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3554发布日期:2022-08-17 09: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气雾生产装置通常包含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气溶胶载体来产生气溶胶。
3.为了满足控温需求,现有的加热装置上通常设置有检测温度的装置,如温度传感器等,而安装位置和加热装置的属性特征等都会影响温度检测的一致性、灵敏度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其上形成的热电偶能够准确检测温度。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至少其一经配置能够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所述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具有不同的材质,用于形成感测所述发热体的温度的热电偶;其中,
6.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插接且局部重叠,在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所形成的重叠区中,且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中相对靠近外层的主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热电偶线和所述第二热电偶线。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雾生产装置,包括所述的发热体。
8.以上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连接于重叠区中位于相对靠近外层的主体的内壁上,使得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仅为重叠区中该位于靠近外侧的主体的壁厚,进而拉近检测温度用的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第一主体和/或第二主体的连接处距离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助于降低连接处与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温差,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度,满足检测的温度与发热体外表面的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示意图;
1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分解示意图;
12.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剖视图;
1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另一发热体的分解示意图;
1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另一发热体的剖视图;
15.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又一发热体的分解示意图;
16.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雾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17.图中:
18.1、发热体;
19.11、第一主体;111、尖端;112、第一插接端;113、邻接的区域;
20.12、第二主体;121、第二插接端;122、邻接的区域;
21.13a、第一热电偶线;13b、第二热电偶线;
22.a、缺口;b、遮挡件;
23.2、腔室;
24.3、待加热物质;
25.4、电感线圈;
26.5、电芯;
27.6、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体1,其构造可以参照图1所示,包括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热电偶线12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第一主体11和/或第二主体12可发热,第一热电偶线12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可用于检测第一主体11和/或第二主体12的温
度。
33.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体1整体为棒状结构,其头端为尖端,以方便插入待加热物质(如烟制品)中,其余部分为主体,主体主要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外表面可以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待加热物质,以由内而外对待加热物质进行烘烤,使其挥发出气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体1整体还可以为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1被构造成圆筒状,在使用时其内部空间用于接收待加热物质,并通过对待加热物质的外周加热的方式,使其挥发出气雾。
34.为了能够准确检测发热体1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的温度,在如图2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体1被一分为二,具有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相互连接,优选相互连接区域处于发热体1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中,或者发热体1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处于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相互连接区域中,将检测温度用的第一热电偶线13a和/或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于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的相互连接区域,即可实现对发热体1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的温度的检测,使得检测的温度更能体现发热体1对待加热物质的烘烤温度。同时,将发热体1一分为二,可以先使第一热电偶线13a与连接区域中的第一主体11或第二主体12连接,使第二热电偶线13b与连接区域中的第一主体11或第二主体12连接,然后再使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连接,从而,不仅方便将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在指定位置,而且在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第一主体11和/或第二主体12连接时,连接过程处于可视状态,相比盲接,可以极大的提高连接质量,降低连接误差,确保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检测温度的灵敏度。
35.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包括位于顶部的尖端111、位于中间的柱状结构和位于底部的第一插接端112,第一主体11的尖端111与柱状结构相互连接,且第一主体11的尖端111自其与第一主体11的柱状结构的连接处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坡面。第一主体11的柱状结构可以全部空心或者仅下端区域空心,相对实心结构,空心结构具有更小的质量,根据焦耳定律q=cm

t可知,质量m越大,升到同样的温度t需要的能量q越多,功耗也就越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均衡和稳定内部温场,第一主体可以为完全实心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中,尖端111和第一插接端112可以直接连接,即,无上述的柱状结构。
36.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2整体大致为空心柱状结构,同理,相对于实心结构,空心柱状结构的第二主体12具有较小的功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升温至预设的温度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主体可以部分为实心、部分为空心,也可以全部为实心。
37.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包括第一插接端112,第一插接端112用于与第二主体12连接,以与第二主体12相互固定,第一插接端112上设有第一部,第一部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第一部仅一个时,第一部为缺口a或者遮挡件b,第一部为两个及以上时,第一部可以均为缺口a,或者均为遮挡件b,或者部分第一部为缺口a,其余第一部为遮挡件b。
38.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2包括第二插接端121,第二插接端121用于与第一插接端112连接,从而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局部重合,第二插接端121上设有第二部,第二部可与第一部具有相同的数量,且与第一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在彼此相互对
应的第一部与第二部两者之中,一者若为缺口a,则另一者为遮挡件b,遮挡件b用于遮挡缺口a,防止缺口a暴露,避免待加热物质进入缺口a中。
39.在如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2为空心结构,其上的第一部为缺口a,缺口a贯穿第一插接端112的侧壁,从而连通第一插接端11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该缺口a为非闭合缺口,其朝向第二主体12的一端敞开,形成敞开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为实心结构,其上的第一部为缺口,缺口为第一插接端侧壁上的盲槽,该缺口为非闭合缺口,其朝向第二主体的一端敞开,形成敞开端。
40.在如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插接端121为空心结构,其上的第二部为与第一部一一对应设置的遮挡件b,通过使第一插接端112插入第二插接端121中,形成重叠区;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相互组装,可以再通过铆压的方式,使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相互固定,或者第一插接端112与第二插接端121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相互紧配或者相互焊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插接端112插入第二插接端121后,位于第二插接端121上的遮挡件b处于与之对应的缺口a的外侧,使得遮挡件b的外侧可与待加热物质接触(包括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遮挡件b的内侧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在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采用对接插入的方式连接的过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可穿过缺口a的敞开端继续行进直至伸入缺口a中。
41.在如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上的缺口a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第二插接端12上的遮挡件b具有两个,亦对称设置,且与第一插接端11上的两个缺口a一一对应,第一热电偶线13a的局部位于其中一缺口a中,并与该缺口a对应的遮挡件b的内侧连接,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位于另一缺口a中,并与该缺口a对应的遮挡件b的内侧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位于同一缺口a中,且与同一遮挡件b的内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上的两个缺口a可以不对称,相应的,第二插接端12上的两个遮挡件b亦可以不对称。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a和遮挡件b的数量可以各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为实心结构,其上的两个缺口a对称设置,且两个缺口a通过一个一字槽相互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为实心结构,其上的两个缺口a为其侧壁上的两个盲槽,互不连通。
42.在如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2为空心结构,其上无缺口a,其上的第一部为遮挡件b,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部。第二插接端121为空心结构,其上无遮挡件b,其上的第二部为缺口a,该缺口a为非闭合缺口,其朝向第二主体12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开端。通过使第二插接端121插入第一插接端112中,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相互组装,可以再通过铆压的方式,使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相互固定,或者第一插接端112与第二插接端121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相互紧配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二插接端121插入第一插接端112后,位于第一插接端112上的遮挡件b处于与之对应的缺口a的外侧,使得遮挡件b的外侧可与待加热物质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遮挡件b的内侧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在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采用对接插入的方式连接的过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可穿过缺口a的敞开端继续行进直至进入该缺口a中。
43.在上述的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采用对接插入连接方式的实施例中,为确保发热体1外表面的一致性,可参照图2和3,若第一插接端112相对第二插接端121为插入者,第
二插接端121相对第一插接端112为被插入者,则第二插接端121的内径不小于第一插接端112的外径,且第一主体11上与第一插接端112邻接的区域113的外径等于第二插接端121的外径,从而在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对接后,第一主体11上的与第一插接端112邻接的区域112与第二插接端121之间无阶梯差;同理,可参照图4和5,若第二插接端121相对第一插接端112为插入者,第一插接端112相对第二插接端121为被插入者,则第一插接端112的内径不小于第二插接端121的外径,且第二主体12上与第二插接端121邻接的区域122的外径等于第一插接端112的外径,从而在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对接后,第二主体12上的与第二插接端121邻接的区域122与第一插接端112之间无阶梯差。
44.在上述的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采用对接插入连接方式的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和3,在第一插接端112上具有缺口a,且第一插接端112相对第二插接端121为插入者时,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由于与第二插接端121连接,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第二插接端121的连接处与发热体1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插接端121的厚度,第二插接端121作为被插入者,其厚度可以与第二主体12其他区域的厚度一致;可参照图4和5,在第二插接端121上具有缺口a,且第二插接端121相对第一插接端112为插入者时,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由于与第一插接端112连接,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第一插接端112的连接处与发热体1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插接端112的厚度。
45.可参照图2-5,通过使缺口a与遮挡件b对应设置,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发热体1的外表面之间只间隔有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的壁厚,使得第一热电偶线13a与第二热电偶线13b更加接近发热体1的表面,进而能够确保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检测的温度与发热体1的表面温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现温控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同时有利于提高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灵敏度。
46.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通过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之间的套接而形成重叠区,使得该重叠区中,第一插接端112的至少局部和第二插接端121的至少局部在径向上叠加,即,使得第一插接端112位于第二插接端121的外侧,或者第二插接端121位于第一插接端112的外侧。
4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6,第一主体11包括第一插接端112,第二主体12包括第二插接端121,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通过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之间的相互拼接形成重叠区,使得该重叠区中,第一插接端112的至少局部未被第二插接端121遮挡,第二插接端121的至少局部未被第一插接端112遮挡,即,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均至少局部暴露,或者,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的至少局部具有相同的外径。优选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具有相同的厚度,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既可以连接在第一插接端112的内壁上,又可以连接在第二插接端121的内壁上,或者择其一的内壁连接。
48.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可以为齿状结构,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方形齿状结构,第一插接端112与第二插接端121通过啮合的方式交错对接,从而围成一圈闭合的环形区(重叠区),从而在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均包含能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的材料时,第一插接端112的至少局部因不会位于第二插接端121内部而不会被第二插接端121
磁屏蔽,第二插接端121的至少局部因不会位于第一插接端112内部而不会被第一插接端112磁屏蔽,进而,若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均为磁性体,如不锈钢,则均可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若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仅二者之一为磁性体,则啮合交错的对接,可以增加热传递的效率,使得不能自发热的插接端能够快速地在能够自发热的插接端获得热量,快速升温,对使发热体上的温度一致性是有利的。
49.第一热电偶线13a连接第一插接端11或第二插接端12,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优选,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避开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中齿与齿之间的接缝,而与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在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中的齿的周向中心线上。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发热体1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的壁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2的齿状结构中具有两个齿,第二插接端121的齿状结构中具有两个齿,第一插接端112中的两个齿与第二插接端121的齿相互错开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2的齿状结构中和第二插接端121的齿状结构中可以只具有一个齿,或者具有三个及以上的齿。
50.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112的厚度可以介于0.1mm到0.5mm之间,如0.2mm。第二插接端121的厚度可以介于0.1mm到0.5mm之间。即,第一插接端112和第二插接端121具有非常薄的壁厚,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于第一插接端112和/或第二插接端121,从而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温度检测端非常接近发热体1的外表面,尤其是,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发热体1的外表面之间只相隔第一插接端112或第二插接端121的壁厚。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3和5,第一插接端112的厚度与第二插接端121的厚度不同。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热电偶线与第一插接端或第二插接端连接,第二热电偶线在发热体的内部与发热体的其他部位连接。
53.在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中至少第一插接端112为磁性体,第二主体12中至少第二插接端121为磁性体,当向磁性体施加交变磁场时,磁性体中会产生由涡流损耗(eddy current loss)和磁滞损失(hysteresis loss)导致的能量损耗,损耗的能量作为热能从磁性体释放。施加到磁性体的变化的磁场的振幅或频率越大,能够从磁性体释放越多的热能。磁性体可由铁氧体(ferrite)、铁磁性合金(ferromagnetic alloy)、不锈钢(stainless steel)和铝(al)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5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是采用在刚性基材比如陶瓷、耐温塑胶等表面上通过喷涂、印刷、沉积金属或合金的感受材料涂层制备的。
5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二者之中,仅一者可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另一者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
56.在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采用不同的电偶材质制备,进而在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之间形成可用于检测发热体1温度的热电偶。
57.具体的,在实施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被构造成细长的丝状或引脚的形式,并可通过焊接等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遮挡件b上;则当遮挡件b在变化的磁场穿透
下发热时,通过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自由端耦合接入电路,则可以检测由遮挡件b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热电偶线的电动势的变化进而确定遮挡件b的温度。
5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可以采用镍、镍铬合金、镍硅合金、镍铬-考铜、康青铜、铁铬合金中的一种;第二热电偶线13b则可以采用以上材料中与第一热电偶线13a不同的另一种进行。
59.第二主体12的上端连接第一主体11,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位于第二主体12和/或第一主体11中,且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的局部从第二主体12的下端穿出。由于第一主体11和/或第二主体12是磁性体,故第二主体12和/或第一主体11内部区域为磁场屏蔽区域,使得位于第二主体12和/或第一主体11中的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与变化的磁场隔离,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不会在变化的磁场中感应发热,进而能够防止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自身被磁场加热到与感受部分(第一主体11和/或第二主体12)相当的温度,影响测温功能的实现,于是有助于提高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测温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60.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连接时,其第一插接端112与第二插接端121重叠,第一插接端112与第二插接端121所在位置为发热体1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较为集中的位置,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连接第一插接端112和/或第二插接端121,可以确保其感测的温度更为准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热电偶线13a和第二热电偶线13b还可以与发热体1的其他位置连接。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相同的发热功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不同的发热功率。
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中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中的磁性体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第一主体11中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中的磁性体在相同的变化的磁场中时,具有大致相同的发热效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中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中的磁性体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从而第一主体11中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中的磁性体在相同的变化的磁场中时,具有不同的发热效率。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的磁性体和第二主体12的磁性体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同一时刻,第一主体11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的磁性体1处于相同的变化的磁场中,从而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相同的发热功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的磁性体和第二主体12的磁性体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同一时刻,第一主体11中的磁性体与第二主体12中的磁性体处于不同的变化的磁场中,从而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不同的发热功率。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相同的发热周期或发热占空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具有不同的发热周期或发热占空比。
65.在如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的轴向长度介于4mm到10mm之间。第二主体的轴向长度介于6mm到15mm之间。
66.可以参照图7,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产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体1,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67.腔室2,待加热物质3可移除地接收在腔室2内;
68.电感线圈4,用于在交变电流下产生变化磁场;
69.电芯5,为可充电的直流电芯,可以输出直流电流;
70.电路6,通过适当的电连接到可充电的电芯5,用于从将电芯5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变成具有适合频率的交变电流再供应到电感线圈4。
71.根据产品使用中的设置,电感线圈4可以包括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器线圈,如图7中所示。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线圈4可以具有范围在大约5mm到大约10mm内的半径r,并特别地半径r可以大约为7mm。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线圈4的长度可以在大约8mm到大约14mm的范围内,电感线圈4的匝数大约8匝到15匝的范围内。相应地,内体积可能在大约0.15cm3至大约1.10cm3的范围内。
72.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电路6供应到电感线圈4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介于80khz~400khz;更具体地,所述频率可以在大约200khz到300khz的范围。
7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芯5提供的直流供电电压在约2.5v至约9.0v的范围内,电芯5可提供的直流电流的安培数在约2.5a至约20a的范围内。
74.上述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连接于第一插接端或第二插接端中与缺口对应的遮挡件上,或者通过使第一主体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主体中的第二安装部错开设置,使得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仅为第一插接端或第二插接端的壁厚,进而拉近检测温度用的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连接处距离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助于降低连接处与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温差,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度,满足检测的温度与发热体外表面的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要求。
75.上述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第一插接端和/或第二插接端的厚度介于0.1mm到0.5mm之间,具有较薄的厚度,从而更加拉近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连接处与发热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检测误差,为温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76.上述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缺口为非闭合缺口,其朝向与之相对的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一端敞开,从而在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通过对接插入连接方式连接时,预先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遮挡件的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能够无障碍的穿过对应的缺口的敞开端,进而进入缺口中,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无阻碍地完成对接插入组装。
77.上述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发热体的连接处位于发热体与待加热物质的相对侧,从而在发热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待加热物质的过程中,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发热体的连接处所受干扰较少,不会在致使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与发热体接触不良。
78.上述的发热体和气雾生产装置,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的连接区域属于发热体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或发热体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处于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的连接区域中,将第一热电偶线和第二热电偶线连接于第一插接端和/或第二插接端上,从而能够检测发热体发热温度较为集中的区域的温度,进而确保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符合性。
7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
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