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握持的伞柄及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370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握持的伞柄及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它已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伞柄一般为平面光滑结构,不便于使用者握持,手面若具有水或出汗时比较难以拿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便于握持的伞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便于握持的雨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握持的伞柄包括伞柄主体,伞柄主体的一侧设有配合拇指按压的斜坡,且斜坡的表面嵌装有第一防滑层,该防滑层的表面具有向上弯曲的弧形纹路;伞柄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配合四指握持且间隔分布的三个凸峰,中部位置的凸峰高度最低,且该侧表面嵌装有覆盖三个凸峰的第二防滑层;第二防滑层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伞柄上设置配合拇指的斜坡及配合四指的凸峰使得握持时手感更舒适,同时,通过在第一防滑层及第二防滑层上设置防滑纹路可以防止因手掌出汗或掉落在伞柄上的雨滴使雨伞握持不稳或者需要较大的握持力来防止伞柄脱离手掌,更加便于握持。

具体的方案为伞柄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插接雨伞中柱的装配孔,另一端呈椭球形。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伞柄主体的表面嵌装有延伸至斜坡两侧并设有防滑纹路的第三防滑层。第三防滑层用于与除五指之外的手面接触,进一步加大防滑效果。

进一步具体的方案为第三防滑层上靠近伞柄底端的位置设有镂空圆孔。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凸峰分为第一凸峰、第二凸峰和第三凸峰,第二凸峰位于中部,第三凸峰靠近伞柄的上端,第一凸峰隆起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峰和第三凸峰的高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伞包括伞架,伞架的中柱底部连接有上述便于握持的伞柄。连接上述便于握持的伞柄后,使得使用者可以舒适地握住雨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斜坡;11、第一防滑层;12、弧形纹路;2、第一凸峰;3、第二凸峰;4、第三凸峰;5、第二防滑层;6、第三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伞柄实施例

参见图1,便于握持的伞柄包括伞柄主体,伞柄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插接雨伞中柱的装配孔,另一端呈椭球形。

伞柄主体的一侧设有配合拇指按压的斜坡1,且斜坡1的表面嵌装有第一防滑层11,第一防滑层11的表面设有向上弯曲的弧形纹路12。伞柄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配合四指握持且间隔分布的第一凸峰2、第二凸峰3及第三凸峰4,第二凸峰3位于中部,且其高度最低,第三凸峰4靠近伞柄的上端,第一凸峰2隆起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峰3和第三凸峰4的高度,在该侧表面嵌装有覆盖三个凸峰的第二防滑层5,第二防滑层5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同时,在伞柄主体的表面嵌装有延伸至斜坡两侧并设有防滑纹路的第三防滑层6,第三防滑层6上靠近伞柄底端的位置设有镂空圆孔。

雨伞实施例

便于握持的雨伞包括伞架,伞架的中柱底部连接有上述伞柄实施例中的便于握持的伞柄,使用者可以更加舒适的地使用该雨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