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复合颗粒、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及香味吸取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14081发布日期:2021-10-22 22:5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复合颗粒、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及香味吸取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复合颗粒、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及香味吸取器。


背景技术:

2.已知一种在前端具备碳热源、通过碳热源的燃烧热对烟草填充材料进行加热的香味吸取器。香味吸取器所使用的碳热源能够通过对包含碳颗粒和粘合剂等添加剂的原料浆进行挤出成形并使之干燥来制造。
3.日本国特开昭62

224276号公报出于提高碳热源的燃烧性的目的而公开了一种碳热源的改良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日本国特开昭62

224276号公报公开了:如本技术的图1所示,原料浆1包含碳颗粒1a和含粘合剂的水溶液(分散剂)1b,将该原料浆1伸展成片状并使之干燥,将所得到的片材2粉碎,向所得到的粉碎物3中加入水而进行成形,并对所得到的成形体4进行干燥,由此来制造碳热源5。
4.wo2006/073065号公报公开了由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的组成物制造碳热源、以及该碳热源能够使碳热源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的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6.本发明人在按照日本国特开昭62

224276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碳热源时,遇到了难以成形的问题。因此,当增加在成形时添加的水的量(例如,相对于粉碎物以34质量%的量)并尝试进行成形时,在成形机上附着了成形材料(参照后述的比较例1)。当加入在成形时通常使用的量(例如,相对于粉碎物为30重量%)的水来进行成形时,难以成形,所得到的碳热源虽然在点火性上未见问题,但强度不足(参照后述的比较例2)。
7.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及易制造性优异、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优异的点火性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技术。
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9.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
10.使用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的料浆作为原料,形成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
11.对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成形,得到成形体;以及
12.使所述成形体干燥。
13.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合颗粒,其中,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
14.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过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方法制造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
15.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包含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碳热源的香味吸取器。
16.发明效果
1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涉及易制造性优异、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优异的点火性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技术。
附图说明
18.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方法的图。
19.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20.图3是表示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21.图4是表示香味吸取器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22.图5是表示复合颗粒a1的粒度分布的图表。
23.图6是表示复合颗粒a2的粒度分布的图表。
24.图7是表示复合颗粒a3的粒度分布的图表
25.图8是表示复合颗粒b的粒度分布的图表。
26.图9是复合颗粒a2的显微镜照片。
27.图10是复合颗粒b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对本发明详细进行说明,但以下的说明是出于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并不是有意限定本发明。
29.<1.碳热源的制造方法>
30.在一个方面中,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31.使用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的料浆作为原料,形成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
32.对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成形,得到成形体;以及
33.使所述成形体干燥。
34.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是通过碳热源的燃烧而对香味吸取器内的香味源进行加热的热源。香味吸取器内的香味源虽然被碳热源的燃烧热加热,但不燃烧。香味源通过加热而产生香味。在以下的说明中,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也被仅称为“碳热源”。
35.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图2示出了:
36.(1)准备原料浆1;
37.(2)由原料浆1形成复合颗粒6;
38.(3)对复合颗粒6进行成形而得到成形体7;
39.(4)使成形体7干燥而得到干燥的成形体8。
40.干燥的成形体8既可以原样用作碳热源,也可以在施以必要的加工之后用作碳热源。在图2中,原料浆1由碳颗粒1a、碳酸钙颗粒1c和含粘合剂的水溶液(分散剂)1b构成。
41.以下,详细说明“原料浆的准备”、“复合颗粒的形成”、“成形”、“干燥”这些步骤。
42.(原料浆的准备)
43.原料浆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
44.碳颗粒可以使用通常用作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原料的碳颗粒。具体而言,碳颗粒可以使用能够通过点火来燃烧的任意的碳颗粒。碳颗粒优选为活性炭颗粒,更优选为具有1000~2500m2/g的bet比表面积的活性炭颗粒。碳颗粒具有优选为2~100μm、更优选为5~50μm的平均粒径。在此,“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基于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d50。
45.碳颗粒可以使用市售的活性炭颗粒,例如可列举kuraray coal sa2300(平均粒径:6.6μm,bet比表面积:2100~2400m2/g,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kuraray coal pw

y(粒径:45μm以下,bet比表面积:1300~1500m2/g,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kuraray coal sa1500(平均粒径:6.19μm,bet比表面积:1600~1800m2/g)。碳颗粒既可以使用一个种类,也可以将多个种类组合使用。
46.碳颗粒相对于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优选以20~90质量%、更优选以30~60质量%的量包含于料浆。在本说明书中,“固形物”是指使液体从料浆蒸发之后残留的成分(即,不挥发物)。即,“固形物”是料浆变为复合颗粒或碳热源的状态时残留的成分。因而,在“固形物”中,不仅包含以固体状态存在于料浆中的成分(碳颗粒、碳酸钙颗粒),还包含被溶解在料浆中但在使料浆干燥之后残留的成分(粘合剂)。
47.碳酸钙颗粒可以使用通常与碳颗粒组合用作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原料的碳酸钙颗粒。碳酸钙颗粒能够使燃烧生成物的量、特别是一氧化碳的生成量降低。
48.碳酸钙颗粒例如可以使用振实密度为0.3~1.0g/cm3的颗粒。振实密度是指向100ml的容器中以平满状态(即,松状密度的状态)填充颗粒,并追加等量的颗粒,在振实180次(施加振动)之后测定出的密度。碳酸钙颗粒具有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的平均粒径。碳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越小越优选,因此其下限值不特别受到限定,例如为0.2μm。在此,“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基于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d50。
49.碳酸钙颗粒可以使用市售的碳酸钙颗粒,例如可列举carpinf(平均粒径:3μm,振实密度:0.66g/cm3,矢桥工业株式会社)。碳酸钙颗粒既可以使用一个种类,也可以将多个种类组合使用。
50.碳酸钙颗粒相对于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优选以5~75质量%、更优选以40~70质量%的量包含于料浆。
51.碳颗粒与碳酸钙颗粒的粒径比例如可以设为10:1~1:10。碳颗粒与碳酸钙颗粒的质量比例如可以设为5:1~1:5。
52.粘合剂可以使用通常用作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原料的粘合剂。粘合剂使料浆中的颗粒(碳颗粒以及碳酸钙颗粒)相互粘合,起到提高碳热源的强度的作用。粘合剂溶解在料浆中。
53.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纤维素衍生物或藻酸盐等。作为纤维素衍生物,例如可列举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
54.粘合剂相对于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优选以3~15质量%、更优选以5~10质量%的量包含于料浆。
55.在后述的“效果”一栏中也会叙述,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平均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尖锐的复合颗粒制造碳热源,因此即使降低粘合剂的含有量,也能够制造具有足够强度的
碳热源。因而,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使粘合剂含有量如上所述地降低。粘合剂含有量的降低会使得碳颗粒及碳酸钙颗粒的含有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碳热源的点火性。
56.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与料浆中所含的液体的质量之比(以下,也称为固液比)优选为1:1~1:9,更优选为1:2~1:4。料浆中所含的液体一般来说是水。
57.在按照背景技术一栏所记载的现有技术文献的方法(参照图1)使原料浆伸展成片状的情况下,就料浆而言,为了能够使之伸展成片状,需要使液体的质量与固形物的质量之比(固液比)较大。另一方面,在不使料浆片状化,而是直接微粒化而形成复合颗粒的情况下,就料浆而言,可以使液体的质量与固形物的质量之比(固液比)小。通过使固液比较小,能够缩短之后用于使水分蒸发的干燥时间,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58.(复合颗粒的形成)
59.使用上述原料浆形成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0~120μm。
[0060]“平均粒径d50”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基于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d50。“半高宽”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基于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半高宽。“半高宽”是指半高全宽。
[0061]
复合颗粒的形成可以通过能够形成具有上述粒径及上述半高宽的颗粒的任意方法来进行。复合颗粒的形成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将料浆直接微粒化的技术来进行,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喷雾干燥来进行。优选地,复合颗粒的形成可以通过对料浆进行喷雾干燥来进行。喷雾干燥是将液体或料浆向气体中呈雾状地喷雾,并迅速使之干燥而制造颗粒的技术。
[0062]
更优选地,复合颗粒的形成可以通过将料浆用喷雾器或喷雾喷嘴向加热气体中喷雾,并瞬间使之干燥而形成微粒来进行。在喷雾干燥的说明中,“迅速使之干燥”或“瞬间使之干燥”这些表述是指喷雾的液滴在存在于空中的期间(即,落到地面之前)就完成干燥。更优选地,复合颗粒的形成可以通过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器将料浆进行喷雾干燥,即通过借助转盘型的喷雾器(旋转喷雾器)的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料浆的液滴向加热气体中喷雾,并瞬间使之干燥而形成微粒来进行。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器适于形成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尖锐的复合颗粒。
[0063]
在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器的情况下,通过将喷雾条件及干燥条件例如设定如下,能够形成具有上述平均粒径d50及上述半高宽的复合颗粒。
[0064]
盘径:60~200mm
[0065]
盘转数:8000~30000rpm
[0066]
料浆的排出速度:15~160l/h
[0067]
出口(颗粒出来之处)的热风温度:80~150℃
[0068]
如上所述,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小,粒度分布尖锐。若对这样的复合颗粒进行成形,则能够将复合颗粒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由此,能够使所制造的碳热源的强度提高,并且能够提供优异的点火性。
[0069]
复合颗粒优选具有球状的形态。在此,“球状的形态”是指从复合颗粒的显微镜照片求出的平均真圆度为0~0.2
×
d[μm](在此,d指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d50)的形态。“平均真圆度”是指20个复合颗粒的真圆度的平均值。“真圆度”是指在利用两个同心的几何学圆夹住对象颗粒的显微镜图像时同心的两个圆的间隔最小的情况下的两个圆的半径之差
(jis b 0621:1984)。
[0070]
若如上所述地通过喷雾干燥来制造复合颗粒,则通常全部的复合颗粒均能具有球状的形态。这样,若对全部具有球状形态的复合颗粒进行成形,则能够更高密度地进行成形。注意,在背景技术一栏所记载的现有技术文献中,通过将原料浆伸展成片状并将所得到的片材粉碎来制造复合颗粒(参照图1)。因此,在现有技术文献中,复合颗粒不具有球状的形态。
[0071]
另外,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复合颗粒优选具有光滑的表面。若如上所述地通过喷雾干燥来制造复合颗粒,则通常全部的复合颗粒均能具有光滑的表面。这样,若对全部具有光滑表面的复合颗粒进行成形,则能够更高密度地进行成形。注意,在背景技术一栏所记载的现有技术文献中,通过将原料浆伸展成片状并将所得到的片材粉碎来制造复合颗粒(参照图1)。因此,在现有技术文献中,复合颗粒不具有光滑的表面。
[0072]
(成形)
[0073]
将上述复合颗粒与水混合,并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成形。
[0074]
与复合颗粒混合的水的量优选设为与之后的成形操作相适的水分量。与复合颗粒混合的水的量相对于复合颗粒优选为33~67质量%,更优选为38~57质量%。即,混合物优选的是包含复合颗粒和相对于复合颗粒为33~67质量%的水的混合物,混合物更优选的是包含复合颗粒和相对于复合颗粒为38~57质量%的水的混合物。
[0075]
水将存在于复合颗粒的表面的粘合剂溶解,由此起到使复合颗粒相互粘合的作用。因而,水优选均匀地存在于复合颗粒的表面。优选地,通过一边使复合颗粒流动一边将水向复合颗粒的表面喷雾以使水布满复合颗粒的整个表面来准备混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一边搅拌复合颗粒一边将水向复合颗粒的表面喷雾来准备混合物。
[0076]
若混合物中所含的水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具有容易成形的优点以及能够使所制造的碳热源的强度提高的优点。
[0077]
在混合物中,复合颗粒有时容易相互附着而凝集。因此,也可以在对混合物进行成形前,打散复合颗粒的凝集,或是将复合颗粒分级,仅挑选规定尺寸以下的复合颗粒。
[0078]
成形可以使用在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成形方法来进行。成形例如可以通过压缩成形、挤出成形或冲裁成形来进行。成形优选通过压缩成形、更优选通过压片成形来进行。成形例如可以以得到具有0.6~1.0g/cm3的密度的成形体的方式进行。成形时的压力例如可以设为1~5kn。
[0079]
成形体优选假定被装入圆柱状的香味吸取器而具有圆柱或多棱柱的形状。
[0080]
(干燥)
[0081]
使成形体干燥,制造出干燥的成形体(干燥成形体)。干燥可以通过加热干燥来进行。例如,可以使成形体在100~200℃下干燥20~60分钟。加热温度在干燥期间既可以在上述加热温度的范围内保持一定,也可以以温度在上述加热温度的范围内上升的方式变动。干燥成形体的水的比例例如可以设为10质量%以下。
[0082]
干燥成形体可以原样用作碳热源。或者,干燥成形体可以根据需要而实施倒角加工,或是实施在点火面上设置槽(例如十字槽)的加工。可以将这样的加工后的成形体用作碳热源。倒角加工有助于使碳热源的角部难以产生破裂或缺损。槽加工有助于点火性的提高。
[0083]
如上所述,干燥成形体由于是通过将复合颗粒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来进行制造,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干燥成形体即使实施倒角加工、槽加工等加工,也难以产生破裂或缺损,适于加工。
[0084]
(碳热源的一个例子)
[0085]
图3中示出的碳热源的一个例子。图3所示的碳热源10具有圆柱形状。碳热源10以前端面11被配置于香味吸取器的前端的方式装入香味吸取器。
[0086]
如图3所示,碳热源10具有前端面11、与前端面11对置的基端面12、用于向香味吸取器主体的内部供给空气的通气路13、外周面14、设置于前端面11的槽部15、形成于前端面11与外周面14之间的第一倒角部16和形成于基端面12与外周面14之间的第二倒角部17。
[0087]
通气路13沿碳热源10的中心轴c设置,并以贯通碳热源10的方式设置。通气路13使前端面11与基端面12连通。通气路13的前端面11侧的部分与槽部15形成一体。通气路13既可以通过将成形体制作成具有贯通孔的中空圆柱状来设置,也可以通过在将成形体制作成实心圆柱状之后用钻头开设贯通孔来设置。
[0088]
槽部15从前端面11侧观察整体上形成为“十”字状。槽部1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十”字状。槽部15的个数是任意的。另外,槽部15整体所成的形状可以设为任意形状。例如,多个槽部15以通气路13为中心朝向外周面14呈放射状地延伸。另外,槽部15跨前端面11和外周面14而从它们凹入形成。槽部15以与通气路13连通的方式设置。
[0089]
碳热源10可以形成为以下的尺寸。碳热源10的全长(碳热源10在中心轴c方向上的长度)例如在5~30mm的范围内、优选在8~18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碳热源10的直径(碳热源10在与中心轴c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例如在3~15mm的范围内、优选在5~10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槽部15在碳热源10的中心轴c方向上的深度(长度)例如在1~5mm范围内、优选在2~4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槽部15的宽度(内径)例如在0.5~2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通气路13的内径例如在0.5~4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0090]
碳热源10也可以不具有通气路13。在该情况下,优选在香味吸取器主体(即保持架)上形成多个通气用的小孔。在用户对香味吸取器进行吸取的情况下,经由该小孔向保持架内及处于保持架内的香味源供给空气。
[0091]
(效果)
[0092]
上述方法不具有碳热源难以成形的问题,易制造性优异。另外,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制造具有较高的强度及优异的点火性的碳热源。
[0093]
在上述方法中,用于制造碳热源的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平均粒径小,粒度分布尖锐。若使用这样的复合颗粒制造碳热源,则认为能够将复合颗粒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由此能够实现较高的强度及优异的点火性。
[0094]
而且,在上述的方法中,由于通过上述复合颗粒的使用可保证碳热源的强度,因此即使降低粘合剂的含有量,也能够制造具有足够强度的碳热源。粘合剂含有量的降低会使得碳颗粒及碳酸钙颗粒的含有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碳热源的点火性。
[0095]
<2.复合颗粒>
[0096]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1.碳热源的制造方法>一栏所记载的“复合颗粒”。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
150μm的复合颗粒。优选地,提供一种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平均粒径d50为10~12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
[0097]
<3.碳热源>
[0098]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通过<1.碳热源的制造方法>一栏所记载的方法制造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如上所述,碳热源具有较高的强度及优异的点火性。例如,碳热源能够具有140~250n的强度及0.6~1.0g/cm3的密度。优选地,碳热源能够具有140~250n的强度及0.7~0.9g/cm3的密度。
[0099]
碳热源若具有140n以上的强度,则具备足够的强度来作为香味吸取器的碳热源。碳热源的密度是与点火性相关的指标,越是低密度则点火性越好。点火性不仅取决于碳热源的密度,还取决于碳颗粒的种类等其他因素,但在碳热源的密度例如为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使点火性较好。
[0100]
<4.香味吸取器>
[0101]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香味吸取器,其包含通过<1.碳热源的制造方法>一栏所记载的方法制造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
[0102]
图4中示出了装有图3所示的碳热源的香味吸取器的一个例子。
[0103]
图4所示的香味吸取器20具备从吸口端21a延伸至前端21b的圆筒状的保持架21、设置于保持架21的前端21b的碳热源10、设置于碳热源10的下游的香味源22、在保持架21的内侧夹设在其与香味源22之间的铝贴合纸23和在保持架21的内侧设置于吸口端21a侧的过滤嘴部24。注意,在图4所示的香味吸取器20中,香味源22与过滤嘴部24之间是空洞。
[0104]
碳热源10燃烧而产生的热能够将配置于碳热源10的下游的香味源22加热,释放出香味。
[0105]
保持架21是将纸卷为圆筒形而形成的纸管。铝贴合纸23是将铝贴在纸上而形成的,与通常的纸相比耐热性及热传导性有所提高。通该铝贴合纸23,即使在对碳热源10点火时,保持架21的纸管也不会燃烧。保持架21的中心轴c与碳热源10的中心轴c一致。
[0106]
香味源22在与碳热源10邻接的位置设置于碳热源10的下游。香味源22可以使用能够通过加热而释放出香味的任意的香味源。例如,可以通过将烟叶等烟草材料成形为片状,对该烟片打出折皱状的皱纹而做成波形的烟片,并将该波形的烟片以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空气流路的方式集中在一起而形成为圆筒体,来制备香味源22。另外,香味源22可以使用由烟草提取物形成的颗粒或烟叶本身。即,作为香味源22,可以采用香烟中使用的普通烟丝、鼻烟中使用的粒状烟草、成卷烟草、成形烟草等任意的烟草填充材料。成卷烟草是将片状的再生烟草成形为卷状而得到的,在内部具有流路。另外,成形烟草是将粒状烟草用模具进行成形而得到的。或者,作为香味源22,也可以采用使多孔质材料、非多孔质材料的承载体承载烟草香味或烟草香味以外的香味的香味源。香味源22既可以在用纸卷为圆筒状之后装入香味吸取器20中,也可以在收容于金属制或纸制的筒中之后装入香味吸取器20中。
[0107]
过滤嘴部24由香烟中通常使用的过滤嘴构成。过滤嘴部24可以由各种种类的填充材料形成。过滤嘴部24例如由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半合成纤维的填充材料构成,但作为填充材料,并不限定于此。填充材例如可以使用棉、麻、马尼拉麻、椰子、灯心草等植物纤维、羊毛、羊绒等动物纤维、人造丝等纤维素类再生纤维、尼龙、聚酯、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或者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物质。过滤嘴部24的构成要素除了可以是上述由醋酸纤维
素纤维构成的填充物以外,还可以是含木炭的木炭过滤嘴、加入木炭以外的粒状物的过滤嘴。另外,过滤嘴部24也可以是将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段体沿轴向连接而成的多段构造。
[0108]
<5.另一方面的方法>
[0109]
在另一方面中,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110]
通过对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的料浆进行喷雾干燥而形成复合颗粒;
[0111]
对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成形,得到成形体;以及
[0112]
使所述成形体干燥。
[0113]
上述方法可以按照与<1.碳热源的制造方法>一栏所记载的步骤同样的步骤来实施。
[0114]
若按照上述方法通过喷雾干燥形成复合颗粒,则能够形成平均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尖锐的复合颗粒。优选地,能够形成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若对这样的复合颗粒进行成形,则能够将复合颗粒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由此,能够使所制造的碳热源的强度提高,并且能够提供优异的点火性。
[0115]
<6.优选实施方式>
[0116]
以下,集中示出优选实施方式。
[0117]
[a1]一种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
[0118]
使用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的料浆作为原料,形成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的复合颗粒;
[0119]
对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成形,得到成形体;以及
[0120]
使所述成形体干燥。
[0121]
[a2]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粒径d50为10~12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70~120μm。
[0122]
[a3]如[a1]或[a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半高宽为30~15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60~140μm。
[0123]
[a4]如[a1]~[a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具有球状的形态。
[0124]
[a5]如[a1]~[a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形成是通过对所述料浆进行喷雾干燥来进行的。
[0125]
[a6]如[a1]~[a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形成是通过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器对所述料浆进行喷雾干燥来进行的。
[0126]
[a7]如[a1]~[a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3~15质量%、优选以5~1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27]
[a8]如[a1]~[a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是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相对于所述复合颗粒为33~67质量%、优选为38~57质量%的水的混合物。
[0128]
[a9]如[a1]~[a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a)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液体的质量(b)的比率(a:b)为1:1~1:9,优选为1:2~1:4。
[0129]
[a10]如[a1]~[a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具有2~100μm、优选为5~50μm的平均粒径。
[0130]
[a11]如[a1]~[a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是活性炭颗粒。
[0131]
[a12]如[a1]~[a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20~90质量%、优选以30~6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32]
[a13]如[a1]~[a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具有100μm以下(例如,0.2~100μm)、优选为10μm以下(例如,0.2~10μm)的平均粒径。
[0133]
[a14]如[a1]~[a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5~75质量%、优选以40~7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34]
[a15]如[a1]~[a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粒径比为10:1~1:10。
[0135]
[a16]如[a1]~[a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质量比为5:1~1:5。
[0136]
[a17]如[a1]~[a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纤维素衍生物。
[0137]
[a18]如[a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
[0138]
[a19]如[a17]或[a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
[0139]
[a20]如[a1]~[a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压缩成形来进行。
[0140]
[a21]如[a1]~[a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压片成形来进行。
[0141]
[a22]如[a1]~[a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以得到具有0.6~1.0g/cm3、优选为0.7~0.9g/cm3的密度的成形体的方式进行。
[0142]
[a23]如[a1]~[a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施加1~5kn的压力来进行。
[0143]
[b1]一种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
[0144]
通过对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粘合剂和水的料浆进行喷雾干燥而形成复合颗粒;
[0145]
对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成形,得到成形体;以及
[0146]
使所述成形体干燥。
[0147]
[b2]如[b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
[0148]
[b3]如[b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均粒径d50为10~12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70~120μm。
[0149]
[b4]如[b2]或[b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半高宽为30~15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60~140μm。
[0150]
[b5]如[b1]~[b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具有球状的形态。
[0151]
[b6]如[b1]~[b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形成是通过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器对所述料浆进行喷雾干燥来进行的。
[0152]
[b7]如[b1]~[b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3~15质量%、优选以5~1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53]
[b8]如[b1]~[b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是包含所述复合颗粒和相对于所述复合颗粒为33~67质量%、优选为38~57质量%的水的混合物。
[0154]
[b9]如[b1]~[b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a)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液体的质量(b)的比率(a:b)为1:1~1:9,优选为1:2~1:4。
[0155]
[b10]如[b1]~[b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具有2~100μm、优选为5~50μm的平均粒径。
[0156]
[b11]如[b1]~[b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是活性炭颗粒。
[0157]
[b12]如[b1]~[b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20~90质量%、优选以30~6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58]
[b13]如[b1]~[b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具有100μm以下(例如,0.2~100μm)、优选为10μm以下(例如,0.2~10μm)的平均粒径。
[0159]
[b14]如[b1]~[b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相对于所述料浆中所含的固形物的质量以5~75质量%、优选以40~7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料浆。
[0160]
[b15]如[b1]~[b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粒径比为10:1~1:10。
[0161]
[b16]如[b1]~[b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质量比为5:1~1:5。
[0162]
[b17]如[b1]~[b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纤维素衍生物。
[0163]
[b18]如[b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
[0164]
[b19]如[b17]或[b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
[0165]
[b20]如[b1]~[b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压缩成形来进行。
[0166]
[b21]如[b1]~[b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压片成形来进行。
[0167]
[b22]如[b1]~[b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以得到具有0.6~1.0g/cm3、优选为0.7~0.9g/cm3的密度的成形体的方式进行。
[0168]
[b23]如[b1]~[b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通过施加1~5kn的压力来进行。
[0169]
[c1]一种复合颗粒,其中,包含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平均粒径d50为10~150μm,且半高宽为10~150μm。
[0170]
[c2]如[c1]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平均粒径d50为10~12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70~120μm。
[0171]
[c3]如[c1]或[c2]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半高宽为30~150μm,优选为50~150μm,更优选为60~140μm。
[0172]
[c4]如[c1]~[c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复合颗粒具有球状的形态。
[0173]
[c5]如[c1]~[c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粘合剂以3~15质量%、优选以5~1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复合颗粒。
[0174]
[c6]如[c1]~[c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颗粒具有2~100μm、优选为5~50μm的平均粒径。
[0175]
[c7]如[c1]~[c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颗粒是活性炭颗粒。
[0176]
[c8]如[c1]~[c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颗粒以20~90质量%、
优选以30~6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复合颗粒。
[0177]
[c9]如[c1]~[c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具有100μm以下(例如,0.2~100μm)、优选为10μm以下(例如,0.2~10μm)的平均粒径。
[0178]
[c10]如[c1]~[c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酸钙颗粒以5~75质量%、优选以40~70质量%的量包含于所述复合颗粒。
[0179]
[c11]如[c1]~[c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粒径比为10:1~1:10。
[0180]
[c12]如[c1]~[c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碳颗粒与所述碳酸钙颗粒的质量比为5:1~1:5。
[0181]
[c13]如[c1]~[c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纤维素衍生物。
[0182]
[c14]如[c1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
[0183]
[c15]如[c13]或[c14]所述的复合颗粒,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羧甲基纤维素。
[0184]
[d1]一种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其中,所述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是通过[a1]~[a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0185]
[d2]一种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其中,所述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是通过[b1]~[b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0186]
[d3]如[d1]或[d2]所述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其中,所述碳热源具有140~250n的强度及0.6~1.0g/cm3的密度。
[0187]
[d4]如[d1]~[d3]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用碳热源,其中,所述碳热源具有140~250n的强度及0.7~0.9g/cm3的密度。
[0188]
[e1]一种香味吸取器,其中,所述香味吸取器包含[d1]~[d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热源。
[0189]
[e2]一种香味吸取器,其中,具备:筒状的保持架,其从吸口端延伸至前端;[d1]~[d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热源,其设置于所述前端;以及香味源,其在所述保持架的内侧设置于所述碳热源的下游。
[0190]
[e3]如[e2]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所述香味吸取器还具备在所述保持架的内侧设置于所述吸口端侧的过滤嘴部。
[0191]
[e4]如[e2]或[e3]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所述香味吸取器还具备夹设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香味源之间的铝贴合纸。
[0192]
实施例
[0193]
[试验例1]复合颗粒
[0194]1‑
1.复合颗粒的制备
[0195]
<复合颗粒a1的制备>
[0196]
(1)料浆a1的制备
[0197]
作为碳颗粒,使用了活性炭颗粒、具体而言是kuraray coal sa2300(平均粒径:6.6μm,bet比表面积:2100~2400m2/g,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与kuraray coal pw

y(粒径:
45μm以下,bet比表面积:1300~1500m2/g,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的混合物(2:8的质量比)。作为碳酸钙颗粒,使用了carpin f(平均粒径:3μm,振实密度:0.66g/cm3,矢桥工业株式会社)。作为粘合剂,使用了羧甲基纤维素、具体而言是sunrose f10lc(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0198]
使用实验室搅拌器将由43质量%的碳颗粒、49.5质量%的碳酸钙颗粒和7.5质量%的粘合剂构成的固形物与水以1:3.5的固液比(质量比)混合,制备了料浆a1。
[0199]
(2)喷雾干燥
[0200]
对料浆a1进行喷雾干燥而制备了复合颗粒。喷雾干燥是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装置(rdl

050cm)进行的。具体而言,将原料浆送入高速旋转的转盘,利用离心力使液滴向加热气体中飞散而使之微粒化。由此,制备了复合颗粒a1(平均粒径(d50)76μm)。喷雾干燥条件如下。
[0201]
盘径:60mm
[0202]
盘转数:8000~13000rpm
[0203]
料浆的排出速度:15~30l/hour
[0204]
出口(颗粒出来之处)热风温度:80~120℃
[0205]
<复合颗粒a2的制备>
[0206]
(1)料浆a2的制备
[0207]
除了将由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构成的固形物与水以1:3的固液比(质量比)混合以外,按照与料浆a1的制备同样的步骤制备了料浆a2。
[0208]
(2)喷雾干燥
[0209]
对料浆a2进行喷雾干燥而制备了复合颗粒。喷雾干燥是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装置(sd

6.3r型,基伊埃工程技术株式会社(旧公司名:niro japan))进行的。具体而言,将原料浆送入高速旋转的转盘,利用离心力使液滴向加热气体中飞散而使之微粒化。由此,制备了复合颗粒a2(平均粒径(d50)94μm)。喷雾干燥条件如下。
[0210]
盘径:100mm
[0211]
盘转数:10000~30000rpm
[0212]
料浆的排出速度:20~40l/hour
[0213]
出口(颗粒出来之处)热风温度:100~150℃
[0214]
<复合颗粒a3的制备>
[0215]
对料浆a3进行喷雾干燥而制备了复合颗粒。喷雾干燥是使用旋转喷雾器方式的喷雾干燥装置(sdr

27,is

japan株式会社)进行的。具体而言,将原料浆送入高速旋转的转盘,利用离心力使液滴向加热气体中飞散而使之微粒化。由此,制备了复合颗粒a3(平均粒径(d50)110μm)。喷雾干燥条件如下。
[0216]
盘径:150mm
[0217]
盘转数:15000~25000rpm
[0218]
料浆的排出速度:70~160l/hour
[0219]
出口(颗粒出来之处)热风温度:100~140℃
[0220]
<复合颗粒b的制备>
[0221]
(1)料浆b的准备
[0222]
除了将由碳颗粒、碳酸钙颗粒和粘合剂构成的固形物与水以1:4.75的固液比(质
量比)混合以外,按照与料浆a1的制备同样的步骤制备了料浆b。
[0223]
(2)片状化
[0224]
对料浆b进行了片状化。片状化是使用cd(compactdisc)干燥机(西村铁工制)进行的。具体而言,实施了以下的步骤。
[0225]
在cd干燥机中,将刮板与转盘的间隙调整为0.2mm。将转盘加热到140℃,并使之以0.8rpm进行了旋转。将料浆向循环箱供给,并使用泵将循环箱内的料浆向转盘进行了喷雾。用刮板采集了在转盘上经过干燥的干燥物(片状)。
[0226]
(3)粉碎分级
[0227]
对所得到的干燥物(片状)进行了粉碎分级。粉碎是使用台式研磨机(wonderblender)进行的,分级是使用筛子进行的。具体而言,实施以下的步骤。
[0228]
对干燥物进行筛选,分级出了10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原料。将超过300μm的原料供给到粉碎装置进行了粉碎。重复进行分级与粉碎的操作,得到了具有100~300μm的目标粒径的粉碎物。将所得到的粉碎物称为复合颗粒b。
[0229]1‑
2.评价方法
[0230]
(1)粒度分布的测定
[0231]
对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复合颗粒a3及复合颗粒b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粒度分布是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lms

2000e(株式会社清新企业)进行的测定。
[0232]
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如下。
[0233]
测定方法:1.仅用压缩空气进行了空白测定。
[0234]
2.向干式单元加入了适量的试料。
[0235]
测定条件:测定范围0.20~20000.00μm
[0236]
压缩空气压力0.1mpa
[0237]
计测方法喷射型干式测定
[0238]
图5~7中分别示出了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及复合颗粒a3的粒度分布,图8中示出了复合颗粒b的粒度分布。
[0239]
(2)显微镜观察
[0240]
用光学显微镜对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复合颗粒a3及复合颗粒b进行了观察。图9中示出了复合颗粒a2的显微镜照片,图10中示出了复合颗粒b的显微镜照片。
[0241]1‑
3.评价结果
[0242]
从粒度分布的测定结果可知以下信息。复合颗粒a1的平均粒径d50为76μm,半高宽为62μm(参照图5)。复合颗粒a2的平均粒径d50为94μm,半高宽为103μm(参照图6)。复合颗粒a3的平均粒径d50为110μm,半高宽为137μm(参照图7)。复合颗粒b的平均粒径d50为221μm,半高宽为258μm(参照图8)。
[024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知以下信息。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及复合颗粒a3具有球状的形态,颗粒表面具有光滑的表面(参照图9)。复合颗粒a2的平均真圆度为11.5μm(0.12
×
d50)。另一方面,复合颗粒b由于是粉碎物,因此不具有球状的形态,不具有光滑的表面(参照图10)。复合颗粒b的平均真圆度为66.7μm(0.30
×
d50)。
[0244]
[试验例2]碳热源
[0245]
使用试验例1中制备出的复合颗粒制造了碳热源。由复合颗粒a1制造了碳热源a1,由复合颗粒a2制造了碳热源a2,由复合颗粒a3制造了碳热源a3,由复合颗粒b制造了碳热源b1及碳热源b2。
[0246]
碳热源a1、碳热源a2、碳热源a3、碳热源b1及碳热源b2的制造条件被集中示于表1。
[0247]
[表1]
[0248][0249]2‑
1.碳热源的制造
[0250]
<碳热源a1的制造>
[0251]
(1)加水
[0252]
向在试验例1中制备出的复合颗粒a1中添加了水。向70质量份的复合颗粒a1中添加了30质量份的水。即,相对于复合颗粒a1以43质量%的量添加了水。用洗瓶向复合颗粒a1中添加了水,使用ken mix搅拌器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了混合。由于复合颗粒发生了凝集,因此对凝集物进行了解碎。解碎是使用台式研磨机(wonder blender)进行的。由此,制备了混合物a1与水的混合物(母材)。在表1中,“水分量”表示混合物中的水的比例(质量%)。
[0253]
(2)分级
[0254]
使用筛子将复合颗粒a1与水的混合物(母材)分级为500μm以下。
[0255]
(3)成形
[0256]
对分级后的母材进行了压片成形。压片成形是使用压片成型机crec(菊水制作所社制)进行的。母材被成形为圆柱形状。具体而言,实施了以下的步骤。将分级后的母材供给到了定量供给机。使搅拌供料器以80rpm进行旋转,从定量供给机向搅拌供料器供给了母材。将搅拌供料器内的母材的量保持一定并使压片机旋转盘以15rpm进行旋转,实施压片。打压时的压力为1.5~3.0kn。
[0257]
(4)干燥
[0258]
对所得到的压片物进行了干燥。干燥是使用定温干燥器of

300s(asone制)进行的。具体而言,使压片物在100℃下干燥8.6分钟之后,在200℃下干燥了17.3分钟。
[0259]
(5)切削
[0260]
在干燥后的压片物上用钻头开设贯通孔,如图3所示地设置了通气路13。另外,使用切削装置mtc(装置名:碳成形品加工试验机,公司名:株式会社山本机械制作所)对干燥后的压片物实施了倒角加工以及十字加工。如图3所示,倒角加工对前端面11及基端面12双方进行,十字加工仅对前端面11进行。加工后,对通气路13进行鼓风,并且对通过十字加工而形成的槽部15进行了鼓风。由此,制造了碳热源a1。
[0261]
制造出的碳热源a1具有图3所示的形状,并具有以下的尺寸。
[0262]
全长(碳热源在中心轴c方向上的长度):13mm
[0263]
直径(碳热源在与中心轴c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6.49mm
[0264]
槽部15在中心轴c方向上的深度(长度):3.0mm
[0265]
槽部15的宽度(内径):0.6mm
[0266]
通气路13的内径:1.0mm
[0267]
<碳热源a2的制造>
[0268]
除了使用复合颗粒a2来代替复合颗粒a1以外,按照与碳热源a1的制造同样的步骤制造了碳热源a2。
[0269]
<碳热源a3的制造>
[0270]
除了使用复合颗粒a3来代替复合颗粒a1以外,按照与碳热源a1的制造同样的步骤制造了碳热源a3。
[0271]
<碳热源b1的制造(比较例1)>
[0272]
除了使用复合颗粒b来代替复合颗粒a1、以及相对于复合颗粒b以34质量%的量添加水以外,按照与碳热源a1的制造同样的步骤制造了碳热源b1。
[0273]
<碳热源b2的制造(比较例2)>
[0274]
除了使用复合颗粒b来代替复合颗粒a1以外,按照与碳热源a1的制造同样的步骤制造了碳热源b2。
[0275]2‑
2.评价方法
[0276]
(1)强度
[0277]
碳热源的强度是通过如下所述地对破坏强度进行测定而求出的。
[0278]
测定装置:shimazu ez

s 500n
[0279]
测力传感器最大加压量:500n
[0280]
压缩速度:10mm/min
[0281]
压缩件:前端部为v形的附接件
[0282]
由附接件以与碳热源垂直地设置的朝向对碳热源的侧部中心进行加压至其断裂,对断裂时的压力(破坏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破坏强度的值如下所述地评价了强度。
[0283]
〇:破坏强度140[n]以上
[0284]

:破坏强度80[n]以上且小于140[n]
[0285]
×
:破坏强度小于80[n]
[0286]
(2)点火性
[0287]
使用设置新丝的borgwalgt电热点火器,对碳热源的点火性进行了评价。
[0288]
将点火器的丝直接安装在了碳热源上。以点火器的丝的十字与碳热源的槽的十字重合的方式进行了直接安装。点火器的输出被设定为“强”。改变从将点火器的开关接通的
时刻到开始吸取为止的时间并进行了评价。吸取容量为55ml/2sec。在吸取结束时,使点火器离开碳热源。如果在第二次吸取时(15秒后)碳热源是红热的,则判断为点火。
[0289]
对配置在压片成型机的上杵侧的碳热源的面(前端面)进行了评价。碳热源的前端面通过十字加工而被分割为四个区域(岛部)(参照图3)。通过点火的岛部的数量对点火性进行了评价。
[0290]
〇:四个岛部点火的情况
[0291]

:两个或三个岛部点火的情况
[0292]
×
:一个岛部点火的情况或者未点火的情况
[0293]
(3)密度
[0294]
通过圆柱的直径及圆柱的高度计算了具有圆柱形状的碳热源的体积。另外,测定了碳热源的质量。通过体积及质量的值计算了碳热源的密度[g/cm3]。碳热源的密度是与点火性相关的指标,越是低密度则点火性越好。
[0295]2‑
3.评价结果
[0296]
表2中示出了评价结果。
[0297]
[表2]
[0298][0299]
关于碳热源a1、碳热源a2及碳热源a3的制造,不具有难以成形碳热源的问题,易制造性优异。另外,碳热源a1、碳热源a2及碳热源a3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点火性。用于制造碳热源a1、碳热源a2及碳热源a3的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及复合颗粒a3均是平均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尖锐。因此,能够将复合颗粒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由此,认为能够使所制造的碳热源的强度提高,并且能够提供优异的点火性。
[0300]
另一方面,在使用复合颗粒b制造碳热源时,难以成形。因此,当增加在成形时添加的水的量来制造碳热源b1时,成形材料(母材)容易附着于压片成型机,特别是,在利用压片成型机进行连续生产时,虽然初期能够制造碳热源,但是母材会逐渐附着于压片成型机的型腔内和压缩部,无法连续生产。制造出的碳热源b1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点火性,但是存在无法连续生产的问题。
[0301]
当使用复合颗粒b、加入在成形时通常使用的量的水(即,相对于复合颗粒b为30重量%的水)来制造碳热源b2时,难以成形,所得到的碳热源b2虽然在点火性上未见问题,但强度不足。
[0302]
复合颗粒b与复合颗粒a1、复合颗粒a2及复合颗粒a3相比,平均粒径大,半高宽也大。因此,无法将复合颗粒b在整个成形体的范围内以均匀的密度且高密度地成形,由此,认为会引起难以成形这一不良情况和制造出的碳热源的强度较低这一不良情况。而且,复合颗粒b是粉碎物,因此不具有球状的形态,另外其在表面具有凹凸,不是光滑的。这样的复合颗粒b的形状也被认为会影响成形难度和碳热源的强度的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