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组件及其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97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组件及其拐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滑组件及其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支架或拐杖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脚一般只能用于光滑且平整的地面上,若地面崎岖不平,支撑脚很容易在地面上滑动,使得支撑支架或拐杖会左右晃动,并且有可能滑倒,难以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提供一种防滑组件,能够适应崎岖的地面,提高支撑稳定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是这样解决的:一种防滑组件,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连接件、弹簧及底座,所述连接件用于使防滑组件固定在所需的支撑物上,所述底座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设有防滑凹槽。

本专利的防滑组件在面对崎岖不平的地面时,利用弹簧可灵活弯曲的特性,使底座能够克服地面不同的倾斜角度,始终贴紧于地面,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更大,底座不易相对于地面滑动,从而方便支撑在崎岖地面上,减少滑倒的可能,稳定性高;所述防滑凹槽增加了底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减少滑动的可能,增强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凹槽包括从底面中心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条状槽。

当摩擦力方向为以底面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各个切线方向时,这些方向和条状槽相交处呈一定角度或者垂直,尽可能地增加了防滑组件在切线方向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防止防滑组件旋转,使其所支撑的物体保持稳定,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槽从底面中心的相邻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

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条状槽在底面上分布均匀,使得底面在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均匀,避免因为条状槽在一侧分布过少导致所产生摩擦力不足以使防滑组件保持稳定,令防滑组件使用过程中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凹槽包括围绕底面中心设置的围闭槽。

当摩擦力方向为从底面中心延伸出来的各个方向时,这些方向与围闭槽相交处呈一定夹角或垂直,围闭槽可以较好增大沿这些方向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防滑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围闭槽为环状。

当摩擦力方向为从底面中心延伸出来的各个方向时,这些方向与环状围闭槽相交处垂直,进一步保证防滑组件能够在这些方向上提供最大的摩擦力,使其不易滑倒。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凹槽还包括从底面中心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条状槽,所述底面外围、围闭槽及条状槽之间包围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在使用过程中,凸起部由于与地面接触,为受力部件,因此会收到各个方向上的力的挤压,从而变形,因此,为了增加凸起部的稳定性,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能够承担一部分力,使力分布更为均匀,防止凸起部变形,提高凸起部的使用耐久度及底座整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为圆形。

这样设置能够使底面在径向上保持各向同性,再结合环状的围闭槽,使得底面上径向的摩擦力与围闭槽相交处垂直,尽可能增加径向滑动所需的摩擦力,另外,再结合分布均匀的条状槽以应对切线方向的摩擦力,使得底面的防滑凹槽分布均匀的同时,还能够较好应对径向及切线方向两个主要方向上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组件一次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伸缩管。

相比于一般的弹簧,伸缩管为密闭的管道,防滑组件与地面相接触,而地面可能包括树枝、棍子、垃圾及公共管道设施等各种杂物,上述杂物很容易插到弹簧内部,卡住弹簧,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而伸缩管由于其封闭性,则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稳定性好,另外,伸缩管为封闭成型一个整体,受力均匀且分散,使用强度及耐久度比一般弹簧要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橡胶弹性体。

使用有弹性的材质的变形能力更好,能较好贴紧崎岖地面,增加接触面积,安全度高。

一种包括所述防滑组件的拐杖,还包括把手及支撑主件,所述把手和防滑组件分别安装在支撑主件两端,所述把手上包裹有防滑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弹簧可灵活弯曲的特性,使底座始终贴紧于地面,增大接触面积,方便支撑在崎岖地面上,减少滑倒的可能,稳定性高;所述防滑凹槽增加了底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减少滑动的可能,增强稳定性。

(2)圆形的底面结合环状的围闭槽及分布均匀的条状槽,使得底面的防滑凹槽分布均匀的同时,还能够较好应对径向及切线方向两个主要方向上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3)伸缩管为封闭成型一个整体,不易于被杂物卡住,受力均匀且分散,使用强度及耐久度比一般弹簧要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滑组件4,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连接件41、弹簧42及圆形的底座43,所述连接件41用于使防滑组件4固定在所需的支撑物上。

本专利的防滑组件4在面对崎岖不平的地面时,利用弹簧42可灵活弯曲的特性,使底座43能够克服地面不同的倾斜角度,始终贴紧于地面,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更大,底座43不易相对于地面滑动,从而方便支撑在崎岖地面上,减少滑倒的可能,稳定性高。

更优地,所述底座43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设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包括从底面中心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条状槽以及围绕底面中心设置的环状围闭槽,条状槽相邻的延伸方向之间夹角相同。

所述防滑凹槽增加了底面的粗糙程度,且其分布均匀,避免底面中的一部分防滑凹槽较少,导致所能产生的摩擦力不足以使防滑组件4的整体保持稳定;圆形的底面结合环状的围闭槽及分布均匀的条状槽,除了使得底面的防滑凹槽分布均匀的同时,还能够较好应对径向及切线方向两个主要方向上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更优地,所述底面外围、围闭槽及条状槽之间包围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在使用过程中,凸起部由于与地面接触,为受力部件,因此会收到各个方向上的力的挤压,从而变形,因此,为了增加凸起部的稳定性,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能够承担一部分力,使力分布更为均匀,防止凸起部变形,提高凸起部的使用耐久度及底座整体的强度。

更优地地,所述弹簧42为伸缩管。

相比于一般的弹簧42,伸缩管为密闭的管道,防滑组件4与地面相接触,而地面可能包括树枝、棍子、垃圾及公共管道设施等各种杂物,上述杂物很容易插到弹簧42内部,卡住弹簧42,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而伸缩管由于其封闭性,则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稳定性好,另外,伸缩管为封闭成型一个整体,受力均匀且分散,使用强度及耐久度比一般弹簧42要好。

更优地,所述底座43为橡胶弹性体。

使用有弹性的材质的变形能力更好,能较好贴紧崎岖地面,增加接触面积,安全度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防滑组件4的长为95mm,外径为51mm,所用材质为塑胶ABS及TPU,为一次成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防滑拐杖,包括实施例1中的防滑组件4,还包括把手1、支撑杆2及高度调节杆3,所述把手1为包裹有防滑套14的直柄,其中部安装于支撑杆2的上端,所述高度调节杆2与支撑杆3相互配合固定,所述防滑组件4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连接件41、弹簧42及底座43,所述连接件41固定在高度调节杆3的下端。

本实施例的防滑组件4在面对崎岖不平的地面时,利用弹簧42可灵活弯曲的特性,使底座43能够克服地面不同的倾斜角度,始终贴紧于地面,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滑动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更大,底座43不易相对于地面滑动,从而方便老人行走在崎岖地面上,减少因拐杖滑动而摔倒的可能,可靠性高。

更优地,所述高度调节杆3上设有高度调节件31,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多个与高度调节件31对应的伸缩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件31为可按压的按钮,并卡紧在伸缩调节孔中。

通过按压高度调节件31,使其固定在不同的伸缩调节孔,改变高度调节杆3伸入和支撑杆2内程度,进而改变支撑杆2和高度调节杆3的整体长度,最终调节拐杖的高低,便利性好。

更优地,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设有螺帽21及相对应的螺纹,所述螺帽21的内径与支撑杆2的外径过盈配合。

当螺帽21向上拧紧时,支撑杆2下端的外径逐渐缩小,使得支撑杆2贴紧在高度调节杆3上,固定高度调节杆3伸入和支撑杆2内程度,进而固定支撑杆2和高度调节杆3的整体长度,间接地固定拐杖的高低,增强稳定性,使得这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分散一部分拐杖所受的总力,受力均匀,增强拐杖的结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直柄的长136mm,宽35mm,其下端距底座740mm;所述支撑杆2外径22mm,其上端距底座43的底面715mm,并包括十个直径6mm的伸缩调节孔,且每个伸缩调节孔相隔25mm设置;所述螺帽21外径为26mm,长22mm,其下端距底座43的底面235mm;所述高度调节杆3的外径为19mm;所述拐杖的整体长度可为800至1200mm。另外,支撑杆2及高度调节杆3所用材质为铝合金。

所述拐杖表面无毛刺、锐变及可能损坏衣服或引起用户不适的突起物,使用中不使接触物着色,不产生异响,材料及制备过程均符合ROHS要求。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前:

根据自身高度调节拐杖高度,通过按压高度调节件31,使其卡紧在合适位置的伸缩调节孔上,便利性好。

使用时:

将手握在直柄上的防滑套14上,用所述防滑组件4支撑在地面上,由于伸缩管为封闭成型一个整体,受力均匀且分散,强度及耐久度高,并且可弯曲伸缩,使得底座43能够贴紧在倾斜成一定角度的地面上,增加接触面积,防滑效果好,所述底座43还为可变形的橡胶弹性体,进一步保证底座43与地面之间紧贴,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以用于更好地防滑,另外,底座43的底面上设有的防滑凹槽可增加与地面接触到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少滑动的可能,提高防滑性能。

使用后:

通过按压高度调节件31,使其卡紧在使拐杖长度最短的伸缩调节孔上,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放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把手1包括相连接的直部11及曲部12,所述曲部12一端与支撑杆2的上端连接,所述直部11上包裹有防滑套14,其一端还设有安全扣带13。

在实施例1中,支撑杆2安装在把手1的中间处,人的手会从中间抓住把手,此时人的两个手指之间卡有支撑杆2,在用力时,支撑杆2随着手指力度的不同挤压两侧手指,导致两侧手指上出现压痕及血流不畅导致发麻等不适状态,舒适度低,体验较差,而曲部12可以做到一端与支撑杆2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弯曲延伸而上,与直部11连接,人手抓住直部11的中间位置时与支撑杆2并无接触,人手也不会受到其他部件的挤压,舒适度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还包括:所述防滑套14的长为117mm,宽42mm;所述直部11的长为175,其设有安全扣带13的一端距离支撑杆2为85mm;所述支撑杆2上端距底座43的底面650mm;所述螺帽21下端距底座43的底面230mm;所述拐杖的整体长度可为850至120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