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体上的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83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鞋体上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可发光、具有警示效果的鞋体上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类除了在舒适以外还提出了更多的功能性的要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能发光的鞋,以满足人们对款式的需求、或者徒步时照明、警示功能等需要。如中国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792243Y)公开的发光鞋体,其特征在于:他包括穿设在泄题上的具有强韧特质和透光性的软管,所述软管内部设有发光组件,所述鞋体的鞋底垫内部设置有电源装置,所述鞋体的鞋底垫一侧设置有按压开关,将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及所述按压开关连接。传统的发光鞋体的发光装置的电源通常采用纽扣电池,随着使用时间长后常常需要更换电池,造成使用不便,而且更换的电池难以实现回收利用,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用于可发光、具有警示效果的鞋体上的发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鞋体上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鞋体外周面上,供电组件设置于鞋体内并与发光组件连接以向发光组件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若干条EL发光条,供电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电陶瓷和电源转换器,所述电源转换器与EL发光条电连接,电源转换器将压片陶瓷输出的高频电流转化为低频电流后向EL发光条供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敏触控开关,该光敏触控开关连接于发光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

进一步的,供电组件设置于鞋体的鞋底内,压电陶瓷与鞋底的脚后跟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EL发光条设置于鞋底外周面上,沿鞋底长度方向延伸。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鞋体上的发光装置,通过压片陶瓷向、电源转换器将输出的高频电流转化为低频电流后向EL发光条供电,其结构紧凑、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而且EL发光条短波光,聚光及穿透力强,夜间或浓雾中特别显得明亮、醒目;另外可将鞋体制作成拖鞋、童鞋、登山鞋或跑步鞋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发光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发光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发光装置设置于鞋体1上,其包括发光组件2、供电组件3和光敏触控开关4;

鞋体1包括鞋底11和鞋帮12,鞋底11内设有用于安装供电组件3的空腔111;

发光组件2安装于鞋底11外周面上,包括若干条沿鞋底11长度方向延伸EL发光条21;

供电组件3设置于鞋底11的空腔111内,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电陶瓷31和电源转换器32,压电陶瓷31设置于鞋底11内腔111中且与脚后跟位置相对应,压片陶瓷31与电源转换器32连通将输出的高频电流转化为低频电流后向EL发光条21供电;

光敏触控开关4,光敏触控开关3连接于发光组件2与供电组件3之间,白天光线强烈时使得供电组件3与发光组件2间的信号断开,夜晚光线暗昏暗时发供电组件3与发光组件2间的信号连通,从而节省电能,延长EL发光条2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图2所示,上述用于鞋体上的发光装置的使用时的工作流程如下:使用者在行走时踩压压电陶瓷31产生电流,电源转换器32将高频电流转化为低频电流后向EL发光条21供电,白天光线强烈时使得供电组件3与发光组件2间的信号断开,夜晚光线暗昏暗时发供电组件3与发光组件2间的信号连通,其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而且EL发光条短波光,聚光及穿透力强,夜间或浓雾中特别显得明亮、醒目;另外鞋体1可制作成拖鞋、童鞋、登山鞋或跑步鞋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