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反转装置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6493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反转装置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伞,尤其涉及一种设计为在包括强风等不利条件中抵抗反转的雨伞。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雨伞是一种保护用户免受天气影响的装置,尤其是免受液体和冰冷降水或者甚至太阳等的影响。传统的雨伞具有如下部件:杆、伞面、伞骨、下巢(runner)、弹片和伞尾。杆为在雨伞底部的伞柄(或者在庭院模型情况下的基座)和顶部的伞面之间的金属轴或木轴。伞面为雨伞的织物部分,其能抵抗雨、风和太阳。伞骨为给定雨伞结构和形状的东西。外伞骨支撑住伞面,且内伞骨(有时候叫做支骨(stretcher))作为支架将外伞骨连接至伞杆。当下巢被连接至伞骨/支骨时,下巢沿杆上下滑动,并且负责伞面的打开和关闭。许多雨伞设计包括上弹片、下弹片以及中心球弹簧,其中当伞面被打开时上弹片抵住下巢,当伞面被关闭时下弹片固定住下巢,中心球弹簧以伸缩式模型来延长杆长度。仅仅装饰用的,顶饰(还叫做伞尾)被发现在雨伞的最顶端,伞面之上。

雨伞伞骨在支撑雨伞伞面织物的折叠结构中起作用。在正常的操作情况下,当伞面变成完全展开且当阵风倾向于推翻伞面时,作用在雨伞伞面织物上的力朝峰值增加。这些力从伞面传达到伞面伞骨,且能根据风的方向以相反的方向作用在伞骨上。伞骨因此必须是足够牢固的,以抵挡从这两个主要相反方向的任意一个作用在伞骨上的力。

以上结构是雨伞中最常见的一个,且伞面假定为向下的凸面的形状。当在伞面内表面施加力的强风或突然的一阵狂风存在,使得伞面从它的正常位置反转到向上的位置直到向上的凸面的位置时,带有这种设计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出现了。

已经提出了处理阵风问题的雨伞的一个解决方案,为孔的放置,该孔位于伞面内,其允许空气流过伞面从而减小伞面所承受的合力。然而,该孔不够大来提供足够的空气流以大大地减小力,且在大多数环境下,伞面仍然反转。针对这个的另一个解决方案为添加细绳,其从雨伞支柱连接至尖端区域。然而,这个解决方案也存在缺陷,因为这些细绳随着时间会变松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缩短或乱作一团等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的雨伞,其起作用以防止雨伞在强风中的反转。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雨伞包括细长轴和下巢,细长轴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下巢可滑动地放置在细长轴周围且可沿着轴的长度移动。雨伞具有多个伞骨,其通过多个主支柱被连接至下巢,多个主支柱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打开的位置,伞骨处于打开、伸展的位置,在关闭的位置,伞骨处于关闭的、折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雨伞具有由多个抗反转支柱形成的抗反转装置。每个抗反转支柱枢轴连接至相应一个主支柱,且枢轴连接至浮动接头元件,该浮动接头元件沿着伞骨的长度可自由地移动。抗反转装置还包括节点,该节点固定连接至伞骨且限制浮动接头元件沿着伞骨行进的程度,且被定位成防止相应伞骨响应于所施加的力而产生的反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手动类型的雨伞的侧视图,该雨伞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轴和雨伞伞骨组件,且该雨伞被显示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以仅举例说明的目的显示了仅仅单根伞骨组件;

图2为图1的雨伞伞骨组件的侧视图,其显示在半打开的位置;

图3为图1的雨伞伞骨组件的侧视图,其显示在关闭的位置;

图4为图1的具有多个伞骨组件的雨伞的透视图,其显示在完全打开的位置;

图5为图4的雨伞的透视图,其显示在完全关闭的位置;

图6为图1的伞骨组件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其显示了本发明的抗反转特性;

图7a为图1的伞骨组件的支柱至伞骨接头的透视图;

图7b为图7a的支柱至伞骨接头的侧视图;

图7c为图7a的支柱至伞骨接头的俯视图;

图7d为图7a的支柱至伞骨接头的端视图;

图8a为图1的伞骨组件的浮动接头的透视图;

图8b为图8a的浮动接头的侧视图;

图8c为图8a的浮动接头的俯视图;

图8d为图8a的浮动接头的端视图;

图9a为图1的伞骨组件的浮动接头节点的透视图;

图9b为图9a的浮动接头节点的侧视图;

图9c为图9a的浮动接头节点的俯视图;

图9d为图9a的浮动接头节点的端视图;

图10a为伞骨尖端的透视图;

图10b为伞骨尖端的俯视图;

图10c为伞骨尖端的侧视图;

图10d为伞骨尖端的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伞骨尖端组件的俯视图;

图12为尖端组件处于关闭/未压缩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3为尖端组件处于打开/压缩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4为图1的雨伞的轴组件的侧视图;

图15为轴锁的放大的侧视图,该轴锁为轴组件的部分;

图16是轴锁的横截面图;

图17a为处于未锁定位置的具有下巢的轴组件的侧视图;

图17b为图17a处于未锁定位置的下巢的横截面图;

图18a为轴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下巢处于锁定位置;

图18b为轴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下巢处于锁定位置;

图19为手动类型的雨伞的侧视图,该雨伞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轴和雨伞伞骨组件,且该雨伞被显示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以仅举例说明的目的显示了仅仅单根伞骨组件;

图20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抗反转支柱的俯视图;和

图21为抗反转支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此文所讨论的,本发明是针对关于雨伞的大量组件的改进,其包括但不限于雨伞的轴构造和伞骨组件。正如此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特征能够在手动类型的雨伞和自动类型的雨伞中实施。另外,其它的特征能够在其它类型的雨伞中实施。相应地,以下的讨论和附图描述了实施本发明教导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雨伞100的侧视图,为了清楚和简化本发明的讨论仅仅显示了一个组件。雨伞100是一种通常被称为高尔夫雨伞的类型,众所周知该高尔夫雨伞是极大的雨伞,其被用来保护高尔夫球手和他们的车免受雨淋。高尔夫雨伞的长轴通常不是可折叠的。将意识到和理解为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能够在除了高尔夫雨伞之外的其它类型的雨伞中实施。

正如图1和14所显示的,雨伞100包括轴110,轴110具有第一(顶)端112和相对的第二(底)端114。轴110本身可以由任何数量的不同组件所组成,从而协作提供轴110,并且图1所示的轴110是手动雨伞组件的部分,其中用户手动打开和关闭此处描述的雨伞。在第一端112处,伞帽或装饰用伞尾(没有显示)通常用来关闭轴110,且在第二端114处,伞柄130提供给用户抓住。

参照图14-16,举例说明的轴110由多个不同的轴部分组成,多个不同的轴部分一起紧密配合以形成组装的轴。更具体地说,轴110可以由三个不同的轴部分组成,即第一轴部分111、第二轴部分113和第三轴部分115。第一轴部分111的一端连接至伞帽/伞尾且它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轴部分113的一端。第二轴部分113将它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轴部分115的一端。第三轴部分115将它的另一端连接至伞柄130。因此,第一轴部分111表示顶轴部分;第二轴部分113表示中轴部分;以及第三轴部分115表示底轴部分。每个轴部分111、113、115的尺寸可以不同,尤其,长度和/或宽度(例如,直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同。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部分111、113、115具有相同的宽度但中间部分113具有比部分111、115更长的长度,其中部分113、115显示出具有相同的长度。例如,三个轴部分111、113、115可以是由碳制成的14毫米的轴部分。

轴部分111、113、115通过联接件105的方式连接彼此。一个联接件105被连接在两个相邻的轴部分111、113、115之间。该联接件105可以认为是轴锁元件(锁插入件)且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铝。锁元件105可以是中空元件(管),其具有沿着它的外表面形成的第一环形脊(边缘)107,以及沿着它的外表面形成的且与第一环形脊107间隔开的第二环形脊(边缘)109。在脊107、109之间形成间距108。环形脊107、109定义各个轴部分的节点。更具体地,环形脊107、109外面的锁元件105的外直径选定为使得它能够插入各自轴部分111、113、115的中空内部,从而形成轴部分111、113、115之间的摩擦配合(机械配合)。由于环形脊107、109具有比轴部分111、113、115的内直径更大的直径,则锁元件105就不能被插入各自的轴部分。相反,这些环形脊107、109充当节点并防止锁元件105的进一步插入各自的轴部分。当组装时,锁元件105在两个脊107、109之间的表面是可见的。

锁元件105因此提供刚性联接件,其牢固地连接轴部分111、113、115以形成完整的组装轴。

正如以上所提到的,雨伞的一个主要组件为下巢150。下巢150为雨伞的部分,随着下巢150沿着轴110移动其打开和关闭雨伞100。下巢150因此为中空的元件,其围绕轴110且沿着轴110是可移动的,并且能够被锁定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位置。图17a、17b、18a和18b更详细地显示了下巢150。下巢150由几个部件或部分形成,包括通常圆柱形的基部152和轴下巢锁154。下巢150的顶部153配置为接收和固定连接至多个支柱,正如以下所讨论的,以实现伞骨200的移动。顶部153因此包括沿周向形成的多个槽155,用于接收支柱。轴下巢锁154位于顶部153和基部152之间。

轴下巢锁154设计为沿着轴110在多个锁定位置选择性地锁定下巢150。图18a和18b为下巢150的横截面图。图17a和17b显示了下巢150相对锁元件105处于未锁定(打开)位置,且图18a和18b显示了下巢处于锁定位置,其中下巢150相对轴锁定到位(也就是说,相对锁元件105被锁定)。

锁元件105可以是铝加工件的形式(或其它材料),其为下巢150提供凹处(间距108)以建立连接来锁定到位。

轴下巢锁154设计为锁定和啮合轴锁元件105。轴下巢锁154为沿着轴移动的推/拉下巢。更具体地,轴下巢锁154具有弹性锁元件(下巢扣件)157,其啮合和位于环形脊107、109之间形成的间距108内。弹性锁元件157可以包括环形的锁元件157,其具有内指向的边缘,当与间距108对准时,该内指向的边缘位于间距108内。锁元件157的弹性(可挠性)允许锁元件157向外弯曲从而允许脱离间距108。当锁元件157(且尤其是它的边缘159)从轴锁元件105处脱离时,下巢150可以沿着轴110自由移动。

在使用中,当下巢150到达某个它不能再垂直上移的点时,则压力直接到达下巢扣件157处,扣件157将它自己锁定在锁插入件105处。这个设计的一种优势是,通常一个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锻造或减少轴的直径以允许下巢啮合锁合机构,或者一个人必须在轴本身的外面添加材料以形成锁合位置。然而,给轴添加材料是不美观的且也会使得雨伞的折叠直径更大。

图17a和17b显示了处于未锁定位置的下巢150,在该位置处下巢沿着轴自由移动。在这个未锁定位置,下巢扣件157没有与间距(凹处/通道)108有效接触,然而在图18a和18b中,下巢扣件157与间距(凹处)108有效接触,从而将下巢150锁定至轴。正如本文所提到的,当推动下巢150时,它到达它不能再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某个点(例如图17a和17b中所显示的点)。在垂直方向上针对下巢的力的继续施加导致施加至下巢扣件157处的力,且这个引起下巢扣件157的变形,该变形在朝着锁插入件105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

通过克服固位力,下巢扣件157可以从锁合凹处108脱离,这意味着当用户施加足够的力给下巢150时,下巢扣件157从锁合凹处108脱离并且下巢150为自由移动的。

正如此文所描述的,锁元件105因而沿着轴110放置以将下巢150锁定在想要的位置,例如本文所举例说明的完全打开的位置和完全关闭的位置。

要理解为下巢150仅仅是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为其他下巢构造可以被用在本发明的雨伞中。

为了在任一方向(上和下)沿着轴110移动下巢150,用户只要施加足够的力使得锁元件157从锁槽(间距108)脱离。

雨伞100还包括上巢119,上巢119为连接至轴110且围绕轴110的环形元件。上巢119配置为接收伞骨200且因此可作为这些伞骨的连接点。伞骨通过放入上巢119中而连接至轴110,并且然后能够由金属丝或其它装置来保持。上巢119可以是边缘周围具有齿状部分的薄的、圆的尼龙或塑料件。

正如通过以下说明所理解的,每个伞骨200被连接至上巢119和下巢150,且基于下巢移动的方向,这个导致伞骨200和所连接的伞面(没有显示)的打开和关闭。伞骨200和下巢150之间的连接通过支柱300(主支柱)形成。支柱300为具有第一端302和相对的第二端304的细长结构,第一端302枢轴连接至下巢150且第二端304枢轴连接至伞骨200。支柱300和下巢150之间的枢轴连接以及支柱300和伞骨200之间的枢轴连接可以用紧固件来实现,例如柳钉或螺栓等。更具体地,在支柱300和下巢150之间的第一端302处形成第一支柱接头310,且在支柱300和伞骨200之间的第二端304处形成第二支柱接头320。

如图6中所示,第一支柱接头310可以是配置为枢轴连接至下巢150的公端接头,以允许支柱30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在枢轴上转动。

第二支柱接头320为双接头的形式且最能体现在图6和7a-d中。第二支柱接头320也可以认为是连接至伞骨接头的支柱,并且包括连接至支柱300远端的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第二端322包括一对隔开的指状物323,这一对隔开的指状物323彼此平行且在其间定义了开放空间324,并且在其中形成了对齐的开口,以允许紧固件或类似的通过来将接头连接至如下讨论的另一个结构(伞骨)。如图7a-d所显示的,第二支柱接头320还可以包括接头连接器315,其可以是从接头310的主体向外突出的鳍状物的形式(也就是说,连接器315形成为与连接器315的主体垂直)。接头连接器315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开口,以允许紧固件穿过从而允许另一个结构枢轴连接至接头连接器315。

支柱300可以由任意数量的不同材料组成,包括金属(例如,锌合金)。

如附图中所示的,伞骨200为连接至雨伞其他组件的细长结构,以提供由打开和关闭的多个伞骨200限定的伞骨组件。

每个伞骨200为细长的、灵活的结构,其具有第一端(近端)210和相对的第二端(远端)212。第一端210枢轴连接至上巢119,更具体地,第一伞骨接头220可以提供在第一端210处并且设计为允许伞骨200相对上巢119枢转。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伞骨接头220可以是公端接头的形式,其可以具有与第一伞骨接头310相似或相同的构造,第一伞骨接头310为支柱组件的部分。

如最能体现在图6中,伞骨200还包括第二伞骨接头230,其沿着伞骨200的长度放置。第二伞骨接头230可以在伞骨的特定位置固定连接至伞骨200。第二伞骨接头230因此可以是中空结构的形式,该中空结构接收伞骨200并且固定连接至伞骨200,以使得在使用期间,第二伞骨接头230不会移动而是保持在固定位置。第二伞骨接头230具有连接器部分232,该连接器部分232为从第二伞骨接头处径向向外延伸的鳍状物的形式(凸起部分)。连接器部分232因此可以形成为与第二伞骨接头230的主体垂直。连接器部分232包括穿过连接器部分而形成的开口。

参考图6和7a-d,连接器部分232的大小设置为并配置为放置在开放空间234中,该开放空间限定在第二支柱接头320的一对隔开的指状物323之间。当插入开放空间234时,在连接器部分232中形成的开口轴向对齐指状物323中的开口,以允许紧固件(例如螺栓或铆钉或金属丝等等)穿过,从而第二支柱接头320枢轴连接至伞骨200(且因此,支柱300枢轴连接至伞骨20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抗反转装置(特征)400且抗反转装置400配置为抵抗反转力,该反转力为在苛择的当前环境下时,尤其是在多风的环境或不利的环境下时施加至雨伞的力。雨伞的用户都知道,如果突发的阵风向上指向雨伞的里面,风施加的压力将使伞面反转,从而造成伞骨适得其反地运作迫使伞骨向外。伞面通常假定为凹形,当发生反转时,类似地,伞骨被迫在非预期方向上枢转,这可以造成一个或多个伞骨折断。这使得雨伞不可用的。本发明的雨伞具有抗反转装置400,抗反转装置400由以下单独讨论的数个组件组成。

如图6和图8a-c所示,抗反转装置400包括抗反转支柱410,抗反转支柱410具有连接至支柱300的第一端412以及相对的连接至伞骨200的第二端414。更具体地,第一端412连接至第二支柱接头320,且第二端414连接至伞骨200。抗反转支柱410具有位于第一端412处的第一端接头411以及位于第二端414处的第二端接头413。举例说明的第一和第二端接头411、413均为母端接头的形式,尤其,第一端接头411由一对间隔开的指状物415限定,这一对间隔开的指状物415具有在指状物之间形成的开放空间,并且第二端接头413也由一对间隔开的指状物417限定,这一对间隔开的指状物417具有在指状物之间形成的开放空间。接头连接器315(公接头)被接入第一端接头411的指状物415(母接头)之间的开放空间,从而以抗反转支架410能够相对支架300枢转的方式将抗反转支柱410连接至支柱300。

第一和第二端接头411、413可以机械固定至细长支柱主体,或者端接头411、413可以被模制在现有的支柱材料上。

抗反转支柱410可以由任意数量的不同材料组成,包括金属和人工合成材料。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抗反转支柱410包括6毫米的碳纤维杆。

抗反转装置400还包括浮动接头500,其滑动连接至伞骨200且配置为与第二端接头413紧密配合。图8a-d举例说明了浮动接头500。浮动接头500具有主体510,主体510包括在主体中形成的孔512且孔512表示从主体510的一端穿到主体510的其他端的通孔。浮动接头500还包括接头连接器520,接头连接器520为鳍状物的形式从主体510向外径向延伸。连接器520可以形成为与主体510垂直。连接器520具有在连接器中形成的开口。因此连接器520表示公接头。

通过将连接器510插入第二端接头413的间隔开的指状物417之间,抗反转支柱410被连接至伞骨200。如同在其他接头中,紧固件或类似的可以被用于将连接器510连接至指状物417。

伞骨200被接入且穿过孔512,并且孔512的大小(直径)以及伞骨200的大小(直径)选定为使得浮动接头500可以沿着伞骨200的长度在纵向方向上自由移动。当雨伞打开和关闭时,这允许浮动接头500是一个可以沿着伞骨200自由上(朝着上巢119)下(朝伞骨尖端)行进的接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理解为,浮动接头可以是包括公连接器520的公部件;然而,浮动接头放置在伞骨200的内部以使得浮动接头在伞骨200(例如,铝型材伞骨或者型钢伞骨)的中空里面自由移动。因此伞骨200可能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线性槽,连接器520穿过该线性槽。浮动接头的运作在其他方面是一样的。在这个选择性的实施例中,浮动接头的“浮动动作”因此在伞骨200中的内部发生,与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发生在伞骨200的外面相反。

参考图6和9a-d,抗反转装置400还包括浮动接头节点530,浮动接头节点530固定连接至伞骨200。浮动接头节点530放置在浮动接头500和第二伞骨接头230之间且沿着伞骨200保持在固定位置。节点530包括延伸穿过节点530的孔532,孔532接收伞骨200。节点530使用传统的技术固定至伞骨200,以使得沿着伞骨200的长度将节点530固定在在特定目标位置。作为在这个例子中的优选方法,节点530可以通过机械或者二次注塑被固定。节点530构造为使得它限制浮动接头500在朝着上巢119的方向上移动。

将理解为,当雨伞处于打开的位置时,浮动接头500沿着伞骨200漂浮直到它接触浮动接头节点530。当处于强风的巨大影响下时,浮动接头500结合浮动接头节点530使伞骨200避免反转。防止了反转是因为伞骨由于浮动接头节点530的阻滞作用不能向上弯曲。

图10a-d和11-13举例说明了伞骨200的尖端600的细节。尖端600包括连接至伞骨200的远端的结构。尖端600由中空的主体602限定,主体602具有接收伞骨200的远端的孔603,且主体602固定至伞骨200的远端。尖端600通常具有三角翼的形状且由第一和第二翼部分620、630限定,第一和第二翼部分620、630从主体610处向外和向后延伸。每个翼部分620、630分别具有成角度的前缘625、635,以及分别具有成角度的后缘627、637。另外,如图10d所示,翼部分620、630相对彼此成角度的,因为它们不完全处在相同的平面中。当伞面位于打开的位置时,尖端600构造和设计为使得它成角度以匹配伞面的角度。

图11-13还举例说明了尖端600的另一个特征,在图中,主体602的孔603包括偏置元件640,例如弹簧。弹簧640放置在伞骨200的远端与主体602中形成的节点605之间。节点605表示孔603的末端。孔603设计为允许伞骨200的远端的移动,以便关于那一点允许伞骨200和雨伞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基于伞骨200作用在弹簧上的方式弹簧630将存储和释放能量。图12显示了处于关闭/未压缩状态的尖端组件,而图13显示了处于打开/压缩状态的尖端组件。在图13中,当雨伞打开时,由于尖端的内弹簧640的压缩状态,伞面和尖端之间的关系。

在选择性的实施例中,尖端可以包括公单元(结构),公单元具有在开口(例如,孔)中接收的突起部分,该开口形成在伞骨(例如,铝型材伞骨或型钢伞骨)的远端。通过将尖端的突起部分插入伞骨的开口(孔)中来因此形成连接。正如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偏置元件,例如弹簧,可以放置在伞骨中形成的开口(孔)中,并且可以与尖端的突起部分接触,该突起部分同样放置在伞骨的开口(孔)中。

图2显示了处于半打开位置的雨伞100,尤其是单个伞骨组件,而图4显示了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雨伞,尤其是单个伞骨组件。

图4显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具有多个伞骨组件的雨伞100,而图5显示了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具有多个伞骨组件的雨伞100。

然而雨伞的每个部件对于它的操作都是必须的,下巢150为打开和关闭雨伞的部件。当下巢150一直向下时,支柱300被折平靠着轴且雨伞被“关闭”,同时防水材料和伞骨包围着轴。为了打开雨伞,用户一直向上滑动下巢150。支柱300伸展,将其所附接的伞骨200上升且将材料(伞面)铺紧在伞骨200上。

图19-21举例说明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雨伞700。雨伞700与雨伞100相似,因此,相似的元件以同样地方式编号。雨伞700包括轴110和下巢150,下巢150沿着轴110滑动行进。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伞骨200和下巢150之间的连接通过支柱300形成。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在支柱300和伞骨200之间没有抗反转支柱400。反倒,图19-21的雨伞700包括不同的抗反转支柱装置800。

在这个实施例中,抗反转支柱装置800包括抗反转支柱810,抗反转支柱810具有第一端812和相对的第二端814。第一端812被操作连接至浮动槽815,该浮动槽815移动放置在轴110周围。更具体地,浮动槽815滑动连接至轴110且很像下巢150一样沿着轴110上下行进。浮动槽815位于下巢150和上巢119之间。

浮动槽815就构造来看可以和上巢119是相似的,并且可以是环形元件的形式附着在轴110上围绕轴110。浮动槽815配置为接收抗反转支柱810且因此作为这些支柱的附着点。支柱810通过放入浮动槽815中而连接至轴110,并且然后能够由金属丝或其它装置来保持。浮动槽815可以是边缘周围具有齿状部分的薄的、圆的尼龙或塑料件。

抗反转支柱810的第一端812被操作连接至浮动槽815且抗反转支柱810的第二端814被操作连接至伞骨200。

图19-21显示了支柱810的细节。抗反转支柱810由第一和第二平行的杆820、830组成。第一和第二平行的杆820、830的第一端在第一端812处连接至第一接头840,且第一和第二平行的杆820、830的第二端在第二端814处连接至第二接头850。第一接头840可以是公接头和母接头中的一个,且第二接头850可以是公接头和母接头中的一个。例如,第一接头840可以是公接头的形式(双杆公接头),且第二接头850可以是母接头的形式(双杆母接头)。公接头(例如,接头840)由单个突起(指状物)841来限定,而母接头(例如,接头850)由一对间隔开的突起(指状物)843来限定,该一对一对间隔开的突起带有突起843之间限定的间距845。

第一接头840配置为枢轴连接至浮动槽815,且第二接头850配置为枢轴连接至伞骨200。关于接头840之间的连接,第一接头840的突起841被接入在浮动槽815中形成的互补空间(槽)中。

第二接头850被操作连接至浮动接头,例如浮动接头500。如之前所讨论的,浮动接头500滑动连接至伞骨200且配置为与第二端接头850紧密配合。图8a-d举例说明了浮动接头500。浮动接头500由主体510限定,主体510包括在主体中形成的孔512且孔512表示从主体510的一端穿到主体510的其他端的通孔。浮动接头500还包括接头连接器520(图8a),接头连接器520为鳍状物的形式从主体510向外径向延伸。连接器520可以形成为与主体510垂直。连接器520具有在连接器中形成的开口。因此连接器520表示公接头。

通过将连接器520插入间距845中,抗反转支柱810被连接至伞骨200,其中间距845形成在第二端接头413的间隔开的指状物(突起)843之间。如同在其他接头中,紧固件或类似的可以被用于将连接器520连接至指状物843。

伞骨200被接入且穿过孔512(图8a),并且孔512的大小(直径)以及伞骨200的大小(直径)选定为使得浮动接头500可以沿着伞骨200的长度在纵向方向上自由移动。当雨伞打开和关闭时,这允许浮动接头500是一个可以沿着伞骨200自由上(朝着上巢119)下(朝伞骨尖端)行进的接头。

支柱300在抗反转支柱810的第一和第二平行的杆820、830间形成的开放空间中穿过。杆820、830间的开放空间从第一接头840延伸到第二接头850,且在雨伞从完全关闭位置到完全折叠位置的所有位置调节支柱300。

如在第一个实施例中,雨伞700的伞骨200包括浮动接头节点530,浮动接头节点530固定连接至伞骨200。浮动接头节点530放置在浮动接头500和第二伞骨接头230之间且沿着伞骨200保持在固定位置。节点530包括延伸穿过节点530的孔532,孔532接收伞骨200。节点530使用传统的技术固定至伞骨200,以使得沿着伞骨200的长度将节点530固定在在特定目标位置。作为在这个例子中的优选方法,节点530可以通过机械或者二次注塑被固定。节点530构造为使得它限制浮动接头500在朝着上巢119的方向上移动。如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节点530避免伞骨200在压力下反转。

雨伞700中的抗反转装置因此在其间形成了,且用作将浮动槽815连接至浮动接头500,这与第一个实施例中抗反转装置位于可枢转支柱和伞骨之间相反。

也将理解为本文描述的公/母类型连接可以颠倒,因为本文描述的如包含公连接器的部件反而可以包括母连接器,且相反地,本文描述的如包含母连接器的部件反而可以包括公连接器。例如,浮动接头500显示为带有公连接器520;然而,浮动接头500可以相反形成为具有一对间隔开的指状物(凸缘),间隔开的指状物在其间限定了间距(母连接器)。抗反转支柱的远端将因此形成为具有与所显示的母接头相反的公接头。连接是相同的,因为公接头被插入母接头中形成的间距中。类似地,其它接头的性质,例如支柱和固定接头(例如,接头230)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倒转的。

本发明的下巢锁定特征也相对传统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优势。尤其地,锁插入件提供了轴部分之间的连接特征,其允许通过不添加附加的锁合特征来将下巢锁定到位的方法,附加的锁合特征会增加下巢的直径,而这不是想要的。

尽管结合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其他形式来实施,并且能够使用其他材料和结构。相应地,本发明由附加至本文的权利要求中的陈述和本发明的等同变形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