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6768发布日期:2022-12-21 02:0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雾化装置时通过发热芯雾化组件对液体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后产生烟雾以供用户吸食,现有的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雾化器主体,由于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通常是通过螺纹连接的,用户能够通过螺纹打开外壳向雾化器主体的储液腔的重新注入不同雾化介质,影响电子雾化器的口味及影响用户的卫生健康。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具有避免用户通过打开外壳而向雾化器主体内填充不同的液体从而保证用户的卫生健康的优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安装腔的雾化器主体,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部,所述吸嘴部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外壳包括:一端设置有吸嘴部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盖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远离所述吸嘴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远离所述吸嘴部一侧的第一插接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一端的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过盈配合,所述安装腔贯穿所述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
5.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置有自下向上直径逐渐递减的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插接部自下向上外径逐渐递减。
6.所述插接槽内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卡接槽一一卡接的凸起卡接件。
7.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电池、雾化组件、第二检测装置及mcu主控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输入电路与所述mcu主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第二输入电路与所述mcu主控装置连接;所述 mcu主控装置通过pmos驱动电路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所述mcu主控装置、所述第一输入电路、所述第二输入电路、所述pmos驱动电路均通过供电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8.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电池限位套、电路基板及咪头固定座,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所述mcu主控装置、所述第一输入电路、所述第二输入电路、所述pmos驱动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均集成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咪头固定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电池、所述电路基板及所述雾化组件依次从下往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9.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气流传感器。
10.所述mcu主控装置包括电阻r12、电容c6及控制处理器u3,所述电容c6 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一端和所述控制处理器u3的7针脚,所述电容c6另一端分别与连接gnd和所述控制处理器u3的5针脚,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11.所述第二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22,所述电阻r22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分别与光敏传感器一端及所述控制处理器u3的13针脚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另一端连接gnd。
12.所述pmos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0、电阻r21、场效应管q1、电阻r18、二极管d5及电阻r19,所述电阻r20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器u3的9针脚和电阻r2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供电电路及所述场效应管 q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21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所述二极管d5一端、所述雾化组件的发热丝一端、所述电阻r1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5另一端连接gnd,所述发热丝另一端连接gnd,所述电阻r19与所述控制处理器u3的10针脚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安装腔的雾化器主体,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部,吸嘴部中部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第一壳体一端设置有吸嘴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盖合,第二壳体上远离吸嘴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插接部设置于第一壳体上远离吸嘴部一侧。第二插接部设置于第二壳体上远离第一进气口一端的并与插接部插接,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过盈配合,安装腔贯穿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组装时,先将雾化器主体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安装腔内,使得雾化器主体上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再将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插接部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插接部进行插接,然后通过压合机器进行压合,压合好后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后使得用户在不适用外部工具的基础下无法打开外壳,从而实现避免用户向雾化器主体内重复填充不同的液体,从而保证了用户卫生健康。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主体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电池、雾化组件、第二检测装置及mcu主控装置,第一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输入电路与mcu主控装置连接。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第二输入电路与mcu主控装置连接。mcu主控装置通过pmos驱动电路连接。mcu主控装置、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路、 pmos驱动电路均通过供电电路与电池电连接。mcu主控装置用于协调各个电路进行工作及数据的处理,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雾化装置是否处于被抽吸状态的第一信号,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的通断。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壳是否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二信号,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外壳被打开时,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被打开的第二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断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防止用户打开外壳重新向雾化组件注油后重新抽吸雾化装置,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外壳被打开,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被打开的第二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断路之后,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外壳重新关闭,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重新关闭的第二信号无法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为通路。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是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19.图4是mcu主控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20.图5是pmos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1.图6是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一输入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2.图7是第二输入电路与光敏电阻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23.图8是第二输入电路与光敏二极管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24.图9是第二输入电路与光敏三极管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25.图10是第二输入电路与红外收发对管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26.图11是充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二插接部;131、凸起卡接件;14、吸嘴部;2、雾化器主体;21、第一检测装置; 22、电池;23、雾化组件;24、冷凝棉块;25、电池限位套;26、电路基板; 27、咪头固定座;28、第二检测装置;231、密封套;232、五金件;233、发热丝;234、储液仓;235、储液棉;236、密封固定件;b、第一进气口;3、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雾化装置,如图1-11所示,包括外壳 1及设置于外壳1内的安装腔的雾化器主体2,外壳1一端设置有吸嘴部14,吸嘴部14中部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13。第一壳体11一端设置有吸嘴部14。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盖合,第二壳体12上远离吸嘴部14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b。第一插接部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远离吸嘴部14一侧。第二插接部13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远离第一进气口b一端的并与插接部插接,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13过盈配合,安装腔贯穿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13。
31.需要说明的是,组装时,先将雾化器主体2放置在第二壳体12内的安装腔内,使得雾化器主体2上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b连通,再将第一壳体11 上的第一插接部与第二壳体12上的第二插接部13进行插接,然后通过压合机器进行压合,压合好后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后使得用户在不适用外部工具的基础下无法打开外壳1,从而实现避免用户向雾化器主体2内重复填充不同的液体,从而保证了用户卫生健康。
32.优选地,为便于用于盖合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使得第一壳体11 与第二壳体
12之间过盈配合,避免外壳1与雾化器主体2组装完成之后,外壳1被打开,第一插接部上设置有自下向上直径逐渐递减的插接槽,第二插接部13突出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且外径小于第二壳体12的外径,第二插接部13自下向上外径逐渐递减。
33.优选地,为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组装更稳定,进一步避免外壳1被打开,插接槽内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槽,第二插接部13 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卡接槽一一卡接的凸起卡接件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槽呈环状,凸起卡接件131呈环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卡接件131及卡接槽均呈半圆球状。
34.优选地,雾化器主体2包括:第一检测装置21、电池22、雾化组件23、第二检测装置28及mcu主控装置,第一检测装置21通过第一输入电路与mcu 主控装置连接。第二检测装置28通过第二输入电路与mcu主控装置连接。mcu 主控装置通过pmos驱动电路与雾化组件23连接。mcu主控装置、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路、pmos驱动电路均通过供电电路与电池2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28为光敏传感器,第二检测装置28可以是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收发对管。第一检测装置21为气流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3包括:两侧设置有开口的储液仓234,外侧分别与储液仓234开口两侧的密封套231,设置在储液仓234内的储液棉235,设置在储液棉235内的五金件232,设置于五金件232内且外缠绕有导液棉(图中未显示)的发热丝233,该发热丝233的引脚自储液仓234内穿设在一个密封套231外。五金件232及两个密封套231的中部贯穿有气道。
35.需要说明的是,mcu主控装置用于协调各个电路进行工作及数据的处理,第一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雾化装置是否处于被抽吸状态的第一信号,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23的通断。第二检测装置28用于检测外壳1是否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二信号,当第二检测装置28检测到外壳1被打开时,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1被打开的第二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23断路。mcu主控装置为可编程mcu控制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防止用户打开外壳1重新向雾化组件23注油后重新抽吸雾化装置,当第二检测装置28检测到外壳1 被打开,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1被打开的第二信号并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23断路之后,第二检测装置28检测到外壳1重新关闭,mcu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外壳1重新关闭的第二信号无法通过pmos驱动电路来控制雾化组件23为通路。第一壳体11内位于雾化组件23与吸嘴部 14之间设置有冷凝棉块24。
36.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主体2还包括电池22限位套、电路基板26及咪头固定座27,第二检测装置28、mcu主控装置、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路、pmos驱动电路、供电电路均集成设置在电路基板26上。咪头固定座、第一检测装置21、电池22、电路基板26及雾化组件23依次从下往上设置在外壳 1内。咪头固定座27上下侧分别与第二壳体12及电池22限位套一端内侧壁密封连接,雾化组件23下的密封套231与电池22限位套另一端内侧壁密封连接,电池22及电路基板26依次设置于电池22限位套内。为使得电路基板 26稳定的固定在电池22限位套内同时不影响雾化组件23的气流通过,电路基板26外侧壁上套设有密封固定件236,且电路基板26上开设有通气孔,以便气流的通过。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5、电容c2、锂电保护芯片u2,电阻r5一端分别连接锂电保护芯片u2的3针脚和电容c2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池22正极,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负极、锂电保护芯片u2的1针脚和2针脚,锂电保护芯片u2的4针脚和5针脚均连接gnd。
37.优选地,为实现雾化器的基本功能,mcu主控装置包括电阻r12、电容c6 及控制处理器u3,电容c6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一端和控制处理器u3的7 针脚,电容c6另一端分别与连接gnd和控制处理器u3的5针脚,电阻r12 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主体2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 上的并通过充电电路与供电电路连接的充电接口3,供电电路中的充电芯片 u1的3针脚和4针脚分别与控制处理器u3的15针脚和16针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3为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或microusb接口。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器u3为海速芯的8位单片机tm52f1376,充电芯片u1 的型号为dio58056,锂电保护芯片u2的型号为xb5606。
38.优选地,第二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22,电阻r22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分别与光敏传感器一端及控制处理器u3的13针脚连接,光敏传感器另一端连接gnd。
39.优选地,pmos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0、电阻r21、场效应管q1、电阻 r18、二极管d5及电阻r19,电阻r20一端分别与控制处理器u3的9针脚和电阻r21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供电电路及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电阻r21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二极管d5一端、雾化组件23的发热丝233一端、电阻r19 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二极管d5另一端连接gnd,发热丝233另一端连接gnd,电阻r19与控制处理器u3的10针脚连接。
40.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