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6420发布日期:2025-04-08 18:09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电子烟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地涉及电子烟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烟具。


背景技术:

1、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大力度研发和推广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用户对其外观、出烟速度、烟雾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2、目前由于对电子烟的外观要求,电子烟的尺寸都会尽量做小,导致电子烟的结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无论是采用烟支中心加热还是外围加热,电子烟的内部都没有很多的空间来增加隔热或散热的结构件。因此,如何保证抽烟时第一口烟的体验感好,同时电子烟表面温度不能太高,这是电子烟的一大技术难题。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子烟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具,用于加热气溶胶基质以产生气溶胶,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纳空间和插烟口,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至少所述气溶胶基质,所述插烟口用于供所述气溶胶基质伸入所述容纳空间;

4、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基质;

5、电磁件,所述电磁件围绕所述加热件设置,用于激励所述加热件发热;

6、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电磁件之间,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容纳空间。

7、可选地,所述电磁件包括:

8、线圈支架,所述加热件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的内部,所述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线圈支架之间;

9、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线圈支架。

10、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为管状,所述加热件内形成有所述容纳空间;

11、所述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加热件的外壁和所述线圈支架的内壁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线圈支架内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3、可选地,所述线圈支架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线圈支架的底壁固定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线圈支架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用于与所述气溶胶基质围合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15、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为针状或片状,所述加热件能够插入所述气溶胶基质从而与所述气溶胶基质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空心管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所述气溶胶基质伸入所述空心管内,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空心管内。

17、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空心管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插烟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空心管内。

18、可选地,所述气流通道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电磁件和所述空心管的外壁之间。

19、可选地,所述空心管为磁性金属管。

20、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21、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气流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流通道。

22、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23、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顶盖设置有所述插烟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由所述插烟口形成,或者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插烟口的内壁。

24、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25、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26、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流通道。

27、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为管状,所述加热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插烟口;

28、所述加热件的外壁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支撑在所述线圈支架的端部。

29、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30、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加热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加热件的内部连通,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三进气口进入所述加热件的内部。

31、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32、加热件支架,所述加热件支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插烟口,所述加热件为管状,所述加热件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件的第一端连接;

33、所述加热件支架的外壁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支撑在所述线圈支架的端部。

34、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35、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加热件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36、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加热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加热件的内部连通,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三进气口进入所述加热件的内部。

37、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38、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加热件支架和所述顶盖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加热件支架和所述顶盖之间的间隙。

39、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40、隔热套,所述隔热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套设于所述感应线圈,用于隔绝所述感应线圈的热量向所述外壳传导。

41、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42、隔磁套,所述隔磁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套设于所述隔热套,用于隔绝所述感应线圈的磁场向所述外壳传导。

43、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44、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用于支撑所述线圈支架、所述感应线圈、所述隔热套和所述隔磁套,或者用于支撑所述加热件、所述线圈支架、所述感应线圈、所述隔热套和所述隔磁套。

45、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46、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47、可选地,所述电子烟具还包括:

48、第四进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加热件为管状,所述第四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加热件的内部连通。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烟具,通过在气流通道中为电子烟具吸入的气流加热,因为气流是在气流通道被高温件散发的热量加热过的,进入气溶胶基质之后促进了气溶胶基质的烟雾生成效率,使得第一口烟的出烟效率更高,同时提高了每口吸出的烟雾量,而且还可以降低电子烟具外表的温度,充分利用能量回收从而减少电子烟具能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