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679发布日期:2022-01-05 12:5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烟草燃烧的气溶胶中存在多种致癌物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并且气溶胶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对周围人群的身体也造成伤害,电子雾化装置应运而生。电子雾化装置与普通香烟具有相似的外观和口感,但通常不含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电子雾化装置作为代替香烟用品,多用于戒烟。
3.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目前供电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在抽吸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电池会向吸嘴方向造成冲击力,冲击力会使电池本身爆炸的粉末、电极顶针或雾化组件中的细小零部件冲向人嘴或人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爆炸对用户造成的安全隐患。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供电组件,包括壳体、支架;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支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开口,使所述壳体的收容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支架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电池,所述支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主导气槽;所述主导气槽将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
6.其中,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支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主导气槽;所述主导气槽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
7.其中,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支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主导气槽,两个所述主导气槽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所述主导气槽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
8.其中,所述主导气槽为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直通槽。
9.其中,所述主导气槽中部宽度变大从而形成一缓冲空间。
10.其中,所述支架的第二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导气槽,所述辅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主导气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
11.其中,所述主导气槽与所述辅导气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辅导气槽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主导气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
12.其中,所述连接槽将多个所述主导气槽直接连通;或所述连接槽将多个所述通孔直接连通。
13.其中,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主导气槽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起与所述辅导气槽连通。
14.其中,所述主导气槽和所述辅导气槽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泄压通道;所述开口用于装配usb接口并使所述usb接口暴露,所述usb接口的侧壁与所述开口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泄压通道通过所述空隙连通外界。
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组件。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供电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支架设置于收容腔中,支架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雾化组件。壳体远离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开口,使壳体的收容腔与外界连通;支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支架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电池,支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主导气槽;主导气槽将容置腔与开口连通。通过设置主导气槽,壳体远离支架的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将容置电池的容置腔与壳体端部的开口连通,使得电池爆炸时,通过主导气槽实现泄压,电池爆炸造成的冲击力背向用户,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池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第二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25.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27.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第二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3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3.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液态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组件1和供电组件2。
35.雾化组件1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雾化、电子雾化领域等。雾化组件1用于存储待雾化基质并雾化待雾化基质产生气溶胶,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待雾化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使用者抽吸,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也可应用于喷发胶设备,以雾化用于头发定型的喷发胶;或者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用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
36.供电组件2包括壳体20、气流传感器;壳体20形成有收容腔,气流传感器设置于收容腔中,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中气流变化以启动电子雾化装置。
37.雾化组件1与供电组件2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38.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雾化组件1包括壳体10、雾化器11,雾化器11包括雾化座111和雾化芯112;雾化座111设置在壳体10上,雾化芯112安装于雾化座111上。
40.壳体10的一端形成吸嘴部12。壳体10内还设置有出气通道13和储液仓14,储液仓14环绕出气通道13设置,出气通道13与吸嘴部12连通。其中,储液仓14用于储存液体,储液仓14可以由铝、不锈钢等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只需能够存储待雾化液体,不与之反应使其变质即可;储液仓14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41.雾化座111位于储液仓14远离吸嘴部12的一侧。具体地,壳体10在储液仓14远离吸嘴部12的一侧形成容置槽,雾化座111设置于容置槽内。雾化座111包括雾化顶座113和雾化底座114。雾化顶座113和雾化底座114之间可以通过卡扣配合结构进行连接。例如,可以在雾化顶座113上设置凸起,而在雾化底座114上设置卡槽;或者在雾化底座114上设置凸起,而在雾化顶座113上设置卡槽。在雾化顶座113与储液仓14之间设置有发热顶盖硅胶15,用于实现储液仓14与雾化顶座113之间的密封。雾化座111可以由陶瓷、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
制成,只需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雾化座111的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42.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配合形成雾化腔115,雾化腔115与出气通道13连通。在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用于实现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之间的密封,使之装配更加紧密,实现雾化腔115较好的气密性。密封件16的材质为硅胶、塑胶等。雾化芯112的两端搭接在雾化座111上,雾化芯112的中间部分悬空设置在雾化腔115中;即,雾化芯112设置于雾化腔115中。雾化芯112至少部分容置于雾化顶座113中,雾化顶座113设置在储液仓14和雾化芯112之间。在雾化芯112与雾化顶座113之间设置有陶瓷硅胶17,用于实现雾化顶座113与雾化芯112之间的密封。雾化顶座113上设置有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的一端连通储液仓14,另一端连接雾化芯112,使的储液仓14中的待雾化基质通过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导引至雾化芯112。雾化底座114上设置有进气口118,进气口118与雾化腔115连通,进气口118连通外界和雾化腔115。进气口118、雾化腔115、出气通道13形成雾化组件1的气流通道。
43.雾化芯112包括发热件和多孔件。储液仓14中的液体经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进入多孔件,多孔件利用毛细作用力将待雾化液体基质导引至发热件上,发热件对其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发热件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网、发热膜、发热线路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多孔件可以是多孔陶瓷,也可以是棉芯。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多孔陶瓷雾化芯112进行雾化。
44.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装置,在吸嘴部12进行抽吸时,外界空气通过雾化底座114上的进气口118进入雾化腔115,携带雾化腔115中的雾化芯112雾化好的气溶胶进入出气通道13,气溶胶到达吸嘴部12被用户吸食。
45.请参阅图3

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第二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供电组件2还包括电池21和支架22,电池21和支架22均设置于壳体20形成的收容腔中。电池21用于为雾化组件1供电,以使得雾化组件1能够雾化液态基质形成气溶胶。支架22具有连接部221,连接部221用于连接雾化组件1,雾化组件1上设置有与连接部221相应的连接结构,实现雾化组件1与供电组件2的可拆卸连接。
47.在壳体20远离连接部221的端部形成有开口23,使壳体20的收容腔与外界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壁,开口23可以为壳体20底壁上的通孔,壳体20的底壁可以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环形侧壁为可拆卸连接。支架22包括第一表面222和与第一表面222相背的第二表面223;支架22的第一表面222形成有容置腔224,容置腔224用于容置电池21;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3设置有主导气槽225;主导气槽225将容置腔224与开口23连通。通过设置主导气槽225,壳体20远离支架22的连接部22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23,将容置电池21的容置腔224与壳体20端部的开口23连通,使得电池21爆炸时,通过主导气槽225实现泄压,电池21爆炸造成的冲击力背向用户,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池21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48.具体地,在容置腔224靠近开口23一端设置有通孔226,主导气槽225的一端通过通
孔226与容置腔224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2远离连接部221的端部与壳体20形成有开口23的端部之间具有空腔24;主导气槽225靠近开口23的一端为敞口端,且该敞口端通过空腔24与开口23连通。主导气槽225的侧壁的端部与壳体20形成有开口23的端部间隔设置,形成空腔2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主导气槽225靠近开口23的一端为敞口端,且主导气槽225的侧壁的端部与壳体20形成有开口23的端部抵接,使得该敞口端与开口23直接连通。
49.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组件2还包括usb接口25,开口23用于装配usb接口25并使所述usb接口25暴露,usb接口25的侧壁与开口23之间具有空隙;主导气槽225与壳体20配合形成泄压通道,该泄压通道通过usb接口25的侧壁与开口23之间的空隙连通外界,实现泄压。将用于装配usb接口25的开口23进行复用,使开口23也能够进行泄压,提高供电组件2结构的紧凑性,减少制作供电组件2的工艺流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口23仅用于泄压,不用于装配usb接口25,开口23的具体设置方式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50.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26开设的尺寸越大越有利于电池21爆炸产生的气流通过开口23泄压;即,连通支架22的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3的通孔226使电池21暴露的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泄压;通孔226的具体开设方式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51.容置腔224靠近开口23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26;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主导气槽225。通孔226至少与一个主导气槽225连通;即,一个主导气槽225与一个通孔226连通,或者一个通孔226与两个或更多个主导气槽225连通;优选,一个主导气槽225与一个通孔226连通。当容置腔224靠近开口2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通孔226,通孔226设置于支架22短边方向的中间位置;此时,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可以设置有一个主导气槽225或多个主导气槽225,均与通孔226连通。当容置腔224靠近开口23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通孔226,在与支架22的长边垂直的方向上,多个通孔226对称设置,有利于电池21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泄压时气流平衡;此时相应地,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主导气槽225,多个主导气槽225在与支架22的长边垂直的方向上对称设置,有利于气流平衡。
52.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腔224靠近开口2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226,两个通孔226对称设置于支架22的两侧;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两个主导气槽225,两个主导气槽225对称设置于支架22的两侧;一个通孔226与一个主导气槽225连通。即,每个主导气槽225的一端通过一个通孔226与容置腔224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主导气槽225为沿着壳体20的轴向延伸的直通槽;其中,壳体20的轴向方向为支架22插入壳体20的方向,即壳体20的长度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导气槽225的延伸方向与壳体20的轴向呈一定夹角或主导气槽225沿曲线进行延伸,只需主导气槽225将通孔226与开口23连通即可。
53.在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导气槽227,辅导气槽227的一端与主导气槽225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导气槽225与辅导气槽227之间设置有连接槽228,通过连接槽228实现主导气槽225与辅导气槽227的连通;即,辅导气槽227的一端通过连接槽228与主导气槽225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
54.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槽228连通多个主导气槽225;连接槽228也可以直接将多个通孔226连通,由于多个通孔226在与支架22长边垂直方向上对称设置,连接槽228沿着壳体20的径向延伸。其中,壳体20的径向为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壳体20的轴向方向为支架22插入壳体20的方向。
55.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一个连接槽228、两个主导气槽225、两个通气孔226和多个辅导气槽227。连接槽228将两个通孔226连通,并使两个主导气槽225连通。两个主导气槽225均为沿着壳体20的轴向延伸的直通槽。连接槽228的延伸方向与主导气槽225的延伸方向垂直,即,连接槽228沿着壳体20的径向延伸。多个辅导气槽227的延伸方向与主导气槽225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一个辅导气槽227也是可以实现其分流作用,只是辅导气槽227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分流泄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辅导气槽227的延伸方向与主导气槽225的延伸方向呈一定夹角,例如30度

80度夹角,或主导气槽225沿曲线进行延伸,只需辅导气槽227的一端与主导气槽225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即可;辅导气槽227的具体设置方式及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辅导气槽227均匀分布于两个主导气槽225之间,有利于气流平衡。
56.请参阅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57.电池21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力从通孔226泄出。主导气槽225、辅导气槽227和连接槽228与壳体20配合形成泄压通道。气流在连接槽228分流,分别进入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支架22远离连接部221的端部与壳体20形成有开口23的端部之间具有空腔24;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靠近开口23的一端为敞口端,且该敞口端通过空腔24与开口23连通。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中的气流最终在开口23处汇聚,通过usb接口25的侧壁与开口23之间的空隙实现泄压。
58.请参阅图8

1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第二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9.在第二实施例中,供电组件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导气槽225、辅导气槽227和连接槽228的设置方式不同。
60.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两个主导气槽225、两个通气孔226,一个主导气槽225与一个通气孔226连通,两个主导气槽225均为沿着壳体20的轴向延伸的直通槽。在两个主导气槽225的中部宽度变大从而形成一缓冲空间229;即,主导气槽225在其延伸方向上,槽的宽度不均匀,在其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端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在主导气槽225中形成缓冲空间,有利于电池21爆炸时泄压。
61.在支架22的第二表面222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槽228、一个辅导气槽227。辅导气槽227通过连接槽228实现与主导气槽225的连通,实现辅导气槽227的一端与主导气槽225连通,另一端与开口23连通。两个连接槽228对称设置,一个连接槽228与一个主导气槽225连通,连接槽228与主导气槽225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30

80度。每个连接槽228的一端分别与一个主导气槽225连通,每个连接槽228的另一端汇聚在一起与辅导气槽227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两个连接槽228看成是一个连接槽228,只是连接槽228的形状为“v”型,连接槽22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导气槽225连通,在连接槽28发生弯折部分设置有开孔与辅导气槽227连通;即,连接槽228将多个主导气槽225直接连通,连接槽228的一端分别与多个主导气槽225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起与辅导气槽227连通。连接槽228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弧形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槽228的一端与缓冲空间229直接连通。
62.请参阅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63.电池21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力从通孔226泄出。主导气槽225、辅导气槽227和连接槽228与壳体20配合形成泄压通道。气流在两个通孔226分流,经两个连接槽228后汇聚进入辅导气槽227。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靠近开口23的一端为敞口端,且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的侧壁的端部与壳体20形成有开口23的端部抵接,使得该敞口端与开口23直接连通(参见图9)。主导气槽225和辅导气槽227中的气流最终在开口23处汇聚,通过usb接口25的侧壁与开口23之间的空隙实现泄压。
64.本技术中的供电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支架设置于收容腔中,支架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雾化组件。壳体远离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开口,使壳体的收容腔与外界连通;支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支架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电池,支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主导气槽;主导气槽将容置腔与开口连通。通过设置主导气槽,壳体远离支架的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将容置电池的容置腔与壳体端部的开口连通,使得电池爆炸时,通过主导气槽实现泄压,电池爆炸造成的冲击力背向用户,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池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6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