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装设有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8809发布日期:2022-02-12 13:0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及装设有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领域,特别是一种雾化器及装设有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一般在主机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空气会从主机底部的进气口流入,随后流经雾化芯,最后带动气溶胶流入用户口中。
3.由于仅设有一个进气口,导致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吸阻比较大,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十分低,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装设有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溶胶发生装置仅在底部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导致其吸阻比较大,出气量十分低,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包括壳体,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雾化芯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出气口,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雾化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朝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凹槽的槽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与所述雾化芯电性连接的雾化器电极,所述壳体设有进气结构,其包括第一进气槽,所述第一进气槽沿所述出气口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进气槽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其包括第一壳段以及与所述第一壳段一端连接的第二壳段,所述第一壳段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二壳段,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壳段远离所述第二壳段的一端,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第二进气槽,其沿所述出气口的径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壳段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进气槽设于所述第二壳段,所述第二进气槽与所述第一进气槽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壳段远离所述第一壳段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壳围设而成,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第三进气槽,其沿所述出气口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进气槽通过所述第三进气槽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8.进一步地,雾化管,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且该一端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雾化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发热丝,其安装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发热丝的两端伸出所述雾化管,并分别与所述雾化器电极连接;棉,其安装于所述发热丝,且位于所述雾化管内。
9.进一步地,还包括气道管,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出气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硅胶套,其内壁套设于所述雾化管靠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
外壁与所述气道管内壁相抵。
11.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套的外壁设有螺纹状凸起。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设有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其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器;主机,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一端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器,以使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一进气槽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13.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一端安装有与所述雾化器电极弹性接触的主机电极。
14.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表壳以及装设于所述表壳的内壳,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表壳周面,环绕所述内壳的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四进气槽,且所述第四进气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孔。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雾化器的壳体的外周面设置沿雾化器的出气口的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槽,且第一进气槽通过壳体底部的第一进气口与壳体内部用于容置雾化芯的容置空间连通,使得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空气不仅会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主机上设置的的第二进气口进入,还会从雾化器上设置的第一进气槽进入,从而减小了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19.图3是图1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爆炸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壳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27.1、雾化器;11、雾化芯;111、雾化管;1111、第一进气孔;113、发热丝;114、棉;12、壳体;121、容置空间;122、出气口;123、第一进气口;124、进气结构;1241、第一进气槽;1242、第二进气槽;1243、第三进气槽;125、顶壳;1251、第一壳段;1252、第二壳段;126、底座;1261、凹槽;127、倒角;13、气道管;14、密封硅胶套;15、硅胶座;16、固定片;17、防油座;18、雾化器电极;2、主机;21、第二进气口;22、机壳;221、表壳;222、内壳;2221、第四进气槽;22211、第二进气孔;23、主机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9.本实用新型提实施例供了一种雾化器1,如图1-4所示,雾化器1包括壳体12,壳体12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雾化芯11的容置空间121,壳体12顶部设有与容置空间121连通的出气口122,底部设有用于安装雾化芯11的凹槽1261,凹槽1261的槽底朝远离出气口122的方向延伸,凹槽1261的槽壁开设有与容置空间121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23,壳体12的底部安装有与雾化芯11电性连接的雾化器电极18。壳体12设有进气结构124,其包括第一进气槽1241,第一进气槽1241沿出气口122的轴向设置于壳体12的外周面,第一进气槽1241与第一进气口123连通。
30.本实施例通过在雾化器1的壳体12的外周面设置沿雾化器1的出气口122的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槽1241,且第一进气槽1241通过壳体12底部的第一进气口123与容置空间121连通,使得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空气不仅会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主机2上设置的的第二进气口21进入,还会从雾化器1上设置的第一进气槽1241进入,从而减小了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雾化器电极18用于将雾化芯11与主机2电性连接,以使主机2能驱动雾化芯11工作。
31.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壳体12包括顶壳125,其包括第一壳段1251以及与第一壳段1251一端连接的第二壳段1252,第一壳段1251的外轮廓大于第二壳段1252,出气口122设于第一壳段1251远离第二壳段1252的一端,进气结构124还包括第二进气槽1242,第二进气槽1242沿出气口122的径向设置于第一壳段1251的外周面,第一进气槽1241设于第二壳段1252,第二进气槽1242与第一进气槽1241连通。
32.具体地,为了方便雾化器1安装于主机2上,顶壳包括第一壳段1251以及外轮廓小于第一壳段1251的第二壳段1252。安装雾化器1时,仅需将第二壳段1252插入主机2中,直至第一壳段1251与主机2抵接即可,拆卸雾化器1时,仅需用力将雾化器1从主机2拔出即可,拆卸与安装十分方便。
33.由于第二进气槽1242是设置于第二壳段1252的,因此第一壳段1251与主机2抵接时会遮盖住第二进气槽1242。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在第一壳段1251的外周面设有沿出气口122径向设置的第二进气槽1242,且第二进气槽1242与第一进气槽1241连通,以此保证第二进气槽1242能流畅进气。
34.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壳体12还包括底座126,底座126安装于第二壳段1252远离第一壳段1251的一侧,凹槽1261设于底座126,容置空间121由底座126与顶壳125围设而成,进气结构124还包括第三进气槽1243,第三进气槽1243沿出气口122的径向设置于底座126的外周面,第一进气槽1241通过第三进气槽1243与第一进气口123连通。
35.具体地,为了增加气溶胶发生装置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减小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整体体积,其内部个部件都较为紧凑。因此,雾化器1安装于主机2后,底座126与主机2内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十分小,甚至与主机2内的零部件相抵,不利于进气。为了避免影响进气,本实施例在底座126的外周面设有沿出气口122的径向设置的第三进气槽1243,第一进气槽1241通过第三进气槽1243与第一进气口123连通。以此保证流畅进气。
3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进气结构124设有两个。
37.具体地,两个进气结构124可以增加进气量,进一步地减小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用户体验较好。
38.其中,两个进气结构124的相对位置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只要是沿壳体12的周向
间隔设置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两个进气结构124的相对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
39.优选地,如图1-4所示,两个进气结构124相对地设置。
40.具体地,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两个进气结构124会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最大程度地增加进气量,更进一步地减小了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
4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雾化芯11包括:雾化管111、发热丝113、棉114。雾化管111一端安装于第一进气口123处,且该一端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11,雾化管111另一端与出气口122连接。发热丝113安装于雾化管111内,发热丝113的两端分别伸出雾化管111与雾化器电极18连接。棉114安装于发热丝113,且位于雾化管111内。
42.具体地,发热丝113加热吸附有气溶胶基质(图中未示出)的棉114时,会产生气溶胶,从进气结构124进入的空气,会经由第一进气孔1111进入雾化管111内部,进而带动气溶胶从出气口122排出并进入用户口中。
4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第一进气孔1111设有两个。
44.具体地,两个第一进气孔1111可以增加进气量,进一步地减小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用户体验较好。
45.其中,两个第一进气孔1111的相对位置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只要是沿雾化管111的周向间隔设置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两个第一进气孔1111的相对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
46.优选地,如图3-6所示,两个第一进气孔1111相对地设置。
47.具体地,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两个第一进气孔1111会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最大程度地增加进气量,减小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
48.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雾化器1还包括气道管13,气道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雾化管111与出气口122。
49.发热丝113加热吸有气溶胶基质(图中未示出)的棉114会产生高温地气溶胶,过热的气溶胶不但影响口感,还容易烫伤用户,为了避免用户吸入过热的气溶胶,本实施例设置有气道管13,气道管13能延长气溶胶的流通路径,从而使气溶胶能充分散热再进入用户口中,用户体验较好。
50.并且,气溶胶基质一般是储藏在容置空间121内,气道管13不仅能延长气溶胶的流通路径,还会增加容置空间121的大小,使雾化器1能存储更多的气溶胶基质,减少换雾化器1的次数,不仅降低了雾化器的使用成本,用户出门在外时,还不用时刻担心需要更换雾化器1,用户体验较好。
51.进一步地,如图2-6所示,雾化器1还包括密封硅胶套14,密封硅胶套14的内壁(图中未示出)套设于雾化管111靠近气道管13的一端,外壁(图中未示出)与气道管13内壁相抵。
52.密封硅胶套14能有效避免气道管13与雾化管111之间发生的漏气,进而避免雾化器1失效。
53.在优选实施例中,密封硅胶套14的外周面设有螺纹状凸起(图中未示出),以更好
地限制气道管13与雾化管111之间发生漏气这一现象的发生。
54.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雾化管111的中段套设有硅胶座15,且硅胶座15底部与底座126相抵接。
55.具体地,硅胶座15能防止容置空间121内的气溶胶基质顺着雾化管111流出,导致雾化器1失效。
56.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雾化器还包括固定片16,硅胶座15位于固定片16与底座126之间,且硅胶座15通过固定片16安装于底座126上,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雾化器1失效。
57.在优选实施例中,硅胶座15外周面设有螺纹状凸起(图中未示出),以更好地限制容置空间121内的气溶胶基质顺着雾化管111流出。
5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雾化管111的底部还设有防油座17。
59.具体地,防油座17能防止雾化管111内的气溶胶基质顺着雾化管111流出,导致雾化器1失效。
6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壳体12一侧与出气口122的连接位置设有朝壳体12一侧倾斜设置的倒角127。
61.具体地,为了增加气溶胶的口感,气溶胶需要得到充分地扩散。通过实施本实施例,气溶胶在经由气溶胶经由出气口122排入用户口中前,会于倒角127所在位置充分扩散。由此,本实施例能增加气溶胶的口感,用户体验较好。
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示了一种雾化器,如图1-4所示,通过在雾化器1的壳体12的外周面设置沿雾化器1的出气口122的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槽1241,且第一进气槽1241通过壳体12底部的第一进气口123与壳体12内部用于容置雾化芯11的容置空间连通,使得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空气不仅会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主机2上设置的的第二进气口21进入,还会从雾化器1上设置的第一进气槽1241进入,从而减小了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用户体验较好。
6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如图1、2、3、4、7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1及主机2。其中,雾化器1为上述实施例的雾化器1。主机2包括机壳22,机壳22一端用于安装雾化器1,以使机壳22与第一进气槽1241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机壳22设有与第一进气口123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1。
64.本实施例通过在主机2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1,使得用户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顶部吸气时,空气不仅会从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主机2上设置的第二进气口21进入,还会从雾化器1上设置的第一进气槽1241进入,从而减小了吸阻比,增加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出气量,用户体验较好。
65.在具体实施例中,图1、2、3、4、8所示机壳22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雾化器电极18弹性接触的主机电极23。
66.具体地,主机电极23与雾化器电极18弹性接触能使二者获得良好且稳定的接触状态,以确保气溶胶发生装置能长期稳定地运行,不会轻易断电失效。
67.在一实施例中,图1、2、3、4、9所示,机壳22包括表壳221及内壳222,第二进气口21设于表壳221的周面,环绕内壳222的周面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21连通的第四进气槽2221,且第四进气槽2221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口123连通的第二进气孔22211。
68.具体地,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21进入主机2,并于第四进气槽2221内流通,随后借由第四进气槽2221的槽底开设的第二进气孔22211进入雾化芯11内。
6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