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防拔管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043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PICC防拔管上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PICC防拔管上衣。



背景技术:

PICC系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置管技术,近十年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的输注,静脉营养治疗、以及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优点如下:留管时间长达一年,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满足肿瘤病人常规化疗疗程的需要;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杜绝了药物外渗造成组织坏死的风险;且危险性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低,因此,PICC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PICC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预定的治疗尚未结束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提前将其拔除。患者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行拔管也属于非计划性拔管的一类。文献显示,PICC非计划性拔管中,有8.6%的患者是由于依从性差(特别是对于意识不清或痴呆的患者),家属和患者拒绝使用约束带,在家属看护不当或夜间睡觉警觉意识较淡时等导致患者自行拔除管路,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患者因素导致的拔管,不仅延误病人的正常治疗、增加感染的风险、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PICC防拔管上衣,其能有效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ICC防拔管上衣,所述PICC防拔管上衣的袖子在其顶端设置有上紧固带,在其底端设置有下紧固带;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由无弹性的材料制成,上紧固带环绕袖子上端而设置,下紧固带环绕袖口而设置;

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主体与袖子缝合在一起;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第一端在其第一侧形成有多列第一扣子,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第一端还形成有多个排成一行的长形的第二扣眼;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第二端在其与所述第一侧相背对是第二侧形成有第二扣子,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第二端还形成有至少两列长形的第一扣眼;第一扣子与第一扣眼对应,第二扣子与第二扣眼对应,由此上紧固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下紧固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

对应于上紧固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结合位置,在袖子上设置有被上紧固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完全覆盖的切口,以用于观察或操作PICC。

优选地,所述长形的第二扣眼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长形的第一扣眼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优选地,每列第一扣子包括两颗扣子,对应地每列第一扣眼包括两个扣眼。

优选地,所述第二扣子位于两列第一扣眼之间。

优选地,所述切口形成在腋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拔管上衣,通过固定好上、下紧固带,实现多重扣子固定,正反两个方向的扣子的固定,不同扣子的扣眼方向不同的固定,使得患者很难自己解开上、下紧固带,不能从袖子的上端或者袖子的下端接触到PICC,从而杜绝了PICC拔管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拔管上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紧固带或下紧固带与袖子的结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上紧固带或下紧固带的第一侧展开示意图;

图4为上紧固带或下紧固带的第二侧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拔管上衣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ICC防拔管上衣10,其包括袖子20。袖子20在其顶端设置有上紧固带21,在其底端设置有下紧固带22;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由无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棉布、无纺布等,上紧固带21环绕袖子上端而设置,下紧固带22环绕袖口而设置。

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的主体22a与袖子20缝合在一起;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的第一端在其第一侧形成有多列第一扣子31a,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的第一端还形成有多个排成一行的长形的第二扣眼32a;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的第二端在其与所述第一侧相背对是第二侧形成有第二扣子32b,上紧固带21和下紧固带22的第二端还形成有至少两列长形的第一扣眼31b;第一扣子31a与第一扣眼31b对应,第二扣子32b与第二扣眼32a对应,由此上紧固带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下紧固带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

对应于上紧固带2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结合位置,在袖子20上设置有被上紧固带2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完全覆盖的切口(图中未示出),切口形成在腋下位置,以用于观察或操作PICC。因PICC穿刺多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点一般不超过肘上10cm,所以此设计可确保上紧固带位于穿刺点上方,避免因移动而压迫穿刺点,影响PICC的保护和使用。

长形的第二扣眼32a的延伸方向与长形的第一扣眼31b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以增加患者自行解开第一扣子和第二扣子的难度。尤其对于意识不是很清楚的患者,变换解扣子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其揭开上、下紧固带。

每列第一扣子包括两颗扣子,对应地每列第一扣眼包括两个扣眼。这样使得上紧固带21与下紧固带22具有一定的宽度,能够形成更好的固定。

第二扣子32b位于两列第一扣眼31b之间。

使用时,在实施例PICC的患者穿上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拔管上衣后,根据患者的上臂的臂围,调整上紧固带的多列第一扣子与两列第一扣眼的结合,使得的上紧固带围绕袖子上端固定,且使得袖子与上臂之间预留预定间隙,保证患者无法从袖子上端伸入袖子中拔除PICC。根据患者的手腕的粗细,调整下紧固带的多列第一扣子与两列第一扣眼的结合,使得的下紧固带围绕袖子下端固定,且使得袖子与手腕之间预留预定间隙,保证患者无法从袖口端端伸入袖子中同时保证没法使得袖子可以被撸起,防止自袖口端拔除PICC。

医护人员需要观察和操作时,可以打开上紧固带,自袖子上形成的切口进行观察或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