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行李箱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其方便便捷,在人们外出或旅游时十分受欢迎。但是现在普遍使用的行李箱也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箱子底部轮子直接通过连接结构接在行李箱上,使行李箱在轮子连接处受力很大,箱体易损坏,同时轮子也容易坏,轮子容易修,但箱体一旦压坏,整个行李箱就变成了废品,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李箱采用的使人力手拉驱动行李箱运动,浪费体力;最后,行李箱一般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一旦丢失,出门在外十分不便。针对以上缺点,现有技术的行李箱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行李箱,不仅能够保护箱体,减少箱体的受力面积,而且能够通过电力驱动行李箱自动运动,同时可以防止行李箱的丢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包括箱体,还包括底板、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箱体与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下侧设置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的电机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箱体和底板之间设置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将数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将数据传递至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箱体上。
所述的箱体上设置蓝牙接收模块,蓝牙发送模块与蓝牙接收模块匹配,蓝牙接收模块将匹配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与蜂鸣器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蓝牙发送模块为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所述的箱体上设置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的定位模块将位置数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递至手机。
所述的底板包括底板两端延伸超出箱体的延伸板,延伸板下面设置有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在箱体和轮子之间设置一层底板,使箱体受力均匀,保护箱体;轮子的驱动轮由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节省推拉行李箱的体力,方便外出使用;通过箱体上的蓝牙接收模块和用户携带的蓝牙发送模块匹配,当匹配断开时,控制器会自动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防止行李箱的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箱体;2.底板;3.驱动轮;4.从动轮;5.电机;6.控制器;7.称重传感器;8.显示屏;9.蓝牙接收模块;10.蓝牙发送模块;11.蜂鸣器模块;12.定位模块;13.通信模块;14.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还包括底板2、驱动轮3和从动轮4,箱体1与底板2可拆卸固定连接,行李箱上设置拉杆,底板2下侧设置驱动轮3和从动轮4,驱动轮3由电机5驱动,电机5由控制器6控制。电源采用可充电电池为控制器6和电机5等电学器件供电,控制器6控制电机5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轮3转动,使行李箱自动运动。在驱动轮、从动轮和箱体之间设置一层底板2,底板2的作用是起动保护箱体的作用,其将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压力从点扩大到箱体的底面,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对箱体的伤害。
进一步箱体1和底板2之间设置称重传感器7,称重传感器7将数据传递至控制器6,控制器6处理后将数据传递至显示屏8,显示屏8设置在箱体上。称重传感器7将数据传递至控制器6,控制器6对数据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8上,从而直观的看到行李箱箱体的重量,防止东西过重对行李箱的损坏。
如图2所示的行李箱的控制系统,箱体1上设置蓝牙接收模块9,蓝牙发送模块10与蓝牙接收模块9通信连接匹配,蓝牙接收模块9将匹配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与蜂鸣器模块11连接。其工作原理为:蓝牙模块可以在匹配相连接进行数据传送,当蓝牙发送模块10和蓝牙接收模块9匹配连接成功后控制器会收到匹配信号,蓝牙发送模块会实时发送链接信号经蓝牙接收模块至控制器,由于蓝牙匹配的距离性,当大于蓝牙匹配连接距离后蓝牙会自动断开连接,此时控制器会控制行李箱上的蜂鸣器模块发出报警声,给出提醒,防止行李箱离开自己距离过远,从而防止丢失,一般蓝牙的匹配距离为100米,而实际环境中传输距离下降,可以控制在50米或更小的范围这样就可以在行李箱不超出视野范围内就能自动发出警报。
优选地蓝牙发送模块9为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为了方便,匹配时,用户携带的蓝牙发送模块选择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方便且由于手机的普及,易于实现。
箱体1上设置定位模块12和通信模块13,定位模块12将位置数据传递至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通信模块13将数据传递至手机14。当行李箱在丢失或忘在某地方时,可以通过手机14接收定位模块12通过控制器6通信模块传来的位置信息,快速的找到行李箱。
底板2包括底板2两端延伸超出箱体的延伸板,延伸板下面设置有从动轮4。延伸版下面设置从动轮,进一步增加了受力面积,增大减小单个轮子的受力,保护行李箱,延长行李箱的寿命,同时增加轮子可以使行李箱装更重的东西而不会损坏行李箱。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