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3170发布日期:2023-03-04 00:4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将可雾化的液体基质加热雾化,以生成可供吸收的气溶胶。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采用多孔陶瓷制造雾化芯,这种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引线通常需要穿过多孔陶瓷,会导致多孔陶瓷内部结构改变,且容易造成开裂。另外,在给引线电极通电布线时,电路布线较长,增加了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
5.电极柱,所述电极柱包括第一导电端面;
6.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端面电极;以及
7.导电连接件;
8.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与所述第一端面电极和所述第一导电端面中的一个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端面电极和所述第一导电端面中的另一个抵接并电性导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臂,所述多个第一弹性臂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呈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柱的外壁面向外凸出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呈环状,所述凸缘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端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呈筒状,所述主体部套设于所述电极柱外并抵靠于所述凸缘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凸缘的一端形成有扩口结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通气管和基座,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通气管,所述电极柱电绝缘地穿设于所述基座中。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包括第二导电端面,所述雾化芯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电极,所述第二端面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端面抵接并导通。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包括第一管段以及与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管段,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和外径,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面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端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嵌置于所述基座中并与所述基座接触导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所述第一端面电极位于所述多孔陶瓷靠近所述电极柱的一端。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20.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导电连接件具有弹性,一方面可防止在安装时压坏雾化芯,另一方面可保证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雾化芯与电极柱之间也能形成可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25.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图4中储液雾化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图5中导电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宽度”、“厚度”、“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
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下方”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子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配合连接的电源装置200。电源装置200用于给雾化器100供电并可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的开启和关闭等操作,雾化器100用于收容液体基质并在通电后加热雾化该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电源装置200均可大致具有圆柱状结构,且两者可沿轴向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雾化器100、电源装置200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器100与电源装置200之间也可通过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雾化器100与电源装置200之间也可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此外,雾化器100和/或电源装置200的横截面形状也不局限于呈圆形,其也可以呈椭圆形、跑道形或长方形等其他形状。
34.如图3-5所示,雾化器100可包括储液雾化主体10以及设置于储液雾化主体10上端的吸嘴主体20。储液雾化主体10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10以及与储液腔110相隔离的用于输送气溶胶的输出通道120。吸嘴主体20封堵于储液腔110的上端,其内形成有与输出通道120相连通的吸气通道210。
35.具体地,吸嘴主体20可包括吸嘴21,吸气通道210沿纵向形成于吸嘴21内并可与吸嘴21同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1可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利于吸气通道21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吸嘴21可包括位于下部的封堵部211以及位于上部的吸嘴部212。吸嘴部212可具有扁形外形,扁形设计能更好的贴合嘴唇,且能使烟雾更加集中,抽吸体验感更好。封堵部211嵌置于储液雾化主体10的上端开口处,以将储液腔110的上端密封封堵住。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还可包括套设于封堵部211上的密封件22。该密封件22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件22密封地设置于封堵部211的外壁面和储液腔110的上端腔壁面之间。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储液雾化主体10的上端,一方面,可通过将吸嘴主体20从储液雾化主体10拆下的方式向储液腔110添加液体基质,延长雾化器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吸嘴主体20和/或储液雾化主体10的零部件单独进行更换,降低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储液雾化主体10之间也可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7.储液雾化主体10可包括外壳11、通气管12、雾化组件13、电极柱14以及基座16。通气管12沿纵向设置于外壳11中,并可与外壳11同轴设置。通气管12可呈圆管状,通气管12的内壁面界定出输出通道120,通气管12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界定出环形的储液腔110。通气管12的上端可嵌置于吸嘴主体20中,具体地,通气管12的上端可穿过密封件22并嵌入到吸嘴21中。其中,密封件22用于密封地包裹通气管12,吸嘴21用于确保通气管12与吸嘴主体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38.雾化组件13收容于通气管12中并可与通气管12同轴设置。雾化组件13包括雾化芯130,雾化芯130包括吸液体131以及与吸液体131接触的发热体132。吸液体131与储液腔110导液连通,用于从储液腔110中吸取液体基质,并将该液体基质传导至发热体1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吸液体131为多孔陶瓷,其能够通过其内部微孔结构的浸润和毛细效应从储
液腔110中吸取液体基质。吸液体131可呈圆筒状,其内沿纵向贯穿形成有一雾化腔1310。该雾化腔1310与输出通道120的下端相连通,并可与输出通道120同轴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液体131不局限于多孔陶瓷材料,其也可采用其他多孔材料制成。
39.发热体132可以为发热膜,其可通过丝印、印刷或喷涂等方式成型于吸液体131的坯体上,再与吸液体131一起烧结成型;或者,发热体132也可以为单独成型的金属发热片或金属发热丝。发热体132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以及与该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的两极连接的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该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可设置于吸液体131的内壁面,用于在通电后发热,从而将吸液体131吸附的液体基质加热雾化。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分别设置于吸液体131的上端面、下端面,用于外接外部电源。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132还可包括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分别设置于吸液体131的内壁面的上下两端,发热轨迹132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与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体132也可不包括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即,发热轨迹1321的上下两端也可直接与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连接。
40.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32包括三个并联的发热轨迹1321,该三个发热轨迹1321沿吸液体1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利于均匀加热吸液体131吸附的液体基质。每一发热轨迹1321在发热体132的轴向上呈非直线延伸,例如呈曲线形或折线形延伸,利于增加发热轨迹1321的加热面积。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呈圆筒状,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呈圆环形片状。连接电极1324的上端与端面电极1322连接,下端与三个发热轨迹1321的上端连接。连接电极1325的下端与端面电极1323连接,上端与三个发热轨迹1321的下端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轨迹132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和/或,发热轨迹1321也可沿直线延伸。
41.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130还可包括套设于吸液体131外并与吸液体131接触的导液棉137。储液腔110中的液体基质被导液棉137吸附并在导液棉137中分布后,再传导至吸液体131,导液速率更快,导液更均匀。
42.基座16设置于外壳11的下端,并封堵储液腔110的下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通气管12均可导电。端面电极1322可与通气管12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进而与基座16电性连接。电极柱14沿纵向穿设于基座16中,并与基座16电绝缘。端面电极1323与电极柱14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并可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于外壳11中。基座16可包括基部161、由基部16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嵌置部162以及由基部16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的对接部163。基部161可呈圆筒状,基部161的上端面可抵靠于外壳11的下端面上,基部161的外径可与外壳11的下端外径一致。对接部163可呈圆筒状,对接部163的外壁面设置有螺纹结构,用于与电源装置200螺纹连接。对接部163的外径可小于基部161的外径。对接部163的上部未设置有螺纹结构的侧壁上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630,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到雾化腔1310。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1630有多个,该多个进气孔1630沿对接部163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44.嵌置部162可呈圆筒状并嵌置于外壳11的下部,嵌置部162的至少部分外周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密封配合,以将储液腔110的下端密封封堵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嵌置部162可包括本体部1621以及由本体部1621向外延伸的密封凸台1622。本体部1621的外壁面
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且本体部1621在轴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可减小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密封凸台1622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增强密封效果。密封凸台1622的轴向长度较短,以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减小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此外,密封凸台1622可位于本体部1621的顶部或靠近本体部1621的顶部设置,能够使得渗入到嵌置部162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的液态基质较少,防漏液效果更好。密封凸台1622的上端还可形成有导向斜面1623,导向斜面1623的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减小,且导向斜面1623的上端外径小于外壳11的内径,可便于将密封凸台1622导入到外壳11中。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1621的外壁面也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渡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凸台1622也可位于本体部1621的中部或下部。
45.进一步地,嵌置部162还可包括与本体部1621的下端连接的连接部1624。该连接部1624的外壁面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漏液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嵌置部162在外壳11中的固定更加牢靠。此外,由于嵌置部162位于外壳11的开口处,其对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的影响较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624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也可采用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上还可形成有隔热空间1610,隔热空间1610能够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基座16向外传递的热量,减少热量损失。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呈圆环形槽,其由基部161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由于基部161的外径尺寸最大,将隔热空间1610设置在基部161上,能够使得隔热空间1610具有较大的体积空间,提高隔热效果,还能减少传递到对接部163的热量,进而减少向电源装置200传递的热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也可呈其他形状,例如间隔设置的花瓣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也可全部或部分形成于嵌置部162或对接部163上。此外,隔热空间1610中还可填充有隔热材料,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雾化主体10还可包括固定套17,固定套17呈圆筒状并套设于外壳11的下端以及基部161外,一方面能够增强外壳11与基座16之间的固定,另一方面还可将隔热空间1610密封住。
48.通气管12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第一管段121以及与第一管段121的下端连接的第二管段122,第一管段121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和外径。第一管段121的外径较小,使得第一管段121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储液腔110具有较大的储液空间。第二管段122的下端嵌置于基座16中,第二管段122的外壁面与基座16的内壁面接触导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管12和/或基座16也可采用导电或绝缘材料制成后,再在其所需的导电部位涂覆导电层来实现导电功能。
49.雾化芯130收容于第二管段122中,第二管段12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220,使得储液腔110中的液体基质能够经由该至少一个进液口1220流入到雾化芯130。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口1220有多个,该多个进液口1220沿第二管段122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利于向吸液体131均匀、充分供液。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可略小于导液棉137的外径,使得第二管段122能够夹紧导液棉137,一方面能够固定雾化芯130,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密封减少漏液。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段122的内径也可等于或大于导液棉137的外径。
50.第二管段122的上端具有一导电端面1221,该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直接
或间接抵接并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直接抵接并导通。
51.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3还包括导电连接件135,电极柱14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135电连接。进一步地,电极柱14具有一导电端面1411,导电连接件135设置于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导电连接件135可包括主体部1351以及与主体部1351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352,该至少一个弹性臂1352可与导电端面1411或端面电极1323弹性接触导通。导电连接件135在纵向方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得雾化芯130在纵向方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浮动,从而使得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依然形成有可靠的电连接。此外,由于导电连接件135具有弹性,还可防止在安装时压坏多孔陶瓷吸液体。
5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柱14的外壁面向外凸出形成有一个环状的凸缘1412,该凸缘1412的上端面形成导电端面1411。电极柱14的顶面中部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中心孔140,中心孔140位于雾化腔1310的下部,其能够承接并收容一定的漏液或冷凝液。中心孔140的下端具有一底壁143,底壁143将中心孔140的下端封堵住,可防止中心孔140中的漏液或冷凝液泄漏到外部。电极柱14的外壁面与基座16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通气间隙144,该通气间隙144将进气孔1630与雾化腔1310相连通。电极柱14的上端面与雾化芯130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可起到隔热和供气流流通的作用。一方面,该间隔可避免雾化芯130与电极柱14直接接触,避免雾化芯130的热量直接传递到电极柱14,从而利于隔热。另一方面,该间隔还起到将通气间隙144与雾化腔1310相连通的作用。
53.如图6所示,导电连接件135可采用磷铜或316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导电连接件135的表面还可设置有镀金或镀银等镀层,以提高其导电率。主体部1351呈圆筒状并套设于电极柱14的上部,主体部1351的下端抵靠于导电端面1411上并与导电端面1411接触导通,主体部1351的内壁面与电极柱14的外壁面接触导通,从而使得导电连接件135在电极柱14上的固定更高牢靠,且导电连接件135与电极柱14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主体部1351的底部还可具有扩口结构1353,该扩口结构1353的孔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可便于主体部1351套装到电极柱14上。此外,电极柱14的上端外侧面也可形成有导向斜面,以便于主体部1351套装到电极柱14上。
54.较佳地,弹性臂1352有多个,该多个弹性臂1352沿主体部135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每一弹性臂1352均包括包括用于与端面电极1323弹性抵紧并导通的导通部1355以及连接导通部1355与主体部1351的连接臂135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352的数量可以为2~4个,一方面能够保证弹性臂1352的宽度,使得弹性臂1352更稳定地与端面电极1323接触导通,另一方面能够符合制造工艺上的要求,方便制造。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52的数量均为两个。
5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356呈片状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可由主体部1351的顶面向上并向主体部1351的中心倾斜延伸。导通部1355可大致具有勺状结构,其可由连接臂1356远离主体部1351的一端朝向主体部1351的内侧弯折形成,即,勺口朝向主体部1351的内侧。勺状结构的斜面具有导向作用,勺底为圆弧面,从而能够更好地与端面电极1323接触。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臂1356也可向远离主体部1351的中心倾斜,和/或,导通部1355的勺口也可朝向主体部1351的外侧。
56.可以理解地,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端面1411也可形成于电极柱14的
上端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体部1351与端面电极1323抵接导通,弹性臂1352与导电端面1411弹性抵接并导通。
57.再如图3-5所示,电极柱14与基座16之间可通过绝缘套15绝缘密封连接。具体地,绝缘套15可采用硅胶或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套15沿纵向设置于对接部163中,电极柱14沿纵向设置于绝缘套15中,凸缘1412的下端面可抵靠于绝缘套15的上端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套15可呈一侧带有开口的圆环形,绝缘套15上沿纵向贯穿形成有通孔150,电极柱14穿设于通孔150中。绝缘套15的周向一侧形成有开断槽151,该开断槽151贯穿绝缘套15的上下两侧,便于电极柱14装配到绝缘套15中。
58.进一步地,绝缘套15上还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道152,该至少一个通气道152将通气间隙144与外界相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气道152可用于进气,即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到通气间隙144中,此时,基座16上可设置也可不设置进气孔16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通气道152可用于将通气间隙144与电源装置200中的气流传感器相连通,以在抽吸时能够通过气流传感器启动电源装置200为雾化器100供电。
59.在本实施例中,通气道152有多个并沿绝缘套15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一通气道152均包括形成于绝缘套15的上端面的通气口1521以及与通气口1521相连通并沿纵向形成于绝缘套15的内壁面的通气槽152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道152也可形成于绝缘套15的外壁面。
60.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6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