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8828发布日期:2022-01-19 16:3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加热雾化技术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的雾化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电阻的热效应产生热能,热能再将液体加热雾化成为雾化蒸汽,现在广泛的应用在医疗、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类产品上。
3.目前,市面上普遍装有雾化液的雾化器大多是从雾化器的底部或者侧面进行注液,注液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把雾化器进行倾斜或颠倒,倾斜过程中由于重力、负压及渗透作用,容易将雾化液渗透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装置,更进一步的,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储液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
6.所述外壳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储液仓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其包括储液腔,且其顶部设有进液孔;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中并收容于所述储液仓内;
7.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对所述储液仓进行密封的密封件。
8.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底面向下延伸有用于插装到所述进液孔以对所述储液仓进行密封的密封部;
9.或者,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所述进液孔配合的密封凸起。
10.优选地,所述进液孔为柱状孔,所述密封部或所述密封凸起为柱状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储液仓包括顶壁、由所述顶壁周沿向下延伸的周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壁界定出用于供所述雾化安装组件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安装的容置腔。
12.优选地,所述顶壁设有贯穿其内外的导气筒,所述导气筒与所述导气通道连接;
13.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分别连通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导气筒。
14.优选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包括底座与安装座;
15.所述底座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支撑部;
16.所述安装座包括定位部、由所述定位部周沿向下延伸的嵌套部,所述嵌套部套设于所述支撑部外周,所述发热雾化组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嵌套部中。
17.优选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导液体、与所述导液体连接的发热体;
18.所述支撑部设有开口向上用于供所述导液体安装的第一卡槽,所述嵌套部设有开口向下用于套设在所述导液体外周的第二卡槽。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为u形槽、c形槽或半圆形槽。
20.优选地,所述储液仓与所述外壳卡扣连接。
21.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硅胶件。
22.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装置以及用于为所述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所述雾化装置为上述的雾化装置。
2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装置采用储液仓储存雾化液,该储液仓的顶部设置进液孔,从顶部注入雾化液,替代了传统雾化器从底部或侧面注油的方式,其注油方便,同时增加密封件对储液仓进行密封,提高气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漏油。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爆炸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安装组件与发热雾化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如图1-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储液仓2、雾化安装组件3、发热雾化组件4。外壳1设有导气通道11。
33.储液仓2收容于外壳1内,其包括储液腔a,且其顶部设有进液孔211;发热雾化组件4安装到雾化安装组件3中并收容于储液仓2内,雾化装置还包括收容于外壳1内用于对储液仓2进行密封的密封件5,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5为硅胶件,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制成,这里不做具有限定。
34.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由硬质的绝缘材料制备而成,譬如酚醛塑料、
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备而成。外壳1大体上为沿着一中心轴方向延伸的纵长结构,即其沿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在横截面内两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和厚度,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气孔,自出气孔的周沿向下延伸有导气管,该出气孔与导气管配合形成导气通道11。外壳1的下端为敞口,外壳1为中空结构,以形成供储液仓2以及密封件5安装的安装空间。该导气管可以为金属件,如不锈钢等制备而成,其为中空的圆管结构,当然,该导气管也可以采用稳定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备而成,其材质、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35.优选地,该储液仓2可以是由硬质的绝缘材料制备而成,譬如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备而成。储液仓2大体上为沿着一中心轴方向延伸的纵长结构,即其沿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在横截面内两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和厚度。该储液仓2可以是整体收容于外壳1内,也可以是上部收容于外壳1内,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该储液仓2与外壳1可以是卡扣连接,如储液仓2外周设有卡勾,外壳1内壁设有卡槽,二者卡扣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外壳1内壁设有卡勾,储液仓2外周设有卡槽,当然,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等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36.进一步的,该储液仓2包括顶壁21、由顶壁21周沿向下延伸的周壁22,顶壁21与周壁22界定出用于供雾化安装组件3与发热雾化组件4安装的容置腔。
37.进一步,该顶壁21设有贯穿其内外的导气筒23,导气筒23与导气通道11连接。
38.密封件5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51,通孔51分别连通导气通道11与导气筒23。可以理解的,导气管可以跟通孔51螺纹连接,或者安装到通孔51内形成过盈配合,该导气筒23可以是跟通孔51螺纹连接,或者安装到通孔51内形成过盈配合。当然,该导气筒23也可以穿设于该通孔51直接与导气管连接。
39.进一步的,顶壁21设有上述进液孔211,主体部的底面向下延伸有用于插装到进液孔211以对储液仓2进行密封的密封部52,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孔211可以是设置一个,或者设置多个,如可以是对称设置在导气筒23两侧的两个进液孔211。该进液孔211可以是柱状孔,如可以是圆孔结构,对应的,该密封部52可以柱状结构,如可以是圆柱体结构,或者,该进液孔211可以是内径向上逐渐缩小的台型结构,对应的,该密封部52可以是直径向下逐渐缩小的台型结构,可以提高气密封。进一步的,该密封部52的长度与进液孔211的孔深尺寸相近,或者密封部52的长度稍小于进液孔211的孔深尺寸。优选地,该顶壁21的上周沿向上延伸有环状部,主体部的底面抵接到环状部的上侧缘,使得该主体部下方与顶壁21上表面保留一定间隙。
4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内设有与进液孔211配合的密封凸起。可以理解的,雾化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密封件5,通过在外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向下的密封凸起,当储液仓2装入外壳1内时候,该密封凸起堵住进液孔211,对储液仓2进行密封,防止储液仓2内的雾化液渗出或漏出,该进液孔211可以是柱状孔,如可以是圆孔结构,该密封凸起可以是柱状结构,如圆柱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液孔211可以呈台体空腔结构,该密封凸起可以是台体结构。可以理解的,储油仓2上端有进液孔211方便从上端注液(或注油),与进液孔211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可以是单独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外壳1呈镶嵌结构,
或是直接在外壳1的内部形成凸起的密封凸起,或是与外壳1用环保胶水连接一起,目的是形成这种双层密封结构,可以更好的达到密封效果而防止漏油。可以理解的,该密封部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41.优选地,雾化安装组件3包括底座31与安装座32,其中,底座31包括基体311,基体311上设有支撑部312。
42.安装座32包括定位部321、由定位部321周沿向下延伸的嵌套部322,该定位部321上还设有与导气筒23连接的导气部323,该导气部323与导气筒23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方式进行固定。
43.进一步的,该嵌套部322套设于支撑部312外周,发热雾化组件4设于支撑部312与嵌套部322中。该底座31可以是金属件也可以是塑料件等,该安装座32可以是硅胶件。可以理解,该储液仓2的顶壁21与侧壁22的内侧、出气筒23的外周、基体211上侧面、支撑部312外周与安装座32外周相互配合界定出储液腔a。
44.发热雾化组件4包括导液体41、与导液体41连接的发热体42。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体42包括设于导液体41上的发热部421、与发热部421连接的导电部422。该导液体41可以柱状结构,也可以是块状结构,该导液体41由多孔陶瓷制得,可以理解的是,制得导液体41的材料还可以是发泡金属、多孔玻璃或硬质玻纤管等具有微孔毛细效应的多孔材料。当然,该导液体41还可以导液棉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45.该发热部421可以是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适当阻抗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46.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部421可以是缠绕在导液体41上的发热丝,该导电部422分别设于该发热丝的两端。
47.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42可以是片状的发热网,发热体42贴合固定于导液体41的雾化面上。该发热体42可以是弯曲形成盘状的发热丝或者是格栅状的发热片,该发热体42可以与导液体41烧结成一体结构以附着在上述雾化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42还可以是形成在导液体41的雾化面上的发热线路、发热轨迹、发热涂层或发热膜等。其结构形状可以有多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上述的发热网、发热丝、发热片、发热线路、发热轨迹、发热涂层或发热膜等与雾化面对应设置,使得雾化面和发热体42的距离最近,用于雾化液如烟油等快速到达发热轨迹雾化。可以理解的,该发热雾化组件4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48.进一步的,支撑部312设有开口向上用于供导液体41安装的第一卡槽3121,嵌套部322设有开口向下用于套设在导液体41外周的第二卡槽3221。优选地,第一卡槽3121与第二卡槽3221为u形槽、c形槽或半圆形槽。
49.优选的,该支撑部312可以是方体槽结构,其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一卡槽3121,对应的,该嵌套部322也可以是方体槽结构,其同样包括其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所述第二卡槽3221。该支撑部312的内腔与嵌套部322的内腔配合形成雾化腔b。可以理解的,该支撑部31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50.结合图5所示,导液体41可以延伸至储液腔a中进行导液。
51.结合图3与图4所示,底座31还包括贯穿基体311的进气孔313,该进气孔313、雾化腔b、导气部323、导气筒23以及导气通道11形成导气路径。进一步的,该底座31还包括贯穿基体311的过孔314,前述的导电部422穿设于该过孔314以与导电极连接,进行通电。
52.可以理解的,该雾化装置采用储液仓2储存雾化液,该储液仓2顶部设置进液孔,从顶部注入雾化液,替代了传统雾化器从底部或侧面注油的方式,其注油方便,同时增加密封件5对储液仓2进行密封,提高气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漏油。
53.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雾化装置以及用于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雾化装置为上述的雾化装置。
54.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吸嘴以及控制组件等,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发热体42与电源组件中的电池导通,进而控制发热体42发热产生热量,加热位于导液体41中的雾化液,从而产生气溶胶并释放到雾化腔b中,外部的新鲜空气进入导气路径,将气溶胶带出雾化装置,供用户享用。
55.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