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8586发布日期:2023-02-10 20:0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雾化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热片以及设置有该发热片的微孔陶瓷雾化芯和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发热片是雾化芯的发热部件,雾化芯需要利用发热片的加热作用将液体物料(比如烟油、药液等)加热气化,以得到使用所需的雾状颗粒,发热片与雾化芯是雾化装置(比如电子烟)的重要组成部件。作为一种常见的雾化芯,微孔陶瓷雾化芯的组成结构通常包括微孔陶瓷以及烧结在其内的发热片,现存的部分微孔陶瓷雾化芯所采用的发热片虽然能够与微孔陶瓷紧密贴合,但其固定效果不佳,发热片容易在微孔陶瓷雾化芯的拆装过程中为外力作用从微孔陶瓷中脱落(或者拔出),不利于提高微孔陶瓷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热片在微孔陶瓷内的固定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发热片,用于微孔陶瓷雾化芯,该发热片包括:
5.发热片主体,一端端部或相对的两端端部设置有弯折部;以及
6.两个引线连接部,设置在发热片主体的两侧,弯折部位于两个引线连接部之间。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引线连接部上设置有锚定结构。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锚定结构设置有多个,相邻的锚定结构之间设置有间隙。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或所有锚定结构弯折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发热片主体包括:
11.多个发热单元;以及
12.多个发热连接部,发热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发热单元或者用于连接相邻的发热单元与引线连接部,部分或所有发热连接部的端部弯折设置,以形成弯折部。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热连接部分为两组并均匀分布在多个发热单元的两端。
14.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孔陶瓷雾化芯,包括:
15.微孔陶瓷;以及
16.上述的发热片,该发热片预设在微孔陶瓷内。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片的两侧设置有引线,引线与发热片整体烧结在微孔陶瓷内。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引线的两端显露于微孔陶瓷的两端。
19.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以及上述的微
孔陶瓷雾化芯,微孔陶瓷雾化芯电连接电源组件。
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其发热片包括发热片主体以及位于发热片主体两侧的引线连接部,通过在发热片主体的一端端部或者相对的两端端部设置弯折部,使得发热片在微孔陶瓷内固定时,能够通过弯折部稳定嵌入微孔陶瓷内而提高发热片的整体固定效果。显然,采用这种发热片的微孔陶瓷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受益于弯折部的嵌入作用,也能够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充分提高发热片在微孔陶瓷内的安装稳定性,故而可以充分提高微孔陶瓷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的一种展平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与引线连接后的一种整型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孔陶瓷雾化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孔陶瓷雾化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孔陶瓷雾化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与引线之间的一种生产示意图。
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0.10、发热片主体;101、发热单元;102、发热连接部;103、弯折部;
31.20、引线连接部;201、锚定结构;
32.30、引线;
33.40、微孔陶瓷;4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38.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进行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用于微孔陶瓷雾化芯,该发热片在与引线30进行连接和整型工作之前,整体处于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展平的展平状态。就其具体结构而言,发热片包括发热片主体10以及位于发热片主体10两侧的引线连接部20,发热片主体10沿长度方向(具体到图1中是指一个引线连接部20朝向另外一个引线连接部20的方向)与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形垂直)展平延伸,发热片主体10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端端部或者相对的两端端部沿克服发热片主体10脱出的方向设置有弯折部103,弯折部103与由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交错形成的展平面既不重合也不平行,同时该弯折部103位于两侧的引线连接部20之间。
4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热片通过两侧的引线连接部20与发热电路连接,通过发热片主体10上的弯折部103来充分提高固定效果,具体地,当发热片主体10固定在安装部位上时,其弯折部103能够嵌入安装部位而提高发热片主体10的嵌入效果,其弯折部103能够沿克服发热片脱出的方向发挥阻力作用,以达到提高发热片的固定效果的目的。
41.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片即使不设置这里的引线连接部20,其发热片主体10也能够直接接入发热电路。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引线连接部20远离发热片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锚定结构201。
4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引线连接部20,设置的锚定结构201与发热片主体10的弯折部103的作用相同,均用于嵌入安装部位而发挥锚定作用,从而充分提高整个发热片与安装部位之间的固定效果。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上述锚定结构201可在引线连接部20上设置多个,相邻的两个锚定结构201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充分提高锚定强度而进一步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45.可以理解的是,这种间隔分布的多个锚定结构201在嵌入安装部位内时,其交错分布的结构形式相对平滑的边缘结构而言,能够在发热片受到外力作用并有脱出趋势时发挥锚定作用,故而能够充分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46.显而易见的,这里的同一个引线连接部20上的多个锚定结构201的形状以及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形成的交错排布形式可以是规则整齐的也可以是参差不齐的,只要相邻的锚定结构201之间预设有间隙,即可充分发挥锚定作用来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上述每个引线连接部20上的多个锚定结构201,均位于引线连接部20远离发热片主体10的一侧。
4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个锚定结构201,用于形成规则整齐的引线连接部20的侧边缘,这样既有利于发挥锚定作用,又能够具有良好的外观。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上述多个锚定结构201由引线连
接部20侧边缘上的多个间隔分布的部位延伸并弯折形成。
5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锚定结构201,其实质是由引线连接部20延伸且弯折形成的板块结构,多块这样的板块结构能够间隔嵌入安装部位内而发挥锚定作用,进而能够充分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51.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的锚定结构201的弯折方向与发热片主体10的弯折部103的弯折方向并不相同,这样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充分发挥嵌入作用,从而能够在多个角度或者多个方位来充分提高发热片的固定效果。显而易见的,这里的锚定结构201的弯折方向也可以与弯折部103的弯折方向相同。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上述发热片主体10包括多个发热单元101以及多个发热连接部102,其中,多个发热单元101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连接,相邻的两个发热单元101的一端或者相对的两端通过发热连接部102连接,位于整个发热片主体10两侧的发热单元101的一端或者相对的两端通过发热连接部102连接引线连接部20;每个发热连接部102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两个连接端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发热单元101的端部,或者用于连接相邻的发热单元101与引线连接部20,其中另外一个连接端沿宽度方向进行延伸,部分或者所有的发热连接部102的延伸连接端弯折设置,以形成弯折部103。
5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片,通过发热连接部102的延伸连接端弯折而形成弯折部103,显然,当所有延伸连接端进行弯折时,即可使得发热片主体10的端部整体弯折,当部分延伸连接端进行弯折时,即可使得发热片主体10的端部部分弯折。
54.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弯折部103整体为一弯折结构,其端部可以与发热单元101的延伸方向(即上述宽度方向)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只要弯折部103具有弯折效果,即可充分嵌入安装部位内而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5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上述多个发热连接部102均匀分为两组并对称分布在发热片主体10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两端端部。
5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片主体10,整体结构均匀对称,能够稳定嵌入安装部位内而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发热连接部102仅设置于发热片主体10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端端部。
5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片主体10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对称分布结构而言,虽然嵌入效果欠佳但仍然能够提高整个发热片的固定效果。
59.进一步地,本技术就发热片与引线30之间的连接及整型方式进行说明。
60.就具体的连接方式而言,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发热片通过设置在发热片主体10两侧的引线连接部20与引线30进行连接,使得两根引线30分别位于发热片主体10的两侧。进一步地,引线30连接引线连接部20靠近发热片主体10的一侧,锚定结构201靠近引线30并位于引线连接部20远离发热片主体10的一侧。
61.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请参阅图6,可以将上述多块发热片同时与两根较长的引线30连接,引线30的长度至少与多块发热片的使用需求适配,而后依次对应多块发热片对引线30进行切割,这样即可充分得到多组发热片与引线30连接后的成品,以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6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引线连接部20与引线3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
固定连接,以充分提高固定效果。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引线连接部20还可预先弯折形成与引线30适配的弯扣形状,再将引线30卡紧在该弯扣状的引线连接部20内,与此同时,可在引线30卡紧在引线连接部20内后利用夹具加压夹紧或者冲压夹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引线30与引线连接部20之间的固定效果。
64.就整型方式而言,请参阅图2,在将两根引线30与展平的发热片连接以后,利用整形设备将其组合体进行弯曲整形(主要是将展平的发热片主体10进行弯曲),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与微孔陶瓷40适配的弯曲状发热芯。
65.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孔陶瓷雾化芯。
6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孔陶瓷雾化芯,主要包括上述的发热片与两根引线30连接并整形后的弯曲状发热芯以及微孔陶瓷40,该弯曲状发热芯整体烧结在微孔陶瓷40内,以制得微孔陶瓷雾化芯。
6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孔陶瓷雾化芯,烧结在微孔陶瓷40内的发热片整体呈嵌入式的状态,即发热片主体10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引线连接部20均嵌入微孔陶瓷40内,微孔陶瓷40的中部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通孔401,发热片主体10的内侧壁显露于通孔401内,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发热片与微孔陶瓷40充分贴合,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使得液体物料能够充分气化,并保证通过通孔401散出或者排出的雾状颗粒的整体状态稳定。
6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弯折部103在这里绕通孔401的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弯折部103沿通孔401的非轴向方向嵌入或者插入微孔陶瓷40内,当整个发热片受到向外拔出(尤其是沿通孔401的轴向拔出)的作用力时,多个弯折部103能够发挥高效且稳定的嵌入固定作用,以充分克服作用力的拔出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发热片的固定效果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整个微孔陶瓷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69.同理可得,上述实施例中的锚定结构201在这里整体嵌入微孔陶瓷40内后,也能够克服上述作用力的拔出作用,进而提高发热片的固定效果,并能够充分提高整个微孔陶瓷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70.进一步地,烧结在其内的两根引线30的两端分别从微孔陶瓷40的两端显露并延伸一段,这样即可通过直接电连接两根引线30的外露部分而测试或者检验整个微孔陶瓷雾化芯的通电情况以及发热状态,同时引线30的外露部分也能够方便整个微孔陶瓷雾化芯接入发热电路,从而为微孔陶瓷雾化芯的安装提供便利。
71.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至少包括电源组件以及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微孔陶瓷雾化芯,该微孔陶瓷雾化芯通过两根引线30的外露部分与电源组件进行电连接,整个雾化装置受益于发热片在微孔陶瓷雾化芯内的高效固定,也能够充分提高使用寿命。
7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雾化装置至少包括电子烟、加湿器以及香薰机等加热雾化设备。
7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