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3758发布日期:2022-09-21 09:4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可拆卸地连接的主机,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
3.随着电子雾化装置技术发展,相关技术通过设置液位检测组件检测雾化器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容量状态,具体地是以检测供液管道中液体容量的方式来实现,以便于能够提醒用户增加雾化器中雾化液的容量或者以其他形式将雾化液导入到雾化器中。但该液压检测组件存在误判进而影响液位检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和液位检测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将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储液组件导液连接的输液通道,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包括在所述输液通道中形成通路或断路的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一多孔体,所述第一多孔体设置于所述输液通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孔体包括棉,其设置在所述输液通道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与所述输液通道导气连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雾化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共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雾化芯包括平行于所述纵轴线设置的吸液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第一多孔体紧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液通道包括进液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液部和所述雾化芯之间的横向通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通道包括在所述进液部到所述雾化芯的方向上依序串联的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具有第一深度和第一宽度;所述第二通道段具有第一深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与所述吸液面的宽度相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道段具有第二宽度和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深度,所述第二深度与所述吸液面的高度相当。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孔体充满所述第三通道段。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暴露于所述第二通
道段中靠近所述第一通道段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段和所述第三通道段交汇处附近的上侧设有排气孔。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装置包括带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泄压管以及安装于该第一出气口中的泄压阀,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包括阀本体以及形成有该阀本体中的至少一个泄压孔,每一泄压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5mm。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雾化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雾化座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雾化座相连接的第二雾化座,所述输液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雾化座中,并与所述吸液面导液连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雾化座形成有带开口的第一嵌置槽,所述开口与所述输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嵌置槽用于安装所述雾化芯,以使所述雾化芯置于所述第一雾化座和所述第二雾化座之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雾化座靠近所述第一雾化座的侧壁的至少一个导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座上且与所述导向柱卡接配合的至少一个导向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雾化座与所述第二雾化座稳固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雾化座靠近所述第一雾化座的侧壁上的扣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座上且与所述扣孔卡接配合的卡勾。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套接于所述雾化组件上的壳体以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气连接的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间隙,所述泄压装置依序通过所述间隙和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相连通。
24.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主机。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第一检测电极与第二检测电极之间的第一多孔体,以确保输液通道中液位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7.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29.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去除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2所示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31.图5是图2所示的雾化器的吸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所示的吸嘴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5所示的吸嘴组件的剖面图;
34.图8是图2所示的雾化器的储液组件的剖面图;
35.图9是图8所示的储液组件的分解图;
36.图10是图2所示的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37.图11是图2所示的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38.图12是图10所示的雾化组件的分解图;
39.图13是图10所示的雾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40.图14是图2所示的泵气管道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42.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可包括雾化器1和主机2,该主机2可以为雾化器1供应电源,并能够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工作。该雾化器1用于在通电后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大致呈长方形柱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并不局限于呈长方形柱状,其也可以呈圆柱状、椭圆形柱状、扁平柱状等其他形状。
43.主机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呈长方形柱状的外壳21、第二支架22、电池23以及动力组件24。外壳21用于收容第二支架22、电池23以及动力组件24,第二支架22用于安装电池23以及动力组件24,电池23用于与雾化器1的一对电极柱135电连接,进而为雾化器1供应电源,并能够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工作。动力组件24用于提供流体动力,从而使雾化器1的储液组件12向输液通道1311供液。流体动力可以为液体动力或气体动力,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动力为气体动力。
44.动力组件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蠕动泵,该动力组件24通过雾化器1的泵气管道15连通储液组件12,用于提供动力以挤压储液壳122中的软囊123,进而将软囊123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由出液口1212驱动至雾化组件13。动力组件24可根据液位检测组件14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停止供液。动力组件2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压电陶瓷泵、活塞推杆、螺杆动力等。
45.动力组件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泵体241、环绕于泵体241外的软管242以及第二连接件243。该泵体241用于提供使软管242蠕动的摩擦力,以实现气体的输送。该软管242用于将外界的空气输送到储液壳122中。该第二连接件243用于将软管242与泵气管道15相连通。软管24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与外界空气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421以及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243连接的第二出气口。动力组件24工作时,通过第二进气口2421将外界的空气传输到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将空气通过泵气管道15传输到储液壳122中进而挤压软囊123。
46.如图3和图4所示,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长方形柱状,其可包括吸嘴组件11、储液组件12、雾化组件13、液位检测组件14以及泵气管道15。吸嘴组件11用于供使用者吸食,储液组件12用于存储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组件13与储液组件12导液连通,用于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液位检测组件14用于检测雾化组件13的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是否耗尽,泵气管道15用于向储液组件12提供动力,以使储液组件12的软囊123变形。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耗尽指的是该液态气溶
胶生成基质不能供雾化器1正常使用或输液通道1311和液位检测组件14上具有附在其表面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膜。
47.吸嘴组件11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套接于雾化组件13上的壳体111以及与雾化组件13导气连接的气流通道113,壳体111上端形成一个减缩的吸嘴,吸嘴中部具有一个第三出气口112,气流通道113与第三出气口112相连通。
48.壳体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位于壳体上端的第一收容空间1111、位于第一收容空间1111下端的第二收容空间1112,以及位于第一收容空间1111下端且与第二收容空间1112相邻的第三收容空间1113。第一收容空间1111与第二收容空间111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孔1114,第一收容空间1111与第三收容空间1113之间设有第二连通孔1115,第三收容空间1113的底端设有第三连通孔1116。第一收容空间1111用于收容储液组件12,第二收容空间1112用于收容雾化组件13且雾化组件13与气流通道113相连通,且雾化组件13与壳体111之间形成有与气流通道113相连通的间隙1117,第三收容空间1113用于收容泵气管道15。
49.如图8和图9所示,储液组件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底盖121、呈长方形柱状且安装在底盖121上的储液壳122以及软囊123。该底盖121用于密封软囊123,该储液壳1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由硬性材料制成,其用于容置软囊123。软囊123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软性材料制成,用于储存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
50.底盖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三进气口1211、出液口1212、底盖上端面延伸形成的方状周壁1213以及第一容置槽1214。该第三进气口1211与第二连通孔1115位置相对应且与泵气管道15相连通,使得外界的空气传输到储液壳122内,进而挤压储液壳122内的软囊123。该出液口1212与第一连通孔1114位置相对应,该出液口1212与雾化组件13的进液孔1317相连通,用于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到雾化组件13中,实现储液组件12与雾化组件13的导液连通。该周壁1213包围出液口1212,用于引导软囊123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雾化组件13。第一容置槽1214与第三进气口1211连通,其用于容置泵器导管15的上管段1552。底盖121还包括设置在出液口1212中软质密封件1215,其用于密封软囊123。
51.一同参阅图10至图13,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一雾化座131、设置在第一雾化座131一侧且与该第一雾化座131相连接的第二雾化座132、设置在液位检测组件14的第一检测电极141与第二检测电极之间的第一多孔体133、设置在第一雾化座131与第二雾化座132之间且与第一多孔体133导液连接的雾化芯134、一对电极柱135以及与雾化芯134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
52.第一雾化座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形成于该第一雾化座131中的输液通道1311、与输液通道1311导气连通的泄压装置1312、带开口的第一嵌置槽1313以及设置在第一雾化座131底面的一对第二嵌置槽1314。输液通道1311将雾化芯134与储液组件12导液连接,并与雾化芯134的吸液面导液连通,以使储液组件12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入到雾化芯134中进行加热雾化。泄压装置1312依序通过间隙1117和气流通道113与外界相连通,用于实现在储液组件12泵液时进行泄压,以使供液顺畅。第一嵌置槽1313的开口与输液通道1311相连通,该第一嵌置槽1313用于嵌置雾化芯134。该一对第二嵌置槽1314用于安装一对电极柱135。
53.输液通道13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进液部1315以及连接于进液部1315和雾化芯134之间的横向通道1316。
54.进液部13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进液部1315上端的进液孔1317,该进液孔1317与出液口1212相连通,以使储液组件12与雾化组件13导液连通。
55.横向通道131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在进液部1315到雾化芯134的方向上依序串联的第一通道段1318、第二通道段1319和第三通道段1320。第一通道段1318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深度和第一宽度;第二通道段1318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深度和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第二宽度与雾化芯134的吸液面的宽度相当。第三通道段1320在一些实施例包括第二宽度和第二深度,第二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深度,第二深度与雾化芯134的吸液面的高度相当。第二通道段1319和第三通道段1320交汇处附近的上侧设有排气孔1321。该第一通道段1318用于使泵液过程中在第一检测电极141上产生的气泡被冲破,以提升检测的精准度。该第三通道段1320形成一个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暂存空间,以防止干烧。
56.泄压装置1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带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泄压管1322以及安装于该第一出气口中的泄压阀1323,第一进气口与排气孔1321相连通。
57.泄压阀132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阀本体以及形成于该阀本体中的若干个泄压孔1324,每一泄压孔1324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5mm。该泄压孔1324的截面尺寸(例如孔径、长度、宽度或者截面积等)比较小,从而能够产生表面张力,由于该表面张力的存在,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不会从泄压孔1324进入到气流通道113中。泄压孔1324的位置高于雾化芯134,以减少漏液。泄压孔1324依次通过间隙1117、气流通道113、第三出气口112与外界相连通。
58.第二雾化座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二雾化座主体1326、设置在第二雾化座主体1326内的固定件1327以及第一支架1328,所述固定件1327与第一支架1328配合使得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安装在第二雾化座主体1326上。
59.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电极弹片,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的一端分别与雾化芯134电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一对电极柱135电连接。该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既可作为雾化组件13的电极,用于与主机的电池电连接,从而使雾化芯134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第二检测电极与第一电极136和/或第二电极137共用。即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其中之一可以为第二检测电极或者两者都可以作为第二检测电极。
60.该第一多孔体133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棉,该第一多孔体133设置在液位检测组件14的第一检测电极141和第二检测电极之间且第一多孔体133充满第三通道段1320。当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没有耗尽时,第一多孔体133用于吸取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供给雾化芯134进行加热雾化,当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耗尽时,利用该第一多孔体133的表面张力吸取留存在输液通道1311表面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或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膜,以防止液位检测组件14误判,保证液位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该第一多孔体133与雾化芯134的吸液面紧贴,其还可以防止雾化芯134的第二多孔体1331在表面形成气泡,防止因气泡造成供液不畅,造成干烧。
61.该雾化芯134在一些实施例中呈长方形片状,其包括纵向设置的吸液面、第二多孔体1341以及设置在第二多孔体1341上的发热体1342。雾化器1包括一个纵轴线,该吸液面可与雾化器1的纵轴线平行设置,且与第一多孔体133紧贴。该第二多孔体1341的材质包括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或棉。第二多孔体1341与第一多孔体133导液连通。发热体
13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呈s型的发热膜,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发热件1342可不限于发热膜,例如,其也可以为发热丝或发热片;该发热件1342的形状也不限于s型,例如,其也可以呈螺旋状或网片状等。
62.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结构和锁扣结构,该导向结构和锁扣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雾化座131与第二雾化座132稳固连接。
63.导向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设置第二雾化座132靠近第一雾化座131的侧壁的多数个导向柱1330以及设置在第一雾化座131上且与导向柱1332卡接配合的多数个导向孔1331。锁扣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设置在第二雾化座132靠近第一雾化座131的侧壁上的扣孔1332以及设置在第一雾化座131上且与扣孔1332卡接配合的卡勾1333。
64.液位检测组件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用于检测输液通道1311中的液流通断的第一检测电极141和第二检测电极,第一检测电极141在一些实施例中呈倒t型状,第一检测电极141包括自由端,其自由端暴露于第二通道段1319中靠近第一通道段1318处,第一电极136和第二电极137其中之一可以为第二检测电极或者两者都可以作为第二检测电极。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电极也可以与电池电连接的其他电极。本实施例通过该第一检测电极141和第二检测电极的通断来检测输液通道1311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是否耗尽。当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没有耗尽时,第一检测电极141与第二检测电极形成通路,当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耗尽时,第一多孔体133吸取留存在输液通道1311表面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或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膜,以使第一检测电极141与第二检测电极断路,进而确保输液通道1311中的液位检测的准确性,其中,输液通道1311中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耗尽指的是该输液通道1311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不能供雾化器1正常使用或输液通道1313和液位检测组件14上具有附在其表面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膜。
65.泵气管道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密封套151、安装在密封套151下端的硅胶件152、安装在硅胶件152上的单向阀153、套设在单向阀153上的弹性元件154,安装在弹性元件154的第一连接件155。泵气管道15用于将动力组件24中的软管242的第二出气口中的气体传输到储液壳122中。
66.密封套151在一些实施例中呈圆筒状,其用于防止电子雾化装置不工作时,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储液壳122中,造成污染。硅胶件152在一些实施例中呈圆筒状,其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件243将主机2的动力组件24的软管231的第二出气口与泵气管道15相连接且硅胶件152与第二连接件243中心连通。单向阀153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弹性元件154相配合,用将气体单向输送到所述储液壳122中,防止漏液。第一连接件155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筒状,其包括下管段1551和上管段1552,该下管段1551安装在密封套151的上端,用于密封该密封套151的上端面;该上管段1552安装在与第二进气口24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1214中,用于导气。
67.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