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具体涉及一种皮带扣及具有该皮带扣额度皮带结构。
背景技术:
皮带不仅作为穿带裤子的用品,穿戴后还彰显消费者的穿着风格。皮带特色体现最重要的就是皮带扣的设计。参阅图13,目前市场较常见的皮带扣主要有针扣、平滑扣以及自动扣,针扣皮带包括过带框及可摆动地设置在过带框上的扣针,在穿带时通过扣针与皮带带体上的带孔相扣合,平滑扣与针扣相似,平滑扣皮带包括带头面板及固定地设置在带头面板上的扣柱,扣柱的顶端为乃珠,在穿带时通过扣柱的乃珠穿过皮带带体上的带孔后相扣合,自动扣包括扣头框体及弹性地抵持在扣头框体内的摆片,在穿带时通过摆片与皮带上的卡槽抵持而扣紧,在释放时只需转动摆片即可。其中,针扣皮带较为传统,简洁大方优雅,尤其为欧美市场所欢迎。在传统针扣皮带在”穿“和“解”中都有一个动作,皮带带体穿过扣环,经过对应的带孔位置后再反向拉紧,将扣针从所扣持的带孔内脱出或穿入扣针至带孔内,这个动作直接导致了皮带带体表面和扣环的摩擦,此过程对皮带带体是一个很大的损伤,尤其是高档细腻的皮料,在店里面因为客人的试用,还没卖出去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折痕,印痕甚至划伤,而成为卖不出去的新品。并且,传统的针扣皮带在”穿“和“解”时,较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皮带带体在穿解时损伤的皮带扣。
一种皮带扣,包括环框、过桥架、扣针铰接杆以及扣针,环框包括连接梁及连接在连接梁两端的框臂,过桥架包括二侧臂,环框的二框臂可转动地铰接在过桥架的二侧臂上,扣针铰接杆安装在二侧臂之间,扣针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扣针铰接杆上并且另一端可摆抵至环框的连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的皮带扣包括带体铰接杆,所述环框的相对连接梁的一端开口,过桥架包括连接在二侧臂一端的拱梁,环框的开口端可转动地铰接在过桥架的二侧臂上,扣针铰接杆与带体铰接杆平行地设置在过桥架的二侧臂之间,扣针铰接杆远离拱梁设置,带体铰接杆邻近拱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框与侧臂的铰接处位于扣针铰接杆与带体铰接杆在侧臂上的连接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皮带扣包括管套,管套为相隔断的两段筒体,两段筒体分居于扣针的两侧可转动地套设在扣针铰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的顶面中部开设有扣槽,以供在皮带穿带后,扣针的扣合端摆转扣合在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框两条框臂垂直连接在连接梁两端且平行设置,环框对应地在相对连接梁的一端为开口,所述过桥架包括垂直连接在二侧臂一端的横梁,过桥架相对横梁的一端开口,环框收容在过桥架内,环框的开口端与过桥架的开口端同向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架的开口端设置有所述扣针铰接杆。
其次,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皮带扣的皮带结构。
一种皮带结构,包括带体及连接在带体一端的所述的皮带扣。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通过一尾夹连接在皮带扣的带体铰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通过一尾夹可转动地连接在扣针铰接杆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扣的皮带时,通过掰转过桥架即可实现扣针的伸缩,如此可便捷地实现扣针从皮带孔内脱出或穿入,避免传统的皮带在穿戴或解带时需用力拉紧皮带带体,从而避免了对带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皮带的立体图(带体未完全示出);
图2为图1所示的皮带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皮带穿带时第一状态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皮带穿带时第二状态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皮带穿带时第三状态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皮带穿带完成后的状态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皮带解带时的状态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皮带解带时带体脱出皮带扣后的状态视图;
图9为图3所示的皮带穿带时皮带扣的扣针铰接杆的摆转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皮带的皮带扣的立体图;
图11为具有图10所示的皮带扣的皮带的立体图(带体未完全示出);
图12为具有图11所示的皮带扣的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13为现有较常见的三种皮带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皮带,包括皮带扣1及连接在皮带扣1上的带体2。
皮带扣1包括环框10、过桥架20、过桥架铰接销30、扣针铰接杆40、带体铰接杆50及扣针60。
环框10呈U型框,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连接梁11。连接梁1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扣槽111,以供在皮带穿带后,扣针60的扣合端摆转扣合在扣槽111内。环框10具有连接在连接梁11两端且平行设置的两条框臂12。两条框臂12的内侧面上于开口端处相对地开设有阶梯槽,并且该开设阶梯槽处的端部对应地形成为铰接部121,以与过桥架20相铰接。铰接部121上开设有铰接孔122,以供过桥架铰接销30安装。
过桥架20包括二侧臂21及连接在二侧臂21一端的横梁22。二侧臂21平行设置,每一侧臂21上开设有环框铰接孔211、扣针铰接孔212以及带体铰接孔213,环框铰接孔211、扣针铰接孔212以及带体铰接孔213在二侧臂21上相对设置,分 别用于安装过桥架铰接销30、扣针铰接杆30以及带体铰接杆40,其中,环框铰接孔211位于扣针铰接孔212与带体铰接孔213之间,扣针铰接孔212远离横梁22一端开设,带体铰接孔213邻近横梁22一端开设。本实施例中,横梁22为矩形的拱梁,拱梁包括二直立段与连接在二直立段顶端的横设段,二直立段的底端分别与二侧臂21端部垂直连接,直立段与横设段对应地围成过带孔221,以供带体穿过。
环框10通过过桥架铰接销30穿入环框铰接孔211与铰接孔122可转动地铰接在过桥架20的二侧臂21上,扣针铰接杆40两端分别套设至二侧臂21的扣针铰接孔212内,带体铰接杆50两端分别套设至二侧臂21的带体铰接孔213内,如此,扣针铰接杆40与带体铰接杆50平行地设置在过桥架20的二侧臂21之间,扣针铰接杆40远离拱梁,带体铰接杆50邻近拱梁。
扣针60的一端开设有穿孔,扣针60通过穿孔可转动地套设在扣针铰接杆40上。扣针60的另一端为扣持端,可摆抵至连接梁11的扣槽111内。
皮带扣1进一步包括管套70,以利于带体在穿带时的滑动,管套60为相隔断的两段筒体,两段筒体分居于扣针60的两侧可转动地套设在扣针铰接杆40上。
带体2上等距地开设有若干带孔221,带体2通过尾夹5连接在皮带扣1的带体铰接杆50上。具体地,尾夹5包括夹持条51及铆钉52。将夹持条51绕转在带体铰接杆50上,然后将夹持条51的两端通过铆钉52相对地铆合在带体2端部的上下表面上,如此,带体2可转动地连接在带体铰接杆50上。
请参阅图3至图6,为具有皮带扣1的皮带穿带时的过程状态图。
如图3所示,将过桥架20的横梁22向上朝环框10掰转,过桥架20绕桥架铰接销30逆时针转动,即过桥架20相对环框10逆时针转动,过桥架20的扣针铰接杆40将绕桥架铰接销30向下摆转(结合参阅图9),从而带动扣针60朝过桥架20方 向后退,如此,扣针60的扣持端从扣槽111内脱出,然后,逆时针方向掰转扣针60,扣针60绕扣针铰接杆40旋转预设角度,露出供带体2尾端穿入环框10的进口空间101。
如图4所示,将带体2的尾端穿过环框10的进口空间101以及过桥架20的过带孔221,带体2穿入预设长度至适当的扣持位置时,将扣针60顺时针摆转抵入至对应的带孔221内。
如图5所示,然后将扣针60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绕扣针铰接杆40摆转,使得扣针60的扣持端高出连接梁11的顶面。
如图6所示,接着将过桥架20的横梁22顺时针掰转,过桥架20绕桥架铰接销30顺时针转动,过桥架20的扣针铰接杆40将绕桥架铰接销30向上摆转(结合参阅图9),从而带动扣针60朝连接梁111方向前进,如此,扣针60的扣持端卡入至从扣槽111内。如此,经过以上步骤,实现皮带的穿带。
请参阅图7至图8,为具有皮带扣1的皮带解带时的过程状态图。
请参阅图7,解带时,如图3所示过程,掰转横梁22,使过桥架20绕桥架铰接销30逆时针转动,带动扣针铰接杆40摆转,从而带动扣针60滑动,扣针60的扣持端从扣槽111内脱出,连同带体2从扣槽111掉落至连接梁111下方。
请参阅图8,逆时针方向掰转扣针60,扣针60的扣持端从带孔脱落,则带体2可经过环框10的进口空间101与过桥架20的过带孔221脱出。
从上述皮带的穿带与解带过程可知,使用所述皮带扣1的皮带时,通过掰转过桥架即可实现扣针的伸缩,如此可便捷地实现扣针从皮带孔内脱出或穿入,避免传统的皮带在穿戴或解带时需用力拉紧皮带带体,从而避免了对带体的损伤。
可以理解,实施例1中,过桥架20可直接通过凸点铰接在环框10上,而无需 通过过桥架铰接销30铰接,此外,管套70可以省略。皮带扣1的结构可概括为:一种皮带扣1,包括环框10、过桥架20、扣针铰接杆40、带体铰接杆50以及扣针60,环框10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连接梁11,过桥架20包括二侧臂21及连接在二侧臂21一端的拱梁,环框10的开口端可转动地铰接在过桥架20的二侧臂21上,扣针铰接杆40与带体铰接杆50平行地设置在过桥架20的二侧臂21之间,扣针铰接杆40远离拱梁设置,带体铰接杆50邻近拱梁设置,并且,环框10与侧臂21的铰接处位于扣针铰接杆40与带体铰接杆50在侧臂21上的连接处之间,带体铰接杆50用以套设带体,扣针60可转动地套设在扣针铰接杆40上并且可摆抵至环框10的连接梁11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过桥架带动针扣的伸缩而达到穿带解带的功能,结合了杠杠摆动原理达到了“扣针”伸缩从而解开皮带的目的,如此,本实用新型结合同样的原理,提供另一个结构的皮带扣。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0至图12,一种皮带扣301,包括环框31、过桥架32、扣针铰接杆33以及扣针34,环框3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连接梁311,环框31具有垂直连接在连接梁311两端且平行设置的两条框臂312。过桥架32结构与环框31结构大致相同,尺寸较环框31结构大,可收容环框31在内,过桥架32包括二侧臂321及连接在二侧臂321一端的横梁322,过桥架32相对横梁322的一端开口,过桥架32的开口端设置扣针铰接杆33。环框31收容在过桥架32内,环框31的开口端与过桥架32的开口端同向匹配,环框31的二框臂312可转动地铰接在过桥架32的二侧臂321上,如此,环框31可相对过桥架32的开口端摆转。框臂321与侧臂321的铰接处相对扣针铰接杆33与侧臂321的连接处具有预设的距离,扣针34可转动地套设在扣针铰接杆33上并且可摆抵至环框31的连接梁311。皮带扣301的扣针铰接 杆33通过连接带体401,带体401通过一尾夹5可转动地连接在扣针铰接杆33上,如此,获得同实施例1技术原理相同的皮带。
通过掰转过桥架32,过桥架32带动扣针铰接杆33转动,从而带动扣针34伸缩,同时,通过掰转扣针34转动,可套入带体401的带孔或从带孔脱出,实现对带体401的锁持或解持,具体动作过程再次不再累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扣通过转动过桥架带动针扣的伸缩而达到穿带解带的功能,该技术带来的改变:一、“穿”、“解”更便捷,其中,”穿“,传统的针扣皮带需要4步,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皮带仅需要2步;”解“,传统的针扣需要4步,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皮带仅需要1步。二、减少对皮的伤害,延长了带体的寿命。因为在传统皮带的”穿“和”解“中,都有一个动作,将皮穿过扣框后再反向拉紧,这个动作直接导致了皮和扣框的摩擦,尤其是对高档细腻的皮料的试穿,使得皮带试穿后的皮带很难卖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充分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