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8170发布日期:2022-10-22 00: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低温烘烤式电子雾化装置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3.通常,电子雾化装置中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设置于发热体表面并与发热体电连接的电极。发热体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形成气溶胶;电极与线缆连接,以向发热体通电。目前,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缆与电极连接,这种接线方式稳定可靠,加工方便,但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金属材质的发热体,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线缆与电极,一般只适合金属材质的发热体,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电极、底座、以及导电元件;其中,发热体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导电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部和电连接部;其中,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用于耦接电源,且所述本体部的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部面;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本体部搭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部面的部分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内侧,且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以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电极抵接以实现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的电连接。
6.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具有弹性,并悬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所述第一位置,且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7.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包括:
8.弯折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底座内部的一端,并朝向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延伸;
9.抵接部,连接于所述弯折部远离第一本体部的一端,并沿所述发热体插入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用于与所述电极抵接。
10.其中,所述弯折部和/或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发热体插入所述底座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180
°

11.其中,所述底座呈环状,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
12.其中,所述本体部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搭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部面,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部沿所述底座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外侧,用于耦接所述电源。
13.其中,所述基座的外侧壁形成有卡接槽,所述第二本体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14.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部分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部分的周向尺寸;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形状及大小匹配。
15.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呈t型。
16.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部具有开口,所述基座的外侧壁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接于所述开口内。
17.其中,还包括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发热体的端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底座与所述发热体的端部之间的间隙。
18.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套设于所述底座的外侧,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本体部夹持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之间,以通过所述固定座对所述本体部进行限位。
19.其中,所述本体部还包括耦接部,所述耦接部沿所述底座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固定座外,以与所述电源耦接。
20.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上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从所述环形本体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中心位置延伸,用于对插入所述底座内的发热体进行径向限位。
21.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所述环形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22.其中,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外壁面抵接,以对所述底座进行径向限位。
23.其中,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外壁面对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卡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以对所述底座的周向进行限位。
24.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和所述限位凹槽均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方向延伸。
25.其中,所述导电元件包括一个所述本体部和多个所述电连接部,所述本体部为弧形面状,多个所述电连接部沿所述本体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或多个电连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本体部的预设区域。
26.其中,所述电极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发热体的同一端;
27.所述导电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2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电源组件;其中,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组件如上述所涉及的加热组件;电源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加热组件供电。
29.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组件及电阻雾化装置,该加热组件通过设置发热体,以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同时,通过在发热体的表面设置电极,并使电极与发热体电连接,以使发热体形成加热通路。另外,通过使导电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部和电连接部,本体部位于底座外侧,以使其可直接与电源耦接而无需在底座上开孔;进一步地,通过
使本体部的至少部分搭接于底座的端部面,即搭接于底座端部沿底座的轴向方向背离底座的一侧表面,并使电连接部与本体部搭接于底座端部面的部分连接,并位于底座的侧壁的内侧,且使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以在第二位置时与电极抵接,从而实现电极通过导电元件的电连接部与电源的电连接;并且,由于本体部的至少部分搭接于底座的端部面,能够通过底座对导电元件进行支撑,从而在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底座内并对导电元件的电连接部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能够使导电元件紧密挂接在底座上而不会与底座之间沿底座的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移位或脱离,使得导电元件能够准确地连接于电极,避免其发生电连接部与电极错位导致加热组件无法正常工作;此外,由于电连接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驱动力,进而使得电连接部与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且由于线缆连接于导电元件,使得线缆与导电元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受发热体的温度的影响较小,且该连接方式对发热体的材质没有限制,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导电元件与底座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a为电连接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简图;
35.图5b为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简图;
36.图6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a-a向剖视图;
37.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42.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医疗、美容、保健、休闲吸食等技术领域。该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供使用者抽吸。其中,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茶叶、薄荷叶等植物叶类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当然,气溶胶生成制品也可为液体基质或膏状基质,比如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药液等。
43.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组件10和电源组件20。其中,加热组件10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加热组件1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热组件10。电源组件20与加热组件10电连接,用于向加热组件10供电。电源组件20可包括电源和导电件;其中,电源可为干电池或锂电池等,导电件可为电源线或其他可导电的导电件。当然,该电子雾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壳体30,壳体30用于安装加热组件10和电源组件20。
44.请参阅图2-3,其中,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加热组件10,该加热组件10包括发热体11、电极12、底座13以及导电元件14。
45.其中,如图2或图3所示,发热体11可包括基体111和形成于基体外表面的发热层112。基体111具有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侧壁;基体111的侧壁与底壁配合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作为基体111的收容腔110,收容腔110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基体111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基体111可以是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以防止两个电极12短路。优选地,基体111可为透明石英。当然,基体111也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备,此时可在基体111表面涂覆绝缘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体111为圆柱状陶瓷管。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体111的内表面均指收容腔110的内壁面,基体111的外表面均指收容腔110的外壁面。
46.发热层112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当然,也可设置于基体111底壁的外表面,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发热层112也可形成于基体111的内表面。具体的,发热层112可采用丝印、溅射、涂敷、印刷等方式形成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其中,由于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不需要介质,加热效率较高,且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烘烤更加均匀。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发热层112具体可选用红外发热层,例如红外陶瓷涂层。红外发热层可为红外发热膜,红外发热膜的厚度和面积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红外发热层可以为金属层、导电陶瓷层或导电碳层。在具体实施例中,红外发热层通电时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收容腔110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红外加热波长2.5um~20um,针对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特点,通常加热温度需要350℃以上,能量辐射极值主要在3~5um波段。当然,发热层112还可以是发热膜;比如铜膜或铝膜等可以导电的膜。
47.如图2或图3所示,电极12呈弧形并整体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且多个电极
12沿发热体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发热体的同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极12沿发热体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发热体的底壁。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极12的部分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即,电极12除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的部分外,还包括其它部分,比如,电极12还包括设置于基体111的底壁的外侧面的部分;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具体的,加热组件10还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电路121;若干导电电路121与多个电极12一一对应连接,且沿发热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发热层112背离电极12的一端,以将电极12与发热层112连通;且多个电极12中至少两个电极12的极性相反,即多个电极12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从而向发热层112供电,使发热层112通电后发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其中,导电电路121可呈直线型或曲线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极12的至少部分也可形成于基体111底壁的外表面并通过导电电路121与发热层112连接。
48.电极12和/或导电电路121可以是涂覆于发热体11上的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可以是金属涂层、导电银浆或者导电胶带等,也可以是沉积于发热体11表面的金属等,例如金膜、铝膜或铜膜。
49.如图3所示,底座13呈环状,具有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环状侧壁,底座13的底壁与环状侧壁围设限定出限位腔131;发热体11的部分插接于底座13的限位腔131内。在该实施例中,底座13还具有与其底壁相背离的端部面,端部面具体为底座13上沿其轴向方向背离其底壁的一端的表面,且该端部面连接底座13环状侧壁的内壁面与外壁面;其中,底座13的轴向方向平行于发热体11插入底座13的插接方向a(见下图4)。导电元件14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部141和电连接部142;其中,本体部141位于底座13的外侧,用于耦接电源。具体地,本体部141可通过导电件以与电源耦接,从而实现电源组件20向发热体11供电。需要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3的侧壁背离限位腔131的一侧、底座13的端部沿底座13的径向方向远离底座13的一侧均为底座13的外侧。
50.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4为导电元件与底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导电元件14的本体部141的至少部分搭接于底座13的端部面;需要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搭接是指本体部141的至少部分承载于底座13的端部面,即底座13的端部对本体部141承载于其上的部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电连接部142与本体部141搭接于底座13的端部面的部分连接,并位于底座13的侧壁的内侧,使得发热体11插接于底座13的限位腔131后,导电元件14的电连接部142与位于发热体11外表面的电极12接触而实现电连接,并在发热体11的重力作用下紧密抵接,有效增加了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由于本体部141的至少部分搭接于底座13的端部面,能够通过底座13对导电元件14进行支撑,从而在发热体11的部分插接于底座13内并对导电元件14的电连接部142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能够使导电元件14紧密挂接在底座13上而不会与底座13之间沿底座13的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移位或脱离,使得导电元件14能够准确地连接于电极12,避免其发生电连接部142与电极12错位导致加热组件10无法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是,对应于电极12,导电元件14的数量也为多个,且沿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多个电极12一一对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极12的极性相反,即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对应的,两个导电元件14分别与正极电极12和负极电极12连接。
51.具体的,如图4所示,导电元件14的电连接部142包括弯折部1421和抵接部1422;其
中,弯折部1421连接于本体部141的靠近底座13内部的一端,即靠近底座13的限位腔131的一端,并朝向底座13的中心位置延伸;抵接部1422连接于弯折部1421远离本体部141的一端,并沿发热体11插入底座13的插接方向a延伸,以与位于发热体11外表面的电极12抵接。
52.在具体实施例中,弯折部1421和/或抵接部1422与发热体11插入底座的13的插入方向a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180
°
,即,弯折部1421和/或抵接部1422与插入方向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而减少或避免发热体11在插入底座13并与电连接部142抵接时发生卡顿现象,使得发热体11在插入底座13时更加顺畅,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可避免发热体11在插入底座13的过程中对电连接部142造成损坏。
53.具体的,电连接部142具有弹性,其具体可为弹性导电薄片,比如具有弹性的铜合金、钢材等材料。如图4所示,电连接部142悬空设置于底座13内的第一位置,即如图5a所示,图5a为电连接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简图;在发热体11未插入底座13时,电连接部142具体处于第一位置;而如图5b所示,图5b为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简图;在发热体11插入底座13后,电连接部142在发热体11的挤压下,电连接部142发生弹性形变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电连接部142具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弹性作用力,电极12与电连接部142之间通过该弹性作用力紧密接触,以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可以看出,由于电连接部142的弹性形变,使得α大于α

,其中,α

为电连接部142处于第一位置时,弯折部1421与抵接部1422之间的夹角;α为电连接部142处于第二位置时,弯折部1421与抵接部1422之间的夹角;同时,由于发热体11插入底座13时电连接部142的弹性形变,使得弯折部1421和/或抵接部1422与发热体11插入底座的13的插入方向a之间的夹角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大,但仍然大于90
°
小于180
°
。具体的,弯折部1421可以绕弯折部1421与本体部141的连接处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上下弯折,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54.请继续参阅图4,在该实施例中,导电元件14的本体部141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本体部1411和第二本体部1412;其中,第一本体部搭接于底座13的端部面,电连接部142连接于第一本体部1411远离第二本体部1412的一端,使得导电元件14挂接于底座13上,从而使得发热体11在插接于底座13时,本体部141能够通过底座13对导电元件14进行支撑,从而在发热体11的部分插接于底座13内并对导电元件14的电连接部142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能够使导电元件14紧密挂接在底座13上而不会与底座13之间沿底座13的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移位或脱离,使得导电元件14能够准确地连接于电极12,避免其发生电连接部142与电极12错位导致加热组件10无法正常工作。其中,第二本体部1412沿底座13的轴向方向延伸,即第二本体部1412沿与底座13的环形侧壁的径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底座13的侧壁的外侧,用于耦接电源;容易理解,第二本体部1412远离第一本体部1411的一端用于耦接电源,该连接方式受发热体11的温度的影响小,连接可靠性较高,且该连接方式对发热体11的材质没有限制,使用范围更广。具体地,第二本体部1412远离第一本体部1411的一端通过与导电件连接,从而使得导电元件14与电源耦接,实现电源组件20向发热体11供电。
55.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元件14包括一个本体部141和多个电连接部142;其中,本体部141为弧形面状,多个电连接部142沿本体部14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或多个电连接部142均匀分布于本体部141的预设区域;具体的,第一本体部1411为平面状,且第一本体部1411靠近电连接部142的边缘以及靠近第二本体部的边缘为弧线,第二本体部1412为贴合底座13外壁面的弧形面状,电连接部142沿第一本体部1411靠近电连接部142的边缘间隔分布,
或均匀分布于该边缘弧线上。通过设置多个电连接部142可使得导电元件与位于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的接触点增多,以保证发热体11在底座13内发生周向偏移时也可与电连接部142有效接触,以实现二者的有效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元件14包括一个本体部141和两个电连接部142。具体的,电连接部142与本体部141可一体成型,以便于生产,且能够保证导电元件14的整体结构不易受到破坏。
56.请再次参见图3,底座13的外侧壁形成有卡接槽132,导电元件14的第二本体部1412卡接于该卡接槽内,以对导电元件14在底座13的周向上进行限位,使得导电元件14与底座13在其周向方向上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在发热体11插接于底座13时,导电元件14的电连接部142与电极12实现对位连接,以保证加热线路的正确性。具体的,第二本体部1412靠近第一本体部1411的部分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二本体部1412远离第一本体部1411的部分的周向尺寸,即,第二本体部1412在底座13上与第一本体部1411连接的一端的周向长度大于与电源耦接的一端的周向长度,一方面保证了第二本体部1412与第一本体部1411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可减少第二本体部1412在底座13上所占的面积;底座13上的卡接槽132与第二本体部1412的形状及大小匹配,对应的,还可减小卡接槽132在底座13上所占的面积,从而为底座13上的其他结构预留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底座13的结构设计。第二本体部1412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部呈规则的t型,既能满足上述条件,实现上述效果,而且还方便生产。
57.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13的外侧壁上具有凸起,导电元件14的第二本体部1412上对应具有开口,以在导电元件14安装于底座13上时,底座13上的凸起卡接于第二本体部1412上的开口;容易理解,为了使导电元件14与底座13的装配更为可靠,第二本体部1412的上的开口和底座13上达到凸起可以设置为多个。当然,导电元件14与底座13的装配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对此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
58.请参见图3和图6,其中,图6为图2的b-b向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10中,还包括密封件15,该密封件15设置于底座13与发热体11的端部之间,用于密封底座13与发热体11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如图6所示,底座13的限位腔131内具有环形部133,环形部133与底座13的侧壁连接形成环形限位槽1331,发热体11插接于该环形限位槽1331内;密封件15设置于该环形限位槽1331内,以填充环形限位槽1331与发热体11插入部分之间的空隙,从而避免发热体11在插接于底座13后发生晃动。如图3所示,密封件15呈环形,其形状及大小与环形限位槽1331相匹配。具体的,密封件15可为具有弹性且耐高温的材质,比如橡胶或者胶水。
59.请参见图3和图7,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10,该加热组件10还包括固定座16,该固定座16套设与底座13的外侧,并与底座13连接;具体的,固定座16包括环形本体161和连接于环形本体161外侧的环形延伸部162,其中环形本体161的内侧圆半径小于环形延伸部162的内侧圆半径,如图6所示,固定座16的环形本体161朝向发热体11的方向延伸,环形延伸部162沿发热体11插入底座13的插接方向a延伸。具体的,固定座16的环形延伸部162上具有开口,固定座16上具有凸起,固定座16套设与底座13上时,固定座16的凸起卡接于环形延伸部162的开口,从而使得固定座16与底座13连接;一般地,凸起与开口为多个,以使得固定座16与底座13的连接更为可靠。
60.其中,如图6所示,导电元件14的本体部141夹持于固定座16与底座13之间,具体
的,第一本体部1411夹持于固定座16的环形本体161与底座13的端部面之间,从而对本体部141进行限位,使得导电元件14固定于底座13与固定座16之间,避免导电元件14发生偏移。
61.进一步地,导电元件14的第二本体部1412包括夹持部1412a和耦接部1412b;其中,夹持部1412a连接于第一本体部1411远离电连接部142的一端,且夹持部1412a夹持于固定座16的环形延伸部162与底座13的环形侧壁之间;耦接部1412b连接于夹持部1412a远离第一本体部1411的一端,且耦接部1412b沿底座13的轴向方向延伸至固定座16外,即第二本体部1412的耦接部1412b暴露于固定座外,以与电源耦接;具体地,耦接部1412b可通过导电件与电源耦接;该种与电源的耦接方式,无需在底座13或固定座16上设置孔洞或开口,以使电源组件20的导电件伸入,从而使得电源与导电元件14耦接,该实施例中导电元件14与电源的耦接方式更为简单,可减少制备步骤,有利于投入批量生产。当然,也可通过在固定座16上开孔或在底座13上开孔的方式使本体部141的部分暴露,以使电源组件20的导电件从开孔处伸入,从而使得电源与导电元件14耦接。在具体实施例中,夹持部1412a与耦接部1412b可一体成型,或者,导电元件14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以便于生产,且能够保证导电元件14的整体结构不易受到破坏。
62.请继续参见图7,固定座16还包括设置于环形本体16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63,该第一限位结构从环形本体161朝向固定座16的中心位置延伸,以对插入底座13内的发热体11进行径向限位,避免发热体11在径向上发生偏移导致电极12与导电元件14的连接发生断路或短路等问题。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6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至少三个第一限位结构163沿环形本体161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对插入底座13内的发热体11进行周向限位,避免其发生偏心现象。第一限位结构163的具体形状及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只要能对插入底座13内的发热体11进行径向和周向限位,且不影响其他结构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63.具体地,固定座16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164,第二限位结构164设置于固定座16的环形延伸部162的内侧壁上,第二限位结构164用于与底座13的侧壁面抵接,以对底座13进行径向限位。具体的,第二限位结构164为限位凸筋,且沿固定座16的轴向方向延伸,从而在固定座16套接于底座13时,限位凸筋与底座13的侧壁面抵接,以对底座13进行径向限位。进一步地,底座13的侧壁的外壁面对应第二限位结构164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134,限位凹槽134随限位凸筋沿固定座16的轴向方向延伸,从而在固定座16套接于底座13时,限位凸筋沿该限位凹槽134进入,使得第二限位结构164卡接于限位凹槽134内,即二者相匹配,以对底座13的周向进行限位,使得固定座16与底座13在周向上相对固定。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