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8431发布日期:2023-01-07 00: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加热不燃烧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电池接通发热体在相对低温下加热新型雾化物,从而使得释放烟雾来供用户使用,由于加热温度较低,焦油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较少,对吸烟者的伤害更小,周围烟气的释放量也更小。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进气孔通常设置在雾化物下侧的位置,当对雾化物进行加热后,雾化物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雾化后,用户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然后,经过雾化物,从而将雾化物内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材运送至用户口腔内,此种方式使得用户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的口感不佳。
4.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物组件、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上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环绕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壳体上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侧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另一侧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7.可选地,所述雾化物组件包括第一雾化物本体与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所述第一雾化物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填充在所述第一雾化物本体内。
8.可选地,所述雾化物组件包括第二雾化物本体、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和加热件,所述第二雾化物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填充在所述第二雾化物本体内,所述加热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内。
9.可选地,所述加热件呈片状或丝状结构。
10.可选地,所述出气孔内设置有用于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的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下端伸至所述出气孔内,所述过滤嘴上端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过滤嘴内开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保持连通。
11.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呈弹簧状结构,且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雾化物组件外侧。
12.可选地,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雾化物组件密封性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一侧连接有用于容置所述雾化物组件的雾化物容置部,所述雾化物容置部一侧拆卸连接有用于保持所述雾化物容置部密封性的容置部底座,且所述雾化物组件紧贴所述雾化物容置部内壁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壳体端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壳体美观性的装饰组件;所述装饰组件包括主机装饰件和底盖装饰件,所述主机装饰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出气孔的一侧,所述底盖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气孔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板、电池和开关件,所述开关件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侧,所述开关件另一端朝向所述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主板远离所述开关件的一侧。
15.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主板的主板容置槽,所述稳定座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电池容置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该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物组件、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上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环绕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壳体上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侧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另一侧与所述出气孔连通,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进气通道设置在雾化物组件上侧,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孔进入至进气通道内的空气不会经过雾化物组件,加热组件对雾化物组件加热后,使得雾化物组件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在无氧或贫氧状态下进行挥发,从而使得挥发后进入至进气通道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具有不同的口感,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的口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爆炸结构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物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物组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剖视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9.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0、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物组件、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100一侧开设有进气孔110,所述壳体100上侧开设有出气孔120,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靠近所述进气孔110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环绕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壳体100上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400,所述进气通道400一侧与所述进气孔110连通,所述进气通道400另一侧与所述出气孔120连通;
30.其中,壳体100对本实用新型内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内个各个结构均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雾化物组件内含有气溶胶发生基材,当加热组件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动作时,雾化物组件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受热挥发,从而使得挥发后的气溶胶自然溢出至进气通道400内,并且与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的外部气流混合,然后通过出气孔120进入至用户口腔内,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的口感。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物组件包括第一雾化物本体210与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220,所述第一雾化物本体2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220填充在所述第一雾化物本体210内。
32.其中,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220填充在第一雾化物本体210内,从而构成整体雾化物组件,且第一雾化物本体210上侧恰好伸至进气通道400内,以便于将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220受热挥发出的气溶胶直接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
33.同时,第一雾化物本体210的材质为导热金属,如铜或铝等,加热组件通过对第一雾化物本体21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第一雾化物本体210内的第一气溶胶发生基材220受热挥发为气态气溶胶,从而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然后,在进气通道400内与外界气流混合,然后通过出气孔120被吸入用户口腔内。
3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物组件包括第二雾化物本体310、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和加热件330,所述第二雾化物本体3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填充在所述第二雾化物本体310内,所述加热件330安装在所述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内。
35.其中,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填充在第二雾化物本体310内,从而构成整体雾化物组件,且第二雾化物本体310上侧恰好伸至进气通道400内,以便于将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受热挥发出的气溶胶直接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
36.同时,第二雾化物本体310的材质为纸质材料,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内填充有加热件330,且加热件330的材料为导热金属,如铜或铝等,加热组件通过对第二雾化物本体31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加热件330发热,进而加热件330对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第二气溶胶受热挥发为气态气溶胶,从而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然后,在进气通道400内与外界气流混合,然后通过出气孔120被吸入用户口腔内。
3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最优实施例,所述加热件330呈片状或丝状结构,以使得加热件330更多地与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接触,从而提高对第二气溶胶发生基材320的加热效率。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120内设置有用于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的过滤嘴130,所述过滤嘴130下端伸至所述出气孔120内,所述过滤嘴130上端伸出所述壳体100,且所述过滤嘴130内开设有出气通道131,所述出气通道131与所述进气通道400保持连通。
39.其中,过滤嘴130安装至出气孔120内,从而便于用户将经过进气孔110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的气流吸至用户口腔内,同时,进入至过滤嘴130的气流穿过出气通道131进入至用户口腔内;
40.值得说明的是,出气通道131的直径大于进气通道400的直径,从而使得用户通过过滤嘴130吸气时,更轻松地将进气通道400内的气体吸至口腔内。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510,所述电磁线圈510呈弹簧状结构,且所述电磁线圈510套设在所述雾化物组件外侧。
42.其中,电磁线圈510可以呈环状结构或螺旋状结构,并且,电磁线圈510包覆设置在雾化物组件外侧,从而便于使得雾化物组件均匀受热,且电磁线圈510受热发出热量,从而对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雾化物组件密封性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架610,所述限位架610一侧连接有用于容置所述雾化物组件的雾化物容置部620,所述雾化物容置部620一侧拆卸连接有用于保持所述雾化物容置部620密封性的容置部底座630,且所述雾化物组件紧贴所述雾化物容置部620内壁设置。
44.其中,密封件能够使得雾化物组件处于贫氧或无氧状态,从而使得加热组件对雾化物组件加热时,由于雾化物组件处于贫氧或无氧状态,因此,雾化物组件受热后挥发出的气溶胶口感变的不同;
45.具体地,限位架610用于对雾化物容置部620起到限位作用,需要加热的雾化物放置于雾化物容置部620内,并且,容置部底座630用户密封雾化物容置部620,同时,可拆卸的容置部底座630有利于提高用户将雾化物装入雾化物容置部620内的便捷程度。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端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壳体100美观性的装饰组件;所述装饰组件包括主机装饰件710和底盖装饰件720,所述主机装饰件710安装在所述壳体100开设有所述出气孔120的一侧,所述底盖装饰件7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远离所述出气孔120的一侧。
47.其中,装饰组件使得壳体100根据观赏性,即通过装饰组件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更有美观性;
48.具体地,主机装饰件710安装在壳体100一端,底盖装饰件720安装在壳体100另一端,一方面,主机装饰件710和底盖装饰件720两者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更美观,另一方面,主机装饰件710和底盖装饰件720两者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更稳定,即主机装饰件710和底盖装饰件720能够壳体100两端起到保护的作用。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板810、电池820和开关件830,所述开关件830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00外侧,所述开关件830另一端朝向所述主板810,所述主板8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电池820安装在所述主板810远离所述开关件830的一侧。
50.其中,控制组件主要用户控制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加热组件是否对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
51.具体地,当用户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用户,首先按压开关件830,从而开关件830按压主板810,从而使得主板810控制电池820向加热组件供电,进而使得加热组件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开关件830在进行完一次按压后会进行复位。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用稳定座900,所述稳定座900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主板810的主板容置槽910,所述稳定座900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池820的电池容置槽920。
53.其中,稳定座900能够对主板810和电池820均进行保护作用,并且,主板容置槽910用于容置主板810,从而提高主板810的稳定性,对主板810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电池容置槽920用于容置电池820,从而提高电池820的稳定性,对电池820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电池820的稳定供电。
54.该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0、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物组件、用于对所述雾化物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100一侧开设有进气孔110,所述壳体100上侧开设有出气孔120,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靠近所述进气孔110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环绕所述雾化物组件设置,所述雾化物组件与所述壳体100上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400,所述进气通道400一侧与所述进气孔110连通,所述进气通道400另一侧与所述出气孔120连通,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进气通道400设置在雾化物组件上侧,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孔110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的空气不会经过雾化物组件,加热组件对雾化物组件加热后,使得雾化物组件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在无氧或贫氧状态下进行挥发,从而使得挥发后进入至进气通道400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具有不同的口感,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的口感。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