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烤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
背景技术:2.由制烟经验可知,传统的制烟方式烤制出来的烟叶质量较佳,而传统的制烟方式即为采用热气从下至上方式。传统的烤烟将烟叶进行悬挂进行烤制,然而朝下的烟叶较为柔嫩,容易被暖风吹的打卷儿焦掉而上方的叶梗还未烤制完成。并且由于烤房内的热气分布不均,使得同一批烟叶的进度不一致。
3.有鉴于此,如何均匀热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烟叶烤制时热源均匀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包括:
8.烤房本体,所述烤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所述烤房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
9.烤烟架,所述烤烟架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所述烤烟架上设置有钢丝层,所述钢丝层高于所述进风口;
10.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水平铺设于所述钢丝层下,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竖直设置的加热片;每一所述进风口均朝向所述加热片之间的间隙;
11.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主控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的温湿传感器;所述加热模组及所述温湿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所述加热片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模组水平均匀铺设于钢丝层下,进风口涌入的冷空气快速进入加热片之间被加热,热空气直上使得同一水平高度的烟叶的温度一致,提高了烤房内温度的均衡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用于卡接所述加热片的安装框架。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挂钩与钩孔的配合而使得所述加热模组悬挂在所述支撑架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热片通过安装框架挂扣在支撑架上,从而使得加热片相对于烤房本体的底面悬空一定高度,从而便于从进风口涌入烤房本体内的冷空气能够均匀扩散至每一加热模组下,进一步提高了热源的均衡性。
16.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端,所述挂钩可相对所述安装框架转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钩孔。
17.进一步地,所述烤烟架包括数根竖杆及设置在相邻所述竖杆之间的横杆,所述加热模组距离所述横杆的最近距离为30cm~50cm。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模组300加热的空气上升的过程,亦会有一定水平方向的扩散,加热模组与横杆间的距离给予热空气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时间,确保加热模组之间的空隙的上方亦有热空气,从而使得在一定的距离后,同一水平面的空气热量基本达到一致,从而确保了产品烤制的质量。
19.进一步地,所述烤烟架还包括挂靠在所述横杆上的挂杆,所述挂杆的两端朝向地面弯折形成挂耳,所述挂耳与所述横杆适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挂杆,从而调整每一层烟叶的密集度,进一步提高烟叶烤制的质量。
21.进一步地,数个所述出风口以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的横向轴及纵向轴对称分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口均匀的分布在烤房本体的顶面,提高烤烟房的空气流通的均衡性。
23.进一步地,烤烟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中心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极端天气可以开启风机加快湿空气的排出,确保烟叶质量。
25.进一步地,烤烟房还包括辅助加热组件,所述辅助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室及设置在加热室出风口的第二风机,数根所述竖杆为空心杆、且底端与所述第二风机导通,每一所述竖杆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的交点,所述通孔位于与其相邻的交点上方。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分通过竖杆传输到每一层烟叶的下方,为每一层烟叶提供温湿度最佳的热气,进一步缩小了整个烤烟房内的温差,提高了烟叶的品质。
27.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竖杆外表面均包覆有防烫膜。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竖杆旁的烟叶长时间触碰发烫的竖杆而烧焦。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30.(1)本实用新型的烤烟房,加热模组水平均匀铺设于钢丝层下,进风口涌入的冷空气快速进入加热片之间被加热,热空气直上使得同一水平高度的烟叶的温度一致,提高了烤房内温度的均衡性。
31.(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模组悬挂在支撑架上,从而形成对烤房本体底面悬空一定高度,从而便于从进风口涌入烤房本体内的冷空气能够均匀扩散至每一加热模组下,进一步提高了热源的均衡性。
附图说明
32.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正视图(除去一面侧壁);
33.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口与加热模组的分布示意图;
34.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正视图;
35.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烤烟架的结构图;
36.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杆与挂杆的装配图;
37.图6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正视图(除去一面
侧壁)。
38.图示说明:
39.烤房本体-100;进风口-110;出风口-120;
40.烤烟架-200;钢丝层-210;支撑架-211;竖杆-220;通孔-221;横杆-230;挂杆-240;挂耳-241;
41.加热模组-300;加热片-310;安装框架-320。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参阅图1,一种热源均匀分布的烤烟房,包括包括烤房本体100、烤烟架200、加热模组300以及温控组件。烤房本体100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110,烤房本体100的顶面设置有出风口120。烤烟架200设置于烤房本体内,烤烟架200 上设置有钢丝层210,钢丝层210高于进风口110。参阅图2及图3,加热模组300均匀铺设于钢丝层下,加热模组300包括竖直设置的加热片310;每一进风口110均朝向加热片310之间的间隙,温控组件包括主控器以及设置于烤房本体内的温湿传感器;加热片310、加热模组300及温湿传感器均与主控器相连,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烤房本体100内的温度,若温度低于或高于预设范围,主控器则及时控制加热模组300的开启或关断,从而及时调整烤房本体内的温度。加热模组300水平均匀铺设于钢丝层210下,进风口涌入的冷空气快速进入加热片之间被加热,热空气直上使得同一水平高度的烟叶的温度一致,提高了烤房内温度的均衡性。
44.整个冷热空气的流动过程中,均未采用额外的动力源,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风机,从而实现了烟叶烤制中零排放的效果,符合现在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45.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在烤房本体的顶面中心设置有风机(图中未示出),风机与主控器电连接,在极特殊的天气或意外情况下,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烤房本体100内的湿度高于阈值,主控器则控制打开风机,使用外力对烤房本体100 内的湿度进行调整,确保了烟叶烤制的品质。
46.继续参阅图1,烤烟架200包括数根竖杆220及设置在相邻竖杆220之间的横杆230,加热模组300距离横杆230的最近距离h为30cm~50cm,加热模组 300加热的空气上升的过程,亦会有一定水平方向的扩散,加热模组300与横杆间的距离给予热空气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时间,确保加热模组300之间的空隙的上方亦有热空气,从而使得在一定的距离后,同一水平面的空气热量基本达到一致,从而确保了产品烤制的质量。
47.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烤烟房还设置有辅助加热组件,辅助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室(图中未示出)及设置在加热室出风口的第二风机(图中未示出)。加热室可以是烤房外额外增加热源。数根竖杆220为空心杆、且底端与第二风机导通,每一竖杆220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221,通孔靠近竖杆220与横杆230 的交点,通孔221位于与其相邻的交点上方。从而
为每一层烟叶输送温湿度合适的热风,进一步的均衡的烤烟房内的温差。每一竖杆外表面均包覆有防烫膜,放置挂靠在竖杆边侧的烟叶因为长时间触碰发烫的竖杆而烤焦。
48.参见图5以及图1,烤烟架200还包括挂靠在所述横杆上的挂杆240,挂杆 240的两端朝向地面弯折形成挂耳241,挂耳241与横杆230适配,即挂杆240 可在横杆230上滑动,将烟叶悬挂在挂杆240上,滑动挂杆240,从而调整每一层烟叶的密集度。
49.参阅图6及图3,加热模组300包括安装框架320以及竖直卡接在安装框架上的加热片310,加热片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框架320与支撑架211之间通过挂钩(图中未示出)与钩孔(图中未示出)的配合而使得加热模组300悬挂在支撑架211上。可以理解的是,挂钩可以设置在支撑架上,相对于支撑架转动,安装框架上设置于有挂钩适配的钩孔,安装框架至少相对两侧边上设置有钩孔,当挂钩挂扣在钩孔上时,使得加热模组悬挂在支撑架上。也可以是安装框架至少相对两侧边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挂钩,而支撑架上设置有适配的钩孔,同样可以将加热模组300悬挂在支撑架211上。还可以是,支撑架211与安装框架320上均设置有钩孔,s型挂钩分别挂扣在支撑架与安装框架上的钩孔,而使得加热模组300悬挂在支撑架211上。加热模组300相对于烤房本体100的底面悬空一定高度,从而进便于从进风口110涌入的冷空气能够均匀扩散至每一加热模组300。
50.本实用新型的烤烟房,通过加热模组均匀平铺于钢丝层下,使得加热模组加热后的空气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温度达到一致。每一进风口均朝向加热片之间的间隙,使得冷空气更快进入到加热片之间进行加热,确保热源的均匀与充足。
5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