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9313发布日期:2018-06-19 19:10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装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除了对服装的外观和质量之外,对穿着服装的舒适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1940374B,其公开了一种男士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在将后衣片摆平放在工作台上后,采用大头针将后衣片固定在工作台上,之后对后衣片进行熨烫定型。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大头针固定后衣片之后,在熨烫定型后衣片的过程中经常会触碰到大头针,并且大头针固定处的后衣片因大头针的存在而不方便熨烫,容易使后衣片在大头针处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衣片与工作台的固定部位不方便熨烫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取两片后衣片,后衣片上包含摆缝和袖窿,在后衣片上打线丁,分别标记出背缝线和腰节线,其中背缝线的一侧留有余量,该余量为背缝线归衬;

b、用线沿背缝线将两片后衣片缝合,缝合处形成背缝,使用平车沿背缝压平后衣片,保证缝合后的后衣片拼接处平整;

c、将后衣片固定且平铺在工作台上;

d、熨烫后衣片;

在步骤c中,在后衣片靠近工作台的一面设置有磁石袋,磁石袋通过针线或粘扣等形式分别固定在后衣片的上肩口处以及背缝线与腰节线的交叉处,工作台的工作面上凹陷有容纳磁石袋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磁石袋吸合的磁石,将磁石袋置于凹槽内来实现将后衣片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后衣片平铺在工作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磁石袋固定至后衣片上,再将磁石袋置于工作台的凹槽内,以此将后衣片固定至工作台上,保证后衣片上表面平整且没有任何阻碍,因此在熨烫后衣片的过程中能够全方面熨烫后衣片,保证后衣片的熨烫效果。

较佳地,在步骤c中,工作台的工作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背缝线归衬的缝槽,将磁石袋置于凹槽内的同时,将背缝线归衬置于缝槽内,使后衣片平铺在工作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背缝线归衬置于缝槽内,能够保证后衣片平铺在工作台上时,背缝处处于平整状态,使得后衣片达到较佳的熨烫效果。

较佳地,在步骤B中,背缝的后衣片胖势处相比背缝的其他部位略朝向远离背缝线归衬的方向缝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衣片胖势处会产生一定量的吃势,使得胖势处通过熨烫能够产生下凹的曲线,符合人体体型曲线。

较佳地,缝合背缝后,会在胖势处产生吃势,将胖势处的吃势烫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烫平胖势处的吃势,能够初步定型胖势处的曲线,便于后续步骤再次定型。

较佳地,步骤d包含三个小步骤,分别为:

d1、归拔摆缝;

d2、归烫背缝;

d3、分烫背缝;

通过步骤d1将后衣片熨烫出一个初步的贴合人体的曲线轮廓,通过步骤d2稳固后衣片背部的曲线,通过步骤d3来定型后衣片背部的曲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初步成型、二次定型和最终定型背部曲线的目的。

较佳地,步骤d1为:将后衣片的摆缝朝向工作人员,摆平、放正后衣片,单手将后衣片上的腰节向外拔伸,拉出腰节丝绺,另外一只手手持熨斗从后衣片的下肩口开始,往肩胛处拨开,进行平烫;随后,拔烫腰节;在拔烫腰节的同时,手持熨斗反手向上,将袖窿及袖窿下方归烫;熨斗在拔烫腰节的同时,将腰节线靠近背缝的1/2处的丝绺熨烫归平,腰节以下至底边摆缝归直、归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拔烫腰节,腰节部位伸量变长,使后衣片的腰节上方至袖窿的部位产生曲线,一方面便于后衣片与前衣片和袖笼缝合,另一方面后衣片在腰节部位处收缩后更加适合人体曲线,使腰部更加修身;归烫袖窿及袖窿下方,能够使其在袖窿及袖窿下方产生收缩,使得腰节至袖窿部位的曲线更加明显。

较佳地,步骤d2为:将后衣片的背缝朝向工作人员,单手将腰节处向外拔伸的同时,再次将腰节线靠近背缝的1/2处的丝绺熨烫归平,进一步加深后衣片的曲线;在腰节与肩部之间的胖势处归烫,使得胖势处的后衣片收缩,形成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更加符合人体的曲线,提高加工出来的衣服的舒适度;随后,把腰节处的剩余丝绺向肩胛方向推,使得腰节与肩部更加宽松;腰节以下采用平烫,把背缝归直、烫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稳固和加深后衣片的背部曲线。

较佳地,在步骤d2与步骤d3之间添加步骤d21,步骤d21为:

将后衣片翻转,拆除磁石袋,之后采用如步骤c的方法将后衣片固定在工作台上,对后衣片的反面采用如步骤d2的方法进行熨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持后衣片的正反面一致,使后衣片达到最佳的曲线效果。

较佳地,步骤d3为:将背缝摆平,从背缝两侧分别熨烫背缝,归烫腰节至肩部的后衣片,腰节处拔烫;之后归烫肩部,将肩部横丝绺向下归烫,两肩外点略微拔伸,把里肩1/3处的归势推向肩胛处,最终将后背肩胛处烫圆、烫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终定型后衣片背部的曲线,同时熨烫肩部,使得肩部产生贴合人体的曲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将磁石袋固定至后衣片上,最后再将磁石袋置于工作台的凹槽内,以将后衣片固定至工作台上,这样保证了后衣片的熨烫面平整且无任何阻碍,达到了能够全面无死角地熨烫后衣片的效果;

2.通过采用归拔摆缝、归烫摆缝和分烫背缝三个步骤熨烫后衣片,先成型,再稳固,最后定型,使得熨烫效果达到最佳,更加符合人体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西装后背的示意图;

图2是后衣片的示意图;

图3是步骤c中熨烫示意图;

图4是西装后背与工作台的固定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A放大图;

图6是步骤d1的熨烫示意图;

图7是步骤d2 中的肩部熨烫示意图;

图8是步骤d2中的腰部丝绺熨烫示意图;

图9是步骤d3中的肩部丝绺熨烫示意图;

图10是步骤d3中的肩部熨烫示意图。

图中,1、后衣片;11、背缝;111、背缝线归衬;12、摆缝;13、袖窿;14、腰节;15、上肩口;16、下肩口;17、肩胛;2、背缝线;3、腰节线;4、工作台;41、凹槽;42、缝槽;5、磁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西装后背由两片后衣片1制成,包含摆缝12和袖窿13,同时也示出了后衣片1的腰节14、上肩口15、下肩口16和肩胛17所在位置。

一种西装后背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取两片后衣片1,在后衣片1上打线丁。分别标记出背缝线2和腰节线3(如图2所示),能够加固和标识后衣片1的各个部位,其中背缝线2的一侧留有余量,该余量为背缝线归衬111。因本发明仅涉及背缝线2和腰节线3,在此也仅列举了背缝线2和腰节线3,同时,还应标记出背高线、背衩线和底边线等,本发明中未提及;

b、压背缝。先用线把两片后衣片1沿背缝线2缝和,缝合处形成背缝11,背缝11的后衣片1胖势处(即腰节14与肩部之间的部位)相比背缝11的其他部位略朝向远离背缝线里衬111的方向缝合,缝合后如图3所示,由此后衣片1胖势处会产生一定量的吃势(即褶皱),随后把后衣片1胖势处的吃势烫平(如图3所示),这样是为了背部的胖势处产生下凹的曲线,使得胖势处的曲线更加贴合人体的后背部;使用平车沿背缝11压平后衣片1,使缝合后的后衣片1在拼接处平整,避免背缝11的拼接处上翘;

c、固定后衣片1。如图4和图5所示,将后衣片1置于工作台4上,在后衣片1靠近工作台4的一面上设置有磁石袋5,磁石袋5用针线或者粘扣等形式分别固定在后衣片1的上肩口15处以及背缝线2与腰节线3的交叉处,工作台4的工作面上凹陷有容纳磁石袋5的凹槽41以及容纳背缝线归衬111的缝槽42,后衣片1置于工作台4上时,磁石袋5位于凹槽41内且凹槽41内设置有与磁石袋5吸合的磁石,背缝线归衬111位于缝槽42内,同时保证后衣片1处于平整状态;

d、熨烫后衣片1,使后衣片1更加贴合人体曲线。熨烫过程总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d1、归拔摆缝;d2、归烫背缝;d3、分烫背缝。

步骤d1为:如图6所示,将后衣片1的摆缝12朝向工作人员,摆平、放正后衣片1,单手将腰节14向外拔伸,拉出腰节14丝绺,另外一只手手持熨斗从后衣片1的下肩口16开始,往肩胛17处拨开,进行平烫;随后,拔烫腰节14,腰节14部位伸量变长,使得后衣片1的腰节14上方至袖窿13的部位产生曲线,一方面便于后衣片1与前衣片和袖笼缝合,另一方面后衣片1在腰节14处收缩后更加适合人体的曲线,使得腰部更加修身;在拔烫腰节14的同时,手持熨斗反手向上,将袖窿13及袖窿13下方(优选为10cm)归烫,使袖窿13及袖窿13下方的部位在熨烫过程中收缩,最终使得腰节14至袖窿13部位的曲线更加明显;熨斗在拔烫腰节14的同时,将腰节线3靠近背缝11的1/2处的丝绺熨烫归平,腰节14以下至底边摆缝12归直、归平,使得西装下部更加板直修身。

步骤d1的目的在于,将后衣片1熨烫出一个初步的贴合人体的曲线轮廓。

步骤d2为:将后衣片1的背缝11朝向工作人员,单手将腰节14处向外拔伸的同时,再次将腰节线3靠近背缝11的1/2处的丝绺熨烫归平,进一步加深后衣片1的曲线;在腰节14与肩部之间的胖势处归烫(如图7所示),使得胖势处的后衣片1收缩,形成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更加符合人体的曲线,提高加工出来的衣服的舒适度;随后,把腰节14处的剩余丝绺向肩胛17方向推(如图8所示),使得腰节14与肩部更加宽松;腰节14以下采用平烫,把背缝11归直、烫平。

步骤d2的目的在于,稳固后衣片1背部的曲线,同时通过熨烫使得腰节14与肩部之间的后衣片1更加宽松,符合人体曲线,保证成品的舒适度。

优选地,可以在步骤d2与步骤d3之间添加步骤d21。步骤d2为:将后衣片1翻转,拆除磁石袋5,之后采用如步骤c的方法将后衣片1固定在工作台4上,对后衣片1的反面采用如步骤d2的方法进行熨烫,保持后衣片1的正反面一致,能够使后衣片1达到最佳的曲线效果。

步骤d3为:将背缝11摆平,从背缝11两侧分别熨烫背缝11,归烫腰节14至肩部的胖势处的后衣片1,腰节14处拔烫(如图9所示),以最终定型后衣片1背部曲线;之后归烫肩部,将肩部横丝绺向下归烫(如图9所示),两肩外点略微拔伸,把里肩1/3处的归势推向肩胛17(如图10所示),最终将后背肩胛17处烫圆、烫顺,以贴合人体曲线。

步骤d3的目的在于,最终定型后衣片1背部的曲线,同时熨烫肩部,使得肩部产生贴合人体的曲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