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86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



背景技术:

饭盒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重要餐具,其主要用于携带熟食,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给人们在工作、学习地点或者是野外活动时提供熟食,现实生活中,人们基于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带饭上班或者带饭上学,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式各样的饭盒基本上都是普通饭盒和保温饭盒,用这类饭盒盛装的饭菜很快就变凉了,即使用保温饭盒时间久了也会变成冷饭,若加热就需要借助微波炉等电器进行加热,例如,专利号为CN 203789346 U的中国专利,虽然基本能实现自加热,但其结构复杂,其中的水袋很容易破损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包括饭盒上盖和饭盒盒体,所述饭盒上盖包括蒸汽阀、卡扣、排气孔,所述饭盒上盖安装有蒸汽阀,且所述蒸汽阀位于饭盒上盖顶端的正中间,所述蒸汽阀的右侧设有排气孔,所述饭盒上盖四周均匀的分布有四个卡扣;

所述饭盒盒体包括外塑料壳、内塑料壳、不锈钢内胆、凸点、发热包、发热包底座、橡胶垫圈,所述饭盒盒体外部设有外塑料壳,所述饭盒盒体内部设有内塑料壳,所述内塑料壳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发热包底座,所述发热包底上方设有发热包,所述发热包上方设有不锈钢内胆,所述饭盒盒体与饭盒上盖之间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固定在饭盒盒体顶端,所述饭盒上盖通过卡扣和凸点固定在饭盒盒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饭盒盒体采用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的位置位于饭盒上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塑料壳与内塑料壳之间的空隙为真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粉末状的生石灰。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胆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塑料壳与内塑料壳之间的采用空心真空装置,使得饭盒本身就具有保温性能,从而解决了普通饭盒不保温的问题,由于设置发热包底座,使得发热包所产生的热量不会伤及到内塑料壳,从而解决了因发热包过热导致内塑料壳损伤的问题,由于设置排气孔,使得发热包所产生的气体得以排出,从而解决了发热包气体难以排出的问题,由于不锈钢内胆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从而使得内胆不易锈蚀,从而解决了内胆容易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饭盒上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垫圈示意图。

图中:1-蒸汽阀,2-饭盒上盖,3-卡扣,4-外塑料壳,5-内塑料壳,6-不锈钢内胆,7-凸点,8-发热包,9-发热包底座,10-饭盒盒体,11-排气孔,12-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简易的自加热塑料饭盒装置,包括饭盒上盖2和饭盒盒体10, 所述饭盒上盖2包括蒸汽阀1、卡扣3、排气孔11,所述饭盒上盖2安装有蒸汽阀1,且所述蒸汽阀1位于饭盒上盖2顶端的正中间,所述蒸汽阀1的右侧设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孔11设置在饭盒上盖2表面上,便于气体排出,所述饭盒上盖2四周均匀的分布有四个卡扣3;

所述饭盒盒体10包括外塑料壳4、内塑料壳5、不锈钢内胆6、凸点7、发热包8、发热包底座9、橡胶垫圈12,所述饭盒盒体10采用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饭盒盒体10外部设有外塑料壳4,所述饭盒盒体10内部设有内塑料壳5,所述外塑料壳4与内塑料壳5之间的空隙为真空装置,所述内塑料壳5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发热包底座9,所述发热包底座9上方设有发热包8,所述发热包8的主要成分是粉末状的生石灰,所述发热包8上方设有不锈钢内胆6,且其材质为304不锈钢,不易生锈,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述饭盒盒体10与饭盒上盖2之间设有橡胶垫圈12,所述橡胶垫圈12固定在饭盒盒体10顶端,所述饭盒上盖2通过卡扣3和凸点7固定在饭盒盒体10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拿出不锈钢内胆6,将发热包8置于发热包底座9上,向发热包8上倒入适当的水,然后置入不锈钢内胆6,将食物置于不锈钢内胆6内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也可作为保温饭盒,将加热后的食物直接置于不锈钢内胆6内,盖上饭盒上盖2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