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四孔手啪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33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水滴四孔手啪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啪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滴四孔手啪钮。



背景技术:

手啪钮是钮扣的一种,用途相当广泛,各类服装、箱包、手袋、鞋帽、雨具等均可使用,具有固定、装饰作用。具有装订简单明了、扣合使用方便、牢固不易脱落、外形美观大方的优点,且耐腐蚀性良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手啪钮一般包括母扣、公扣,其中母扣包括钮面、弹弓,公扣包括钮珠、直笛,其扣合是通过弹弓的变形来实现与钮珠相配合从而实现手啪钮的扣合的。弹弓一般由固定用的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腔的弹簧组成,采用这种壳体、弹簧结构的弹弓,由于弹弓在壳体内腔或多或少的不均匀性,使其对钮珠的紧固力呈多点接触状,不可能形成绕钮珠接触圆周的均匀开合力;且由于弹簧安装于壳体内部,需依赖专业机器设备,生产工艺要求高、效率低、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水滴四孔手啪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水滴四孔手啪钮,该手啪钮包括上扣组件、下扣组件,所述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扣接,所述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都设有相同的基面板;

该基面板中心处设有通孔,在该通孔下口部,设有收纳腔,该收纳腔与通孔连通,其腔体收纳有装配钮珠下部或装配介子,装入装配钮珠或装配介子后,收纳腔外开口边缘向内弯曲将装配钮珠或装配介子固定;

所述装配钮珠装入基面板形成上扣组件;

所述装配介子装入基面板形成下扣组件;

所述装配钮珠的扣部为圆形凸起,圆形凸起外壁中部设有一段弯曲部,沿圆形凸起底部边缘向外弯曲成S状弧面体,该S状弧面体固定于基面板收纳腔,圆形凸起穿过基面板的通孔,其端部露出于通孔外部;

所述装配介子中部开孔,其开孔内侧设有弯曲的扣部,该弯曲的扣部能够与圆形凸起外壁中部的弯曲部扣合,沿该弯曲的扣部下端向外翻折,翻折后的端部再次向外翻折,使最外侧的弯曲形成U型,U型外侧端部顶在收纳腔外开口边缘的弯曲内侧,U型底部顶在收纳腔的底面,使装配介子固定于基面板的收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基面板扣合面边缘四等分线上,设置有四个缺口,沿缺口向通孔方向,设置有与缺口相连通的孔,该孔为装饰孔。

进一步的,装饰孔设有四个,呈水滴状。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钮珠圆形凸起内部为空腔,空腔与圆形凸起底面开口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基面板为锌合金基面板或铜基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连接,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的基面板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力较大、开合力任何方向均一致、稳定性较高的手啪钮,水滴状装饰孔使手啪钮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面板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钮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介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扣接后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扣组件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扣组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8,本实用新型的水滴四孔手啪钮,该手啪钮包括上扣组件1、下扣组件2,所述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扣接,所述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都设有相同的基面板3;该基面板3中心处设有通孔301,在该通孔301下口部,设有收纳腔303,该收纳腔303与通孔301连通,其腔体收纳有装配钮珠4下部或装配介子5,装入装配钮珠4或装配介子5后,收纳腔外开口边缘向内弯曲将装配钮珠4或装配介子5固定;

所述装配钮珠4装入基面板3形成上扣组件1;

所述装配介子5装入基面板3形成下扣组件2;

所述装配钮珠4的扣部为圆形凸起,圆形凸起外壁中部设有一段弯曲部,沿圆形凸起底部边缘向外弯曲成S状弧面体,该S状弧面体固定于基面板3收纳腔,圆形凸起穿过基面板3的通孔301,其端部露出于通孔301外部;

所述装配介子5中部开孔,其开孔内侧设有弯曲的扣部,该弯曲的扣部能够与圆形凸起外壁中部的弯曲部扣合,沿该弯曲的扣部下端向外翻折,翻折后的端部再次向外翻折,使最外侧的弯曲形成U型,U型外侧端部顶在收纳腔外开口边缘的弯曲内侧,U型底部顶在收纳腔的底面,使装配介子5固定于基面板3的收纳腔。

所述基面板3扣合面边缘四等分线上,设置有四个缺口,沿缺口向通孔方向,设置有与缺口相连通的孔,该孔为装饰孔302。

装饰孔302设有四个,呈水滴状。

所述装配钮珠4圆形凸起内部为空腔,空腔与圆形凸起底面开口相通。

所述基面板为锌合金基面板或铜基面板。

本实用新型手啪钮的安装步骤如下:

1.准备两个基面板3,基面板3的下部收纳腔303的开口边缘初期为直状;

2.将装配钮珠4的圆形凸起端从收纳腔303向通孔301方向穿出,穿出后,使装配钮珠4的下部S状弧面体顶在收纳腔303底面,然后利用压合工具将初期为直状的收纳腔303的开口边缘向内弯折,将装配钮珠4固定于收纳腔内,形成上扣组件1;

3.将装配介子5置入另一个基面板收纳腔,使装配介子5有两个弯曲部的一面顶在收纳腔底面,然后利用压合工具将初期为直状的收纳腔303的开口边缘向内弯折,将装配介子5固定于收纳腔内,形成下扣组件2;

4.将上扣组件1的外露圆形凸起插入下扣组件2中部通孔内,使两个组件扣合;

5.在与布件连接时,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均通过水滴状装饰孔边缘与布件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