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7332发布日期:2023-01-24 20:2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雾化装置一般采用发热线路呈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作为雾化液体的工具,通过将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卷成圆弧状,和导油棉贴合装配,以达到雾化液体的目的;虽然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发热均匀,但是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发热组件需要在其发热线路厚度足够薄(一般是 0.07-0.12mm之间)时才可以产生符合要求的热量,而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的上下两头结构强度薄弱,在焊接引脚和运输周转、装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形变;其次,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卷成圆弧状与导油棉贴合装配过程中,上下两头菱形尖角部位很容易往外翘,导致贴合于导液棉上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影响到热量的分布。
3.另外,目前市场对高阻值发热片需求越来越大,在指定发热片长度、高度、材料类型、厚度等规格的情况下,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无论如何调整其发热线路,均达不到高阻值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发热线路呈菱形的片状发热组件的上下两头结构强度薄弱,容易发生形变;装配时不能完全贴合于导液棉及在限定条件下达不到高阻值要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片、发热线路以及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发热线路以及第二电极片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以形成平面结构;
6.所述发热线路包括至少两个发热部,所述发热部的整体结构呈沿其长度方向倾斜的波浪状;每个所述发热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及所述第二电极片;
7.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
8.优选地,每个所述发热部包括分别设于其高度方向两侧的若干个弧形段、用于连接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段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连接首末弧形段与所述第一电极片或所述第二电极片的第二连接段。
9.优选地,所述弧形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为杆状结构、条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每个第二连接段、所述任意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于其整体结构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设置。
11.优选地,设于沿高度方向两侧且最外侧的所述弧形段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散热部。
12.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第三连接段,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段分别连接相邻两
个所述发热部之间的所述弧形段。
13.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发热部于高度方向距离最接近的各一个所述弧形段。
14.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15.优选地,沿所述发热部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段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其二者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6.优选地,每个所述弧形段的曲率相同或不相同;其高度和/或长度相同或不相同。
17.优选地,所述发热部倾斜的角度与其卷曲的曲率相配合。
18.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部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9.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部的结构呈镜像设置或阵列设置。
20.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导液棉,所述导液棉两端聚拢在一起形成环状结构,还包括上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卷绕贴覆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外侧壁或内侧壁。
21.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用于供所述雾化组件安装的安装组件,以及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为上述的雾化组件。
22.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倾斜波浪状的发热部,加工方便,可减少断裂或形变的概率,使发热组件在弯卷贴覆于导液棉时也不容易翘起;且相较于相关技术结构强度增强,更容易满足高阻值的要求;另外,电流通过圆滑的发热部更为平缓,发热也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4.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雾化组件于实施例2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组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中雾化组件于实施例2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如图2所示,其中标注l的箭头及直线方向为长度方向,标注h的箭头及直线方向为高度方向;全文中的电极片可代表第一电极片3、以及第二电极片 2的统称,可指代第一电极片3、第二电极片2、或者是第一电极片3和第二电极片2。
36.如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发热组件,可包括第一电极片3、发热线路1以及第二电极片2;其中,第一电极片3、发热线路1以及第二电极片2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以形成平面结构;发热线路1包括至少两个发热部11,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呈沿其长度方向倾斜的波浪状;发热部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片3及第二电极片2;任意相邻的两个发热部11,通过连接部12相连接。
3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结构图,改变现有发热组件中发热线路1呈菱形的发热线路1的形状,改进为至少两个整体结构呈沿长度方向倾斜的波浪状的发热部11;由于将原本一整片的发热线路1分成至少两个发热部11,可使发热部11的每个位置更好地卷覆于导液棉上;其中,菱形状的发热线路1包括多个锐角单元,角形具有一定的抗扭性,在弯卷时容易翘起,而波浪形状的发热部11包括多个弯曲单元,在弯卷贴覆于导液棉方面更为适合;其次,锐角单元由于角度较小,在工艺加工时和装配时出现断裂或者形变的问题,因此菱形发热线路1的横截面不能过于细小,导致达不到高阻值要求,而波浪形状由于其角度大,加工时不会有锐角单元加工困难的问题存在,弯折的地方较为圆滑,加工方便,且结构强度相对增强,可减少断裂或形变的概率,及更容易满足高阻值的要求;而且在发热组件通电时,电流通过波浪状的发热部11更为平缓,发热也更为均匀;再者,本实用新型中波浪状沿长度方向倾斜,可根据导液棉的外径及曲率大小调节其倾斜程度,以使发热部11更好地贴合于导液棉上。
38.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的主要结构是发热线路1,发热线路1为回转结构,发热线路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片3及第二电极片2连接,为了能充分对液体进行雾化,需要将发热线路1在展开状态呈平面结构,并在使其卷绕贴覆于呈环状的导液棉时,可以完整地与导
液棉贴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其发热线路 1至少设置两个发热部11,任意两个发热部11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即可。同时,发热部11的具体排布可根据用户对热量的需求而变化。发热线路1的材料由金属制成。
39.所有发热部11同时连接在第一电极片3及第二电极片2之间,即所有的发热部11并联在两个电极片的触点之间,多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或基本相同,且多个发热部11间隔设置,相邻发热部1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优选等距间隔排布。
40.每个发热部11包括分别设于其高度方向两侧的若干个弧形段111、用于连接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弧形段111的第一连接段112、以及用于连接首末弧形段111与第一电极片3或第二电极片2的第二连接段113。可以理解地,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方案,将距离任意一电极片最近的弧形段111称为首位弧形段111,相对地,距离位于该侧的电极片最远的弧形段111称为末位弧形段111;由单个弧形段111及与其连接的单个第一连接段112可组成勾形单元,将发热部11位于上部的弧形段111所组成的勾形单元称为第一勾形单元,将发热部11位于下部的弧形段111所组成的勾形单元称为第二勾形单元;第一勾形单元的整体结构呈倾斜的倒j形,第二勾形单元的整体结构呈倾斜的j 形,上述倒j形及j形是由发热部11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所得出的形状;任一第一勾形单元位于勾部的端口与其相邻的第二勾形单元位于勾部的端口相连,若干个第一勾形单元及第二勾形单元相互交替连接,形成一个波浪形的平面结构,再由首位弧形段111通过一第二连接段113与第一电极片3/第二电极片2连接,末位弧形段111通过另一第二连接段113与另一电极片连接,以形成上述的发热部11。
41.进一步地,在沿发热部11的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弧形段111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优选在同一长度方向排布的弧形段111的高度一致,以使热量分布更为均匀。
42.进一步地,在沿发热部11的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弧形段111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可以理解地,在雾化装置装配时,需要考虑内部零部件的布局,温度过高容易对零部件造成损坏或者加剧老化;其中,在间距相同时热量分布最为均匀,而在间距不相同时,间距小的地方则热量大,间距大的地方相对热量小,可根据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将间距大对应的位置设置容易受高温影响的零部件,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43.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112于其整体结构上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可以保证热量分布均匀。另外,第一连接段112与第二连接段113 于其整体结构上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以保证热量分布均匀。
44.进一步地,弧形段111、第一连接段112、第二连接段113为杆状结构、条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段112、第二连接段113为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可以理解地,在第一连接段112连接于高度方向相邻两个弧形段111时,为了避免弧形段111端口与第一连接段112连接的角度过于尖锐,第一连接段112可为曲线线段,或是曲线线段与直线线段的结合体,以保证上述角度不过于小,防止在卷覆于导液棉时出现翘起等问题;第二连接段113同理,在这就不过多赘述。
45.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勾形单元及第二勾形单元的大小相同或不相同。可以理解地,根据用户对于产品构成及其整体热量分布的需求,每个弧形段111 的曲率可相同或不相同;其高度和/或长度可相同或不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段111的高度和/或长度可由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中部向两端逐步减小或增大,也可以是弧形段111的高度和/或长度沿
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长度方向逐步减小或增大。
46.为了发热线路1的整体热量更为平衡,在发热线路1上通过设置散热部 13以达到散热的目的,一般散热部13设置在最外侧发热部11的外侧,即在沿高度方向两侧且最外侧的弧形段111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散热的散热部13;可以理解地,并非每个外侧弧形段111上均设置散热部13,在某些弧形段111 高度/长度较大,且散热符合需求的情况下可不设置散热部13;散热部13的延伸方向可垂直于整个发热部11的中轴线,也可以倾斜设置;同一发热部11 上相邻的两个散热部13可以平行设置或者不平行设置;根据用户对于产品及其整体热量分布的需求来确定。
47.进一步地,散热部13为杆状、条状或板状;其形状为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可以理解地,杆状、条状或板状是从散热部13 的横向高度讲,散热部13的结构可以为较窄的杆状、有一定高度的条状,相对较宽的板状,从整体上或长度方向讲,散热部13的形状可以是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48.优选地,散热部13的端口与电极片于高度方向上的水平线平齐,以获得更高的散热效率。可以理解地,位于发热线路1最外侧的弧形段111与最近的电极片于高度方向上的水平线之间留有一些距离,用于设置散热部13;为了更好的散热效率,散热部13尽量与电极片于高度方向上的水平线平齐,若高于该水平线会对整个雾化装置的装配产生影响,若低于该水平线则没有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49.为了加强结构强度,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发热部11,通过连接部12相连接;同时,连接部12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连接部12包括多个第三连接段121,第三连接段121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发热部11之间的弧形段111。可以理解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连接段121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以保证热量分布均匀;第三连接段121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或倾斜于电极片的延伸方向;优选地,第三连接段121的两端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发热部11于高度方向距离最接近的各一个弧形段111,以节省材料及成本。
50.可以理解地,可在同一弧形段111上设置多条第三连接段121,以加强结构强度;优选设置2条。也可挑选结构薄弱的地方通过第三连接段121连接相邻两个发热部11的弧形段111,以节省材料及成本。
51.进一步地,第三连接段121为杆状、条状或板状;其形状为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可以理解地,杆状、条状或板状是从第三连接段121的横向高度讲,第三连接段121的结构可以为较窄的杆状、有一定高度的条状,相对较宽的板状,从整体上或长度方向讲,散热部13的形状可以是直线线段、曲线线段或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52.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列举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53.实施例1-1,如图2所示,一种发热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片3、发热线路 1以及第二电极片2,第一电极片3、发热线路1以及第二电极片2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以形成平面结构;
54.发热线路1包括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列设置的两个发热部11,每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呈沿其长度方向倾斜的波浪状;且两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段111结构及其大小相同,其中每两个弧形段111的间距相等;第一勾形单元及第二勾形单元均沿长度方向阵列排布;每条第二连接段113均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段112与第二连接段113 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连接段112与电极片的延伸方向呈夹
角;
55.散热部13均设置在发热线路1于高度方向外两侧的每个弧形段111上,位于上/下方的散热部13端部分别与电极片于高度方向上/下两条的水平线齐平,每个散热部13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电极片;
56.上下两个发热部11于高度方向距离最接近的两个弧形段111均通过一条第三连接段121相连;每个第三连接段121的延伸方向与电极片的平行;
57.第一连接段112、第二连接段113、散热部13及第三连接段121的形状均为直线线段。
58.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1中发热线路1的具体结构及形状分布均匀,可使热量最大程度上均匀分布;设置的多个弧形段111使其发热组件在弯卷贴覆于导液棉时不容易翘起,而且弧形段111相比于锐角单元,加工难度更小,且结构强度更强;因为锐角单元在加工过程中因为角度过小,容易断裂,成品率相对较低;且其在弯卷过程时比弧形段111脆弱,容易发生断裂或者形变;既然弧形段111的结构强度更大,即可在保持最低的结构强度的状态下通过减少发热线路1的横截面积以获得更高的阻值,进而增大发热量;不仅如此,在发热组件通电时,电流通过波浪状的发热部11更为平缓,发热也更为均匀;另外,由于发热线路1呈倾斜的波浪状结构,其倾斜程度可以根据导液棉的外径及曲率大小进行调整调节,使其更好地贴合于导液棉上。
59.实施例1-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热组件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为上下两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呈镜像排布;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段111的长度/高度向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中部向两端逐步增大;且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弧形段111的间距向其对应的发热部 11的中部向两端逐步增大;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1,在此不再赘述。
60.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2中发热线路1的排布是两边密中间疏;在装配雾化装置时,需要考虑内部零部件的布局,温度过高容易对零部件造成损坏或者加剧老化;通过设计发热线路1两边密中间疏的线路轨迹,加热时导液棉上可存在温度相对较低的一侧,在该侧方向布置容易受温度影响的零部件可以加长产品的使用时间。
61.实施例1-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热组件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为上下两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呈镜像排布;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段111的长度/高度向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中部向两端逐步减小;且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弧形段111的间距向其对应的发热部 11的中部向两端逐步减小;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1,在此不再赘述。
62.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3中发热线路1的排布是两边疏中间密,其作用与上述实施例1-2的作用同理,在这就不过多赘述。
63.实施例1-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热组件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为上下两个发热部11的整体结构呈镜像排布;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段111的长度/高度沿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长度方向逐步减小或增大;且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弧形段111的间距向其对应的发热部11的长度方向逐步减小或增大;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1,在此不再赘述。
64.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4中发热线路1的排布是沿长度方向由密变疏,其作用与上
述实施例1-2的作用同理,在这就不过多赘述。
65.实施例1-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热组件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为上下两个发热部11于高度方向距离最接近的两个弧形段111均通过两条呈直线的第三连接段121相连;每个第三连接段121 的延伸方向与电极片的平行;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1,在此不再赘述。
66.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5中通过在同一弧形段111上设置多条第三连接段 121,可加强结构强度。
67.实施例1-6,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热组件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为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列设置的三个发热部11,任意相邻的两个发热部11呈镜像排列,且间距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发热部 11于高度方向距离最接近的两个弧形段111均通过一条第三连接段121相连;由于增设多了一个发热部11,位于发热线路1两侧的散热部13的长度随之有所减小,但始终与电极片于高度方向上/下两条的水平线齐平;同时,第三连接段121的长度也随之有所减小。
68.可以理解地,实施例1-6中通过设置多个发热部11,可获得更高的热量。
69.另外,基于同一构思,实施例2,如图8、图9所示,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导液棉,导液棉两端聚拢在一起形成环状结构;还包括上述的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卷绕贴覆于环状结构的外侧壁或内侧壁。
70.实施例3,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用于供雾化组件安装的安装组件,以及与雾化组件连接用于为雾化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该雾化组件为上述的雾化组件。
71.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