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80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领域,特别涉及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



背景技术:

帽子的一般由帽眉和帽身组成,在帽身上有设有透氧孔、顶纽、调节带和防汗条等。

帽眉一般是用硬板和布料两组成材料组成;帽身一般帽有多片片材料组成;透氧孔是打在每个片料的上端,顶钮是放在多片片料的最顶端结合的位置;调节带主要的作用是便于部分人的头部稍打或者稍小一点的话,适当调整一下即可使用,一般有金属扣或塑料扣还有就是魔术贴;防汗条:一般是白色的棉布一层很薄的海绵组成,它是车在帽子的内四面,主要作用是吸汗。

一般帽身有5片材料或6片材料组成;由5片片材组成的为五份帽,五份帽在帽眉上方,带上时紧贴额头的那片材料叫前片;前片片上往往会设有驳口,驳口即在前片边缘朝里剪切一段,然后两边形成驳头,驳头翻折结合在一起,面料外观上形成驳口线也叫翻折线,驳口可以使前片形成帽子所需弧度,以至于帽子摆放时候不会塌陷下去;五份帽的LOGO或图案一般是刺绣或者是印刷在帽子的前片的布料上,然而通过刺绣工序复杂,成本高;印刷上去又没有立体感;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工序简单又成本低的设置立体LOGO或图案的帽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旨在解决目前五份帽上设置的LOGO要不工序复杂,要不没有立体感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包括前片,所述前片由外至内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前片片上设有驳口;

所述面层为经编布,面层设有漏空图案;

所述中间层设有与面层漏空图案一致的漏空图案;

所述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的颜色不同;或所述中间层的颜色不同于面层和底层,或所述底层的颜色不同于面层和中间层,或所述面层的颜色不同于中间层和底层;

驳口未结合时,面层的漏空图案和中间层的漏空图案一一对应;驳口结合时,面层的漏空图案和中间层的漏空图案错位。

有益效果:视线通过面层的漏空图案的漏空洞,到达中间层和底层,可以看见多层异色的效果,从而突出图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驳口结时,使中间层的漏空和面层的漏空形成错位,从而使图案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强。

为了面层的漏空图案和中层的漏空图案在驳口结合后形成错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面层和中间层均为经编弹性布料;面层的布料弹性与中间层的布料弹性不相同。

为了增加在驳口结合后增加错位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面层为经编弹性布料,所述中间层为非弹性经编布料。

为了增加立体感,增加浮纹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面层为贾卡提花经编布。

为了增加立体感和颜色的丰富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面层为双贾卡提花经编布。

为了便于加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结合的方式为缝合、热合或贴合,其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立体标识的五份帽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片驳口未结合时,前片的图案区X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片驳口结合时,前片的图案去Y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片驳口结合时,前片的图案去X方向A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片驳口结合时,前片的图案去X方向B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片驳口结合时,前片的图案去X方向C视角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帽眉

200.帽身

201.前片

202.驳口

203.顶纽

204透气孔

300.图案区

301.面层

302.中间层

303.底层

304.面层的漏空孔

305.中间层的漏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为一种五份帽,包括帽眉100和帽身200组成,帽身有五片片材料组成其中包括前片201;透气孔204是打在每个片料的上端,透气孔通常分为鸡眼扣透氧孔以及刺绣透氧孔,顶钮203是放在多片片料的顶端结合的位置,其所起到的作用,其一是固定多片片料在结合后不易松开,其二是美观;

所述前片由外至内包括面层301、中间层302和底层303,所述前片片上设有驳口202,所述驳口即在前片边缘朝里剪切一段,然后两边形成驳头,驳头翻折结合在一起,面料外观上形成驳口线也叫翻折线,驳口可以使前片形成帽子所需弧度,每层都朝外凸起,从而使面层301、中间层302和底层303之间更加贴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驳口在前片中间靠上部位;

所述面层为经编布,面层设有漏空图案;所述经编布可选用涤纶经编面料或网眼经编面料等,涤纶经编面料布面平挺、色泽鲜艳,网眼经编面料具有轻薄透气、有弹性、手感好等特点,做网孔类花色时装面料在网孔类经编地布上形成花纹,或再加氨纶作成弹性,放在面层上使用时可以使帽子其更加轻便和透气,以至于戴帽子者的头发不容易因为自己的汗气体而潮湿,且设有的漏空图案可以使视线穿过漏空洞进入到下一层的面料中;

所述中间层设有与面层漏空图案一致的漏空图案;中间层与面层设有一致的漏空图案,可以使视线同时穿过面层和中间层,或者需要错位时,可以将中间层错位遮挡部分从面层的漏空孔过来的视线,从而时视线同时能够看到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形成层次感;

所述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的颜色不同;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的颜色不同,且每层布料都具有一定厚度,因此视线观察图案区时便可以看见具有更好的层次立体感,且可以看见一个图案具有多层异色效果;在有些优选实施例中,其中一层的颜色不同于另外两层的颜色;即所述中间层的颜色不同于面层和底层,或所述底层的颜色不同于面层和中间层,或所述面层的颜色不同于中间层和底层;相同的颜色层可以让视觉感受更加有漏空的深度,从而提高的立体效果;

前片上设有图案区300,图案区设有图案或者LOGO,如图2所示驳口未结合时,面层301的由漏空孔组成的漏空图案和中间层302的漏空图案一一对应,当我们从正面看前片时候,视线可以穿过面层的漏空孔304与中间层的漏空孔305,到达底层303;

结合图1和图3,驳口结合时,图1图案区300的Y轴上的截面图为图3,从图3中可以看见面层的漏空图案和中间层的漏空图案形成错位,其错位形成是应为结合驳口后,结合前片边缘时过对中间层的拉伸超过面层,拉伸方向为Y轴方向,从而使图案形成错位感,我们用视线观察前区的A、B、C三个部位,其错位的程度不一样;底层来衬托出多层异色效果。

结合图3和图4,如图4所示观看图案区上部A部分,即靠近驳口部,视线可以透过面层的漏空孔看见被中间层遮挡住,从而看见了面层和中间层的颜色;

结合图3和图5,如图5所示观看图案区中部B部分,视线可以透过面层的漏空孔到达中间层,则此时视线被部分中间层遮挡住,但还有部分可以穿过中间层的漏空孔到达底层,从而看见底层的颜色;

结合图3和图6,如图6所示观看图案区的下部C部分,即原理驳口上部位置,此时视线可以透过面层的漏空孔和间层的漏空孔漏空孔,到达底层,由于中间层面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可以看到小部分中层面料和颜色;

由此观察图案区时,可以看见层层漏空,多层异色的效果,从而突出图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为了增加图案的立体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面层为贾卡提花经编布;贾卡提花经编布,花文具有浮纹的效果,增加氨纶,使其变成弹性面料。

为了增加立体感和颜色的丰富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面层为双贾卡提花经编布;双贾卡提花是在原有的单贾卡基础上,让面层更具时尚感的色彩外观,双贾卡提花的第二色等于在面层于有了第二支不同颜色的画笔,可以使面层上的花纹更丰富和立体。

为了缝合时不用对中间层进行拉伸或者减少对中间层的拉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面层的弹性布料与中间层的弹性布料的弹性不相同,面层的弹性比中间层的弹性强,驳口缝合后前片形成圆弧形,外层拉伸比中间层多,则形成错位。为了增加错位效果,减少缝合难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面层为弹性布料,所述中间层为非弹性布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驳口的结合的方式为缝合、热合或贴合,其中的一种;用缝纫机缝合驳口,在布料加工中是非常成熟和常用的工艺,而且缝合后不易脱落;用热合,特别是激光热合,在驳头处先添加溶胶,用激光照射溶胶,溶胶反应后将驳头粘合在一起;或用布料胶水将驳头贴合在一起,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