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226发布日期:2022-01-05 12:5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降温设计,属于烟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烟制品中,无论是卷烟,还是加热非燃烧烟,在其结构的内部都需要设置降温设计,如加热非燃烧烟中的降温段等,应用时,通过降温设计对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一来能够避免过高温度的烟气灼伤使用者的口腔,二来可以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更加健康环保。
3.现有的降温设计多为一种圆筒结构,包括外包裹层及其内部填充的降温结构,常用的降温结构一般为多根并排布置的纤维束,这些降温结构虽然能取得一定的降温效果,但都存在以下缺陷:
4.只考虑了轴向的降温,虽然轴向与烟气的行进方向相近,但放弃了其余方向的降温通道,导致降温效果较弱。
5.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只能轴向降温、降温效果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多向降温、降温效果较强的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包括元外筒与元内体,所述元外筒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元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元外柱腔,该元外柱腔内塞入有元内体;
8.所述元内体平展后为一个平面体,该平面体经物理操作后塞入元外筒内以得到元内体;所述平面体包括经线、纬线与编织孔,所述经线、纬线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编织孔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且编织孔包括六边形的蜂窝孔。
9.所述物理操作是指挤压操作或折叠操作或压缩操作或堆叠操作。
10.所述编织孔只包括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蜂窝孔之间通过孔侧边相连接,且相邻的蜂窝孔共同一根孔侧边。
11.单个蜂窝孔至少与两个其余的蜂窝孔相邻。
12.单个蜂窝孔至多与六个其余的蜂窝孔相邻。
13.所述编织孔包括蜂窝孔与矩形孔,所述矩形孔所在的区域为矩形孔区,所述蜂窝孔所在的区域为蜂窝孔区,相邻的蜂窝孔区之间设置有矩形孔区;所述矩形孔区包括多个沿纬线方向设置的矩形孔。
14.所述蜂窝孔区的种类为两类,分别为蜂窝孔窄区与蜂窝孔宽区;
15.所述蜂窝孔窄区在经线方向的最大宽度等于单个蜂窝孔在经线方向的最大宽度;
16.所述蜂窝孔宽区在经线方向的最大宽度等于两个相邻的蜂窝孔在经线方向的最大宽度之和。
17.所述元内体包括内始部、内中部与内终部,所述内始部的顶边或底边与内中部的一端相连接,内中部的另一端与内终部的顶边或底边相连接。
18.所述内中部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该内中片为平面结构、弧面结构或扭曲结构;所述内始部、内终部均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19.内中部中位于最左端的内中片的顶边或底边与内始部相连接,内中部中位于最右端的内中片的顶边或底边与内终部相连接。
20.所述内中部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相邻的内中片的内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内夹角为锐角,相邻的内中片的外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外夹角为锐角,所有的中片内夹角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21.所述内始部的底边与一个内中片相连接,内终部的底边与另一个内中片相连接,内始部的顶边与内终部的顶边相连接,内始部、内终部之间夹成的始终夹角为锐角,该始终夹角与所有的中片外夹角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中,包括元外筒及其内部设置的元内体,其中,元内体平展后为一个平面体,该平面体经物理操作后塞入元外筒内以得到元内体;所述平面体包括经线、纬线与编织孔,所述经线、纬线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编织孔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且编织孔包括六边形的蜂窝孔,应用时,当烟气通过元外筒时,除了轴向的降温通道之外,还存在多个编织孔所构成的其余方位的降温通道,多方向的降温通道相互协作,不仅能够提升降温效果,还能利于确保烟气流通的顺畅,在此基础之上,加之得到元内体时的物理操作,如挤压操作、折叠操作、压缩操作或堆叠操作,能够进一步增加可调性,丰富降温通道的方向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多向降温,而且降温效果较强。
24.2、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中,编织孔既可以只包括蜂窝孔这一种孔,也可以包括蜂窝孔与矩形孔这两种孔,尤其当为后者时,蜂窝孔区与矩形孔区相协作,能够调整平面体上孔隙分布的密度,从而丰富降温通道的方向性,在此基础之上,再与物理操作带来的方位变化相配合,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降温通道的方向性变化,尤其当蜂窝孔区包括蜂窝孔窄区与蜂窝孔宽区时,效果更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性较强,降温通道的方向较丰富。
25.3、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中,元内体包括内始部、内中部与内终部,其中,内中部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内中片为平面结构、弧面结构或扭曲结构,内始部、内终部均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所述内始部的顶边或底边与内中部的一端相连接,内中部的另一端与内终部的顶边或底边相连接,应用时,内始部、内中部、内终部之间,以及内中部的内部,即每个内中片上,以及相邻的内中片之间,都能提供多方向的降温通道,更加丰富了非轴向的降温通道,大大提升了降温效果,此外,依次首尾相连接的内中片还能提升元内体对元外筒的支撑效果,确保使用中本装置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降温效果较好,而且稳定性较强。
26.4、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中,内中部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
中片,相邻的内中片的内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内夹角为锐角,相邻的内中片的外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外夹角为锐角,所有的中片内夹角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同时,内始部的底边与一个内中片相连接,内终部的底边与另一个内中片相连接,内始部的顶边与内终部的顶边相连接,内始部、内终部之间夹成的始终夹角为锐角,该始终夹角与所有的中片外夹角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该设计使得元内体在元外筒中展现为一种内外多尖端的构造,即向外围多尖端,向内也为多尖端,不仅能够对元外筒提供较佳的支撑效果,而且提升了内中片上编织孔与元外柱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其余方位的降温通道(编织孔构成)的降温效果,从而提升整体设计的降温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降温效果较好,而且支撑强度较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蜂窝孔区与矩形孔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元内体与元外筒相结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元内体与元外筒相结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元内体与元外筒相结合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中:元外筒1、元外柱腔11、元内体2、内始部21、内中部22、内终部23、内中片24、中片内夹角25、中片外夹角26、始终夹角27、平面体3、经线31、纬线32、编织孔33、蜂窝孔34、孔侧边341、矩形孔35、矩形孔区36、蜂窝孔区37、蜂窝孔窄区371、蜂窝孔宽区372。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参见图1—图5,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包括元外筒1与元内体2,所述元外筒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元外筒1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元外柱腔11,该元外柱腔11内塞入有元内体2;
35.所述元内体2平展后为一个平面体3,该平面体3经物理操作后塞入元外筒1内以得到元内体2;所述平面体3包括经线31、纬线32与编织孔33,所述经线31、纬线32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编织孔33由经线31、纬线32交织而成,且编织孔33包括六边形的蜂窝孔34。
36.所述物理操作是指挤压操作或折叠操作或压缩操作或堆叠操作。
37.所述编织孔33只包括蜂窝孔34,所述蜂窝孔34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蜂窝孔34之间通过孔侧边341相连接,且相邻的蜂窝孔34共同一根孔侧边341。
38.单个蜂窝孔34至少与两个其余的蜂窝孔34相邻。
39.单个蜂窝孔34至多与六个其余的蜂窝孔34相邻。
40.所述编织孔33包括蜂窝孔34与矩形孔35,所述矩形孔35所在的区域为矩形孔区36,所述蜂窝孔34所在的区域为蜂窝孔区37,相邻的蜂窝孔区37之间设置有矩形孔区36;所述矩形孔区36包括多个沿纬线32方向设置的矩形孔35。
41.所述蜂窝孔区37的种类为两类,分别为蜂窝孔窄区371与蜂窝孔宽区372;
42.所述蜂窝孔窄区371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等于单个蜂窝孔34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
43.所述蜂窝孔宽区372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等于两个相邻的蜂窝孔34在经线31
方向的最大宽度之和。
44.所述元内体2包括内始部21、内中部22与内终部23,所述内始部21的顶边或底边与内中部22的一端相连接,内中部22的另一端与内终部23的顶边或底边相连接。
45.所述内中部22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24,该内中片24为平面结构、弧面结构或扭曲结构;所述内始部21、内终部23均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46.内中部22中位于最左端的内中片24的顶边或底边与内始部21相连接,内中部22中位于最右端的内中片24的顶边或底边与内终部23相连接。
47.所述内中部22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24,相邻的内中片24的内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内夹角25为锐角,相邻的内中片24的外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外夹角26为锐角,所有的中片内夹角25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48.所述内始部21的底边与一个内中片24相连接,内终部23的底边与另一个内中片24相连接,内始部21的顶边与内终部23的顶边相连接,内始部21、内终部23之间夹成的始终夹角27为锐角,该始终夹角27与所有的中片外夹角26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4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50.本实用新型中的平面体3包括经线31、纬线32与编织孔33,其中,编织孔33由经线31、纬线32交织而成,优选经线31、纬线32的制造材料都为pla,该种材质不仅会产生吸温效应,以降低烟气的温度,同时,聚乳酸在受热时会产生收缩,降低其占用空间,该种形态变化与多方向的降温通道相辅相成,能使编织孔33涉及的降温通道更多样化,更能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间进行降温,此外,收缩变形的聚乳酸会缩小元内体2中各个组成部件的占用空间,拓宽烟气在元外筒1内可流经的空间,避免堵塞,确保烟气的通畅。
51.实施例1:
52.一种蜂窝仿真型降温元器件,包括元外筒1与元内体2,所述元外筒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元外筒1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元外柱腔11,该元外柱腔11内塞入有元内体2;所述元内体2平展后为一个平面体3,该平面体3经物理操作后塞入元外筒1内以得到元内体2;所述平面体3包括经线31、纬线32与编织孔33,所述经线31、纬线32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编织孔33由经线31、纬线32交织而成,且编织孔33包括六边形的蜂窝孔34。优选物理操作是指挤压操作或折叠操作或压缩操作或堆叠操作。
53.实施例2:
54.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55.所述编织孔33只包括蜂窝孔34,所述蜂窝孔34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蜂窝孔34之间通过孔侧边341相连接,且相邻的蜂窝孔34共同一根孔侧边341。单个蜂窝孔34至少与两个其余的蜂窝孔34相邻。单个蜂窝孔34至多与六个其余的蜂窝孔34相邻。
56.实施例3:
57.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58.所述编织孔33包括蜂窝孔34与矩形孔35,所述矩形孔35所在的区域为矩形孔区36,所述蜂窝孔34所在的区域为蜂窝孔区37,相邻的蜂窝孔区37之间设置有矩形孔区36;所述矩形孔区36包括多个沿纬线32方向设置的矩形孔35。所述蜂窝孔区37的种类为两类,分别为蜂窝孔窄区371与蜂窝孔宽区372;所述蜂窝孔窄区371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等于单个蜂窝孔34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所述蜂窝孔宽区372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等
于两个相邻的蜂窝孔34在经线31方向的最大宽度之和。
59.实施例4:
60.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61.所述元内体2包括内始部21、内中部22与内终部23,所述内始部21的顶边或底边与内中部22的一端相连接,内中部22的另一端与内终部23的顶边或底边相连接。所述内中部22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内中片24,该内中片24为平面结构、弧面结构或扭曲结构;所述内始部21、内终部23均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62.参见图3,该图中的内中部22呈现为任意结构,内中片24的形状多变,平面结构、弧面结构、扭曲结构都存在。
63.参见图4,该图中的内中部22呈现为波浪型结构,内中片24的形状一般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且内中片24的高度基本相近。
64.参见图5,该图中的内中部22与内始部21、内终部23一并呈现为多尖端的花瓣型结构,相邻的内中片24的内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内夹角25为锐角,相邻的内中片24的外端之间夹成的中片外夹角26为锐角,所有的中片内夹角25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内始部21的底边与一个内中片24相连接,内终部23的底边与另一个内中片24相连接,内始部21的顶边与内终部23的顶边相连接,内始部21、内终部23之间夹成的始终夹角27为锐角,该始终夹角27与所有的中片外夹角26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