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53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拐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分手杖\肘杖\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

传统的老人用拐杖结构功能单一,安全性能比较差,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为中空杆,所述立杆顶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部连接有顶杆,所述立杆上设有调节按钮,所述立杆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立杆顶部一侧安装有照明灯和风扇,所述顶杆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铰接有雨伞,所述风扇底部位于立杆上开设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放置室顶部安装有定位仪,所述放置室底部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板。

优选的,所述顶杆为倒L型,所述顶杆上套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槽口内对应雨伞连接处连接有活动销。

优选的,所述放置室一侧铰接有室门,所述放置室和室门通过铰链铰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对应延伸板处开设有滑轨,所述延伸板底部对应设有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立杆为中空杆,通过按动调节按钮可以改变调节杆的伸缩量,实现高度调节,底座底部支腿上安装吸盘结构,提高稳定性,同时底座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板,可以将延伸板拉出形成一个可以坐下休息的板子结构,顶杆一侧设有槽口并在槽口内铰接有雨伞,可以在雨天将雨伞折开挡雨,正常情况下雨伞折在槽口内,立杆上开设有放置室并通过隔板隔开,隔板顶部可以放置手机或者钱包等物品,定位仪可以追踪定位,提高安全性能,设置照明灯提供照明作用,风扇能够具有降温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杆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杆、2调节杆、3顶杆、4底座、5支腿、6吸盘、7防滑套、8调节按钮、9照明灯、10风扇、11槽口、12雨伞、13放置室、14室门、15隔板、16定位仪、17蓄电池组、18延伸板、19滑块、2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为中空杆,所述立杆1顶部连接有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2顶部连接有顶杆3,所述立杆1上设有调节按钮8,所述立杆1底部连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底部安装有支腿5,所述支腿5底部安装有吸盘6,所述立杆1顶部一侧安装有照明灯9和风扇10,所述顶杆3一侧开设有槽口11,所述槽口11内部铰接有雨伞12,所述风扇10底部位于立杆1上开设有放置室13,所述放置室13通过隔板15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放置室13顶部安装有定位仪16,所述放置室13底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7,所述底座4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8,所述顶杆3为倒L型,所述顶杆3上套有防滑套7,所述槽口11内对应雨伞12连接处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放置室13一侧铰接有室门14,所述放置室13和室门14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底座4上对应延伸板18处开设有滑轨20,所述延伸板18底部对应设有滑块19。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老人用安全型拐杖,使用时,立杆1为中空杆,立杆1顶部设置调节杆2,通过按动调节按钮8可以改变调节杆2的伸缩量,实现高度调节,底座4底部支腿5上安装吸盘6结构,提高稳定性,同时底座4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8,可以将延伸板18拉出形成一个可以坐下休息的板子结构,顶杆3一侧设有槽口11并在槽口11内铰接有雨伞12,可以在雨天将雨伞12折开挡雨,正常情况下雨伞12折在槽口11内,立杆1上开设有放置室13并通过隔板15隔开,隔板15顶部可以放置手机或者钱包等物品,定位仪16可以追踪定位,设置照明灯9提供照明作用,风扇10能够具有降温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