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904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



背景技术:

书包是学生的一种必需品,随着学生课程增多,书本也随之增多,传统的书包往往是采用单一式提手,单一式提手加上沉重的书包对于学生是一种负担并且容易对学生的手造成伤害,而且在大重量的情况下,单一式提手容易顺坏,为学生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学生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漏收拾笔袋等小件用品,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其包括书包本体,所述书包本体的前端面上端可翻转地设有笔袋,该笔袋一端与该书包本体固定连接,该笔袋另一端与该书包本体连接有魔术贴,该书包本体的后端面设有背带,于该背带的内侧设有透气海绵,于该书包本体的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护脊透气海绵,于该书包本体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上端分别设有提手,于两个该提手之间通过压扣连接,于该书包本体上还设置有荧光件。

所述笔袋内侧设有电子表。

两个所述提手上设有弹性气垫。

所述护脊透气海绵中部的厚度比该护脊透气海绵两侧的厚度小。

所述书包本体的下端设有底袋,该底袋的开口朝下设置,于该底袋的开口设有拉链,该底袋中设有用于将该书包本体完全包覆的防水罩。

所述背带的内侧设有透气海绵。

所述荧光件包括第一荧光条和第二荧光条,该第一荧光条纵向地设于所述背带外侧,该第二荧光条横向地设于所述书包本体的前端面。

所述书包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网料侧袋。

所述书包本体内部的前端面设有插袋,该书包本体内部的后端面设有分层式书袋,于该分层式书袋前端设有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采用了两个提手,增大了学生提书包时的受力面积,同时提手上设有弹性气垫,增加学生在提书包时候的舒适性,保护了学生的手不受伤害,同时书包在大重量的时候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书包的寿命,书包自带有笔袋能为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的前端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的后端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多功能书包,其包括书包本体1,所述书包本体1的前端面上端可翻转地设有笔袋2,该笔袋2一端与该书包本体1固定连接,该笔袋2另一端与该书包本体1连接有魔术贴,该书包本体1的后端面设有背带3,于该背带3的内侧设有透气海绵,于该书包本体1的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护脊透气海绵4,于该书包本体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上端分别设有提手5,于两个该提手5之间通过压扣连接,于该书包本体1上还设置有荧光件。

所述笔袋2内侧设有电子表。

两个所述提手5上设有弹性气垫。

所述护脊透气海绵4中部的厚度比该护脊透气海绵4两侧的厚度小。

所述书包本体1的下端设有底袋,该底袋的开口朝下设置,于该底袋的开口设有拉链,该底袋中设有用于将该书包本体1完全包覆的防水罩,防水罩能防止书包在雨天被打湿。

所述背带3的内侧设有透气海绵,透气海绵能提高学生在背书包时的舒适性。

所述荧光件包括第一荧光条6和第二荧光条7,该第一荧光条6纵向地设于所述背带3外侧,该第二荧光条7横向地设于所述书包本体1的前端面,荧光件在夜间或黑暗的环境被灯光照射下能起到反光的作用,能提高学生在夜间或黑暗的环境下的安全性。

所述书包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网料侧袋8,网料侧袋8中能放置水壶、雨伞等,雨伞放入网料侧袋8中既方便,也不会弄湿书包。

所述书包本体1内部的前端面设有插袋9,该书包本体1内部的后端面设有分层式书袋10,于该分层式书袋10前端设有松紧带11。

提书包的时候,双提手5的结构能增大手与书包的接触面,防止手收到伤害,也防止了书包提手5断裂,书包上的透气海绵增加了学生在背书包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采用了两个提手5,增大了学生提书包时的受力面积,同时提手5上设有弹性气垫,增加学生在提书包时候的舒适性,保护了学生的手不受伤害,同时书包在大重量的时候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书包的寿命,书包自带有笔袋2能为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