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壳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55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硬壳旅行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与硬壳旅行箱有关,特别是指具有一体成型的底部供轮组设的硬壳旅行箱。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已知硬壳旅行箱,该旅行箱1除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承装物品之外,通常直接于该旅行箱1上利用一拉链2连接一前箱体3及一后箱体4,且分别于该前箱体3及该后箱体4分别装设一轮组5,供使用者方便移动该旅行箱1;由于该轮组5是分别装设于两个独立的前箱体3及后箱体4,因此会造成该轮组5在组装时出现高低水平不易控制的缺点,导致该旅行箱1在组装完该轮组5后置放地面时出现偏摆情况,而为改善此种问题有部份业者设计出可完整包覆旅行箱1底部的轮座,藉由该轮座具有方正设计的特性提升水平安装的准确性,但此种方式由于该轮座仍为独立式的轮具设计,仍无法解决因为该轮座均为独立构件造成在组装于该旅行箱1底部时出现高低不一的现象。

因此,如何解决已知硬壳旅行箱具有上述缺失即为本发明首要研发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硬壳旅行箱,藉由箱体是与一个底部为一体成型连接设置,且该底部具有四个预设为相同平面设计的结合端部,以提升轮组在装设于该结合端部时的准确性并确保轮组贴地高度一致。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硬壳旅行箱,藉由一体成型的箱体,进一步强化箱体底部的坚固性,并使旅行箱具有置放平稳不易倾倒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硬壳旅行箱,包括:一硬质的箱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一左侧部、一右侧部、一连接部及一背部,该顶部及该底部是与该左侧部、该右侧部及该背部相互连接,该连接部与该左侧部、该右侧部及该底部相互连接,该连接部的高度小于该背部,使该箱体在该连接部的上方形成一开口,该箱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开口连通该容置空间;该底部为一单一组件,且具有复数个结合端部;一面板,藉由一连接组件枢设于该箱体的开口位置;一连接组件,设置于该箱体及该面板的相对位置,以结合该面板与该箱体;以及复数个轮组,分别设置于该箱体的结合端部。

较佳地,该连接部是由该底部向外延伸一适当宽度后向上凸起该预定高度,且该开口下方位置的两侧边缘具有一连接该连接部的凹弧部。

较佳地,该旅行箱更包括一面板,该面板藉由一连接组件装设于该箱体的开口位置,该 连接组件为拉链组件、扣具组件、磁吸组件、锁具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硬壳旅行箱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已知硬壳旅行箱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结合面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结合面板的另一视角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结合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结合面板的另一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侧开动作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上开动作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上开动作及连接组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上开动作及连接组件的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侧开动作及连接组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侧开动作及连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上开动作及连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硬壳旅行箱的面板上开动作及锁扣组件的实施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旅行箱1拉链2

前箱体3后箱体4

轮组5箱体10

顶部100底部101

左侧部102右侧部103

背部104容置空间11

开口12凹弧部120

拉杆20连接部31

结合端部32面板40

连接组件41轮组50

预定高度h适当宽度w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贵审查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之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2-15所示,为达成本发明主要目的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硬壳旅行箱,包括:

一硬质的箱体10,具有一顶部100、一底部101、一左侧部102、一右侧部103、一连接部31及一背部104,该顶部100及该底部101是与该左侧部102、该右侧部103及该背部104相互连接;该连接部31与该左侧部102、该右侧部103及该底部101相互连接,该连接部31的高度小于该背部101,使该箱体10在该连接部31的上方形成一开口11,该箱体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2,该开口11连通该容置空间12;该底部101为一单一组件,且具有复数个结合端部32;该等结合端部32是以凹设方式成型于该底部101的四个端角。该箱体10的背部104设有一拉杆20。

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31亦可由该底部101先向外延伸一适当宽度w后再向上凸起一预定高度h,如图9-13所示,该开口12下方位置的两侧边缘各具有一连接该连接部31的凹弧部120;

一面板40,枢设于该箱体10的开口12位置,并利用一连接组件41使该面板40固定于关闭该开口12的位置;该面板40可藉由该凹弧部120提升组设时的顺畅性,且该连接组件41可依该面板40打开的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图8、9所示,分别为面板40侧开及上开的动作示意图;该连接组件41可为一拉链组件,如图6-9所示,设置于该面板40与该箱体10的开口12的周缘;该连接组件41可为一扣具组件,如图10-12所示,具有复数个扣片与扣环,设置于该面板40与该箱体10的相对位置;该连接组件41可为一磁吸组件,如图13-14所示,具有若干组相互吸引的磁铁(或是磁铁与可被磁铁吸引的组件,例如铁片),设置于该面板40与该箱体10的相对位置;该连接组件41亦可具有一组相互扣接的锁具411与一扣座412,如图15所示,设置于该面板40与该箱体10的相对位置;该锁具411上具有一号码锁,供扣接后非经输入正确的数字组合无法打开。

四轮组50,是装设于该底部101的四个结合端部32。

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是针对该旅行箱的箱体10进行改良,该箱体10以一体成型方式成形,且该箱体10在该开口12的下方具有预定高度h的连接部31并结合于该底部101,该底部101的四个结合端部32预设有以凹设方式成形,且其中设有为相同平面设计的轮组50, 使各轮组5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确保组装后的轮组50贴地高度一致。

此外,因该箱体10为一体成型制成并结合该连接部31,因此藉该连接部31的设计可提升该箱体10的防撞强度,以及强化该箱体10的底部101坚固性,并使该旅行箱具有置放平稳不易倾倒的功效。

再则,该箱体10是具有内凹状的容置空间11供承装物品,及该拉杆20供使用者方便移动该旅行箱,而该箱体10的开口12是以该连接组件41连接该面板40,藉该连接组件41可使该面板40确实与该箱体10锁合,避免在搬运该旅行箱时因该面板40开启导致该箱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所承装的物品掉落。

在体积更大的旅行箱设计下,藉由该轮组50直接装设于该箱体10的底部101,更使该轮组50具有直接受力的效果,改善整个该箱体10在移动或直立置放时的稳固性及平稳度,可使整个旅行箱置放的平稳度因为置放贴地面积的加大不容易翻转或倾倒,且因为该底部101是完整包覆于该箱体10的底部101,因此更可强化该箱体10的底部101支撑架构。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式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