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182阅读:1441来源:国知局
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抵挡风雨,且保暖性能良好的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对所需生活用品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冬,天气渐渐转冷,这时羽绒服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我们,对羽绒服的保暖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严寒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对羽绒服有着更高的防风雨和保暖的要求。

目前,已有的防风雨羽绒服大都是由一件防雨外套加一件可拆卸羽绒内胆组成。虽然其也可以防雨,但整件衣服组合起来很厚重,穿着麻烦,同时又没有羽绒服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能够有效抵挡风雨,且保暖性能良好的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风雨羽绒服,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胆层和里层,面层和胆层之间横向设置多个隔条,面层、胆层和隔条之间形成用于充填羽绒制品的填充空腔,羽绒服上的接缝处设置有防水贴条。

进一步,隔条和面层的接缝处设置有防水贴条。

进一步,胆层上的接缝处的防水贴条包括:帽子接缝处的防水贴条;领圈处的防水贴条;肩缝处的防水贴条;夹圈处的防水贴条;侧股处的防水贴条。

进一步,防水贴条为聚氨酯贴条。

进一步,羽绒服的腋下设置有透气网布和防水拉链,防水拉链设置在透气网布的外侧。

进一步,面层和胆层为100%聚酯纤维加聚氨酯膜防水透湿膜面料,里层为防静电100%聚酯纤维面料。

一种防风雨羽绒服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面层和胆层之间横向缝合多个隔条;在隔条和面层的接缝处设置防水贴条;在缝合后的面层、隔条和胆层之间形成的填充空腔中充填羽绒制品;将制作完成的羽绒服的各构成部件缝合起来,并在胆层上形成的接缝处设置防水贴条;缝合上里层。

进一步,面层和胆层为100%聚酯纤维加聚氨酯膜防水透湿膜面料,里层为防静电100%聚酯纤维面料。

进一步,面层和胆层上涂有聚氨酯膜的一面朝向羽绒服内侧。

进一步,面层和胆层之间的隔条的高度为8-10mm。

本发明的一种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采用面层、胆层和里层三层面料进行缝合,并在接缝处贴上防水PU贴条,大大提高了衣服的防水、防风性能,以及间线处的保暖性。

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利用面层、胆层和里层三层面料的缝合工艺,以及通过在面层和胆层之间设置隔条,在提高羽绒服保暖度的同时,也使得羽绒服的外观更加立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缝制细节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工艺细节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接缝处细节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帽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前幅门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腋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防风卡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调节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防风雨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100、胆层200和里层300,其中,面层100和胆层200之间横向设置多个隔条400,面层100、胆层200和隔条400之间形成用于充填羽绒制品的填充空腔。此外,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上的接缝处还设置有防水贴条500,由此可增加羽绒服的防水、防风性能以及间线处的保暖性,进而达到提升保暖率及防护性的目的。

进一步,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中的面层100优选采用100%聚酯纤维加聚氨酯(PU)膜防水透湿膜面料,胆层200优选采用100%聚酯纤维加聚氨酯(PU)膜防水透湿膜面料,里层300优选采用防静电100%聚酯纤维面料。当然,本发明中的面层100、胆层200和里层300的材料也可选用本领域中其他常用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

进一步,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中设置防水贴条500的接缝优选为帽子拼接缝、帽子与衣身拼接缝、前衣身与后衣身拼接缝、袖子与衣身拼接缝、前幅门襟与防水拉链拼接缝、面层与隔条的接缝,以及羽绒服侧股处。此外,本发明中的防水贴条500优选采用聚氨酯(PU)贴条。当然,本发明中的防水贴条500的材料也可选用本领域中其他常用的材料,以及防水贴条500的设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并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缝制工艺细节图。

首先,将面层100、隔条400和胆层200相互缝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面层100和胆层200上涂有聚氨酯(PU)膜的面都是朝向内侧的,且面层100和胆层200之间的隔条400的高度为8-10mm,优选为9mm。

其次,在隔条400和面层100的接缝处贴上防水贴条50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水贴条500的宽度优选为10mm,隔条400和面层100上分别为5mm,由此使得羽绒服的面层100上的间线(隔条400和面层100的接缝)处更加的防水、防风。

然后,缝合后的面层100、隔条400和胆层200之间会形成用于充填羽绒制品的填充空腔,在该填充空腔中充填羽绒制品。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羽绒服上的间线A、B、C、D、E处的隔条400与面层100、胆层200之间形成多个填充空腔,每个填充空腔都预留有充绒口,以充填羽绒制品。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中的前、后衣身及袖子也都优选采用上述工艺制作。

接着,将通过上述工艺制作完成的羽绒服的各部件(前、后衣身,袖子,帽子等)缝合起来,并在胆层200上形成的接缝处设置防水贴条500。

最后,与里层300进行最终缝合,以完成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缝制。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中的面层100、隔条400、胆层200和里层300的缝合采用8号-9号圆头车针,缝线采用优质的普通涤纶线,车缝衍线针距为10-12针/30mm。此外,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上的间线之间的间距为优选80mm~120mm,且线条造型包括且不仅限于横条型、V型、微斜条型等。

进一步,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胆层200上的接缝处的防水贴条500的设置详图。其中具体示出了:帽子接缝处的防水贴条501、502;领圈处的防水贴条503;肩缝处的防水贴条504、505;夹圈处的防水贴条506、507;侧股处的防水贴条508、509。另外,优选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接缝处的防水贴条的宽度为12mm。

进一步,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上的帽子的视图。本实施例中,帽子优选采用两层胆有里布缝制工艺,帽檐6a采用立体防水贴合,由此使得帽子更加立体,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此外,本发明中的帽子上还可设置防风卡扣800,以用于调节帽子的松紧程度,从而更好的防风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防风卡扣800的具体结构如图9所示。

进一步,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上的前幅门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中的前幅门襟7a与防水拉链700配合使用,且前幅门襟7a经过防水处理,拉链700的缝合处设置防水贴条,以便更加防风雨。

进一步,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的腋下示意图。其中,本发明中的防风雨羽绒服的腋下设置有透气网布600和防水拉链700,防水拉链700设置在透气网布600的外侧,由此在需要时可打开防水拉链700进行腋下透气,而拉上防水拉链700时可更好的防风、防雨。

进一步,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防风雨羽绒服上的调节卡口和调节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中的防风雨羽绒服的帽子及下摆布处设置调节卡口800,袖口处设置调节袢900,由此能够更好的调节本发明的羽绒服上的帽子、袖口和腰部的松紧程度,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体的需要。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