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849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拖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拖鞋的制造邻域。



背景技术:

在家居生活中脱鞋,换拖鞋的过程给居民带来不便,申请号86206928的实用新型作了有益改进,设计了一种由前掌片,后跟片,后跟片拉簧及舌拉簧构成的鞋拖鞋,通过上述部件协同操作把鞋拖鞋固定于鞋子底部,但这一技术有其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需得到手的帮忙不方便,闲置时占用空间过大不美观。鉴于此,申请号为201510335025.1的中国专利作出了有益改进,公开了一种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基体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第一气囊,若干第二气囊;第一气囊设置在基体上,全部第二气囊沿基体周侧排列成一圈,如此当第二气囊膨胀时能对鞋面形成夹持,第二气囊通过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该发明方案的鞋拖鞋在使用时,操作者把脚踏在基体上,第一气囊被压缩,气体通过气管进入第二气囊,第二气囊膨胀对鞋面产生弹性压力,从而达到把基体固定在鞋底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该发明方案存在不可克服的缺点,具体如下:由于第二气囊对鞋面产生的弹性压力有限,基体很容易从鞋底上脱落下来,尤其当脚部有剧烈动作时更是如此,由此可见,这种鞋拖鞋具有穿戴不牢靠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制作便利、穿戴牢靠的鞋拖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一环状围条,一脚踏气囊,一充气结构;底布用以覆盖鞋底;围条设置在底布周侧,围条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和围条,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和围条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设置在底布外侧,脚踏气囊与充气结构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双脚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鞋拖鞋的穿戴,而不必弯腰用手去操作,当右脚需穿戴鞋拖鞋时,用户先用左脚踏住脚踏气囊,脚踏气囊中的气体流入充气结构,充气结构把底布和围条撑开,用户把右脚踏入由底布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接着用户的左脚松开脚踏气囊,由于围条富有弹性,在围条的作用下,充气结构中的气体回流到脚踏气囊,围条最终弹压在用户鞋子的周侧,鞋拖鞋的穿戴过程完成;当右脚需要脱去鞋拖鞋时,用户用左脚踏住脚踏气囊,充气结构把底布和围条撑开,用户把右脚从由底布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拔出,接着用户的左脚松开脚踏气囊,充气结构中的气体回流到脚踏气囊,由于底布是柔性的,在围条的作用下,底布、围条、充气结构缩成一团,占据很小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充气结构是为了撑开底布和围条,对鞋子的夹持动作由围条完成,相比于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鞋拖鞋对鞋子的夹持更加牢靠。围条设置在底布周侧,围条可以与底布周侧直接相连,由于充气结构通常分布在底布周侧,围条也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底布周侧相连。

优选的,充气结构为一环状气袋,环状气袋设置在底布周侧,环状气袋与围条相连。在实际制造中,环状气袋可选择与围条的外侧相连,当然,环状气袋与围条的内侧相连也是可以的,即围条弹压在环状气袋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环状气袋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圈梁。在实际制造中,可把圈梁做成环状或方框状,间隔地设置在环状气袋的截面上,如此当环状气袋充满气体后,环状气袋对底布和围条的支撑效果会更佳。

进一步的技术,环状气袋上设置有若干向下的突出部。设置突出部后,环状气袋充满气体时高度会提升,在环状气袋的带动下,围条的高度也会提升,围条对鞋子的夹持也会更加牢靠。

优选的,充气结构包括一纵向气袋,若干横向气袋;纵向气袋一端位于底布前端,另一端位于底布后端;横向气袋间隔地设置在纵向气袋上,横向气袋一端位于底布左侧,另一端位于底布右侧,横向气袋与纵向气袋相连通,横向气袋的端部有一向上的凸起,凸起连接在围条上。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纵向气袋和横向气袋都会膨胀,从而把底布和围条撑开来。

优选的,充气结构为不少于二个环状气袋,环状气袋设置在底布周侧,环状气袋与围条相连。设置多个环状气袋,其对底布和围条的支撑效果会更好。

显而易见,能支撑底布和围条的充气结构还可有更多的技术方案,充气结构可做成各种结构,各种形状,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充气结构。

优选的,脚踏气囊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如此设置之后,气体从充气结构回流到脚踏气囊的速度会更加迅捷。

显然,用液体代替气体作为流动介质,也能体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一环状围条,一脚踏袋囊,一充液结构;底布用以覆盖鞋底;围条设置在底布周侧,围条富有弹性;充液结构用以支撑底布和围条,具体为:当充液结构充满液体时,可把底布和围条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脚踏袋囊设置在底布外侧,脚踏袋囊与充液结构相连通,脚踏袋囊中设置有液体。

显然,用硬质的基体代替柔性的底布,也能体现不错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一种鞋拖鞋,包括基体,一环状围条,一脚踏气囊,一充气结构;基体用以覆盖鞋底;围条设置在基体周侧,围条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围条,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围条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基体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设置在基体外侧,脚踏气囊与充气结构相连通。围条设置在基体周侧,围条可以与基体周侧直接相连,当充气结构不对围条产生作用时,即充气结构未充气时,围条可弹压在鞋子周侧,从而使基体结合在鞋子上,由于充气结构通常分布在基体周侧,围条也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基体周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一种鞋拖鞋,包括基体,一环状围条,一脚踏袋囊,一充液结构;基体用以覆盖鞋底;围条设置在基体周侧,围条富有弹性;充液结构用以支撑围条,具体为:当充液结构充满液体时,可把围条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基体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脚踏袋囊设置在基体外侧,脚踏袋囊与充液结构相连通,脚踏袋囊中设置有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一环状围条,一脚踏气囊,一充气结构;底布用以覆盖鞋底;围条设置在底布周侧,围条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和围条,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和围条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和围条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设置在底布外侧,脚踏气囊与充气结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制作便利、穿戴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气囊3,一充气结构;底布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底布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1和围条2,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外侧,脚踏气囊3与充气结构相连通。

其中,充气结构为一环状气袋5,环状气袋5设置在底布1周侧,环状气袋5与围条2相连。

其中,环状气袋5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圈梁51。

其中,环状气袋5上设置有若干向下的突出部52。

其中,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后侧。

其中,脚踏气囊3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双脚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鞋拖鞋的穿戴,而不必弯腰用手去操作,当右脚需穿戴鞋拖鞋时,用户先用左脚踏住脚踏气囊3,脚踏气囊3中的气体流入环状气袋5,环状气袋5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用户把右脚踏入由底布1和围条3围成的空间内,接着用户的左脚松开脚踏气囊3,由于围条2富有弹性,在围条2的作用下,环状气袋5中的气体回流到脚踏气囊3,围条2最终弹压在用户鞋子的周侧,鞋拖鞋的穿戴过程完成;当右脚需要脱去鞋拖鞋时,用户用左脚踏住脚踏气囊3,环状气袋5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用户把右脚从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拔出,接着用户的左脚松开脚踏气囊3,环状气袋5中的气体回流到脚踏气囊3,由于底布1是柔性的,在围条2的作用下,底布1、围条2、环状气袋5缩成一团,占据很小的空间。

实施例2

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气囊3,一充气结构;底布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底布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1和围条2,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外侧,脚踏气囊3与充气结构相连通。

其中,充气结构包括一纵向气袋6,若干横向气袋7;纵向气袋6一端位于底布1前端,另一端位于底布1后端;横向气袋7间隔地设置在纵向气袋6上,横向气袋7一端位于底布1左侧,另一端位于底布1右侧,横向气袋7与纵向气袋6相连通,横向气袋7的端部有一向上的凸起71,凸起71连接在围条2上。

其中,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左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气结构由横向气袋7与纵向气袋6组成。

实施例3

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气囊3,一充气结构;底布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底布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1和围条2,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外侧,脚踏气囊3与充气结构相连通。

其中,充气结构为二个环状气袋5,环状气袋5设置在底布1周侧,环状气袋5与围条2相连。

其中,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后侧。

其中,脚踏气囊3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气结构由二个环状气袋5组成。

实施例4

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气囊3,一充气结构;底布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底布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底布1和围条2,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外侧,脚踏气囊3与充气结构相连通。

其中,充气结构包括第一弧形管D1,第二弧形管D2,第三弧形管D3,第四弧形管D4;第一弧形管D1首端插接在第二弧形管D2尾部,第二弧形管D2首端插接在第三弧形管D3尾部,第三弧形管D3首端插接在第四弧形管D4尾部,第四弧形管D4首端插接在第一弧形管D1尾部;第一弧形管D1首端设置有一第一气袋D5,第一气袋D5一端连接第一弧形管D1首端,另一端连接第二弧形管D2尾部;第二弧形管D2首端设置有一第二气袋D6,第二气袋D6一端连接第二弧形管D2首端,另一端连接第三弧形管D3尾部;第三弧形管D3首端设置有一第三气袋D7,第三气袋D7一端连接第三弧形管D3首端,另一端连接第四弧形管D4尾部;第四弧形管D4首端设置有一第四气袋D8,第四气袋D8一端连接第四弧形管D4首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弧形管D1尾部;第一气袋D5、第二气袋D6、第三气袋D7、第四气袋D8均与脚踏气囊3相连。

其中,脚踏气囊3设置在底布1后侧。

其中,脚踏气囊3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气结构由第一弧形管D1、第二弧形管D2、第三弧形管D3、第四弧形管D4、第一气袋D5、第二气袋D6、第三气袋D7、第四气袋D8组成,当第一气袋D5、第二气袋D6、第三气袋D7、第四气袋D8中充满气体时,相连的两根弧形管会相互展开,从而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

实施例5

一种鞋拖鞋,包括底布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袋囊31,一充液结构;底布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底布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所述充液结构用以支撑底布1和围条2,具体为:当充液结构充满液体时,可把底布1和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底布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袋囊31设置在底布1外侧,脚踏袋囊31与充液结构相连通,脚踏袋囊31中设置有液体。

其中,脚踏袋囊31中的液体为水。

其中,充液结构为一环状水袋16,环状水袋16设置在底布1周侧,环状水袋16与围条2相连。

其中,脚踏袋囊31设置在底布1后侧。

其中,脚踏袋囊31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液体作为流动介质。

实施例6

一种鞋拖鞋,包括基体1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气囊3,一充气结构;基体1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基体1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气结构用以支撑围条2,具体为:当充气结构充满气体时,可把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基体1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气囊3设置在基体11外侧,脚踏气囊3与充气结构相连通。

其中,充气结构包括一纵向导管B1,若干横向导管B2;纵向导管B1一端位于基体11前端,另一端位于基体11后端;横向导管B2间隔地设置在纵向导管B1上,横向导管B2一端位于基体11左侧,另一端位于基体11右侧,横向导管B2与纵向导管B1相连通,横向导管B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活塞B3,每一活塞B3对应有一连杆B5,连杆B5一端连接活塞B3,另一端向上翘起并向内折弯形成翘起部B51,翘起部B51与围条2相连,纵向导管B1和横向导管B2均隐设在基体11内部。

其中,脚踏气囊3设置在基体11后侧。

其中,脚踏气囊3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气结构由纵向导管B1、横向导管B2、活塞B3组成,当脚踏气囊3受到踩踏时,脚踏气囊3中的气体流入纵向导管B1和横向导管B2,活塞B3向基体11外侧运动,活塞B3带动连杆B5,在连杆B5的作用下,围条2被撑开。

实施例7

一种鞋拖鞋,包括基体11,一环状围条2,一脚踏袋囊31,一充液结构;基体11用以覆盖鞋底;围条2设置在基体11周侧,围条2富有弹性;充液结构用以支撑围条2,具体为:当充液结构充满液体时,可把围条2撑开,如此用户的脚可放在由基体11和围条2围成的空间内;脚踏袋囊31设置在基体11外侧,脚踏袋囊31与充液结构相连通,脚踏袋囊31中设置有液体。

其中,脚踏袋囊31中的液体为水。

其中,充液结构为一环状水袋16,环状水袋16设置在底布1周侧,环状水袋16与围条2相连。

其中,脚踏袋囊31设置在底布1后侧。

其中,脚踏袋囊31富有弹性,被压扁后可自复位。

本发明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类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