第二传感器,第二直振设置在料仓下方,第二直振用于将料仓中的烟弹送到圆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圆振上方,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圆振中是否缺料。

进一步地,分料机构包括定位槽、定位气缸、抵接气缸和分料气缸,定位槽的入口端与振动盘上料机构相接,定位槽的一个侧壁上于靠近定位槽的入口端设有缺口,定位气缸连接有夹头,夹头与缺口相对应,抵接气缸连接有抵接块,抵接块与定位槽的前端相对应,分料气缸设置在定位槽下方,分料气缸连接有多个分料杆。

进一步地,夹取搬送机构包括第一横向气缸、第一横向轨道、第一竖向气缸和第一气爪,第一横向气缸用于带动第一竖向气缸沿着第一横向轨道移动,第一竖向气缸用于带动第一气爪沿竖向移动,第一气爪用于带动第一提取件,第一提取件用于从分料机构上夹取烟弹。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治具、传送气缸和导轨,传送气缸用于带动传送治具沿着导轨移动,传送治具中设置多个放置烟弹的凹槽,夹取搬送机构将夹取的烟弹搬送和放置到传送治具的凹槽中,传送气缸将传送治具传送到注液机构处进行注液。

进一步地,注液机构包括多个注液针头、多个注液泵和驱动气缸,每个注液针头对应连接一个注液泵,驱动气缸用于驱动多个注液针头上下移动,使注液针头刺穿烟弹上的密封件进入储液腔,以向储液腔中加注烟液。

进一步地,收料机构包括第二横向气缸、第二横向轨道、第二竖向气缸和第二气爪,第二横向气缸用于带动第二竖向气缸沿着第二横向轨道移动,第二竖向气缸用于带动第二气爪沿竖向移动,第二气爪用于带动第二提取件从传送治具上夹取烟弹。

进一步地,收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位于传送治具的上方,在注液时,限位板抵持传送治具中的烟弹以防止烟弹在注液时发生轴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液设备,振动盘上料机构通过振动的方式把烟弹整理成倒置状态并进行输送上料;注液机构驱动注液针头刺穿烟弹的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烟弹的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因此加注烟液时不会漏液,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的烟弹,以避免加注烟液时发生漏液,以及提供一种电子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的烟弹,包括烟弹壳体、雾化头以及密封件,烟弹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雾化头设置在烟弹壳体的一端,密封件设置在烟弹壳体相对雾化头的另一端,雾化头与储液腔以及外界均连通,当烟弹通过注液针头进行注液时,注液针头刺穿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储液腔内的空气通过烟弹壳体设有雾化头的一端向外排出,并且在注液针头拔出之后,密封件在刺穿位置会形成自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件采用橡胶、硅胶或自愈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烟弹还包括通气管,密封件上设置有出烟孔,通气管收容于烟弹壳体内,且通气管的一端与密封件连接且与出烟孔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与雾化头连接且连通。

进一步地,烟弹还包括顶盖,顶盖盖设在烟弹壳体设有密封件的一端,顶盖上设有出烟口,出烟口与出烟孔连通。

进一步地,顶盖与密封件间隔设置,顶盖的内顶壁上对应出烟孔凸设有引流部,引流部与密封件之间留有间隙,出烟孔、引流部与密封件之间的间隙、顶盖的内腔以及出烟口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密封件在出烟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盲孔,盲孔用于减薄密封件在刺穿位置的厚度。

进一步地,雾化头包括发热装置和固定支架,发热装置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发热装置包括吸液件以及配合设置的发热件,吸液件分别与储液腔以及固定支架的内腔连通,吸液件用于吸取位于储液腔内的烟液,发热件位于固定支架的内腔中,发热件用于加热并雾化经吸液件吸取的烟液。

进一步地,烟弹壳体靠近雾化头的一端设有底座,雾化头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烟弹壳体的底座上,烟弹壳体的底座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分别与固定支架的内腔以及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的下部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安装孔,吸液件的两端嵌入在安装孔内,底座上朝向烟弹壳体的内部延伸设置有卡座,卡座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接槽,固定支架安装至卡座上并与卡座贴合,卡接槽与安装孔相配合,吸液件的两端还卡入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雾化头还包括两个电极接触片,发热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接触片电性连接,底座上对应两个电极接触片设置有两个通槽,每个电极接触片远离发热件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弯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电池组件以及上述的烟弹,烟弹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当烟弹通过注液针头进行注液时,注液针头刺穿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储液腔内的空气通过烟弹壳体设有雾化头的一端向外排出,并且在注液针头拔出之后,密封件在刺穿位置会形成自密封,因此加注烟液时不会漏液。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弹的注液方法和实施注液方法的注液机构,以避免加注烟液时发生漏液,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方法,用于给电子烟的烟弹进行注液,烟弹包括烟弹壳体、雾化头以及密封件,烟弹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雾化头设置在烟弹壳体的下端,密封件设置在烟弹壳体相对雾化头的上端,雾化头与储液腔以及外界均连通,注液方法包括:将烟弹倒置;注液针头刺穿烟弹的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烟弹的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在完成注液之后,将注液针头拔出,密封件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

进一步地,烟弹设置密封件一端的质量较设置雾化头一端的质量大,通过振动的方式将烟弹倒置。

进一步地,注液方法还包括:将烟弹倒置后,通过振动的方式将烟弹朝向注液针头所在位置输送上料;在输送上料时,将位于最前端的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多个烟弹进行分离,使多个烟弹之间相互分隔开;将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烟弹夹取和搬送至注液位置处,使多个烟弹分别与多个注液针头相对应,以利用多个注液针头分别给多个烟弹进行注液。

进一步地,注液方法还包括:将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烟弹夹取和搬送至传送治具上进行放置;将放置有多个烟弹的传送治具传送至注液位置处。

进一步地,注液方法还包括:把注液完成的多个烟弹从传送治具上取出,以实现对多个烟弹的收料。

进一步地,注液方法还包括:把注液完成的多个烟弹从传送治具上取出后放入空置的收料治具中。

进一步地,驱动注液针头上行以刺穿烟弹的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注液方法的注液机构,用于给烟弹进行注液,烟弹包括烟弹壳体、雾化头以及密封件,烟弹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雾化头设置在烟弹壳体的下端,密封件设置在烟弹壳体相对雾化头的上端,雾化头与储液腔以及外界均连通,注液机构包括多个注液针头、多个注液泵和驱动气缸,每个注液针头对应连接一个注液泵,驱动气缸用于驱动多个注液针头向上移动,使注液针头刺穿烟弹上的密封件进入储液腔,以向储液腔中加注烟液。

进一步地,注液机构还包括导向板、固定板和锁紧板,导向板、固定板和锁紧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导向板用于定位多个注液针头,固定板用于固定多个注液针头,由驱动气缸驱动导向板、固定板和锁紧板向上移动,从而驱动多个注液针头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注液针头上行时刺穿烟弹上的密封件进入储液腔,注液针头下行时从烟弹中拔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烟弹的注液方法,将烟弹倒置注液,注液针头刺穿密封件并伸入烟弹壳体内,以向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储液腔内的空气通过烟弹壳体设有雾化头的一端向外排出,使储液腔内的气压平衡,并且在注液针头拔出之后,密封件在刺穿位置会形成自密封,因此加注烟液时不会漏液,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注液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注液方法的注液机构,多个注液针头向上移动,使注液针头刺穿烟弹上的密封件进入储液腔,以向储液腔中加注烟液,因此加注烟液时不会漏液,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机构,以将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多个烟弹分隔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料机构,用于将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多个烟弹分隔开,分料机构包括定位槽、定位气缸、抵接气缸和分料气缸,定位槽的侧壁上于靠近定位槽的入口端设有缺口,定位气缸连接有夹头,夹头与缺口相对应,抵接气缸连接有抵接块,抵接块与定位槽的前端相对应,分料气缸设置在定位槽下方,分料气缸连接有多个分料杆,多个分料杆用于插入相邻的烟弹之间以使多个烟弹之间相互分隔开。

进一步地,在烟弹上料至定位槽时,定位气缸带动夹头缩回,上料的烟弹进入定位槽中,抵接气缸带动抵接块伸入定位槽内,抵接块与上料至定位槽中位于最前面的一个烟弹抵接,抵接块用于控制上料至定位槽中的烟弹的数量;在定位槽内上料有预定数量的烟弹时,定位气缸带动夹头伸出,夹头穿过缺口并与定位槽内最靠近入口端的一个烟弹抵紧,抵接气缸带动抵接块缩回;在进行分料时,分料气缸带动多个分料杆上移,多个分料杆从下至上分别挤压插入相邻的烟弹之间,使定位槽内的烟弹彼此之间相互分隔开。

进一步地,分料机构还包括抵压气缸,抵压气缸连接有抵压板,在烟弹上料至定位槽内以及通过多个分料杆将定位槽内的烟弹分隔开时,抵压气缸带动抵压板移动至定位槽正上方以将烟弹限定在定位槽内,当烟弹在定位槽内被多个分料杆分隔开之后,抵压气缸带动抵压板从定位槽正上方移开。

进一步地,定位气缸垂直于定位槽的侧壁且水平布置,抵接气缸设置于定位槽的延长线上且水平布置,分料气缸垂直于定位槽的底壁且竖直布置。

进一步地,分料杆的个数比进入定位槽内的烟弹的个数少1。

进一步地,分料气缸还包括连接块和调节板,多个分料杆固定在调节板上,调节板与连接块连接,并且可以沿竖直方向调节与连接块的相对位置以调节多个分料杆插入定位槽内的深度。

进一步地,分料机构还包括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定位槽外侧且针对定位槽前端的虚体位置,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虚体位置有烟弹时,则判断烟弹上料至定位槽。

进一步地,当抵接气缸带动抵接块伸入定位槽内以控制上料至定位槽中的烟弹的数量时,虚体位置位于与抵接块抵持的烟弹位置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料机构,分料气缸设置在定位槽下方,分料气缸连接有多个分料杆,多个分料杆用于插入相邻的烟弹之间以使多个烟弹之间相互分隔开,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烟的烟弹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烟弹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中烟弹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中烟弹的烟弹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烟弹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烟弹的雾化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烟弹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烟弹在剖视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烟弹在组装完成后进行注液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注液设备的总布局图之一。

图11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总布局图之二。

图12为图10中注液设备去除振动盘上料机构和传送带之后的布局图。

图13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分料机构的布局图之一。

图14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分料机构的布局图之二。

图15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夹取搬送机构的布局图之一。

图16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夹取搬送机构的布局图之二。

图17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机构的布局图。

图18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注液机构的布局图。

图19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机构和注液机构的组合布局图之一。

图20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机构和注液机构的组合布局图之二。

图21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机构、注液机构和收料机构的组合布局图之一。

图22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机构、注液机构和收料机构的组合布局图之二。

图23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收料机构的布局图之一。

图24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收料机构的布局图之二。

图25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带的布局图之一。

图26为图10中注液设备的传送带的布局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同时存在居中的元件。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一种用于储存烟液的烟弹10,适合应用于电子烟中。烟弹10包括烟弹壳体11、雾化头12、通气管13以及密封件14。雾化头12设置在烟弹壳体11的下端,密封件14密封设置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密封件14的中部位置设有出烟孔141。通气管13沿烟弹壳体11的轴向设置在烟弹壳体11内。通气管13的上端与密封件14相接且与出烟孔141连通,具体地,通气管13的上端插设在出烟孔141内。通气管13的下端与雾化头12相接且与雾化头12连通。烟弹壳体11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111。储液腔111由通气管13、烟弹壳体11、雾化头12以及密封件14之间的空间限定形成。

雾化头12包括发热装置121和固定支架122,发热装置121安装在固定支架122上。发热装置121用于从储液腔111中吸取烟液并加热烟液,使烟液雾化,形成的烟雾通过通气管13以及出烟孔141排出以供用户吸食。

发热装置121可以包括吸液件123以及与吸液件123配合设置的发热件124,吸液件123分别与储液腔111以及固定支架122的内腔连通,吸液件123用于吸取位于储液腔111内的烟液,将烟液从储液腔111吸入雾化头12内,进液通道如图7中的虚线箭头A所示。发热件124位于固定支架122的内腔中,发热件124可以绕设在吸液件123上,发热件124用于加热并雾化经吸液件123吸取的烟液。吸液件123可以是棉花、玻纤、棉布、泡沫金属、多孔陶瓷、泡沫石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发热件124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片、发热膜、发热盘、发热管或者发热块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22的下部其中一相对两侧壁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安装孔125,吸液件123的两端沿固定支架122的横向嵌入在安装孔125内,发热件124绕设在吸液件123的中部位置。固定支架122的上部设有筒状的定位部126,定位部126设有与固定支架1222的内腔连通的通孔127,通孔127的孔径大小与通气管13的下端的外径相匹配,通气管13的下端插入通孔127中。如此,发热装置121产生的烟雾可以经由通孔127排向上方的通气管13,且烟雾不会从通孔127和通气管13之间的缝隙外泄。

在本实施例中,烟弹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112,烟弹壳体11的下端设有底座113,雾化头12和通气管13从烟弹壳体11上端的开口112置入烟弹壳体11内,且雾化头12通过固定支架122安装在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上,然后密封件14将开口112密封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底座113上朝向烟弹壳体11的内部延伸设置有卡座116,每个卡座116上均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接槽117,固定支架122安装至卡座116上并与卡座116贴合,卡接槽117与固定支架122的安装孔125相配合,具体地,固定支架122卡设在二卡座116之间,固定支架122设置有安装孔125的相对两侧壁与二卡座116相贴合,安装孔125与对应的卡接槽117对准,吸液件123的两端还卡入卡座116的卡接槽117后伸入储液腔111内,固定支架122的另一相对两侧壁与烟弹壳体11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将雾化头12安装在烟弹壳体11内部的下端位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卡接槽117的支撑作用下,吸液件123与底座113之间留有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烟弹壳体11的下端也可以是开口状的,即烟弹壳体11的下端不设置底座113,可以在雾化头12上形成底座,当雾化头12安装至烟弹壳体11的下端时,雾化头12上的底座插接于烟弹壳体11的下端并将烟弹壳体11下端的开口密封,这样也是可以的。

进一步地,雾化头12还包括一对电极接触片128,发热件124的两端的引脚分别与两个电极接触片128电性连接,而两个电极接触片128之间是相互电性绝缘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极接触片128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29,发热件124的每一端的引脚卡入相应的卡槽129中,从而与对应的电极接触片128形成电性连接。两个电极接触片128设置在固定支架122的另一相对两侧,固定支架122由绝缘材料制成,两个电极接触片128通过固定支架122电性绝缘。此外,请参阅图2、图7和图8,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上设有两个通槽114,每个电极接触片128的另一端从相应的通槽114中穿出而外露,然后再将电极接触片128外露的端部折弯,即可将电极接触片128固定在底座113上。具体地,电极接触片128包括本体1281以及设置在本体1281下端一侧的安装部1283。本体1281的上端以及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部1285。固定支架122的另一相对两侧设置有安装窗口(图未标出),卡接部1285伸入安装窗口内与固定支架122的内壁相抵持,从而使得电极接触片128安装在固定支架122上。卡槽129开设在本体1281下端的另一侧。本体1281的下端位于卡槽129的一侧还开设有让位槽1287,让位槽1287为卡槽129的槽壁提供了让位空间,从而便于卡槽129对于发热件124的引脚的卡持。安装部1283从底座113上相应的通槽114中穿出而外露,然后再将安装部1283折弯,即可将电极接触片128固定在底座113上。

另外,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上设有进气孔115,气体能够从烟弹壳体11外部经由进气孔115进入到雾化头12内。当使用电子烟时,外部进入到电子烟内的气体可以经由进气孔115进入到固定支架122的内腔中,发热装置121加热烟液使其雾化产生烟雾,该气体与烟雾混合之后经由通气管13排出而被用户所吸食,气流通道如图7中的虚线箭头B所示。进气孔115位于二卡座116之间,由于在卡接槽117的支撑作用下,吸液件123与底座113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吸液件123不会堵塞进气孔115。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定支架122安装电极接触片128的相对两侧壁与烟弹壳体11的内壁贴合设置,因此,储液腔111中的烟液只能通过吸液件123的吸取才能进入雾化头12内,而烟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当吸液件123中吸满烟液时,储液腔111中的烟液不会再被吸取进入雾化头12内。因此,储液腔111中的烟液不会通过通气管13以及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上的通槽114和进气孔115流出烟弹壳体11外。

进一步地,烟弹10还包括顶盖15,顶盖15盖设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并将密封件14盖住,顶盖15上设有出烟口151,出烟口151与密封件14上的出烟孔141连通。如此,用户可以通过顶盖15进行吸食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顶盖15上设置的出烟口151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具体地,可以在烟弹壳体11的两侧设置第一凸起118,而在顶盖15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一凹槽152,这样当顶盖15盖设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时,通过第一凹槽152与第一凸起118的相互扣接配合,可使顶盖15连接到烟弹壳体11上。顶盖15的内周壁上向内凸伸有抵持部(图未标出),当抵持部与密封件14相抵持时,顶盖15安装到位。抵持部的设置使得顶盖15的顶壁和密封件14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出烟孔141能够通过所述间隙与出烟口151连通。顶盖15的内顶壁上沿顶盖15的轴向向下凸设有引流部153,引流部153与出烟孔141相对设置,出烟口151位于引流部153的相对两侧。当顶盖15安装到位时,顶盖15的顶壁与密封件14之间间隔设置,引流部153与密封件14之间留有间隙,烟雾依次通过出烟孔141、引流部153与密封件14之间的间隙、顶盖15的内腔以及出烟口151流出,如此,可以防止烟雾直冲出烟口151,造成用户呛烟。

进一步地,烟弹10还包括保护盖16,保护盖16盖设在烟弹壳体11的下端并覆盖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可以在烟弹壳体11上设置第二凸起119,而在保护盖16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凹槽161,这样当保护盖16盖设在烟弹壳体11的下端时,通过第二凹槽161与第二凸起119形成导向作用,便于保护盖16安装到烟弹壳体11上。

请参阅图3、图7至图8,本实施例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件14,通气管13的上端与密封件14上的出烟孔141连接且连通。具体地,密封件14可以由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软性材质制成,可以是高弹态聚合物,例如橡胶或硅胶,密封件14还可以由自愈合材料制成,因此,密封件14可以被尖锐的物体刺穿,且在尖锐的物体拔出后,可以自动恢复后再次密封。密封件14的作用在于密封储液腔111,防止储液腔111中的烟液在运输、存储或者使用过程中泄漏。而且,密封件14还用于在烟弹10组装完成之后,通过注液针头61刺穿密封件14,向储液腔111内注入烟液,并在注液针头61拔出后,自动恢复,再次密封储液腔11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4于出烟孔14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盲孔142,盲孔142的位置与顶盖15上设置的出烟口151的位置相对应。盲孔142的设置可以减薄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的厚度,使得注液针头61可以更容易地刺穿密封件14,而密封件14的其余部分仍保有较大厚度,使密封件14与烟弹壳体11的上端之间的密封连接更稳固。而且,密封件14的上端还向外突出形成限位部143,当密封件14安装至烟弹壳体11的上端时,密封件14的下端挤压插入烟弹壳体11内,限位部143与烟弹壳体11的上端表面相抵靠,使得密封件14安装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并可以防止密封件14被过渡塞入烟弹壳体11内。当注液针头61沿着顶盖15的出烟口151和密封件14的盲孔142所在位置刺穿并伸入烟弹壳体11内时,即可通过注液针头61向储液腔111内注入烟液。具体地,注液针头61内设有注液通道611,注液针头61的端部设有注液口612,烟液从注液针头61内设置的注液通道611注入,并从注液针头61端部的注液口612流出至储液腔111中。在完成注液之后,将注液针头61拔出,由于密封件14是由高弹态聚合物或自愈合材料制成,在注液针头61拔出之后,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会形成自密封效果,不会留下孔洞,因此不会发生漏液。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移除顶盖15进行注液操作,使注液针头61从密封件14的盲孔142所在位置刺穿并伸入烟弹壳体11内进行注液,在完成注液之后,顶盖15再盖设在烟弹壳体11的上端并将密封件14盖住。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烟弹10以及与烟弹10电性连接的电池组件(图未示)。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体以及收容于电池壳体内的电池本体。烟弹10与电池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例如,烟弹10可以至少部分地收容于电池壳体内并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在将烟弹10与电池组件进行组装时,先将保护盖16移除,再将烟弹壳体11移除保护盖16的一端插入电池壳体内即可。而且,当烟弹10与电池组件相接时,电池组件与发热件124之间通过外露的电极接触片128电性连接,电池组件可以为发热件124提供电源输出。

进一步地,电池组件还包括气压感应器(图未示),气压感应器用于检测感知当用户使用电子烟进行抽吸动作时,吸气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而反馈到与之信号连接的控制板(图未示),控制板根据该信号判断出用户是否抽吸或抽吸时的力度大小,即可对烟弹10进行电能输出或者调节对烟弹10的电能输出大小,从而使发热装置121对烟液进行雾化产生烟雾或者调节烟雾量的大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气流传感器来替代气压感应器,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抽吸时产生的气流变化,进而反馈给控制板,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判断出用户是否抽吸或抽吸时的力度大小。

实施例三

请结合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还提供一种注液方法,用于给电子烟的烟弹10进行注液,烟弹10包括烟弹壳体11、雾化头12以及密封件14,烟弹壳体11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111,雾化头12设置在烟弹壳体11的下端,密封件14设置在烟弹壳体11相对雾化头12的上端,雾化头12与储液腔111以及外界均连通。该注液方法包括:

将烟弹10倒置;

注液针头61刺穿烟弹10的密封件14并伸入烟弹壳体11内,以向烟弹10的储液腔111内注入烟液;

在完成注液之后,将注液针头61拔出,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

具体地,密封件14可以由高弹态聚合物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或者,也可以由自愈合材料制成,在注液针头61拔出之后,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会形成自密封效果,不会留下孔洞,因此不会发生漏液。

实施例四

请结合图10至图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还提供一种注液设备,用于给电子烟的烟弹10进行注液,烟弹10包括烟弹壳体11、雾化头12以及密封件14,烟弹壳体11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111,雾化头12设置在烟弹壳体11的下端,密封件14设置在烟弹壳体11相对雾化头12的上端,雾化头12与储液腔111以及外界均连通。该注液设备包括:

振动盘上料机构20,用于通过振动的方式把烟弹10整理成倒置状态并进行输送上料;

注液机构60,用于驱动注液针头61刺穿烟弹10的密封件14并伸入烟弹壳体11内,以向烟弹10的储液腔111内注入烟液,并在完成注液之后,还用于驱动注液针头61从烟弹10中拔出,在注液针头61拔出之后,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设备还包括:

分料机构30,用于接收上料的烟弹10,并将位于最前端的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多个烟弹10进行分离,使多个烟弹10之间相互分隔开;

夹取搬送机构40,用于将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烟弹10夹取和搬送至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上进行放置;

传送机构50,用于将放置有多个烟弹10的传送治具51传送至注液机构60所在的位置处,使多个烟弹10分别与注液机构60上设置的多个注液针头61相对应,以利用多个注液针头61分别给多个烟弹10进行注液;

收料机构70,用于把注液完成的多个烟弹10从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上取出,以实现对多个烟弹10的收料。

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的数量均各为两个,即采用两套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每套的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每次可向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上搬送放置三个烟弹10,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总共可以放置六个烟弹10,即每次可同时对六个烟弹10进行注液操作,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每套的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可向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上搬送放置的烟弹10数量可以不限于三个,传送机构50的传送治具51上总共可以放置不限于六个烟弹10,每次可同时对不限于六个烟弹10进行注液操作。或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的各自数量可以不限于两个,例如,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的数量可以均各为一个,即只有一套的振动盘上料机构20、分料机构30和夹取搬送机构40,每次可同时进行注液的烟弹10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具体地,请参阅图10至图12,振动盘上料机构20包括圆振21、第一直振22和第一传感器23。圆振21的前端连接第一直振22,第一传感器23设置在第一直振22上方,第一传感器23用于检测第一直振22中是否缺料,当第一直振22中缺料时,圆振21启动进行上料;当第一直振22中烟弹10充足时,圆振21停止工作。烟弹10在经过圆振21上料时,圆振21会把烟弹10整理成统一的倒置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烟弹10设置密封件14一端的质量较设置雾化头12一端的质量大,圆振21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将烟弹10整理成统一的倒置状态,使得密封件14在下,雾化头12在上,如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入料的烟弹10还未装上保护盖16,在注液完成之后,再由人工或机器盖上保护盖16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盘上料机构20还包括料仓24、第二直振25和第二传感器26。烟弹10可以先倒入料仓24中,料仓24大概能存储4000个料,料仓24中存储的料的数量较圆振21中存储的料的数量多,从而减少向振动盘上料机构20中投料的频次,提高自动化水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料仓24中存储的料不限于4000个。第二直振25设置在料仓24下方,第二直振25用于将料仓24中的烟弹10通过振动的方式送到圆振21。料仓24在面向主机台一侧设置挡板(图未示),挡板可以防止过多的烟弹10从料仓24进入第二直振25中。第二传感器26设置在圆振21上方,第二传感器26用于检测圆振21中是否缺料,当第二传感器26检测到圆振21中没料时,料仓24通过下方的第二直振25将料送到圆振21;当圆振21中烟弹10充足时,第二直振25停止工作。然后圆振21会把烟弹10整理成统一的倒置状态后送入第一直振22,第一直振22再将已经整理成统一倒置状态的烟弹10以振动的方式输送至分料机构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23和第二传感器26均是光传感器。

具体地,请参阅图13至图14,分料机构30包括定位槽31、定位气缸32、抵接气缸33和分料气缸34。定位槽31的入口端与振动盘上料机构20的前端相接,具体地,定位槽31的入口端与振动盘上料机构20的第一直振22的前端相接。定位槽31的一个侧壁311上于靠近定位槽31的入口端设有缺口312。定位气缸32垂直于定位槽31的侧壁311且水平布置,定位气缸32连接有夹头321,夹头321与缺口312相对应。抵接气缸33设置于定位槽31的延长线上且水平布置,抵接气缸33连接有抵接块331,抵接块331与定位槽31的前端相对应,定位槽31的前端与定位槽31的入口端相对设置,即前端和入口端分别为定位槽31的两端。分料气缸34设置在定位槽31下方,分料气缸34垂直于定位槽31的底壁且竖直布置,分料气缸34连接有多个分料杆341。分料杆341的个数比进入定位槽31内的烟弹10的个数少1,本实施例中,进入定位槽31内的烟弹10的个数是四个,则分料杆341的个数是三个。

在烟弹10上料至定位槽31时,定位气缸32带动夹头321缩回,同时抵接气缸33带动抵接块331从定位槽31的前端伸入定位槽31内,从振动盘上料机构20上料过来的烟弹10整齐排列进入定位槽31中,抵接块331与上料至定位槽31中位于最前面的一个烟弹10抵接,抵接块331用于控制上料至定位槽31中的烟弹1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在抵接块331的限定下,使得定位槽31内仅能容纳四个烟弹10。

分料机构30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36,第三传感器36设置在定位槽31的前端外侧,第三传感器36正对定位槽31前端的虚体位置,当抵接气缸33带动抵接块331从定位槽31的前端伸入定位槽31内以控制上料至定位槽31中的烟弹10的数量时,虚体位置位于与抵接块331抵持的烟弹10位置处。当通过第三传感器36检测到虚体位置有烟弹10时,则判断在定位槽31内上料有四个烟弹10,定位气缸32带动夹头321伸出,夹头321穿过缺口312并与定位槽31内最靠近入口端的一个烟弹10(即定位槽31内邻近振动盘上料机构20的那个烟弹10)抵紧,同时抵接气缸33带动抵接块331缩回,缩回的空间刚好可供四个烟弹10在定位槽31内分隔排列,即,缩回的空间刚好可供三个分料杆341插入。

然后,分料气缸34带动多个分料杆341竖直上移,定位槽31的底壁上设置有穿孔(图未示),使得该多个分料杆341可以经由这些穿孔从下至上分别挤压插入相邻烟弹10之间,使得在定位槽31内原本相互抵靠在一起的四个烟弹10彼此之间相互分隔开,由于定位槽31内最靠近入口端的一个烟弹10被夹头321抵紧而不能移动,因此剩下三个烟弹10在定位槽31内可以朝向定位槽31的前端(也即朝向抵接气缸33)移动,使定位槽31内的四个烟弹10彼此之间相互分隔开,相邻两个烟弹10之间分隔开的距离恰好是一个分料杆341的宽度,即定位槽31内的四个烟弹10等距离分隔。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抵接块331逐渐缩回的同时,分料杆341逐渐插入,如此,可以防止烟弹10在分料杆341的作用下倒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分料机构30还包括抵压气缸35,抵压气缸35连接有抵压板351,定位槽31开口朝上,在烟弹10进入定位槽31之前,抵压气缸35带动抵压板351移动至定位槽31正上方,具体地,抵压气缸35带动抵压板351由侧壁311外侧移动至定位槽31正上方,使得在烟弹10进入定位槽31内以及通过该多个分料杆341将各个烟弹10分隔开时,抵压板351始终位于烟弹10的正上方,由于抵压板351的存在,烟弹10可以被抵压板351限定在定位槽31内,不至于脱落或倒落。烟弹10在定位槽31内被该多个分料杆341分隔开之后,抵压气缸35即可带动抵压板351从定位槽31正上方移开,以利于夹取搬送机构40从定位槽31中取出烟弹10。值得注意的是,夹取搬送机构40从定位槽31中取出烟弹10时,夹头321始终与定位槽31内最靠近入口端的一个烟弹10即定位槽31内邻近振动盘上料机构20的烟弹10抵紧,夹取搬送机构40从定位槽31中夹取其余三个烟弹10。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气缸34还包括连接块342和调节板343,分料杆341有三个且固定在调节板343上,调节板343与连接块342连接,并且可以沿竖直方向调节与连接块342的相对位置,调节板343用于调节分料杆341插入定位槽31内的深度,分料气缸34可以带动连接块342上行或下行,调节板343在连接块342的带动下上行或下行,而分料杆341又在调节板343的带动下上行或下行。

具体地,请参图15至图16,夹取搬送机构40包括第一横向气缸41、第一横向轨道42、第一竖向气缸43、第一气爪44和第一提取件45,第一横向气缸41用于带动第一竖向气缸43沿着第一横向轨道42移动,第一竖向气缸43用于带动第一气爪44沿竖向移动,第一气爪44用于带动第一提取件45,第一提取件45包括两个可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的夹臂(图未标),每个夹臂的内表面与烟弹10的外形适配,每个夹臂上间隔设置有与被夹取的烟弹10数量相等的凹坑(图未示出),相邻的凹坑之间的距离正好为相邻的烟弹10之间被分料机构30分隔开的距离,第一提取件45的两个夹臂用于从分料机构30上夹取烟弹10。

利用夹取搬送机构40夹取和搬送烟弹10的过程如下:分料机构30的抵压气缸35带动抵压板351从定位槽31正上方移开,夹取搬送机构40的第一横向气缸41带动第一竖向气缸43沿着第一横向轨道42朝向分料机构30移动,待第一竖向气缸43移动到位于定位槽31正上方时,第一竖向气缸43带动第一气爪44沿竖向朝向定位槽31向下移动,待定位槽31上的烟弹10进入到第一提取件45的两个夹臂之间时,第一气爪44带动第一提取件45的两个夹臂相互靠近运动,从而将定位槽31上的烟弹10夹取。在烟弹10被夹取之后,第一竖向气缸43带动第一气爪44沿竖向向上移动,同时第一横向气缸41带动第一竖向气缸43沿着第一横向轨道42朝向传送机构50移动,待第一竖向气缸43移动到位于传送治具51正上方时,第一竖向气缸43带动第一气爪44沿竖向朝向传送治具51向下移动,待第一提取件45上夹取烟弹10放入到传送治具51上相应的凹槽54中时,第一气爪44带动第一提取件45的两个夹臂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将烟弹10松开并放置在传送治具51的凹槽54中。

承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个振动盘上料机构20、两个分料机构30和两个夹取搬送机构40,每个夹取搬送机构40用于从与之对应的分料机构30上夹取三个烟弹10,然后搬送和放置到传送机构50上。

具体地,请参阅图17,传送机构50包括传送治具51、传送气缸52和导轨53,传送气缸52用于带动传送治具51沿着导轨53移动,导轨53的两端设置有限位件(图未标),以限制导轨53的移动行程。传送治具51中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六个)放置烟弹10的凹槽54,凹槽54之间的间隙正好为烟弹10之间被分料机构30分隔开的距离。每个凹槽54的侧壁均安装有第四传感器55,第四传感器55用于检测凹槽54中是否有烟弹10,没有烟弹10则后续的注液时忽略没有烟弹10的凹槽54。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55是光传感器。夹取搬送机构40将夹取的烟弹10搬送和放置到传送治具51的凹槽54中,然后传送气缸52启动将传送治具51传送到注液机构60处进行注液。

具体地,请参阅图18,注液机构60包括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六个)注液针头61、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六个)注液泵62和驱动气缸63,每个注液针头61对应连接一个注液泵62。注液泵62具体可以是HB(混合式步进电机)注液泵,HB注液泵能精准控制注液量。驱动气缸63用于驱动该多个注液针头61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注液针头61的固定结构为三板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向板64、固定板65和锁紧板66,导向板64用于定位注液针头61,精准控制注液针头61的位置,固定板65内开设阶梯孔(图未示出),固定板65用于固定注液针头61,拧开螺丝将锁紧板66与固定板65拆开后,注液针头61可取出进行清洗。该注液设备每次可注一种成分的烟液,当需更换不同成分的烟液时,则需要拆下和清洗注液针头61和注液泵62。

请参图19至图22,当传送机构50通过传送治具51将烟弹10传送到注液机构60的注液针头61上方时,传送治具51上的多个烟弹10分别与注液机构60上设置的多个注液针头61一一相对应,驱动气缸63带动注液针头61上行,注液针头61经传送治具51底部的通孔(图未示出)刺穿烟弹10上的密封件14进入储液腔111,然后注液泵62启动开始加注烟液,注液时间大概2秒,注液速率是1ml/s。在完成注液之后,驱动气缸63带动注液针头61下行,将注液针头61拔出,在注液针头61拔出之后,每个烟弹10的密封件14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而不漏液。

本实施例中烟弹10采取倒置注液,即注液针头61由下向上从密封件14位置插入烟弹10的储液腔111进行注液,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向储液腔111内注入烟液时,储液腔111内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吸液件123、烟弹壳体11的底座113上设置的进气孔115排出,使储液腔111内的气压平衡,提高注液速率,并且,由于烟弹10是倒置的,因此,烟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下至上充满储液腔111,不会在注液过程中通过位于上方的吸液件123、进气孔115泄露。

另外,烟弹10的顶盖15上设置的出烟口151、密封件14上设置的盲孔142均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整个注液过程中仅需要保证所有烟弹10倒置即可,不需要区分每个烟弹10的左右方向,这样每个烟弹10与注液针头61相对应的位置都会是一个出烟口151,因此注液针头61可以从出烟口151和/或盲孔142插入,进而刺穿密封件14。

具体地,请参图23至图24,收料机构70包括第二横向气缸71、第二横向轨道72、第二竖向气缸73、第二气爪74、限位板75和第二提取件76,第二横向气缸71用于带动第二竖向气缸73沿着第二横向轨道72移动,第二横向气缸71可以是无杆气缸,第二竖向气缸73用于带动第二气爪74沿竖向移动,第二气爪74用于带动第二提取件76从传送治具51上夹取烟弹10,第二提取件76与第一提取件4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区别仅在于凹坑的数量不同,具体地,第二提取件76中凹坑的数量为六个,限位板75连接在第二气爪74下端,且位于第二提取件76的两个夹臂之间,且位于第二提取件76的上方。请参图21至图22,在注液时,收料机构70的限位板75位于传送治具51的上方,限位板75抵持传送治具51中的烟弹10,防止烟弹10在注液针头61插入至储液腔111时发生轴向位移。注液完成后,第二气爪74带动第二提取件76的两个夹臂相互靠近运动,从而夹取传送治具51上的烟弹10。在烟弹10被夹取之后,第二竖向气缸73带动第二气爪74沿竖向向上移动,同时第二横向气缸71带动第二竖向气缸73沿着第二横向轨道72朝向收料机构70移动,在第二竖向气缸73移动到位于收料机构70正上方后,第二竖向气缸73带动第二气爪74沿竖向朝向收料机构70向下移动,待第二提取件76上夹取的烟弹10放入收料机构70中时,第二气爪74带动第二提取件76的两个夹臂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将烟弹10松开并放置在收料机构70中。具体地,请参阅图25至图26,在本实施例中,收料机构70用于将注液完成的烟弹10收料至传送带80上。传送带80上设有平行排列的多个收料治具81,每个收料治具81中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六个)用于放置烟弹10的凹槽(图未标示),收料机构70把注液完成的烟弹10从传送治具51上夹取并传送至传送带80上方,然后放到收料治具81的凹槽中,方便由人工或机器再盖上保护盖16。保护盖16起到临时性的保护作用,用户在使用烟弹10时,将保护盖16移除即可。

传送带80可以由HB(混合式步进电机)电机82带动,HB电机82使得传送带80位移精准,HB电机82带动传送带80移动,将空置的收料治具81移动到收料位置,等待收料机构70将注液完成的烟弹10放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烟弹及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可以先将雾化头、通气管和密封件等部件组装至烟弹壳体,在组装完成之后,再通过注液针头刺穿密封件,向储液腔内注入烟液,在完成注液之后,将注液针头拔出,密封件在刺穿位置形成自密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注好烟液之后再组装雾化头时发生漏液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烟弹的注液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所申请的保护范围中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