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急救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21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医用急救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服装,特别是医用急救衣。



背景技术:

对于医生手术服装或工作服装而言,医生在手术前会穿上专用的手术服装,一旦做手术期间才发现衣服没穿好或者不舒适,这样医生穿着后会感觉不舒服,从而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抗菌、产生负离子保健理疗的医用急救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医用急救衣,包括医生服装本体以及与医生服装本体连接的衣袖,其特征在于:医生服装本体胸前部缝有标识层,医生服装本体具有开合处,开合处具有连接带以及与连接带相连接的连接层,连接带的端部与连接层相连接,医生服装本体内具有中空夹层,在中空夹层内设有吸附层,中空夹层的边端具有卡合件,连接带的中部具有与卡合件相扣合的扣合件,医生服装本体前方还具有防辐射区,防辐射区位于标识层下方,医生服装本体的肩端处、腋下处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具有多个通孔,在通孔中粘附有用于吸收臭味的活性炭颗粒,海绵层其外端具有包裹层,包裹层上具有凸起部,在肩端处、腋下处对应处具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配合部。

优选地,标识层上具有120字样标识。

优选地,医生服装本体的左胸口上具有笔袋、右胸口上的具有放置眼镜的眼镜袋、以及设置于下方的手套袋、帽子袋和口罩袋。

优选地,连接层采用片状连接层。

优选地,吸附层设置医生服装本体前方,吸附层左右两边延伸至医生服装本体腋下方侧边。

优选地,中空夹层与医生服装本体连接方式包括缝接或胶接。

优选地,衣服本体由竹纤维、麻纤维、维纶、棉纤维、榨蚕丝其中一种面料制作。

优选地,衣袖的衣口具有束缚带。

优选地,连接带的端部以及与连接带端部可开合连接的连接层上附有磁石。

优选地,医生服装本体衣领上设有内空的缝合夹层,所述缝合夹层内设置有具有网格的降温袋,所述降温袋内设置有高分子冷凝胶制成的降温块。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医用急救衣,结构合理,穿着舒适,功能齐全,其通过在服装上设置了多个吸附区,可除臭去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装有便捷放物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 的后视图;

图4是缝合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包裹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急救衣,包括医生服装本体1以及与医生服装本体连接的衣袖2,医生服装本体1胸前部缝有标识层3,医生服装本体具有开合处,开合处具有连接带7以及与连接带相连接的连接层8,连接带的端部与连接层相连接,医生服装本体内具有中空夹层,在中空夹层内设有吸附层4,中空夹层的边端具有卡合件6,连接带的中部具有与卡合件相扣合的扣合件12,医生服装本体前方还具有防辐射区20,防辐射区位于标识层下方,医生服装本体的肩端处、腋下处设置有海绵层5,海绵层5具有多个通孔,在通孔中粘附有用于吸收臭味的活性炭颗粒,海绵层其外端具有包裹层,包裹层23上具有凸起部25,包裹层23内具有用于放置海绵层5的容纳腔24,在肩端处、腋下处对应处具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配合部。该服装能提供舒适性。

为了增加明确的信息以及指导标识,标识层上具有120字样标识。

为了提供便捷性,医生服装本体的左胸口上具有笔袋11、右胸口上的具有放置眼镜的眼镜袋10、以及设置于下方的手套袋13、帽子袋14和口罩袋15。笔袋、眼镜袋、手套袋、帽子袋和口罩袋构成便捷放物区,中空夹层与医生服装本体连接方式包括缝接或胶接。衣袖的衣口具有束缚带。

连接层8采用片状连接层,采用片状连接更加牢固。

吸附层设置医生服装本体前方,吸附层左右两边延伸至医生服装本体腋下方侧边。,增大面积,效果更好。

衣服本体由竹纤维、麻纤维、维纶、棉纤维、榨蚕丝其中一种面料制作。具有良好的手感,且在清洗时,容易将衣上因穿着附带的汗渍等清洗干净,杀菌效果更加明显。消除人体的不良气味同时还具有抗菌、除臭的功效,穿着时具有良好的杀菌、吸湿性和保暖性,令内衣更加柔软润滑。

为了实现快速穿衣,连接带的端部以及与连接带端部可开合连接的连接层上附有磁石。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医用急救衣,结构合理,穿着舒适,功能齐全,其通过在服装上设置了多个吸附区,可除臭去异味。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