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18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链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



背景技术:

在潜水服、救生衣、户外帐篷、户外包等制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拉链部分具有防水功能。为解决此问题,很多人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防水拉链,但只是对拉链的链齿部分及布带部分进行防水改进,而因拉链头的结构缺陷,会导致拉链头与包装物接口处无法紧密闭合,总是留有缝隙,水仍然可以通过此缝隙渗透或进入,因而拉链部分的防水效果仍存在不足。

专利号为zl20092015191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拉链头结构,它是利用拉头上、下表面的延伸部分将拉链与包装物接口缝隙处含于拉链子口内,密封住拉链一端的缝隙,从而使水无法渗入。这种结构的拉链头仍存在从接口缝隙处滑开的问题,使用久了,接口缝隙处含不住,水照样能进入或渗透,而且即使含住了,因上、下表面的延伸部分与接口缝隙处仍存在缝隙,防水效果甚微。

此外,现有带锁紧的拉链头是依靠拉链头本身的弹片卡住拉链部分,这种结构的锁紧,不仅容易损坏拉链部分,而且时间久了,经常锁紧的地方,容易渗水,起不到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非常好且不会随意滑开的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包括拉片、上滑盖、下滑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拉片的固定端为两个凸轮头,上滑盖与下滑盖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拉片的两个凸轮头通过转轴固定在连接柱上,且在上滑盖与下滑盖之间设有弹簧,在下滑盖内设有防水垫片。

优选地,连接柱是设置在下滑盖上且连接柱与下滑盖一体加工而成,上滑盖顶部开有孔,连接柱穿过上滑盖顶部将上滑盖与下滑盖连接,拉片的两个凸轮头通过转轴具体固定在伸出上滑盖顶部的连接柱上。此种方式为外开,即从正面拉开拉链,并充分利用连接柱,用以固定拉片。

优选地,连接柱是设置在上滑盖上的且连接柱与上滑盖一体加工而成,在下滑盖上开有孔,连接柱穿过下滑盖底部将上滑盖与下滑盖连接,拉片的两个凸轮头通过转轴具体固定在伸出下滑盖顶部的连接柱上。此种方式为内开,即从反面拉开拉链,并避免在外部的上滑盖开有孔洞,防水效果优化。

优选地,在上滑盖的内侧加工有两个弹簧支撑柱,在下滑盖的内侧对应加工有限制弹簧移动的两个弹簧凹槽,弹簧一端串在弹簧支撑柱上,另一端放置在弹簧凹槽内。此种方式能使拉头两端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地,弹簧直接装在连接柱上的,且弹簧一端固定在上滑盖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下滑盖上。该设计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拉链头整体体积减小。

优选地,在下滑盖边缘开有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拉片上设有卡扣,对应地,上滑盖或下滑盖上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紧凸起。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密连接,气密性效果更好,没有留给水用来渗透的一丝缝隙,防水效果非常好,而且靠拉片凸轮头压紧上滑盖,锁紧拉头,对拉链部分无损坏,此外,结构设计更为合理,产品性价比高,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拉链头滑开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拉链头锁紧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拉链头滑开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拉链头锁紧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拉链头滑开状态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拉链头锁紧状态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拉链头滑开状态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拉链头锁紧状态剖视图

其中,1、拉片,1.1、凸轮头,2、上滑盖,2.1、弹簧支撑柱, 3、下滑盖,3.1、弹簧凹槽,4、连接柱,5、弹簧,6、防水垫片,7、防水密封圈,8、卡扣,9、卡紧凸起,10、拉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3,防水气密单拉拉链头,包括拉片1、上滑盖2、下滑盖3,其中拉片1的固定端为两个凸轮头1.1;在下滑盖3上固定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与下滑盖3一体加工而成,上滑盖2顶部开有孔,连接柱4穿过上滑盖2顶部将上滑盖2与下滑盖1连接;拉片1的两个凸轮头1.1通过转轴具体固定在伸出上滑盖2顶部的连接柱4上;在上滑盖2与下滑盖3之间设有弹簧5,两个弹簧5的其中一端串在上滑盖2内侧加工的两个弹簧支撑柱2.1上,另一端放置在下滑盖3内侧对应加工的用来限制弹簧移动的两个弹簧凹槽3.1内;在下滑盖3内设有防水垫片6,下滑盖3边缘分别开有凹槽,在凹槽内放置右防水密封圈7,拉片1上设有卡扣8,对应地,上滑盖2上设有与卡扣8相对应的卡紧凸起9。此种方式为外开,即从正面拉开拉链,并充分利用连接柱4,用以固定拉片1。拉链部分10卡在上滑盖2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5,除了以下结构位置连接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连接柱4是设置在上滑盖2上的且连接柱4与上滑盖2一体加工而成,在下滑盖3上开有孔,连接柱4穿过下滑盖3底部将上滑盖2与下滑盖3连接,拉片1的两个凸轮头1.1通过转轴固定在伸出下滑盖3顶部的连接柱4上。拉片1上设有卡扣8,对应地,下滑盖3上设有与卡扣8相对应的卡紧凸起9。此种方式为内开,即从反面拉开拉链,并避免在外部的上滑盖2开有孔洞,防水效果优化。

实施例三

参见图6、图7,除了以下结构位置连接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不设置弹簧支撑柱2.1以及弹簧凹槽3.1,只有一个弹簧5直接装在连接柱4上的,且弹簧5一端固定在上滑盖2上,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下滑盖3上。即从正面拉开拉链,并充分利用连接柱4,该设计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拉链头整体体积减小。

实施例四

参见图8、图9,除了以下结构位置连接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二相同:不设置弹簧支撑柱2.1以及弹簧凹槽3.1,只有一个弹簧5直接装在连接柱4上的,且弹簧5一端固定在上滑盖2上,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下滑盖3上。即从反面拉开拉链,并避免在外部的上滑盖2开有孔洞,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拉链头整体体积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诸如“前”、“后”、“上”、“下”、“内”、“外”等理解为平时使用时的方位,如图5、图6及图8、图9是反向拉链头,拉片实际是在物件里面,那么处于外面的那部分称为“上”,而位于里面部分的称为“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披露实际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任何等同或相似概念的做法均在本说明书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