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39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绳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能够卡定于绳的任意位置并且构成为利用克服施力的压下操作来解除该卡定状态的绳扣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绳扣,该绳扣具备: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的主体;在设于该主体的侧面部的枢轴支撑孔(轴孔)容纳枢轴支撑部(轴)并组合成能够以该枢轴支撑部为中心地相对于主体起伏运动的按压体;以及向起立方向对按压体进行施力的施力机构。

所涉及的专利文献1的绳扣中,上述主体和上述按压体组合成在设于主体的侧面部的枢轴支撑孔容纳设于按压体的侧部的枢轴支撑部,在这一关系上,所涉及的侧面部以及侧部需要一定的厚度。

并且,所涉及的专利文献1的绳扣中,绳在上述主体的位于按压体的自由端侧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侧部所设置的贯通孔穿过,并在呈筒状的按压体内穿过,从而不得不成为在上述枢轴支撑部的后方从与上述贯通孔对置的一侧被拉出的形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36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在于,将构成这种绳扣的两个部件组合成能够尽量不对绳扣的厚度等产生影响的形态,并且能够确保操作容易度和形状自由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中,根据第一观点,将绳扣构成为,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绳的第一通过部以及第二通过部;

第二部件,其能够以上述第二通过部侧为支点进行起伏运动地组合于上述第一部件,并在该起伏动作的自由端侧具备位于上述第一通过部与上述第二通过部之间来使上述绳通过的第三通过部;以及

施力机构,其向起立方向对上述第二部件进行施力,

利用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中的一方的卡合部、和形成于它们中的另一方且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来构成上述支点,并且从上述第二通过部被拉出的绳位于比上述支点更靠上述第二部件的自由端侧。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中,根据第二观点,将绳扣构成为,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绳的第一通过部以及第二通过部;

第二部件,其能够以上述第二通过部侧为支点进行起伏运动地组合于上述第一部件,并且在该起伏动作的自由端侧具备位于上述第一通过部与上述第二通过部之间来使上述绳通过的第三通过部;以及

施力机构,其向起立方向对上述第二部件进行施力,

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侧面部和底面部,并且在它们的内侧将上述第二部件支撑为能够进行起伏运动,并且

使上述第二通过部以跨越上述侧面部和上述底面部的方式形成。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中,根据第三观点,将绳扣构成为,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绳的第一通过部以及第二通过部;

第二部件,其能够以上述第二通过部侧为支点进行起伏运动地组合于上述第一部件,并且在该起伏动作的自由端侧具备位于上述第一通过部与上述第二通过部之间来使上述绳通过的第三通过部;以及

施力机构,其向起立方向对上述第二部件进行施力,

利用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中的一方的卡合部、和形成于它们中的另一方且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来构成上述支点,并且

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侧面部和底面部,并且在它们的内侧将上述第二部件支撑为能够进行起伏运动,

使上述卡合部以及上述被卡合部中的一方配备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底面部侧。

在克服施力机构的施力压下第二部件而将第一通过部与第三通过部整合为能够让绳通过的状态下,绳相对于绳扣能够以从第一通过部插入并穿过第三通过部而从第二通过部被拉出的方式穿过。或者,在克服施力机构的施力压下第二部件而将第一通过部与第三通过部整合为能够让绳通过的状态下,绳相对于绳扣能够以从第二通过部插入并穿过第三通过部而从第一通过部被拉出的方式穿过。这样,在使绳穿过绳扣后,若停止第二部件的上述压下,则第二部件因上述施力机构的施力的向起立方向转动,从而变成第一通过部与第三通过部不整合的状态,由此绳扣卡定于绳。

在利用轴和轴孔来构成上述支点的情况下,典型地,第一部件的侧面部需要一定的厚度以此来设置轴孔。并且,在上述支点是供绳通过的结构的情况下,绳扣的靠上述支点侧的厚度无法为绳的粗细以下。与此相对,上述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绳扣中,利用上述卡合部和被卡合部来构成所涉及的支点,并且从上述第二通过部被拉出的绳位于比上述支点更靠上述第二部件的自由端侧,从而能够以不对绳扣的厚度等产生影响的方式形成上述支点。

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绳扣中,尤其是,使上述第二通过部以跨越上述侧面部和上述底面部的方式形成,从而不增大上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就能够获得上述第二通过部的面积的最大化,并且能够以从上述第二通过部向更自由的方向拉出绳的方式将绳扣卡定于绳。

并且,若使上述第一部件的底面部以将上述支点侧作为折曲或者弯曲内侧的方式折曲或者弯曲,则在从第二通过部被拉出的绳以将物品的一部分捆扎的方式起作用的情况下,在位于第二部件的自由端侧的第一部件的底面部与物品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缝隙,从而能够以使第一部件的底面部在支点侧紧贴于物品的外表面的方式在该物品设置绳扣,并且解除绳的卡定的第二部件的压下操作变得容易。

并且,若具备将从上述第一通过部以及上述第二通过部中的一方被插入的绳引导至它们中的另一方的导向壁,则如上述那样要穿过绳扣的绳在第一通过部与第二通过部之间笔直,但在第二通过部处折曲或者弯曲而被向侧方拉出,该情况下,能够将从第二通过部侧被插入的绳可靠地引导至第一通过部。

该情况下,优选的方式之一为,上述导向壁由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构成,上述第一导向壁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内部,上述第二导向壁形成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部,并且在使上述第二部件克服上述施力机构的施力而伏倒的状态下,上述第二导向壁与上述第一导向壁配合而形成绳的插通路的一部分。

并且,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底面具备凹部,在克服上述施力机构的施力而对上述第二部件进行压下操作的状态下,上述凹部收纳上述第二部件的自由端侧,以便在上述第三通过部与上述底面部之间不会产生阶梯差,这是优选的方式之一。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能够将从第二通过部侧被插入的绳顺利地引导至第一通过部。

并且,优选的方式之一为,利用可弹性变形部来构成上述施力机构,上述可弹性变形部是上述第二部件的一部分且配备于上述第三通过部与上述支点之间,并且

在上述第一部件设有抵接于上述可弹性变形部来使上述可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的支撑部。

并且,优选的方式之一为,利用可弹性变形部来构成上述施力机构,上述可弹性变形部是上述第二部件的一部分且配备于上述第三通过部与上述支点之间,并且

在上述第二部件设有抵接于上述第一部件来使上述可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的支撑部。

并且,优选的方式之一为,利用可弹性变形部来构成上述施力机构,上述可弹性变形部是上述第二部件的一部分且从上述第三通过部侧向上述支点侧伸出,并且在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基板部之间形成有上述绳的插通路,而且抵接于上述第一部件。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构成这种绳扣的两个部件设为尽量不对绳扣的厚度等产生影响的形态,并且,能够确保操作的容易度和形状自由度地组合,其结果,本发明容易以具有最适于绳扣的利用对象的形状的方式设计绳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第一例的立体图,从图1的下侧观察示出第一例。

图3是上述第一例的主视图。

图4是上述第一例的侧视图。

图5是上述第一例的侧视图,从图4的左侧观察示出第一例。

图6是上述第一例的侧视图,从图4的右侧观察示出第一例。

图7是图5中的a-a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未压下第二部件的状态。

图8是图5中的a-a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压下第二部件后的状态。

图9是图5中的b-b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未压下第二部件的状态。

图10是图5中的b-b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压下第二部件后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手套应用了第一例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2是示出手套应用了第一例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13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从图13的下侧观察示出第一部件。

图15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一部件的主视图。

图16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从图16的下侧观察示出第二部件。

图18是构成第一例的第二部件的后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二例)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三例)的主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三例)的侧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四例)的立体图。

图23是上述第四例的立体图,从图22的下侧观察示出第四例。

图2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五例)的立体图。

图25是上述第五例的主视图。

图26是图25中的c-c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未压下第二部件的状态。

图27是图25中的c-c线位置处的剖视图,示出压下第二部件后的状态。

图28是上述第五例的侧视图。

图29是上述第五例的后视图。

图30是上述第五例的侧视图,从图25的左侧观察示出第五例。

图31是上述第五例的侧视图,从图25的右侧观察示出第五例。

图32是上述第五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构成上述第五例的第一部件的主视图。

图34是构成上述第五例的第一部件的后视图。

图35是构成上述第五例的第二部件的主视图。

图36是构成上述第五例的第二部件的后视图。

图37是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第六例)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37,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能够卡定于绳r的任意位置,并且,通过克服施力来对第二部件2进行压下操作来解除该卡定状态。

所涉及的绳r是能够像这样进行绳扣的卡定的部件即可,其形状(圆绳、扁绳等)、材质或构造(编织绳、橡胶绳、合成树脂制的绳等)没有限定。所涉及的绳扣典型地卡定于具备利用这样的绳r来捆扎或者勒紧的部位的各种物品的该绳r,用于改变其卡定位置来对这样的部位进行捆扎、松缓。

所涉及的绳扣具备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以及施力机构3。

第一部件1具有绳r的第一通过部4以及第二通过部5。图示的例子中,第一部件1具有侧面部6和底面部7,在它们的内侧将上述第二部件2支撑为能够起伏运动。

第二部件2能够以上述第二通过部5侧作为支点19进行起伏运动地组装于上述第一部件1,并且在该起伏动作的自由端20侧具备位于上述第一通过部4与上述第二通过部5之间且使上述绳r通过的第三通过部21。

上述支点19由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1以及第二部件2中的一方的卡合部、和形成于它们中的另一方且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构成。

施力机构3向起立方向对上述第二部件2进行施力。图1~图18所示的第一例、图19所示的第二例、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第三例、图22以及图23所示的第四例中,所涉及的施力机构3由压缩螺旋弹簧28构成。另一方面,图24~图36所示的第五例以及图37所示的第六例中,所涉及的施力机构3由第二部件2的一部分构成。

在克服施力机构3的施力压下第二部件2而将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整合为能够让绳r通过的状态下,绳r相对于绳扣能够从第一通过部4插入并穿过第三通过部21,之后以从第二通过部5被拉出的方式穿过。或者,在克服施力机构3的施力压下第二部件2而将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整合为能够让绳r通过的状态下,绳r相对于绳扣能够从第二通过部5插入并穿过第三通过部21,之后以从第一通过部4被拉出的方式穿过。这样,在使绳r穿过绳扣后,若停止第二部件2的上述压下,则第二部件2因上述施力机构3的施力而向起立方向转动,从而变成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不整合的状态,由此绳扣卡定于绳r。此外,上述第二部件2的压下也包括所涉及的第二部件2被相对压下的情况。

在利用轴和轴孔来构成上述支点19的情况下,典型地,第一部件1的侧面部6需要一定的厚度以此来设置轴孔。并且,在采用了绳r通过上述支点19的结构的情况下,绳扣的靠上述支点19侧的厚度无法为绳r的粗细以下。与此相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中,利用上述卡合部和被卡合部来构成所涉及的支点19,并且从上述第二通过部5被拉出的绳r位于比上述支点19更靠上述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从而能够以不对绳扣的厚度等产生影响的方式形成上述支点19。

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卡合部以及上述被卡合部中的一方设置在上述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侧,从而能够尽量缩小第一部件1的厚度。

更具体而言,上述第一例~第四例中,由卡合爪22来构成上述卡合部,并由供该卡合爪22卡合的卡合孔8来构成上述被卡合部。

上述第二通过部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支点19更靠上述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由此,使如上述那样要穿过绳扣的绳r在第一通过部4与第二通过部5之间笔直,但在第二通过部5处折曲或者弯曲而在比上述支点19更靠近前(上述自由端20侧)的位置处被向侧方拉出,该状态下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扣能够卡定于所涉及的绳r(图12)。

并且,图1~图18所示的第一例、图19所示的第二例、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第三例中,上述第二通过部5以跨越上述侧面部6和上述底面部7的方式形成。由此,该第一例~第三例中,不增大上述第一部件1的厚度就能够获得上述第二通过部5的面积的最大化,并且能够以从第二通过部5向更自由的方向拉出绳r的方式将绳扣卡定于绳r。

并且,上述第一例~第三例所涉及的绳扣中,以将上述支点19侧作为折曲或者弯曲内侧的方式使上述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折曲或者弯曲。这样的情况下,当从第二通过部5被拉出的绳r以将物品的一部分捆扎的方式起作用时,在位于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的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与物品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缝隙s,从而能够以使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在支点19侧紧贴于物品的外表面的方式在所涉及的物品设置绳扣,并且解除绳r的卡定的第二部件2的压下操作变得容易。例如,如图11所示,能够使绳扣以在位于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的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与手套g的靠开口ga侧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缝隙s的状态而卡定于捆扎手套g的开口ga的绳r。

并且,上述第一例~第三例所涉及的绳扣具备导向壁,该导向壁将从上述第一通过部4以及上述第二通过部5中的一方插入的绳r引导至它们中的另一方。这样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要穿过绳扣的绳r在第一通过部4与第二通过部5之间笔直,但在第二通过部5处曲折或者弯曲而被向侧方拉出,该情况下,能够将从第二通过部5侧插入后的绳r可靠地引导至第一通过部4。

更具体而言,上述第一例~第三例的绳扣中,上述导向壁由如下各部分构成:第一导向壁9,其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1的内部(例如,参照与第一例相关的图15);以及第二导向壁23,其形成于上述第二部件2的内部,并在使上述第二部件2克服上述施力机构3的施力而伏倒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导向壁9配合而形成绳r的插通路的一部分。

并且,上述第一例~第三例的绳扣在上述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具备凹部7a,在克服上述施力机构3的施力而对上述第二部件2进行压下操作的状态下,该凹部7a对上述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进行收纳,以便在上述第三通过部21与上述底面部7之间不会产生阶梯差(例如,参照与第一例相关的图9以及10)。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能够将从第二通过部5侧插入后的绳r顺利地引导至第一通过部4。

(第一例)

图1~图18所示的第一例的绳扣成为具备长度和宽度的形态。该第一例中,绳r分别在绳扣的隔着穿过绳扣的宽度方向中间的位置的假想的中心线l1(图12、图15)的左侧和右侧通过。

具体而言,图示的例子中,用于捆扎手套g的开口ga的绳r的一个末端侧在绳扣的隔着上述中心线l1的左侧的第二通过部5穿过,并从左侧的第一通过部4被拉出,用于捆扎手套g的开口ga的绳r的另一个末端侧在绳扣的隔着上述中心线l1的右侧的第二通过部5穿过,并从右侧的第一通过部4被拉出(图12)。

第一部件1具备呈板状的底面部7、呈从该底面部7的长度方向的缘部立起的壁状且沿绳扣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一对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以及呈从上述底面部7的宽度方向的缘部立起的壁状且沿绳扣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并使与底面部7对置的一侧敞开(参照图1及图2)。

底面部7在绳扣的长度方向上以将上述敞开侧作为弯曲内侧的方式弯曲。

在第一部件1的一对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中的一方(以下,称作前侧侧面部6a。),形成有实际上呈四边形的孔状的第一通过部4。

在于绳扣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的位置处和上述中心线l1正交的假想的第一宽度方向线段l2(参照图15)、与一对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中的另一方(以下,称作后侧侧面部6b。)之间,且在隔着上述中心线l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通过部5。第二通过部5由在后述的第一导向壁9与长度方向侧面部6之间贯通底面部7的实际上呈四边形的第一孔部5a、和将侧面部6切割成山状且在其基部侧连通于上述第一孔部5a的第二孔部5b构成,并且第二通过部5以跨越底面部7和侧面部6的方式形成,绳r能够通过第二通过部5并朝向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的外侧(图1中的a方向)被拉出,除此之外,还能够朝向侧面部6的侧方(图1中的b方向)被拉出。

在上述后侧侧面部6b的外侧,以使后侧侧面部6b之间形成有带状体t的插通缝隙11的状态配设有带状体t(参照图12)的挂绕杆10(参照图7)。挂绕杆10架设在比后侧侧面部6b更向后方突出的一对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6的延长部6c、6c间。

由此,该第一例中,利用穿过上述插通缝隙11并挂绕于挂绕杆10的带状体t,能够将绳扣安装为,即使在相对于具备绳r的物品未插通上述绳r的状态下,上述物品与绳扣也不会分离。

并且,在上述中心线l1与左侧的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之间,形成有沿与上述中心线l1平行的假想的左侧的长度方向线段l3(参照图15)设置的第一导向壁9。并且,在上述中心线l1与右侧的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之间,形成有沿与上述中心线l1平行的假想的右侧的长度方向线段l4(参照图15)设置的第一导向壁9。这些第一导向壁9横亘在上述后侧侧面部6b与上述第一宽度方向线段l2之间形成。

并且,在左右的第一导向壁9、9之间,以沿后侧侧面部6b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有沿绳扣的宽度方向的狭缝12(参照图7以及图15)。并且,在后侧侧面部6b的靠绳扣的宽度方向中间的位置,形成有以在底面部7的弯曲内侧形成架桥部13的方式将后侧侧面部6b切割的切割部14,上述狭缝12与该切割部14连通(参照图7)。图示的例子中,第二部件2的卡合爪22进入上述切割部14内而与上述架桥部13卡合。即,图示的例子中,上述切割部14成为作为上述被卡合部起作用的卡合孔8。

上述底面部7将上述第一宽度方向线段l2与前侧侧面部6a之间二等分,并且使平行于第一宽度方向线段l2的假想的第二宽度方向线段l5(参照图15)与前侧侧面部6a之间的内表面比该第二宽度方向线段l5与第二通过部5之间的内表面更低。由此,第一部件1在前侧侧面部6a侧具备上述凹部7a(参照图9)。

在上述底面部7的内表面的第二宽度方向线段l5与前侧侧面部6a之间,且在上述中心线l1上,形成有被收纳在作为上述施力机构3的压缩螺旋弹簧28的一端内的突起7b(参照图7)。

第二部件2具有基板部2a,该基板部2a具有与由第一部件1的前侧侧面部6a、后侧侧面部6b、以及左右的长度方向侧面部6围绕而成的第一部件1的敞开部位的内部轮廓形状匹配的形状(参照图16)。第二部件2也具备宽度和长度。并且,第二部件2的基板部2a具备与第一部件1的基板部2a的弯曲相同的弯曲。

在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形成有朝向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侧突出的鼓出部24。该鼓出部24遍及第二部件2的宽度方向而形成。

在隔着上述中心线l1(参照图12、图18)的左右分别形成有第三通过部21。该第三通过部21呈在沿上述中心线l1的朝向上接续的隧道状,并贯通鼓出部24(参照图16)。

在左右的第三通过部21之间,且在鼓出部24形成有对作为上述施力机构3的压缩螺旋弹簧28进行收纳的有底孔25,该弹簧28的另一端抵接于该有底孔25的底部(参照图17)。

并且,在第二部件2的基板部2a的内表面,且在隔着上述中心线l1的左右,分别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部件1的第一导向壁9配合来构成导向壁的第二导向壁23(参照图17)。第二导向壁23以与第三通过部21的上述中心线l1侧的孔壁连续的方式遍及鼓出部24与第二部件2的长度方向中间的位置之间而形成。

在第二部件2的支点19侧形成有成为上述卡合部的卡合爪22(参照图17)。卡合爪22由突起22b构成,该突起22b形成于在上述中心线l1上从上述基板部2a的内表面突出的弹性脚22a的前端、且向与上述鼓出部24相反的一侧突出。

并且,在上述鼓出部24的突出端亦即与上述支点19侧相反的一侧,在第一部件1的内侧形成有勾挂于上述第一通过部4的防脱突起27(参照图16)。

上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利用上述有底孔25和突起7b而在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之间夹有弹簧28,并且通过向第一部件1内压下第二部件2来以一次操作进行组合。即,因利用该压下而被推压至上述架桥部13的卡合爪22,架桥部13以及弹性脚22a暂时弹性变形,架桥部13允许卡合爪22的越过,由此若卡合爪22进入上述切割部14,则因弹性复原而卡合爪22卡合于架桥部13,从而第二部件2组合为能够以该卡合部位作为支点19而相对于第一部件1进行起伏运动。

在不使绳r穿过的状态下,利用施力机构3的施力将第二部件2定位于起立位置,该起立位置是将防脱突起27勾挂于第一通过部4的位于侧面部6的突出端侧的孔壁的位置。该状态下,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不一致,从而绳r不会穿过绳扣(图9)。若以克服上述施力而压下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的方式在该自由端20侧捏住绳扣,则在绳扣的内部,上述鼓出部24进入上述凹部7a,且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以不会在底面部7与第三通过部21之间产生阶梯差的方式整合,并且,第一导向壁9与第二导向壁23空开一些缝隙地相连,在第一通过部4与第二通过部5之间形成管状的绳r的插通路(图8、图10)。由此,能够使绳r顺利地从第一通过部4朝向第二通过部5穿过,并且也能够与此相反地使绳r顺利地从第二通过部5朝向第一通过部4穿过。穿过绳r后,若停止第二部件2的压下,则第二部件2因上述施力而使自由端20侧以上述支点19为中心地向远离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的朝向转动,由此第一通过部4的开口缘与第三通过部21的开口缘相对于所穿过的绳r分别咬合,从而绳扣卡定于绳r。

(第二例)

图19所示的第二例的绳扣中,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以在上述支点19的后方形成顶部15的方式折曲。该第二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例实际上相同,从而在示出第二例的附图中标注与在第一例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三例)

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第三例的绳扣中,第一部件1在后侧侧面部6b的外侧具备钩部16。该钩部16使截面呈u字状的带状弯曲片的一端与后侧侧面部6b的外表面连接成一体。钩部16的敞开端17位于第一部件1的敞开侧。该第三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例实际上相同,从而在示出第三例的附图中标注与在第一例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四例)

图22以及图23所示的第四例的绳扣中,第一部件1在左右的长度方向侧面部6的外侧具备一面与底面部7的外表面连续的鳍状部18。该第四例中,能够利用上述鳍状部18,将绳扣缝合于构成衣服、袋装物等的布料。该第四例子中,第二通过部5仅由底面部7形成。并且,卡合部和被卡合部设于左右两个部位。该第四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例实际上相同,从而在示出第四例的附图中标注与在第一例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五例)

图24~图36所示的第五例的绳扣中,上述施力机构3由可弹性变形部f构成,该可弹性变形部f是上述第二部件2的一部分,且设于上述第三通过部5与上述支点19之间,并且在上述第一部件1具备支撑部29,该支撑部29抵接于上述可弹性变形部f来使上述可弹性变形部f弹性变形(参照图26以及图27)。

图示的例子中,第五例的绳扣成为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形态。该第五例中,一根绳r(在记载有第五例的附图中省略绳r的记载。)以沿穿过绳扣的宽度方向中间的位置的假想的中心线z(图24、图29)的方式在绳扣内通过。

第五例的绳扣中,第一部件1具备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底面部7、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线z的左右位置的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d、6d、以及两个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6e,并且成为使与底面部7相反的一侧敞开的形态。图示的例子中,图26中位于左侧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立起尺寸比位于右侧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立起尺寸更大,并且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d的自底面部7的突出尺寸成为随着从图26中的左侧朝向右侧而渐减的形态。图示的例子中,第一部件1还在图26中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具备舌片部30,该舌片部30以使一面位于与底面部7的内表面7c同一面、并且另一面位于与底面部7的外表面7b同一面的方式从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基部向外侧突出。该例子中,能够利用该舌片部30来通过缝合或熔敷等将绳扣固定于绳扣的利用对象。第一通过部4形成为将图26的位于左侧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内外贯通。此外,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一通过部4的正下位置处的底面部7形成有四边形的通孔31。另一方面,第二通过部5形成为在图26的右侧贯通上述底面部7的在上述假想的中心线z上的位置(图29)。在第二通过部5与图26中的位于右侧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之间,形成有比第二通过部5大的通孔32(图29)。该通孔32和第二通过部5通过随着向第二通过部5侧接近而使孔幅渐减的连通孔33来连通。并且,在上述通孔32的正上形成有从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34,该例子中,该突出部34作为上述被卡合部起作用。并且,该例子中,在上述第一部件1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的位置与第二通过部5之间形成有上述支撑部29。该例子中,支撑部29分别设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线z的左右。左右的支撑部29、29分别呈下端与上述底面部7一体化且侧部的一部分与长度方向的侧面部6d的内表面一体化而成的柱状,并在左右的支撑部29、29之间形成有供绳r通过的间隔(参照图32)。

另一方面,第五例的绳扣中,第二部件2具备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基板部35、第三通过部21、内侧板部36、以及上述卡合部(例如,后述的舌片38)。基板部35具备在由上述第一部件1的四个侧面部6d…6e围绕的空间内互补地收纳的外部轮廓形状。基板部35的一面35a构成绳扣的外表面。内侧板部36比基板部35短,成为收纳在上述第一部件1内的空间的大小。内侧板部36和基板部35在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经由连接部37而以在内侧板部36与基板部35之间空开用于使绳r通过的间隔的方式一体化。第三通过部21形成为在沿第二部件2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上贯通上述连接部37。卡合部在基板部35的第二部件2的支点19侧由以在基板部35的一面侧形成阶梯差38a的方式突出的舌片38构成。

作为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的基板部35的从自由端35b至上述阶梯差38a的距离与第一部件1的两个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6e间的距离实际上相等,但上述自由端20与上述舌片38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并不比上述距离大。图示的例子中,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通过在作为上述被卡合部的突出部34的下方收纳作为上述卡合部的舌片38,来以将该突出部34与舌片38的接合部位作为上述支点19的方式组合。并且,该组合状态下,上述内侧板部36的突出端36a侧在第一通过部4与支撑部29之间抵接于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二部件的自由端20且在上述第三连通部5的入口的下方,更具体而言为在上述第三通过部21的入口且在连接部37与内侧板部36的连接部位侧,形成有爪部39。而且,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上述组合状态通过将上述爪部39勾挂于第一通过部4的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突出端侧的内表面来维持(图26)。具体而言,若从在作为上述被卡合部的突出部34的下方收纳有作为上述卡合部的舌片38的状态起,向第一部件1的上述空间内压下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侧,则上述爪部39抵接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侧面部6e的突出端而主要向第一部件1侧弹性变形,允许使该爪部39进入上述第一通过部4的上述压下,并且上述爪部39因之后的弹性复原而勾挂于上述第一通过部4的内表面。而且,在如上述那样组合的状态下,上述内侧板部36向缩短上述基板部35之间的距离的朝向弹性变形(图26)。该状态下,上述第一通过部4与上述第三通过部21不一致(图26)。若对上述第二部件2的自由端20进行压下操作,则上述基板部35的位于比上述支撑部29更靠自由端20侧的部位以上述支撑部29为变形中心地弹性变形,从而变成使上述第一通过部4与上述第三通过部21一致的状态。该一致状态下,在穿过第一通过部4、第二通过部5以及第三通过部21后能够在绳扣插通绳r。在插通绳r后,若停止第二部件2的压下操作,则上述基板部35以及内侧板部36弹性复原,第二部件2向使第一通过部4与第三通过部21不一致的朝向移动,从而绳扣因该弹性复原的作用力而卡定于绳r。

即,该第五例的绳扣中,不需要如上述第一~第四例的绳扣那样独立的施力机构3。该第五例的绳扣中,利用作为可弹性变形部f的上述内侧板部36和上述基板部35来构成上述施力机构3,该上述内侧板部36是上述第二部件2的一部分,从上述第三通过部21侧向上述支点19侧伸出,并且在与上述第二部件2的基板部35之间形成上述绳r的插通路,而且抵接于上述第一部件1。

此外,上述施力机构3仅由上述内侧板部36构成,上述基板部35也能够不具备可弹性变形部f,此时不需要上述支撑部29。

(第六例)

图37所示的第六例的绳扣中,利用可弹性变形部f来构成上述施力机构3,该可弹性变形部f是上述第二部件2的一部分,且设于上述第三通过部21与上述支点19之间,并且在上述第二部件2具备抵接于上述第一部件1而使上述可弹性变形部f弹性变形的支撑部40。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二部件2的基板部35的与第一部件1的底面部7相向的另一面35c且在上述第三通过部21与上述支点19之间,并且在比内侧板部36更靠支点19侧形成有上述支撑部40。该支撑部40分别设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线z的左右。左右的支撑部40、40分别呈上端与上述基板部35的内表面一体化而成的柱状,在左右的支撑部40、40之间形成有供绳通过的间隔。

该第六例的其余结构包括第一部件1在内与上述第五例实际上相同,从而在示出第五例的图37中标注与在第一例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通过将上述第一部件1以及第二部件2作为塑料成形品,能够容易地确保向以上说明的各例的绳扣的应具备弹性变形特性的部分赋予该特性。

此外,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

符号的说明

r—绳,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施力机构,4—第一通过部,5—第二通过部,19—支点,20—自由端,21—第三通过部。

此外,在此引用于2015年1月20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008339号以及于2015年12月7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238159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写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