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吸湿导湿散湿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3606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主吸湿导湿散湿袜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袜子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主吸湿导湿散湿袜子。



背景技术:

袜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其功能性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袜子主要是采用棉纤维纱线或者化纤纱线单独编织而成,棉纤维袜子舒适性能、吸湿性能好但是对于脚产生的汗水无法达到散湿,会加重脚部的重量,汗水较多时更会造成舒适性能差;化纤袜子虽然有着疏水性,但脚面的汗水无法吸收,舒适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鞋子内脚部产生的汗水通过吸湿、导湿到脚干接触到空气的部分达到散湿,舒适性好的自主吸湿导湿散湿的袜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主吸湿导湿散湿袜子,包括袜口、袜筒、袜跟、袜体和袜尖;袜体的前端与袜尖连接,后端与袜筒连接;袜跟嵌设于袜筒和袜体连接处,袜筒上端与袜口连接,袜尖、袜体和袜跟包括CoolMax纱线层和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 CoolMax纱线层位于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外侧, CoolMax纱线层和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编织成一体;袜筒下部包括竹炭纤维纱线层和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竹炭纤维纱线层位于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外侧,竹炭纤维纱线层和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编织成一体;袜筒上部包括竹炭纤维纱线层和粘胶包覆纱层,竹炭纤维纱线层位于粘胶包覆纱层外侧,竹炭纤维纱线层和粘胶包覆纱层编织成一体。

上述的自主吸湿导湿散湿袜子中,所述的袜口包括竹炭纤维纱线层和粘胶包覆纱层,竹炭纤维纱线层位于粘胶包覆纱层外侧,竹炭纤维纱线层和粘胶包覆纱层编织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位于鞋子内的部分即袜尖、袜体和袜底采用吸湿性能较好的棉纤维氨纶包覆纱作为里层纱线直接与脚面接触,及时吸收脚面产生的汗水,外层采用导湿性能较好的CoolMax纱线层,将吸收的汗水导向袜子外部并运送至脚踝;脚踝部分即袜筒下部采用导湿性能好的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作为里层,将接触到的棉纤维所吸收的汗水导向脚干部分;脚干部分即袜筒上部和袜口采用吸湿性能略优于棉纤维的粘胶氨纶包覆纱层作为里层,确保汗水不会回流至袜体;袜筒以及袜口的外层纱线采用高表面积、散湿性能好的竹炭纤维纱线层,达到将汗水散发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散湿性能,解决了鞋子内部闷热、潮湿、积汗的问题,既能达到良好的散发汗水的效果,还能使人们穿起来舒适、干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袜筒的上部的两层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的下部的两层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袜体的两层结构图。

图中:1-袜口,2-袜筒,3-袜跟,4-袜体,5-袜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袜口1、袜筒2、袜跟3、袜体4和袜尖5;袜体4的前端与袜尖5连接,后端与袜筒3的下端连接。袜跟3嵌设于袜筒2和袜体4连接处,袜筒2上端与袜口1连接。所述的袜尖5、袜体4和袜跟3包括CoolMax纱线层D和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E, CoolMax纱线层D位于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E外侧, CoolMax纱线层D和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层E编织成一体。袜筒2下部包括竹炭纤维纱线层A和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C,竹炭纤维纱线层A位于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C外侧,竹炭纤维纱线层A和CoolMax氨纶包覆纱层C编织成一体。袜筒2上部和袜口1包括竹炭纤维纱线层A和粘胶包覆纱层B,竹炭纤维纱线层A位于粘胶包覆纱层B外侧,竹炭纤维纱线层A和粘胶包覆纱层B编织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生产步骤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电脑袜机编织而成,分别给主梭穿入纱线,主梭Ⅰ-棉纤维氨纶包覆纱,主梭Ⅱ-粘胶氨纶包覆纱,主梭Ⅲ-CoolMax氨纶包覆纱,主梭Ⅳ-棉纤维氨纶包覆纱和CoolMax纱线,主梭Ⅴ-竹炭纤维纱线,主梭8-CoolMax纱线。在编织袜口和袜筒上半部分时,打下主梭2和主梭Ⅵ,竹炭纤维纱线作为经纱,粘胶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进入编织;在编织袜筒下半部分时打下主梭Ⅲ和主梭Ⅴ,竹炭纤维纱线作为经纱,CoolMax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进入编织;在编织袜底时,打下主梭Ⅳ,CoolMax纱线作为经纱,棉纤维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进入编织;在编织袜体时,打下主梭Ⅰ和主梭Ⅵ,CoolMax纱线作为经纱,棉纤维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进入编织;在编织袜尖时,打下主梭Ⅳ,CoolMax纱线作为经纱,棉纤维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进入编织;袜尖缝头;袜子编织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